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现代人生活境况的分析,赫勒提出了双重性质的自我反思,以实现道德重建。她呼吁人们通过现实中的道德规则和对自我行为的审视,形成良好的道德判断力,进而塑造起个性道德。她呼吁人们跟随好人的行为指引,来恢复社会的道德秩序。尽管靠每个人去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带有些许理想主义色彩,赫勒的理论为当今社会道德状况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道德哲学;好人;赫勒
【中图分类号】B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10-0092-03
从古希腊开始一直到现在,道德哲学一直在哲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亚里士多德、康德、休谟等哲学家对道德哲学的研究大都基于人们如何获得幸福的生活,布达佩斯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阿格妮丝·赫勒在其“道德三部曲”《日常生活》《超越正义》《现代性理论》中,基于对现代生活的思考和反思,提出了个性道德的合法性以及如何形成良好的道德判断。她的理论中,处处体现着在“大屠杀”之后的社会中人们应该具有的反思。人们应该怎样对现实以及自身进行批判,道德自觉应该如何保持和继承下去,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一、“双重性质的自我反思”的内涵
关于现代性的特征已经不是新事物的出现,而是对整体的反思,其中还包括对这种反思性的反思。对现代性中的反思并不是新近才开始关注的,在黑格尔严密的哲学体系中就说明了反思思维的重要性,他在《小逻辑》中提出了哲学思维与普通思维的不同之处,其反思就在于它“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作为哲学的反思思维,可以使人们置身事外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思考,不论是对待现实还是思想都可以得到有效地批判。由此看出,反思更实用与对自我行为的思考,从而确定自身的行为和选择是否正确。然而在赫勒的道德理论中并不是单纯的讨论反思,而是提出了一种特殊类型的自我反思——双重性质的自我反思,这一理论在赫勒的道德理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但为个性的生成提供了前提,而且从特殊的角度阐释了“大屠杀”这类罪恶之所以会发生的原因。
人们的反思并不是仅仅存在于意识领域,马克思曾说过:“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P.72)根据这一论述可以看出,人们的反思和自我反思不是停留在道德规则的理念形式上,其根本是源于个人的现实生活,是对当代社会的精神、人类的生存条件和自我本身的认识。只有在现实经历的过程中,人们才能清楚的了解自身与自然、自身与社会、自身与自己本身之间的问题,从而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形成一系列的思想。因此,赫勒的双重性质的自我反思就是从对现实状况的思考而产生出来的。
虽然人们不能全知全能地认识和感知整个世界,但是,身处在个人的生活范围内依旧能够对当今时代进行反复地体验和观察。在现代机制的劳动功能中,人们虽然被严格的划分,但个体凭借其理性和意志得以在技术一体化的过程中不被整合。在实际情况中,机制作为中介把人们联系在一起,每个人只是充当了整体机制中的一个工具。可是,在实际冲突或合作中,人们不只是以一个工具的作用在行动。
赫勒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好人总能不停地对自己反问,各种道德规则的指引应该如何遵守?在遇见道德危机和道德冲突的时候该如何保持自己行为的正当性?如何能够成为一个有个性道德的好人?在赫勒的研究中,关于这些问题都做了回答。其中一部分答案就是,一个正当的人可以站在抽象的角度上检验和创造自我。努力使自身成为有自觉性的自我,在现实中的规则之间行动自如,并形成自己的各种规则。正是在时代性的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和反思后,赫勒提出了双重性质的自我反思。在这种反思下,作为一种理念的抽象物与人们进行反思的内在经验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使好人既保持在道德规则中,又能够使自我得到不断升华。因此,这种反思在自觉性和个性道德的形成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形成良好的道德判断力
人们对自我的认识只通过内省是不够的,在某些情况下也许他人能更好地分析自己的行为,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必须与他人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则是通过有效的语言交流形成的。马克思说过,人不是片面的、抽象的人,是包含了感性、现实、社会性的人,并且也是历史的、实践性的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P.60)赫勒就是从这一观点出发,对“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做了进一步深化。
