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观察 妙自主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axia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近年来,幼儿园自主游戏愈来愈受到关注。在自主游戏中,我们反对教师高控的教育行为,但是完全放任孩子也是不可取的。本文从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和指导两方面出发,提出了以下指导策略: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全面、客观地观察,把握介入最佳时机——适时指导,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适度指导,注重指导的方法和策略——适宜指导。
  【关键词】自主性游戏 观察 引导 指导
  一、有效观察,为游戏开展夯实基础
  观察是教师进行指导的前提。如果教师在指导前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全面、客观的观察,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未雨绸缪,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每天会面对几十个不同的幼儿,每个幼儿又会产生不同的事件,如果事先没有目的、没有计划,完全靠随机的观察,既达不到原有的目标,也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2.高瞻远瞩,全面客观地观察:《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和导向性的指引。全面而客观的观察要求我们要完整熟悉和掌握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要深入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意义。通过全面而客观的观察,我们会对幼儿的行为有一个比较全面、客观的了解。
  案例:自主游戏时,明明、小鱼和可波都选择了建构区。明明和小鱼合作搭“宝塔”,可波则在一旁独自玩耍。明明和小鱼搭完后,跑来看可波,明明问:“可波,你拼的是什么?”可波低头没有理睬。明明接着问:“可波,你告诉我们嘛。”可波仍然低头不语。小鱼见状便用手动了动,积木因此挪动了位置。可波不高兴了,把积木重重扔在了地上,生气地说:“都是你们干的好事!”这时,教师走过去批评了可波,可波大哭起来。
  本案例中,在这个教师看来,可波的社会性发展不是很好,人际关系很被动,不仅不理会他人主动找自己说话的好意,还出现了破坏性行为。但是,如果我们能完整和深入地加以观察,可以发现可波虽然社会性发展不是很好,但也不是一无是处,比如他的注意力非常集中,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品质,能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所接受的任务,当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别人破坏时气愤不已,符合《指南》中社会领域目标3“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的典型特征。
  二、适时引导,把握游戏介入最佳时机
  适时指导要求教师要把握介入的最佳时机,那么,究竟哪种时机是最佳时机呢?
  1.当“认知结”出现时,介入幼儿的游戏:所谓的“认知结”是指幼儿在活动中遇到无法自行解决的阻碍或者产生停顿的某个问题,即所谓的认知失衡时刻。当“认知结”出现,教师及时介入,使这些“结”成为幼儿注意的焦点,促进幼儿对问题更深层次的理解。
  2.當积极等待没有结果时,介入幼儿的游戏:当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碰到某些可探索的困难时,教师不是急于介入,而是给予幼儿一定的时间,让幼儿有时间去充分思考,自己动手操作、探索,尽可能自己去解决问题。当幼儿的积极等待没有结果时,教师再去介入。
  三、适度指导,注重游戏时幼儿个体差异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叶子,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师要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进行不同程度的介入。
  1.年龄不同,介入的程度不同:在不同的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是不同的,教师应该因材施教,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介入的程度不能一样。案例:在小班美工自主活动中,某教师告诉幼儿:“孩子们,我们今天来做玫瑰花,你们看好了哈,把花瓣这样装上去就好了。”然后就让孩子們进行操作。结果,底下的孩子们全部犯难了。这位教师没有认识到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介入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对于大班孩子来说,介入得要少。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局部示范,先提示、点拨一下关键经验,讲述时语言也可以简洁明了一点,然后说明注意事项,比如安全和创意感等,最后再留下大量的时间让幼儿去进行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但是,这是小班的美工活动,小班幼儿的精细动作发展不完善,注意力也不如大班幼儿那么集中。所以教师可以先鼓励小班幼儿大胆地进行尝试,再整体示范,用浅显易懂、生动的语言,夸张的动作详细地介绍制作方法,比如:如何一层一层有序地把花瓣装上去,要注意里面的花瓣小,外面的花瓣大,要用一手往上提,一手往下拉等等。
  2.年龄相同,介入的程度也不同:即使在同一年龄段,每位幼儿每一方面的发展也呈现不均衡性,能力水平不同,教师介入的程度也不同。
  案例:在美工自主活动中,教师请孩子练习编辫子,能力较强的孩子编了几次就掌握了,他们觉得这个活动太简单了,不感兴趣了,而动手能力差的幼儿却不知怎么编辫子。教师在旁边看着,只是说:“小朋友们,你们都动起来,多多操作吧!”这时教师可即时介入、局部指导,让这些幼儿在编好的辫子上做文章,于是有的幼儿就用编好的辫子练习粘贴杯垫,有的孩子把辫子做成门帘,还有的孩子尝试盘贴成花朵的形状或其他美丽的图案,这就加强了操作的难度,使孩子产生持续活动的兴趣。当然,对于动手能力弱的孩子,教师可以一开始先让他们进行尝试探究,当他们产生畏难情绪时,进行全部指导,小步子递进,随时持续关注。
  四、结语
  在自主性游戏的开展过程中,由于孩子年龄阶段的限制,自主性游戏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与引导,在游戏进行中,教师的有效观察与倾听是介入引导与指导的关键之所在。因此通过有效的观察倾听,掌握自主性游戏进行中的关键点,教师在适时引导、适当指导,另自主性游戏开展更加顺利。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家长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儿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有效的幼儿园家长工作策略,对于新教师来说是尤为重要的,怎样更好的提升新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与家长的沟通的技能是作为新教师来说必须有所提升的。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家长的特点,从而进一步分析年轻教师与不同类型家长沟通的困惑,并提出新教师对家长工作的几项实施策略,我以我园实
