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封交木的人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e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山镇是百里林海通往山外的唯一通道,连接着山里山外的信息和供应。百里林海,有上千名的伐木工人,他们休闲时到哪儿娱乐?青山镇呗!
  青山镇上有一家百年老酒店,更是山里人的最爱。每每到了镇上,打上几壶老酒,再坐在这酒店里嘬上几口,天南海北地侃一阵子大山,那一身的劳累立即解了。
  可是,1943年秋的一个夜晚,这酒店的老板一家四口,遭遇到了灭门之灾。四条鲜活的生命,转眼间排着队去了阴曹地府。
  谁干的?是胡子?不像,因为胡子不会平白无故地杀人,而且是灭门。是日本人?也不会。因为日本的关东军都驻扎在县城,再说了,这酒店老板也没惹着日本人呀。镇长找来警署的人,查勘了半天,最后摇摇头,走了。
  青山镇没有酒店怎么能行?山里人没有酒喝如何生活?于是,人们纷纷请求镇长想办法。
  镇长不愧是镇长,真有能耐。一个月后,这酒店重新开张了,新掌柜的四十开外,个头儿不高,言语不多,但一张嘴,人们就听出来了,这是关内的人。老板自称姓张。他的身边有一青年人和一个姑娘。张老板说:青年人是学徒的,姑娘呢,是自己的女儿。那青年人虽然话不多,但他的一双眼睛滴溜溜的会说话。姑娘则总是笑眯眯的,见谁总是先弯下腰再说话。人们就笑,说:“‘满洲国’这些年了,咱们没学多少东洋的玩意儿,这小丫头学得倒快!”
  一切如旧。灭门惨案在人们的记忆里越来越淡了。
  这天下午,酒店里走进一个大汉,高大威猛,气势逼人,长得是一脸络腮胡子,又粗又硬。他进了屋,眼睛扫了一圈,随后“嗵”地坐在一张凳子上,冲老板一扬手:“来半斤老刀烧!”
  张老板笑着送上烫过的酒,随口问:“这位爷,不要点儿下酒的小菜?”
  大汉“呼”地站起,走到柜台前,弯下腰,“噌”地从里面抄出了一个大酱肘子,边啃边嚷嚷着:“行,味道行!”
  不消一刻,盘光酒尽。大汉一摸衣服,脸立时变了色,结结巴巴地说:“咦,钱呢?”
  啊,蹭酒的?那青年学徒就贴了上来。
  大汉一看,苦笑了一下,随即脱下皮袄,甩给那青年人,说:“我把这皮袄押在这儿,改天来取!”
  张老板看在眼里,这时上前一步,从那青年手上拿过皮袄,又恭敬地把皮袄双手奉还,说:“爷,看你说的,不就是几个酒钱吗?今儿,算我请老哥的。这皮袄,你得穿上,要不,怎么能赶回山里?”
  那大汉挠挠头,“嘿嘿”一笑,说:“也罢。明儿,我加倍偿还!”说罢,把皮袄一披,冒着风雪走了。
  自那以后,这大汉隔三岔五地就到这酒店坐一坐,喝上半斤。也许是欠酒钱的缘分吧,有时,客人不多,张老板也凑上前,二人面对面坐下,你一口,我一口地交替喝酒。但是,酒喝得不少,话却没有几句。
  这天,也许是酒喝高了,那张老板喝着喝着,突然冒出一句:“老哥,我打听个事儿。”
  “噢,但凡请讲!”
  “这大山里可曾有一种封交木?”
  大汉一愣,随即摇摇头,说:“没。这木头是—”
  张老板笑笑,说:“我也是听老人们说,早年在咱们这山里有这种树,据说这树做出的棺材特别地好,就是埋在地下上千年也不烂啊。”
  “有这事?那让我找找看。哎,这树长什么样呀?”
  张老板耸耸肩:“我哪知道呀。”
  张老板后来得知这大汉姓李名大柱。李大柱半个月没出山,张老板就像是丢了魂似的,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这天,李大柱一露脸,张老板立即把他拉进店里,让姑娘烫上一斤好酒,就开喝。喝着喝着,张老板就关切地说:“老哥,你这么些天不露面,我以为被皇军,不,被鬼子喀嚓了呢。”
  “哈哈哈!”李大柱大笑:“喀嚓我?还早着呢!我,又没犯法。”
  张老板环顾了一下左右,往前凑了凑,压低嗓门,说:“老哥在红石砬子有亲戚不?”
  “没。什么意思?”
  “没什么。没什么。喝酒!”