人们都处在一个双重偶然性的环境中,也就是人们的出生不仅是具有偶然性的,在以后的成长环境中也处处充满着偶然性。在以双重性质的自我反思为前提下,人们得以意识到双重偶然性的生存境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唤起人们内心的责任意识,促使人们对他们进行关怀,这样就促进了个性道德的形成。由此可以看出双重性质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意识的生成,是现代社会建立个性道德过程中的有力支柱。
良好的道德判断力存在于个性之内,是个性所具有的一种良好品质,是好人所具有的内在素质。人们在实践中对各种道德规则形成习惯的时候,良好道德判断力往往依赖于这种习惯后而产生的直觉,在某些情况下仅有很短的时间可以思考的时候,直觉就变得很重要。然而,仅凭直觉来判断有一定的局限,在一些全新的,人们无法预测的环境中,直觉不免就会犯错,所以,必须有生活经验作为支撑,直觉才能成为有力的工具。也就是说,人们在对自身的行为做出判断之前,必須使用个人的直觉和一般伦理规则做出共同判断。因此,双重性质的自我反思就是良好道德判断的前提,对于“好人”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
双重性质的自我反思可以使人们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来审视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同时也能够回应他人对自己的期望,这样就促进了自我意识的形成,使个人能够更好的认识自己,而认识自己是个性道德生成的重要前提。“认识自己”和“绝对反思”是不同的,前者通过在各个方面辨识自己的美德和邪恶,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有意识地保留美德而规避邪恶,这个过程往往是与双重反思相伴而生的;后者所指的反思是没有限制没有范围的,在茫然的大前提下人们容易陷入虚无。在 “认识自己”中所涉及的美德和邪恶,不仅是双重性质的自我反思之后的结果,并且也是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对自我的塑造和体现。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所体现出的美德有信任、坦诚、友善等,“好人”在与他人交往时就应该避免邪恶的行为,不然就不能真正的成为好人。 经历过“大屠杀”的赫勒深刻地体会到在充满恐怖的社会条件下,人们的双重反思会受到限制,因为这一反思的经验维度会受到歪曲。如果这样,人们的自我审视就将收到阻碍,行动的合法性就不能得到保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跟随良心的声音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屠杀”的社会环境中,人们为了自保很容易被错误的信息所引诱,从而失去个性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鲍曼对此有深刻地揭示:“理性原则内在的道德冷漠因此被推向极致并被完全利用……在令人目眩的光亮中,自我保全的理性被展示为道德责任的敌人。”[2](P.189)不仅是在“大屠杀”中,在极权主义社会中人们同样容易被误导。因此,赫勒认为当外部的道德规则被扭曲或真实信息被封闭时,“好人”应该听从良心的声音。这样的情况不可看作绝对化,主观道德只能在特殊环境中适用。因为人们在跟随良心的声音做出选择时,很容易因为个人的局限性出现无知和自欺的现象,由此干扰了对事实的判断。在一般情况下,人们还是站在他人的立场检验自己,对传统及规则进行考虑。
三、个性道德的长期保持
赫勒在她的理论中阐明了双重性质的自我反思,也表明了这种反思的重要性。在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中体现出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需要通过道德反思来进行德性教化和启蒙。实际上现代社会中的人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发展,对于充满偶然性的人如果不慎重运用反思,那么将不能充分发展为正当的行为。
如今我们面对着一个不能否定的事实:在当今社会通过反思来进行德行教化变得越来越困难,这就是在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中表现出道德败坏的原因之一。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两方面:
第一,技术至上使人们丧失反思的意识,并使人们趋向逃避反思。针对这个问题,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在其著作《单项度的人》中做了深刻批判。科学技术发展至今天,已经不再是纯粹的理性工具,统治阶级通过技术进行操控,在提高劳动效率、促进财富不断增长的同时,使人们丧失了否定的意识。因为,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们更快的提供消费品,日益改善着人们的生存条件,同时工人们的工作环境也越来越舒适,这就使工人去主动地融入到技术一体化的进程中。工人们开始沉溺于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充满“虚假需求”的生活,迷失在看似幸福的生活中,使人们逐渐丧失了反抗意识,失去了否定性维度。
第二,对金钱和权力等的需求和追求,使人们的反思能力受到蒙蔽。我们通常所说的权力是指对人和物的支配,它通常与社会财富、个人地位等联系在一起,某种意义上拥有了权力就是实现了个人价值,很多人在内心深处都存在着对权力的渴望与追求。对金钱更是如此,在当今社会中金钱越来越变得无所不能,这就使人们更加的需要它。当人们在追求这些外在利益的过程中,往往会过分地在意目标不择手段的达到目的,从而也就可能会失去手段的正当性。而人们拥有了金钱和权力之后,就会容易忽略对自身的正确认识,对金钱和权力滥用,这种情况尤其出现在法制尚不健全的国家。所以,如果缺失了反思和自我反思的能力,个性道德就很难形成,道德自觉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形成过程。