期刊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学有价值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我们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会自学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具有学习主动性,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善于积极思考,敢于提出质疑,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精神。叶圣陶老先生提出,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所以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学生要更新学习观念,使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自
期刊
【内容摘要】低段教学除了以计算为重点以外,还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用到的数学方法主要是数形结合、分析法、综合法。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时,也主要从这三方面着手。解决问题在低年级数学教学阶段是一个关键时期,只有从低年级抓起,才能为学生以后学习好解决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低段教学 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孩
期刊
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索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是推动学生认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老师”。心理學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推动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兴趣,那么他就会自觉地、热心地、专心致志地去接受新知识,从而事半功倍地完成学习任务。《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教学目的要求中指出:“使学生具有学习
期刊
课堂实录:纯粹数学,就其本质而言,是逻辑思想的诗篇——爱因斯坦;数学是符号加逻辑.逻辑是数学的少年时代,数学是逻辑的成年时代——罗素  情景引入:故事一:有个学生请教爱因斯坦逻辑学有什么用.爱因斯坦问他:“两个人从烟囱里爬出来,一个满脸烟灰,一个干干净净,你觉得哪一个会去洗澡?”故事二:传说古代有个王国,凡是死囚在临死前都要抽一次生死签,即在写有“生”、“死”的小纸片中抽一张决定自己的命运. 一个
期刊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他在第31条题为“给准备教一年级的教师的建议”中写道“我深信,至少必须对每个儿童的思维进行一年的研究。只有在这个条件下,才能对一年级的教学工作有充分的准备。”从这两句话中,一年级老师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可见一斑。  诚然,一年级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期,也是老师要与孩子们一起经历的最艰难的秩序生成期。如何让一年级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学习秩序,快速适应
期刊
【内容摘要】在这两年教育的流行语排行榜上,“核心素养”一定榜上有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提出:教育应该以人文主义为基础,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那么,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就要努力创新教学模式以创建高效课堂践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品格 能力 创新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案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物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2.通过下棋、对折、画图等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二、教学重、难点  1.感知身边的轴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2.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三、教学准备  1.棋盘若干张,棋子若干颗;2.
期刊
【中文摘要】古诗文如一颗颗闪闪生辉的明珠,点缀着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文化宝库。她总是让人读起来齿颊生香。在中职语文教材中,收入了一部分古诗文。对古诗文的教学,除了引导学生鉴赏古诗文的艺术魅力,更重要的是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修养和人格魅力,进而继承祖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古诗文 中职语文教学 诵读教学法  一、从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
期刊
设计理念:小学低段有较重的识字任务,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之一,尤其是低年级,许多课都是围绕识字展开。我梳理整合了本册的识字单元,3单元简单提到编故事来识字,其实就是初步接触会意字,9单元出现形声字的概念,在汉字中80%以上都是形声字,如果让孩子掌握形声字的特点,利用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自主识字,将会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增强识字效果,所以我设计本课引导学生认识会意字、形声字的特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