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少听说哪个国家生产武器是专门供别人使用,自己连碰也不碰一下,德国建造209级常规动力潜艇偏偏属于这种极端情况。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霍瓦兹·德意志船厂共生产了50余艘209级潜艇,统统用于出口。30余年来,已先后有63艘209级潜艇在世界14个国家安家落户(除在德国生产的外,还有几艘是以许可证方式在用户国建造)造了常规潜艇出口数量最多和使用国家最多两项世界纪录。更让人叫绝的是,尽管时光流逝了30多年,但从基本性能看,209级潜艇并未落伍,据说只要更换少数部件,它依旧能进入先进常规潜艇的行列。给它一个热的发烫的38.5℃,当不为过。
诞生的机遇
德国在潜艇制造领域有着悠久的传统。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海军的U23~U41潜艇就以性能出众而著称。到了二战时期,凭借技术方面的优势,加上“狼群”战术的使用,纳粹德国的潜艇横行大西洋,给盟国造成巨大的损失和压力。也许正是鉴于这段历史,二战后北约虽然允许联邦德国自行研制主战坦克等重型装备,却毫不客气地将潜艇制造划为“禁地”。直到1955年,出于监视和控制苏联波罗的海舰队出入大西洋的需要,北约才同意联邦德国重建潜艇部队,但在潜艇制造和装备上仍有严格限制:单艇排水量不得超过450吨,装备数量不得超过18艘。
尽管经历了10余年的停顿,而且面临着近平苛刻的限制,但对于有着深厚底蕴的德国潜艇工业来说,只要有了自行研制的机会,就意味着东山再起的日子已经临近。说到这里,我们就不能不提霍瓦兹船厂和吕贝克工程设计所了,它们对德国潜艇工业的复苏可说是居功至伟。霍瓦兹船厂在一战时期就是德国重要的造船企业,在建造潜艇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1968年,霍瓦兹船厂和德意志船厂合并,成为今天的霍瓦兹.德意志船厂)。吕贝克工程设计所成立于1946年7月,聚集了一大批纳粹德国遗留下来的潜艇设计师。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这一所一厂携手设计和建造了四种潜艇,即201级、202级、205级和206级,其中205级和206级先后装备了联邦德国海军,它们的水面排水量分别为419吨和450吨。虽然北约在1962年曾进一步给联邦德国“松绑”——允许其建造排水量为1000吨的潜艇,但联邦德国海军认为,扼守波罗的海出口并不需要如此大吨位的潜艇,这使得205级和206级一直服役至今。
6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的潜艇工业已呈现勃勃生机,仅霍瓦兹船厂和吕贝克工程设计所就有近万名员工从事潜艇设计和生产工作。由于德国潜艇部队的规模被限制在18艘,国内需求很快就达到饱和。这迫使霍瓦兹船厂和吕贝克工程设计所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以便为其日益壮大的潜艇设计和制造力量寻找一个释放能量的渠道。当时,国际上对潜艇的需求倒是相当旺盛,特别是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正在或计划组建潜艇部队。不过,那些海洋面积广阔的第三世界国家,如巴西、阿根廷、土耳其、印度等对205级或206级这类小型潜艇不感兴趣,他们需要排水量在1000吨以上、续航力超过6000海里的大中型潜艇。在这种情况下,开发新的潜艇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1966年,希腊海军委托联邦德国设计和建造一种柴油动力潜艇,要求水下排水量在1000吨左右。霍瓦兹船厂和吕贝克工程设计所遂决定以此为契机,在206级潜艇基础上打造一种专门用于出口的通用型潜艇。对新潜艇的基本要求是:水下排水量在1200吨左右,续航能力强,航速高,能携带较多的武器。此外,新潜艇的价格必须适中,能被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所接受,同时操作和维修要简单方便,以减少用户的后顾之忧。