上述原因尽管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人们的反思能力,但并不是说人类已经降低到和动物一样的程度,人类的发展仍然是充满希望。“惟有成为其自身的那些人才是最优秀者。他们不同于那些在自身中只感到了空虚的人,不同于那些看不见可以为之斗争的事业的人,不同于那些正在躲避自己的人。”[3](P.152)赫勒正是从绝望中看到了希望,她以“好人的存在”为前提,遵循着实现好人的条件,总结出了一系列道德规则。赫勒希望现代人在偶然性的生存条件下能够以普遍范畴作为指导,使双重偶然性转变为个人的命运,在道德的庇佑下过上确定的生活。所以她对我们身边现实存在的、活生生的好人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述,在趋于同一性的工业社会中可以通过处在好人周围的人对自我的反思而出现更多的好人,使德性被人们继承延续下去,个性道德将会悄然萌发。
四、重建个性道德的启示
赫勒通过对现代性精神以及人类境况的分析,提出了以重建个性道德为核心的道德理论,她的理论是在现实社会是视角下个人进行的自我反思。赫勒的现代性视角及其道德理论是一种重新认识现代的历史认识,这种认识展现出历史没有绝对的强制性,现代世界只是一种可能性的偶然,我们所经历的时代不是通向未来某个目的过渡时期。所以,赫勒并不推崇技术理性进步,不寄希望于目的论设定的未来,告诉我们必须而且只能立足于现在,为现实人的生活负责,探寻其生活的意义。
几乎所有的哲学家在探讨道德的时候都强调要过善良的生活,而在如何去过善良的生活这个问题上各持己见。一些哲学家把这一问题的指向放在政治生活上,把解决人类道德困境的希望寄托于更合理的政治制度,而赫勒却是在探寻拥有善良生活的道德条件。她把个性道德的发展作为切入点,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好人”并尽自己的责任。赫勒更为关注的是作为一个好人,在生活中的具体情况,从日常生活到职业,好人会有什么样的行动。
赫勒的双重性质的自我反思是基于现实人的生存状况,就“存在的选择”而言,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现代人通过不断地反思来积累自己的实践智慧,自始至终都是在以自己认为可以成为好人的方式行动。由此可以看出,好人并不具有永远不犯道德错误能力,他们只是以善良、正当性作为目标,所以好人只能被看作是一种潜质。理想的道德世界不能等同于全部是好人的世界,只是人们出于自身的责任感联系在一起,选择了正当的行为,朝着道德世界努力转变。
赫勒强调个性道德的发展,实际上是呼吁在多元化的社会中以自己的方式做一个好人,希望每个人都能够自觉地去反思自己的生存境遇,從而主动摆脱道德困境,与他人积极互动,在和善、真诚地交流基础上承担道德责任。在此,赫勒将道德责任放在了每一个人的身上,个性道德引发的是一场生活方式的改变,在反思和对话中将自己的命运确定。在赫勒看来,道德责任不再是由外部世界强加于人的,而是由每个人真正内心而发。并且赫勒相信,这种由每个人自身而发出的责任足以创造出一个善良的世界。
还应看到的是,好人并不意味完美、幸福,那么现代人是否愿意接受好人的指引难免让人产生疑问。在一定程度上来看,赫勒对好人的期望乃是基于信仰,因此,赫勒在试图通过反思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一点上还是带有浪漫主义气息。“但是,他们的确用自己的智慧和良知在依旧晦暗不明的、遥远的后现代地平线上给我们、给人类、给未来送上一丝清新和聪慧的微光,一盏摇曳的‘从黑暗中递过来的灯’!”[4](P.639)赫勒和其他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现代社会的道德反思都对重建道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这是在经历了大屠杀之后,对人类的个体责任进行的深刻反思,包含着对个体自由和人类共同体的关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 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M].杨渝东,史 建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3][德]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王德峰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4]衣俊卿.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精神史研究[M].哈尔滨: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5.
[5]阿格妮丝·赫勒.道德哲学[M].王秀敏译.哈尔滨:黑 龙江大学出版社,2014.
[6]阿格妮丝·赫勒.超越正义 [M].文长春译.哈尔滨:黑 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
[7]阿格妮丝·赫勒.激进哲学[M].赵司空,孙建茵译.哈 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
[8]阿格妮丝·赫勒.现代性理论 [M].李瑞华译.北京:商 务印书馆,2005.
[9]王秀敏.个性道德与理性秩序——赫勒道德理论研 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
[10]张笑夷.良知与责任:赫勒关于现代性问题的道德 哲学探索[J].求是学刊,2016,(11).