  李大柱拍拍脑袋,说:“你不提我倒忘记了,要说还真有一门远房亲戚。哎,多年不走动啦。”
  张老板就定定地看着李大柱,又扫了扫酒店内外,看看没人,这才慢慢吐出一句:“我说的,千万千万别对外说。你赶紧去一趟,让他们躲避躲避。”
  “什么事,躲谁?”
  张老板又扫了一下前后左右,说:“皇军,怕是要去那儿!”
  李大柱“呼”地站起,又坐下,低低地吼问:“你,怎么知道的?”
  张老板微微一笑,说:“昨天,来了几个外地人,酒喝多了,就说大话,说胡话,冒出了这么一句。唉,权当我没说。没说!”
  李大柱一把薅住张老板的脖子,狠狠地问:“你,为什么对我说这个?”
  张老板吓得快哭了,说:“因、因为你、你像我死去的、的哥。”
  “你的哥?”李大柱松开张老板,二话不说,扭头走了。
  第三天,果真在红石砬子那儿出现了日本关东军,有一百多号人,可是,他们在那儿转悠了半天,什么收获也没有,但在回程的路上,却遭到了抗联游击队的截击,打了他们个措手不及,白白地丢掉了十几条人命。而游击队,还没等关东军组织有力地反击,早跑得没影了。
  鬼子火了,马上在青山镇抓了二十几个可疑分子,酒店的张老板也在其中,当着众人的面,当场就崩了几个,剩下的拉回到兵营继续审讯。那拉走的,没有能活着回来的,今天枪毙一个,明天枪毙两个,青山镇接连着招魂幡飞舞,哭丧声不断。
  酒店虽然没关门,可是冷冷清清,那青年人和姑娘没精打采地对付着生意。
  几天后,突然一行人马张张扬扬地来到酒店门前。立即招引来几乎全镇的人。为什么?盖因为李大柱带着八个壮汉,抬着一口棺材,径直送到了酒店。那青年学徒急急跑出,问:“这是干什么?”
  李大柱手一挥,说:“装殓你们老板!”
  “这—”   “这什么,他和我萍水相逢,相识恨晚。他走了,我得送他一副棺材不是?也不枉兄弟一场。”
  就这时,人们“轰”地往后撤,李大柱愣了,定睛往前面一看,就见酒店里,歪歪扭扭地走出一个人。谁?张老板!
  “你—没死?”
  张老板有气无力地说:“多亏镇长美言,才捡回来半条命呀!”说着,撸开衣服,人们看到,他是遍体鳞伤。
  李大柱唏嘘不已,说:“那,我这棺材就算送给兄弟冲喜的了。兄弟你,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谢谢老哥!”张老板边道谢边走到棺材旁边,看了看,不由皱起了眉头。那青年也是一脸的冷笑样子。李大柱明白是怎么回事。因为这棺材太让人看不上眼了,每根木头都只有手腕子粗细,皮没剥,漆没上,虽然也是四长二短的棺材样,可怎么看怎么别扭,就像是用几十根柴火棒子胡乱凑合着钉上的。
  李大柱苦笑笑,说:“时间太紧,只能砍了几根湿木头,先给兄弟救个急。”
  张老板呲呲牙,脸上一副痛苦状,许是伤口疼痛所致,摇摇头,慢慢地回了屋。李大柱倒不在乎,招呼那八个壮汉,一声号子,抬起棺材,把它抬到了酒店后院的柴房里。
  这之后,李大柱不请自到,成了酒店的常客。他不仅来与张老板喝酒,还给张老板带来了治疗外伤的草药,并亲自给张老板敷药。
  张老板的伤很快就好了。
  八月中旬的一天,李大柱又来到酒店,照例又与张老板一起对酒当歌,准备来个一醉方休。青年学徒端上他们最爱的酱肘子。张老板撕下一大块肉,张嘴就吞。
  “啪”,突然,李大柱一扬手,打掉了张老板嘴边的肉。“你—?”
  李大柱一指那青年学徒,吼道:“他下了毒!”
  那青年一愣,但旋即从腰间掏出了一支手枪,扬手对着张老板就是一枪。
  说时迟,那时快。就见李大柱像变魔术似的,用手从衣服大襟里面射出了一串子弹,那青年连哼都没来得及哼一声,“砰”地倒下了。
  张老板跳起来,看看突然发生的一切,问:“你、你要干什么?”李大柱冷冷一笑,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坐下!山本君!”
  张老板,不,应该是山本,听了这话,猛地一哆嗦,他扫了一眼,发现酒店里已经涌进来十几个陌生的面孔,于是知道自己已经陷入被控制之中。他无奈地坐下,那姑娘战战兢兢地重新布好酒席。
  李大柱端起酒杯,对山本说:“请!”