1967年,新潜艇被正式命名为209级,1970年在霍瓦兹船厂开工建造。一年后,第一艘209级潜艇正式交付希腊海军。需要指出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国家的需求,209级后来衍生了多种变型,主要有209/100、209/1200、209/1300、209/1400和209/1500五种。不同型号的209级在排水量、艇体尺寸以及某些部件和装备上有所差异,不过艇体结构和布置以及大部分性能基本相似。
经典的设计
正如“名牌产品”通常是高质量的代名词一样,209级之所以能成为常规潜艇市场上的明星,首先要归功于其优良的性能。为了能够吸引尽可能多的用户,吕贝克工程设计所不但在设计上殚精竭虑,而且在技术使用上也毫无保留,几乎动用了当时一切可以获得的先进技术,目标只有一个一把209级打造成一款经典产品。
209级虽然以206级为基础,但其适航性有了质的飞跃,排水量、航程、航速、潜深等都有突破。以基本型209/1100为例,其水上和水下排水量分别达到了1105吨和1230吨,水面和水下航速分别为11节和21.5节,在水下能以20节航速持续航行20海里,若改为4节航速则可持续航行400海里,通气管状态下能以10节航速持续航行8000海里,升至水面时这一数字达到10000海里。凭借这样的航程,209级潜艇若从巴西或阿根廷的港口出发,可在整个南大西洋海域自由游弋;从印度任何港口出发都可控制印度洋的主要航道。
典型的209级潜艇采用单壳体结构,艇体为优质HY-80钢,安全潜深可达500米。
二战后常规潜艇的外形有两大特征——水滴形或鲸鱼形艇艏和桨前舵是,但在206级上表现得很不够,它不仅保留了桨后舵,艇艏也基本呈长刀形,只不过相对圆滑一些。209级则跟上了潮流:将206级的长刀形艇艏改为正宗的鲸鱼形;彻底抛弃桨后舵方案,采用“十”字形桨前舵。桨后舵转向效率较高,但在潜艇航行中发出的噪音较大,而“十”字形桨前舵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有人曾质疑209级潜艇采用了不适合水下航行的鲸鱼形艇艏,不如日本“潮”级潜艇的水滴形先进。实际上,水滴形虽然有利于水下航行,却非常不利于水上航行,主要是会造成潜艇震颤,在航速超过10节时甚至会影响驾驶。相比之下,鲸鱼形则兼顾了水上和水下航行性能。
隐蔽性对常规潜艇至关重要。209级潜艇采用了一系列降噪措施,例如将柴油发动机设置在双层弹性衬垫上,使用大型低速五叶螺旋桨和“十”字形桨前舵,使用自航式鱼雷发射管,采用噪音全封闭管理。其中大型低速五叶螺旋桨是霍瓦兹船厂专门为209级潜艇研制的,在当时属于最先进的潜艇用螺旋桨。这种螺旋桨由于转速较低,工作时不容易产生空泡,因而能大幅度降低噪音,但对制造工艺要求较高。今天的先进常规潜艇已经采用七叶大侧斜螺旋桨,转速更低,噪音更小,但基本原理与209级的大型低速五叶螺旋桨一致。噪音全封闭管理是指对全艇所有产生噪音的设备实行封闭管理,这其实是美国人的首创,但德国人最先将其应用于常规潜艇。总之,通过这些 降噪措施,209/1100型和209/1200型正常航行时的噪音值降低到135分贝左右。后来问世的209/1400型和209/1500型进一步将噪音值降至127分贝。按照国际公认的说法,潜艇水下噪音每减小6分贝就可使敌潜艇被动声呐的探测距离减小一半。
209级潜艇的主要火力是位于艇艏的8具自航式鱼雷发射管,可发射包括线导鱼雷在内的各型533毫米鱼雷。艇上最初装备DM-2A1反舰鱼雷和DM-1反潜鱼雷,后来全部换为更先进的SST-4和SUT反舰/反潜两用鱼雷,其中SUT鱼雷配用破甲战斗部,能自动修正航迹,并且在一击不中的情况下可以实施二次攻击。除鱼雷外,部分209级(主要是209/1400型)装备了美国制造的“鱼叉”型反舰导弹,导弹装在直径为533毫米的无动力浮筒内,用鱼雷管发射。有些英联邦国家还为209级加装了英国制造的“斯拉姆”防空导弹系统,用于攻击反潜飞机,但导弹只能在水面状态或通气管状态下发射。另外,209级潜艇目前普遍换装德国与挪威共同开发的MSI-90U综合指挥系统,这是一套数字化火控系统,能同时跟踪12个目标(其中2个为自动跟踪)和指挥8枚水中行进的鱼雷,并可使潜艇及时从探测状态转入攻击状态。
在声呐方面,209型潜艇最初采用德国阿特拉斯公司的CSU-3声呐系统,包括主动声呐、被动声呐和被动测距声呐,其中主动声呐对水面舰艇的探测距离约为20千米,被动声呐为30-60千米。后来换用的CSU-83综合声呐系统,增加了更先进的被动声呐阵列和拖曳式声呐阵列,能够同时自动探测8个目标。
畅销的秘诀