[11]文长春.普适正义的批判与超越[J].哲学原理, 2016,(12).
[责任编辑:褚永慧]
【关键词】道德哲学;好人;赫勒
【中图分类号】B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10-0092-03
从古希腊开始一直到现在,道德哲学一直在哲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亚里士多德、康德、休谟等哲学家对道德哲学的研究大都基于人们如何获得幸福的生活,布达佩斯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阿格妮丝·赫勒在其“道德三部曲”《日常生活》《超越正义》《现代性理论》中,基于对现代生活的思考和反思,提出了个性道德的合法性以及如何形成良好的道德判断。她的理论中,处处体现着在“大屠杀”之后的社会中人们应该具有的反思。人们应该怎样对现实以及自身进行批判,道德自觉应该如何保持和继承下去,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一、“双重性质的自我反思”的内涵
关于现代性的特征已经不是新事物的出现,而是对整体的反思,其中还包括对这种反思性的反思。对现代性中的反思并不是新近才开始关注的,在黑格尔严密的哲学体系中就说明了反思思维的重要性,他在《小逻辑》中提出了哲学思维与普通思维的不同之处,其反思就在于它“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作为哲学的反思思维,可以使人们置身事外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思考,不论是对待现实还是思想都可以得到有效地批判。由此看出,反思更实用与对自我行为的思考,从而确定自身的行为和选择是否正确。然而在赫勒的道德理论中并不是单纯的讨论反思,而是提出了一种特殊类型的自我反思——双重性质的自我反思,这一理论在赫勒的道德理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但为个性的生成提供了前提,而且从特殊的角度阐释了“大屠杀”这类罪恶之所以会发生的原因。
人们的反思并不是仅仅存在于意识领域,马克思曾说过:“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P.72)根据这一论述可以看出,人们的反思和自我反思不是停留在道德规则的理念形式上,其根本是源于个人的现实生活,是对当代社会的精神、人类的生存条件和自我本身的认识。只有在现实经历的过程中,人们才能清楚的了解自身与自然、自身与社会、自身与自己本身之间的问题,从而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形成一系列的思想。因此,赫勒的双重性质的自我反思就是从对现实状况的思考而产生出来的。
虽然人们不能全知全能地认识和感知整个世界,但是,身处在个人的生活范围内依旧能够对当今时代进行反复地体验和观察。在现代机制的劳动功能中,人们虽然被严格的划分,但个体凭借其理性和意志得以在技术一体化的过程中不被整合。在实际情况中,机制作为中介把人们联系在一起,每个人只是充当了整体机制中的一个工具。可是,在实际冲突或合作中,人们不只是以一个工具的作用在行动。
赫勒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好人总能不停地对自己反问,各种道德规则的指引应该如何遵守?在遇见道德危机和道德冲突的时候该如何保持自己行为的正当性?如何能够成为一个有个性道德的好人?在赫勒的研究中,关于这些问题都做了回答。其中一部分答案就是,一个正当的人可以站在抽象的角度上检验和创造自我。努力使自身成为有自觉性的自我,在现实中的规则之间行动自如,并形成自己的各种规则。正是在时代性的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和反思后,赫勒提出了双重性质的自我反思。在这种反思下,作为一种理念的抽象物与人们进行反思的内在经验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使好人既保持在道德规则中,又能够使自我得到不断升华。因此,这种反思在自觉性和个性道德的形成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形成良好的道德判断力
人们对自我的认识只通过内省是不够的,在某些情况下也许他人能更好地分析自己的行为,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必须与他人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则是通过有效的语言交流形成的。马克思说过,人不是片面的、抽象的人,是包含了感性、现实、社会性的人,并且也是历史的、实践性的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P.60)赫勒就是从这一观点出发,对“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做了进一步深化。
人们都处在一个双重偶然性的环境中,也就是人们的出生不仅是具有偶然性的,在以后的成长环境中也处处充满着偶然性。在以双重性质的自我反思为前提下,人们得以意识到双重偶然性的生存境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唤起人们内心的责任意识,促使人们对他们进行关怀,这样就促进了个性道德的形成。由此可以看出双重性质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意识的生成,是现代社会建立个性道德过程中的有力支柱。