  这酒,喝也得喝,不喝也得喝。山本哭丧着脸,喝了一大口,问:“你是—”
  李大柱哈哈大笑:“在下,抗日联军赵学勇!”
  “啊,你就是大名鼎鼎的赵司令?”
  山本几杯酒下肚,仗着酒劲儿,问:“你们是怎么知道我的底细的?”
  赵学勇叹了口气,说:“想必你也知道,这酒店是我们的联络点,一夜被杀光,肯定有问题。而你们突然从天而降,我们不能不多加盘查,而你,自己把自己暴露了。”
  “啊,不可能吧。”
  赵学勇一笑,说:“你要找封交木。这封交木只有你们日本人才这么叫,我们当地人只称它是冷松。这冷松虽然珍稀,但也不是找不到的。你们日本人一霸占了东三省,我们林海里的人就定下规矩了,谁也不准说出去。”
  山本半信半疑:“那镇长为什么也不知道?”
  “他,是从辽宁过来的,对林区对树木知道个屁。”
  “那,你们既然已经知道我是特高课的,为什么不动手?”
  “我们调查过了。你参军前是个大学教授,是战争把你拉进了军队,你本人对战争很厌倦,而且你还有做人的良心。比如,你对我透露的红石砬子那件事。”
  “说实话,赵司令,你确实像我的哥哥,可惜他已经战死在华北战场了。我时不时地反思,为什么要发动战争,为什么?为什么?”
  赵学勇继续说:“你那身伤,我一看,就知道是皮外伤,看着血了呼啦的,其实没伤筋骨。是专门做给我们看的。实话告诉你:抗战前,我是北平医学院的学生。”
  “啊。”山本还要说什么,突然,门帘一挑,那镇长被推了进来。镇长吓得双腿打颤,一个劲儿扇自己的嘴巴。
  赵学勇看都没看镇长一眼,对山本说:“昨天,你们日本天皇已经下了无条件投降的诏书,我们胜利啦!”
  山本摇摇头:“不可能吧!”
  这时,突然传来山崩地裂般的鞭炮声,全镇的人涌上街头,高声欢呼着。这场景,让山本信服了。啊,日本人败了!
  赵学勇把山本拉到酒店后院的柴房里,一指那口棺材,说:“这口棺材—”
  山本一个劲儿点头,说:“我有罪!我有罪!我死后,能有这口棺材就算积大德了。”
  赵学勇哈哈大笑,说:“山本,虽然你是特高课的,但你没有什么罪恶,我们不会与你过不去的。我要告诉你的是:这口棺材,就是你朝思暮想的封交木啊!”
  山本摇摇头,不相信,说:“赵司令,在下虽然不才,可也不至于不识货到如此吧!”
  赵学勇也不说什么,招呼手下人,把那口棺材抬到院中,用撬棍使劲地撬,随着“吱吱呀呀”的声音,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将这口棺材撬开。映入山本眼中的是一团团袅袅冒出来的白色的冷气。
  棺材里摆放着四头冻得硬邦邦的大肥猪。近两年了,仍然冰冻如初。这,就是封交木的神奇!
  后来,远东军事法庭在审判日本战争罪犯后,把大量日本人遣返回国。而山本自愿留在中国了。他的姑娘也留下了。多年后,山本出版了一本书,书名是《我和封交木的故事》。
  几十年后,百里林海,早已不伐木了。青山镇依然在,只是人马零落,像是农村。但那小酒店仍然在。每到黄昏时分,就有两个老人,面对面坐着,一杯杯地喝着酒,酒喝的不少,但话不多。有时,二人相视一笑,仿佛在回忆一段美好的故事。
  选自《上海故事》2015.12
  (段明 图)
其他文献
下周小雪和阿成就要举行婚礼了,可她却一脸愁容。因为当地的风俗,女孩出嫁都是由父母送嫁,交到新郎手上,可小雪的父母都是侏儒症患者,也就是常说的袖珍人。  从小到大,小雪最怕的就是学校开家长会,每次都绞尽脑汁搪塞。有一次老师坚持让家长来,小雪的父母一出现在教室,立刻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小雪羞愧地大哭着跑回家,后来老师开了特例,父母再也没有去过她的学校。而这一次,在这么多的宾客面前,小雪还能回避吗? 