30多年来209级潜艇一直维持着红红火火的出口生意,甚至进入21世纪后依旧能引来新的订单,有些国家是在首次采购之后再度或再三续购,209级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如果仔细分析的话,209级潜艇的成功其实有一定的历史机遇在里面。60年代中期,德国开始设计209级时,正赶上许多国家准备对常规潜艇大换血。二战后美国派送给其友好国家的老式潜艇此时已经接近“退休年龄”,而美国又决定一门心思发展核潜艇,不再设计和建造常规潜艇,所以那些没有潜艇工业的国家要想装备新潜艇,只能另寻出路。没有了美国这个潜艇大国的竞争,209级就不会有类似“豹”式坦克被M1抢占不少市场的遭遇,这不能不说是209级的幸运。这一时期西方建造常规潜艇的国家还有英国、法国、瑞典和荷兰,但209级最终成为“西方国家最畅销的常规潜艇”(从世界范围看,大概只有苏联的“基洛”级常规潜艇能在出口成绩上与209级相比)。人们谈论209级的成功时一般会从内因方面总结出所谓“四大秘诀”,即优良的性能、档次齐全的型号、公道的价格和宽松的技术转让。前两个“秘诀”前文已经述及,现在让我们见识一下后两个“秘诀”
公道的价格 需要说明的是,209级的价格虽然被公认为“公道合理”,但有关资料少之又少,这里只能提供两个素材。一是1993年韩国订购209/1200潜艇时,最终以2亿美元(按当时汇率计算)成交,据说同时期英国或瑞典常规潜艇的售价要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二是在竞争葡萄牙采购两艘常规潜艇的项目招标中,法国两艘“天蟹座”潜艇的标价为9.499亿欧元,而德国两艘209/1500潜艇的标价为8.456亿欧元,比前者便宜1.043亿欧元(约合1.15亿美元)。正是这1.043亿欧元导致葡萄牙在2004年4月与德国方面签订了采购合同。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209/1500要比209/1200贵了一倍,原因在于前者加装了AlP系统(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
宽松的技术转让 209级潜艇在设计时虽然采用了许多先进技术,但到了70年代后期这些技术已经没有多少保密价值了,因此德国人逐步放宽了技术转让的条件。最终,几乎每一个有潜艇制造能力的购买国,如土耳其、巴西、韩国、印度都能自行建造或组装209级。土耳其先后订购了14艘209级潜艇,除最初的3艘在德国霍瓦兹船厂建造外,其余11艘均在土耳其格尔居克船厂建造。由于原本具有较强的造船实力,因此土耳其建造的209级据说“在质量上与德国原产相差无几”。
毫无疑问,209级已经谱就了常规潜艇史上的一段传奇。
[编辑/严晓峰]
诞生的机遇
德国在潜艇制造领域有着悠久的传统。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海军的U23~U41潜艇就以性能出众而著称。到了二战时期,凭借技术方面的优势,加上“狼群”战术的使用,纳粹德国的潜艇横行大西洋,给盟国造成巨大的损失和压力。也许正是鉴于这段历史,二战后北约虽然允许联邦德国自行研制主战坦克等重型装备,却毫不客气地将潜艇制造划为“禁地”。直到1955年,出于监视和控制苏联波罗的海舰队出入大西洋的需要,北约才同意联邦德国重建潜艇部队,但在潜艇制造和装备上仍有严格限制:单艇排水量不得超过450吨,装备数量不得超过18艘。
尽管经历了10余年的停顿,而且面临着近平苛刻的限制,但对于有着深厚底蕴的德国潜艇工业来说,只要有了自行研制的机会,就意味着东山再起的日子已经临近。说到这里,我们就不能不提霍瓦兹船厂和吕贝克工程设计所了,它们对德国潜艇工业的复苏可说是居功至伟。霍瓦兹船厂在一战时期就是德国重要的造船企业,在建造潜艇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1968年,霍瓦兹船厂和德意志船厂合并,成为今天的霍瓦兹.德意志船厂)。吕贝克工程设计所成立于1946年7月,聚集了一大批纳粹德国遗留下来的潜艇设计师。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这一所一厂携手设计和建造了四种潜艇,即201级、202级、205级和206级,其中205级和206级先后装备了联邦德国海军,它们的水面排水量分别为419吨和450吨。虽然北约在1962年曾进一步给联邦德国“松绑”——允许其建造排水量为1000吨的潜艇,但联邦德国海军认为,扼守波罗的海出口并不需要如此大吨位的潜艇,这使得205级和206级一直服役至今。