良好的道德判断力存在于个性之内,是个性所具有的一种良好品质,是好人所具有的内在素质。人们在实践中对各种道德规则形成习惯的时候,良好道德判断力往往依赖于这种习惯后而产生的直觉,在某些情况下仅有很短的时间可以思考的时候,直觉就变得很重要。然而,仅凭直觉来判断有一定的局限,在一些全新的,人们无法预测的环境中,直觉不免就会犯错,所以,必须有生活经验作为支撑,直觉才能成为有力的工具。也就是说,人们在对自身的行为做出判断之前,必須使用个人的直觉和一般伦理规则做出共同判断。因此,双重性质的自我反思就是良好道德判断的前提,对于“好人”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
双重性质的自我反思可以使人们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来审视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同时也能够回应他人对自己的期望,这样就促进了自我意识的形成,使个人能够更好的认识自己,而认识自己是个性道德生成的重要前提。“认识自己”和“绝对反思”是不同的,前者通过在各个方面辨识自己的美德和邪恶,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有意识地保留美德而规避邪恶,这个过程往往是与双重反思相伴而生的;后者所指的反思是没有限制没有范围的,在茫然的大前提下人们容易陷入虚无。在 “认识自己”中所涉及的美德和邪恶,不仅是双重性质的自我反思之后的结果,并且也是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对自我的塑造和体现。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所体现出的美德有信任、坦诚、友善等,“好人”在与他人交往时就应该避免邪恶的行为,不然就不能真正的成为好人。 经历过“大屠杀”的赫勒深刻地体会到在充满恐怖的社会条件下,人们的双重反思会受到限制,因为这一反思的经验维度会受到歪曲。如果这样,人们的自我审视就将收到阻碍,行动的合法性就不能得到保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跟随良心的声音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屠杀”的社会环境中,人们为了自保很容易被错误的信息所引诱,从而失去个性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鲍曼对此有深刻地揭示:“理性原则内在的道德冷漠因此被推向极致并被完全利用……在令人目眩的光亮中,自我保全的理性被展示为道德责任的敌人。”[2](P.189)不仅是在“大屠杀”中,在极权主义社会中人们同样容易被误导。因此,赫勒认为当外部的道德规则被扭曲或真实信息被封闭时,“好人”应该听从良心的声音。这样的情况不可看作绝对化,主观道德只能在特殊环境中适用。因为人们在跟随良心的声音做出选择时,很容易因为个人的局限性出现无知和自欺的现象,由此干扰了对事实的判断。在一般情况下,人们还是站在他人的立场检验自己,对传统及规则进行考虑。
三、个性道德的长期保持
赫勒在她的理论中阐明了双重性质的自我反思,也表明了这种反思的重要性。在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中体现出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需要通过道德反思来进行德性教化和启蒙。实际上现代社会中的人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发展,对于充满偶然性的人如果不慎重运用反思,那么将不能充分发展为正当的行为。
如今我们面对着一个不能否定的事实:在当今社会通过反思来进行德行教化变得越来越困难,这就是在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中表现出道德败坏的原因之一。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两方面:
第一,技术至上使人们丧失反思的意识,并使人们趋向逃避反思。针对这个问题,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在其著作《单项度的人》中做了深刻批判。科学技术发展至今天,已经不再是纯粹的理性工具,统治阶级通过技术进行操控,在提高劳动效率、促进财富不断增长的同时,使人们丧失了否定的意识。因为,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们更快的提供消费品,日益改善着人们的生存条件,同时工人们的工作环境也越来越舒适,这就使工人去主动地融入到技术一体化的进程中。工人们开始沉溺于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充满“虚假需求”的生活,迷失在看似幸福的生活中,使人们逐渐丧失了反抗意识,失去了否定性维度。
第二,对金钱和权力等的需求和追求,使人们的反思能力受到蒙蔽。我们通常所说的权力是指对人和物的支配,它通常与社会财富、个人地位等联系在一起,某种意义上拥有了权力就是实现了个人价值,很多人在内心深处都存在着对权力的渴望与追求。对金钱更是如此,在当今社会中金钱越来越变得无所不能,这就使人们更加的需要它。当人们在追求这些外在利益的过程中,往往会过分地在意目标不择手段的达到目的,从而也就可能会失去手段的正当性。而人们拥有了金钱和权力之后,就会容易忽略对自身的正确认识,对金钱和权力滥用,这种情况尤其出现在法制尚不健全的国家。所以,如果缺失了反思和自我反思的能力,个性道德就很难形成,道德自觉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形成过程。
