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发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来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审美情趣,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经过自己几年来的的教学实践与大胆尝试,对小学阅读教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给学生平等的地位
小学阅读教学要以孩子的发展为本,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张扬个性,表现自我。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以合作者甚至是朋友的身份介入课堂,为孩子们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只有在温馨、平等、轻松的环境中,孩子们才会发挥无限潜能,教学才会散发奇光异彩。
1.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实现对话教学,教师要学会倾听
要做孩子们忠实的听众,认真地倾听他们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自主地探究、体验、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补充同学的发言,或互相启发,或自由组合朗读……教师只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听,适当地作些点拨。
2.教师关注的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每个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即时状态
教师要敞开心扉与班中每个学生进行对话,要与学生友好相处,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交往中。师生之间形成感情、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多方面的交流和互动,成为合作的伙伴。
3.做一个出色的主持,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做“谈话”节目的“主持人”
要巧妙地设计话题,铺垫对话基础,展开有益而有效的对话。王松舟老师在教学《荷花》一课时,把“‘冒’字的理解、体验”作为话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对话,并以此为导向,极其巧妙地把握话题,逐步深入,交互层递,使课堂对话以艺术的方式演绎出来,引发了一个教学高潮。
4.融入文本,要让学生参与对话,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效能性”
作为教师,要逐步由“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向“导着学生走进教材”转变。要运用多种方法,巧妙地激发学生对文本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形成浓郁的学习气氛。一方面,让学生学会欣赏文本中的绝妙之处,另一方面鼓励学生敢于对文本提出怀疑,敢于质问,敢于批判。
5.拓展文本,学习是一项特殊的活动,有着自己独特的空间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自然世界,七彩斑斓的各种媒体,富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文化都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由此可见,我们的文本正日益呈现生活化、社会化的趋势,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资源,也使语文课堂的平等对话更具开放性。
总之,平等的对话教学能让我们真正领略什么是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让我们提倡平等对话,给学生的思想一片飞翔的天空,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二、给学生选择的机会
如何使语文教学突破传统的束缚,激起学生学习的创新火花呢?十分重要的一点是教学时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多方面的“自主选择”的权利。教学要在更多的环节上,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构建教师宏观调控下学生“自主选择”的新机制。
1.理解的选择
在阅读教学中,因不同阅历、不同个性的孩子,对课文内容一定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我们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想法和观点,不轻易否定,因为人人都有选择“理解”的权利。有的问题答案不是唯一的,则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2.学法的选择
研究表明,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学习方法,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每个人都可以利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效调控,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自觉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并不断优化学法,使学习活动卓有成效。
3.练习方式的选择
给学生以“练习方式”的选择,就是认同学生的个别差异,不求统一,但求发展。在课堂上,学生所面对的再也不是教师指令的、一刀切的、机械性的作业,而是自主选择、独立设计、用心创作的作业。教完一篇课文,向学生提出一些基本的作业要求,如适当抄写几遍生字新词,摘录一些文中优美句段等,其余则由学生自由安排,尽情发挥,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度。这种作业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激活了学生的创作灵感,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培养。
4.学习伙伴的选择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个人的智慧和精力是有限的,教师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一是考虑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人意愿,更是为了发挥群体学习的优势,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并从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做法是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的学习伙伴则有学生自愿组合,自己商定。高度的积极性带来了学习积极性的空前高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互教,善于互学,互争互评,你追我赶,友好合作,课堂生机勃勃。
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教师在学生充分感知文本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然后师生共同梳理问题。浅显的问题有学生直接回答;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又难以回答的问题,由老师作出恰当的解释,剩下的就作为学习课文的目标。如果学生的问题提不到要点上,教师要舍得放时间进一步质疑,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课文的重点、难点上,让学生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质疑:
1.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在初读课文阶段要求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而在精读课文时则要求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尤其是那些与中心密切相关的语句。
2.对标题进行质疑。俗话说“题好文一半”,经常推敲标题,有利于提高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的能力。
3.在矛盾处进行质疑。语文教材中常看似矛盾实是精彩之笔的描写,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加以质疑,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可恩。
事实证明,课堂上恰当地多留些时间给学生思考,往往可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聲”的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给学生平等的地位,给学生选择的机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给学生合作的空间,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关注了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使全体学生自觉能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发展了思维,张扬了个性。教得简练,学得轻松是我们坚持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