6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的潜艇工业已呈现勃勃生机,仅霍瓦兹船厂和吕贝克工程设计所就有近万名员工从事潜艇设计和生产工作。由于德国潜艇部队的规模被限制在18艘,国内需求很快就达到饱和。这迫使霍瓦兹船厂和吕贝克工程设计所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以便为其日益壮大的潜艇设计和制造力量寻找一个释放能量的渠道。当时,国际上对潜艇的需求倒是相当旺盛,特别是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正在或计划组建潜艇部队。不过,那些海洋面积广阔的第三世界国家,如巴西、阿根廷、土耳其、印度等对205级或206级这类小型潜艇不感兴趣,他们需要排水量在1000吨以上、续航力超过6000海里的大中型潜艇。在这种情况下,开发新的潜艇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1966年,希腊海军委托联邦德国设计和建造一种柴油动力潜艇,要求水下排水量在1000吨左右。霍瓦兹船厂和吕贝克工程设计所遂决定以此为契机,在206级潜艇基础上打造一种专门用于出口的通用型潜艇。对新潜艇的基本要求是:水下排水量在1200吨左右,续航能力强,航速高,能携带较多的武器。此外,新潜艇的价格必须适中,能被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所接受,同时操作和维修要简单方便,以减少用户的后顾之忧。
1967年,新潜艇被正式命名为209级,1970年在霍瓦兹船厂开工建造。一年后,第一艘209级潜艇正式交付希腊海军。需要指出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国家的需求,209级后来衍生了多种变型,主要有209/100、209/1200、209/1300、209/1400和209/1500五种。不同型号的209级在排水量、艇体尺寸以及某些部件和装备上有所差异,不过艇体结构和布置以及大部分性能基本相似。
经典的设计
正如“名牌产品”通常是高质量的代名词一样,209级之所以能成为常规潜艇市场上的明星,首先要归功于其优良的性能。为了能够吸引尽可能多的用户,吕贝克工程设计所不但在设计上殚精竭虑,而且在技术使用上也毫无保留,几乎动用了当时一切可以获得的先进技术,目标只有一个一把209级打造成一款经典产品。
209级虽然以206级为基础,但其适航性有了质的飞跃,排水量、航程、航速、潜深等都有突破。以基本型209/1100为例,其水上和水下排水量分别达到了1105吨和1230吨,水面和水下航速分别为11节和21.5节,在水下能以20节航速持续航行20海里,若改为4节航速则可持续航行400海里,通气管状态下能以10节航速持续航行8000海里,升至水面时这一数字达到10000海里。凭借这样的航程,209级潜艇若从巴西或阿根廷的港口出发,可在整个南大西洋海域自由游弋;从印度任何港口出发都可控制印度洋的主要航道。
典型的209级潜艇采用单壳体结构,艇体为优质HY-80钢,安全潜深可达500米。
二战后常规潜艇的外形有两大特征——水滴形或鲸鱼形艇艏和桨前舵是,但在206级上表现得很不够,它不仅保留了桨后舵,艇艏也基本呈长刀形,只不过相对圆滑一些。209级则跟上了潮流:将206级的长刀形艇艏改为正宗的鲸鱼形;彻底抛弃桨后舵方案,采用“十”字形桨前舵。桨后舵转向效率较高,但在潜艇航行中发出的噪音较大,而“十”字形桨前舵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有人曾质疑209级潜艇采用了不适合水下航行的鲸鱼形艇艏,不如日本“潮”级潜艇的水滴形先进。实际上,水滴形虽然有利于水下航行,却非常不利于水上航行,主要是会造成潜艇震颤,在航速超过10节时甚至会影响驾驶。相比之下,鲸鱼形则兼顾了水上和水下航行性能。
隐蔽性对常规潜艇至关重要。209级潜艇采用了一系列降噪措施,例如将柴油发动机设置在双层弹性衬垫上,使用大型低速五叶螺旋桨和“十”字形桨前舵,使用自航式鱼雷发射管,采用噪音全封闭管理。其中大型低速五叶螺旋桨是霍瓦兹船厂专门为209级潜艇研制的,在当时属于最先进的潜艇用螺旋桨。这种螺旋桨由于转速较低,工作时不容易产生空泡,因而能大幅度降低噪音,但对制造工艺要求较高。今天的先进常规潜艇已经采用七叶大侧斜螺旋桨,转速更低,噪音更小,但基本原理与209级的大型低速五叶螺旋桨一致。噪音全封闭管理是指对全艇所有产生噪音的设备实行封闭管理,这其实是美国人的首创,但德国人最先将其应用于常规潜艇。总之,通过这些 降噪措施,209/1100型和209/1200型正常航行时的噪音值降低到135分贝左右。后来问世的209/1400型和209/1500型进一步将噪音值降至127分贝。按照国际公认的说法,潜艇水下噪音每减小6分贝就可使敌潜艇被动声呐的探测距离减小一半。