上述原因尽管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人们的反思能力,但并不是说人类已经降低到和动物一样的程度,人类的发展仍然是充满希望。“惟有成为其自身的那些人才是最优秀者。他们不同于那些在自身中只感到了空虚的人,不同于那些看不见可以为之斗争的事业的人,不同于那些正在躲避自己的人。”[3](P.152)赫勒正是从绝望中看到了希望,她以“好人的存在”为前提,遵循着实现好人的条件,总结出了一系列道德规则。赫勒希望现代人在偶然性的生存条件下能够以普遍范畴作为指导,使双重偶然性转变为个人的命运,在道德的庇佑下过上确定的生活。所以她对我们身边现实存在的、活生生的好人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述,在趋于同一性的工业社会中可以通过处在好人周围的人对自我的反思而出现更多的好人,使德性被人们继承延续下去,个性道德将会悄然萌发。
四、重建个性道德的启示
赫勒通过对现代性精神以及人类境况的分析,提出了以重建个性道德为核心的道德理论,她的理论是在现实社会是视角下个人进行的自我反思。赫勒的现代性视角及其道德理论是一种重新认识现代的历史认识,这种认识展现出历史没有绝对的强制性,现代世界只是一种可能性的偶然,我们所经历的时代不是通向未来某个目的过渡时期。所以,赫勒并不推崇技术理性进步,不寄希望于目的论设定的未来,告诉我们必须而且只能立足于现在,为现实人的生活负责,探寻其生活的意义。
几乎所有的哲学家在探讨道德的时候都强调要过善良的生活,而在如何去过善良的生活这个问题上各持己见。一些哲学家把这一问题的指向放在政治生活上,把解决人类道德困境的希望寄托于更合理的政治制度,而赫勒却是在探寻拥有善良生活的道德条件。她把个性道德的发展作为切入点,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好人”并尽自己的责任。赫勒更为关注的是作为一个好人,在生活中的具体情况,从日常生活到职业,好人会有什么样的行动。
赫勒的双重性质的自我反思是基于现实人的生存状况,就“存在的选择”而言,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现代人通过不断地反思来积累自己的实践智慧,自始至终都是在以自己认为可以成为好人的方式行动。由此可以看出,好人并不具有永远不犯道德错误能力,他们只是以善良、正当性作为目标,所以好人只能被看作是一种潜质。理想的道德世界不能等同于全部是好人的世界,只是人们出于自身的责任感联系在一起,选择了正当的行为,朝着道德世界努力转变。
赫勒强调个性道德的发展,实际上是呼吁在多元化的社会中以自己的方式做一个好人,希望每个人都能够自觉地去反思自己的生存境遇,從而主动摆脱道德困境,与他人积极互动,在和善、真诚地交流基础上承担道德责任。在此,赫勒将道德责任放在了每一个人的身上,个性道德引发的是一场生活方式的改变,在反思和对话中将自己的命运确定。在赫勒看来,道德责任不再是由外部世界强加于人的,而是由每个人真正内心而发。并且赫勒相信,这种由每个人自身而发出的责任足以创造出一个善良的世界。
还应看到的是,好人并不意味完美、幸福,那么现代人是否愿意接受好人的指引难免让人产生疑问。在一定程度上来看,赫勒对好人的期望乃是基于信仰,因此,赫勒在试图通过反思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一点上还是带有浪漫主义气息。“但是,他们的确用自己的智慧和良知在依旧晦暗不明的、遥远的后现代地平线上给我们、给人类、给未来送上一丝清新和聪慧的微光,一盏摇曳的‘从黑暗中递过来的灯’!”[4](P.639)赫勒和其他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现代社会的道德反思都对重建道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这是在经历了大屠杀之后,对人类的个体责任进行的深刻反思,包含着对个体自由和人类共同体的关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 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M].杨渝东,史 建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3][德]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王德峰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4]衣俊卿.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精神史研究[M].哈尔滨: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5.
[5]阿格妮丝·赫勒.道德哲学[M].王秀敏译.哈尔滨:黑 龙江大学出版社,2014.
[6]阿格妮丝·赫勒.超越正义 [M].文长春译.哈尔滨:黑 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
[7]阿格妮丝·赫勒.激进哲学[M].赵司空,孙建茵译.哈 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
[8]阿格妮丝·赫勒.现代性理论 [M].李瑞华译.北京:商 务印书馆,2005.
[9]王秀敏.个性道德与理性秩序——赫勒道德理论研 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
[10]张笑夷.良知与责任:赫勒关于现代性问题的道德 哲学探索[J].求是学刊,2016,(11).
[11]文长春.普适正义的批判与超越[J].哲学原理, 2016,(12).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