期刊
门前鞭炮齐鸣,财神爷问手下:“什么动静,如此喧嚣?”属下回禀:“老爷,是下界发了财的大户,感谢您的关照,就约定了个日子,说是您老人家的寿辰,鸣放鞭炮,在给您庆贺生日哪。”  财神爷心里十分受用,说:“难得他们如此用心,凡是参与了庆贺的人家,按照贺礼多少,照顾一下。”  第二年,那些受了照顾的人家,格外大方地放炮祝贺,更多的人也参与到庆贺队伍中来,鞭炮声不绝于耳,热闹非凡。  一连多年,年年如此,下
期刊
跟老婆在广场遛弯,路过一群在跳广场舞的女孩,老婆说:你看,中间那女孩身材多好,跳的节奏感也很好。  我一眼就看了过去,是不错,身材一级棒。  啪,老婆一巴掌打了过来。  我很憋屈:不是你叫我看的嘛,本来我也没看。  老婆说:我叫你看没错,但你超时了。  选自《报刊精萃》
期刊
同学聚会,喝酒谈天,有几位身价还可以的吹嘘起来,最后谈到股票。  有个人吹嘘自己扔进去五百万套住了,有个人说拿了两千万补仓,还有个人吹嘘老婆背着他买了六千万基金赔了……  最后有位同学实在看不下去了,拿起手机说:“爸,忙着吗?你吃了午饭把沪市大盘拉起来吧,我几位同学投了点钱在里面炒股,赔着呢……”  (陈新)  选自《民间故事》
期刊
一年轻女子来到医院,说丈夫晚上睡觉老说梦话,影响她的睡眠,烦死了。医生说可以给他开一方药,不让丈夫说梦话,可是女子拒绝了:“啊,不,不是的!”医生:“那你说怎么治!”女子:“我想让你想个办法,让他把梦话说清楚。”  选自《微型小说月报》
期刊
一、弱女子落难  民国九年,湖州菱湖镇有一位声名远扬的人物。这个人名叫花韩,是当地屈指可数的有钱人,更是公认的大善人。  花韩在菱湖集镇上经营一家绸缎店,在老家水湾村还是大地主,他常常往返于集镇和水湾村之间。这天,花韩处理完绸缎店事务,就照常让老仆人驱车带他回水湾村。  走到半路上,一个女子从岔路口匆匆向着花韩的马车赶来。女子随身只带着一个包袱,神情焦虑不安,频频往后张望,显得很紧张。她大约有十八
期刊
有道是“天下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民国末年,在东北的白山黑水间出现了成百上千股土匪。土匪,又叫胡子,他们个个都擅于骑射、砸窑、绑票,无恶不作。一些大户人家为了防匪,纷纷修起了硬窑,花大价钱请来了炮手。  在北镇县的陆家窝堡一带,有一个匪号叫“草上飞”的胡子头,他的绺子里有二三百号人,个个能骑擅射,尤其大当家的草上飞,不仅人长得精神,而且枪准马快,骑在马上,百步之外能枪点芦苇,而且专打贴地皮
期刊
杨柳河村位于浙江绍兴城外十里地。清朝乾隆年间,村中有个名叫刘先秀的老汉,祖祖辈辈靠着村边那条杨柳河河水做豆腐。几代人勤勤俭俭,到了他的手上,已经积下一笔不少的财产。  刘先秀老汉早年丧妻,留下三男一女,为了儿女,他没再续娶,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娘地把孩子哺育成人,又为三个儿子先后娶了媳妇。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美美地过着日子,刘老汉松了一口气,指望着安安稳稳过个晚年,谁知天不遂人愿,一场惨祸从天而降。  
期刊
清朝道光年间,开封府古城内有家著名的古董店名叫百宝阁。百宝阁的店主名叫李尊儒,他机敏聪慧,精于算计。李尊儒有一只南宋绍兴年间的官窑粉彩双凤瓷碗,这碗属于海内孤品,所以价值不菲,为此慕名而来的客人自然络绎不绝。  这天一大早,有几位衣着华贵的客人来看这只碗,因为都是熟人,李尊儒不敢怠慢,亲自接待。众人刚落座,又有一个人走了进来,漫无目的地四处观看。李尊儒看出此人并非真正的买主,便只让伙计小心伺候。 
期刊
北宋年间,在关外的一条小道旁,散坐着数十个衣衫褴褛的难民。突然,远处传来一阵喧闹声,只见几个壮汉飞奔过来,团团围住一位白面书生。为首的麻面汉子高声喝道:“这位兄弟是做什么买卖的?”  白面书生紧张地说:“大哥,我,我不过是个读书人,不值一提!”  麻面汉子呵呵冷笑:“兄弟既是读书人,就应明辨事理,为何要做鸡鸣狗盗的勾当!”说着话,身子逼近了两步。白面书生闻言,顿时惊恐万分。  麻面汉子猛然抓住白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