209级潜艇的主要火力是位于艇艏的8具自航式鱼雷发射管,可发射包括线导鱼雷在内的各型533毫米鱼雷。艇上最初装备DM-2A1反舰鱼雷和DM-1反潜鱼雷,后来全部换为更先进的SST-4和SUT反舰/反潜两用鱼雷,其中SUT鱼雷配用破甲战斗部,能自动修正航迹,并且在一击不中的情况下可以实施二次攻击。除鱼雷外,部分209级(主要是209/1400型)装备了美国制造的“鱼叉”型反舰导弹,导弹装在直径为533毫米的无动力浮筒内,用鱼雷管发射。有些英联邦国家还为209级加装了英国制造的“斯拉姆”防空导弹系统,用于攻击反潜飞机,但导弹只能在水面状态或通气管状态下发射。另外,209级潜艇目前普遍换装德国与挪威共同开发的MSI-90U综合指挥系统,这是一套数字化火控系统,能同时跟踪12个目标(其中2个为自动跟踪)和指挥8枚水中行进的鱼雷,并可使潜艇及时从探测状态转入攻击状态。
在声呐方面,209型潜艇最初采用德国阿特拉斯公司的CSU-3声呐系统,包括主动声呐、被动声呐和被动测距声呐,其中主动声呐对水面舰艇的探测距离约为20千米,被动声呐为30-60千米。后来换用的CSU-83综合声呐系统,增加了更先进的被动声呐阵列和拖曳式声呐阵列,能够同时自动探测8个目标。
畅销的秘诀
30多年来209级潜艇一直维持着红红火火的出口生意,甚至进入21世纪后依旧能引来新的订单,有些国家是在首次采购之后再度或再三续购,209级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如果仔细分析的话,209级潜艇的成功其实有一定的历史机遇在里面。60年代中期,德国开始设计209级时,正赶上许多国家准备对常规潜艇大换血。二战后美国派送给其友好国家的老式潜艇此时已经接近“退休年龄”,而美国又决定一门心思发展核潜艇,不再设计和建造常规潜艇,所以那些没有潜艇工业的国家要想装备新潜艇,只能另寻出路。没有了美国这个潜艇大国的竞争,209级就不会有类似“豹”式坦克被M1抢占不少市场的遭遇,这不能不说是209级的幸运。这一时期西方建造常规潜艇的国家还有英国、法国、瑞典和荷兰,但209级最终成为“西方国家最畅销的常规潜艇”(从世界范围看,大概只有苏联的“基洛”级常规潜艇能在出口成绩上与209级相比)。人们谈论209级的成功时一般会从内因方面总结出所谓“四大秘诀”,即优良的性能、档次齐全的型号、公道的价格和宽松的技术转让。前两个“秘诀”前文已经述及,现在让我们见识一下后两个“秘诀”
公道的价格 需要说明的是,209级的价格虽然被公认为“公道合理”,但有关资料少之又少,这里只能提供两个素材。一是1993年韩国订购209/1200潜艇时,最终以2亿美元(按当时汇率计算)成交,据说同时期英国或瑞典常规潜艇的售价要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二是在竞争葡萄牙采购两艘常规潜艇的项目招标中,法国两艘“天蟹座”潜艇的标价为9.499亿欧元,而德国两艘209/1500潜艇的标价为8.456亿欧元,比前者便宜1.043亿欧元(约合1.15亿美元)。正是这1.043亿欧元导致葡萄牙在2004年4月与德国方面签订了采购合同。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209/1500要比209/1200贵了一倍,原因在于前者加装了AlP系统(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
宽松的技术转让 209级潜艇在设计时虽然采用了许多先进技术,但到了70年代后期这些技术已经没有多少保密价值了,因此德国人逐步放宽了技术转让的条件。最终,几乎每一个有潜艇制造能力的购买国,如土耳其、巴西、韩国、印度都能自行建造或组装209级。土耳其先后订购了14艘209级潜艇,除最初的3艘在德国霍瓦兹船厂建造外,其余11艘均在土耳其格尔居克船厂建造。由于原本具有较强的造船实力,因此土耳其建造的209级据说“在质量上与德国原产相差无几”。
毫无疑问,209级已经谱就了常规潜艇史上的一段传奇。
[编辑/严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