一、给学生平等的地位
小学阅读教学要以孩子的发展为本,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张扬个性,表现自我。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以合作者甚至是朋友的身份介入课堂,为孩子们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只有在温馨、平等、轻松的环境中,孩子们才会发挥无限潜能,教学才会散发奇光异彩。
1.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实现对话教学,教师要学会倾听
要做孩子们忠实的听众,认真地倾听他们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自主地探究、体验、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补充同学的发言,或互相启发,或自由组合朗读……教师只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听,适当地作些点拨。
2.教师关注的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每个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即时状态
教师要敞开心扉与班中每个学生进行对话,要与学生友好相处,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交往中。师生之间形成感情、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多方面的交流和互动,成为合作的伙伴。
3.做一个出色的主持,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做“谈话”节目的“主持人”
要巧妙地设计话题,铺垫对话基础,展开有益而有效的对话。王松舟老师在教学《荷花》一课时,把“‘冒’字的理解、体验”作为话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对话,并以此为导向,极其巧妙地把握话题,逐步深入,交互层递,使课堂对话以艺术的方式演绎出来,引发了一个教学高潮。
4.融入文本,要让学生参与对话,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效能性”
作为教师,要逐步由“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向“导着学生走进教材”转变。要运用多种方法,巧妙地激发学生对文本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形成浓郁的学习气氛。一方面,让学生学会欣赏文本中的绝妙之处,另一方面鼓励学生敢于对文本提出怀疑,敢于质问,敢于批判。
5.拓展文本,学习是一项特殊的活动,有着自己独特的空间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自然世界,七彩斑斓的各种媒体,富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文化都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由此可见,我们的文本正日益呈现生活化、社会化的趋势,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资源,也使语文课堂的平等对话更具开放性。
总之,平等的对话教学能让我们真正领略什么是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让我们提倡平等对话,给学生的思想一片飞翔的天空,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二、给学生选择的机会
如何使语文教学突破传统的束缚,激起学生学习的创新火花呢?十分重要的一点是教学时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多方面的“自主选择”的权利。教学要在更多的环节上,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构建教师宏观调控下学生“自主选择”的新机制。
1.理解的选择
在阅读教学中,因不同阅历、不同个性的孩子,对课文内容一定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我们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想法和观点,不轻易否定,因为人人都有选择“理解”的权利。有的问题答案不是唯一的,则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2.学法的选择
研究表明,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学习方法,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每个人都可以利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效调控,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自觉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并不断优化学法,使学习活动卓有成效。
3.练习方式的选择
给学生以“练习方式”的选择,就是认同学生的个别差异,不求统一,但求发展。在课堂上,学生所面对的再也不是教师指令的、一刀切的、机械性的作业,而是自主选择、独立设计、用心创作的作业。教完一篇课文,向学生提出一些基本的作业要求,如适当抄写几遍生字新词,摘录一些文中优美句段等,其余则由学生自由安排,尽情发挥,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度。这种作业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激活了学生的创作灵感,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培养。
4.学习伙伴的选择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个人的智慧和精力是有限的,教师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一是考虑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人意愿,更是为了发挥群体学习的优势,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并从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做法是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的学习伙伴则有学生自愿组合,自己商定。高度的积极性带来了学习积极性的空前高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互教,善于互学,互争互评,你追我赶,友好合作,课堂生机勃勃。
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教师在学生充分感知文本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然后师生共同梳理问题。浅显的问题有学生直接回答;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又难以回答的问题,由老师作出恰当的解释,剩下的就作为学习课文的目标。如果学生的问题提不到要点上,教师要舍得放时间进一步质疑,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课文的重点、难点上,让学生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质疑:
1.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在初读课文阶段要求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而在精读课文时则要求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尤其是那些与中心密切相关的语句。
2.对标题进行质疑。俗话说“题好文一半”,经常推敲标题,有利于提高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的能力。
3.在矛盾处进行质疑。语文教材中常看似矛盾实是精彩之笔的描写,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加以质疑,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可恩。
事实证明,课堂上恰当地多留些时间给学生思考,往往可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聲”的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给学生平等的地位,给学生选择的机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给学生合作的空间,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关注了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使全体学生自觉能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发展了思维,张扬了个性。教得简练,学得轻松是我们坚持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