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语文学习》第3期,载王雷先生的《〈语文考试说明〉该寿终正寝了!》,整整四年过去,《语文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说明》)毫无寿终正寝的迹象,那么,它该不该寿终正寝呢?假如有一天真的寿终正寝了,语文教师会怎样呢?在它寿终正寝前,语文教师该做些什么呢?
一
《说明》该不该寿终正寝,王雷先生的文章已作了充分而有力的论证。本不用多说,但是现在《说明》不仅没有“寿终正寝”,而且这个“家族”又增加了新的成员。教育部考试中心原来颁布的《考试说明》一分为二:以《考试大纲》取代《考试说明》,另编与《考试大纲》配套的《考试大纲的说明》。分省命题后,各省根据教育部的《考试大纲》编写自己的《考试说明》。为促使《说明》早日寿终正寝,我换个角度,从其编写意图和实际效果来分析这一问题。
教育部考试中心2005年《考试大纲·前言》,明确地说:
1.普通高等学校希望选拔能力比较强而不是只会死记硬背的新生。因此,高考应始终贯彻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对能力考查的原则。
2.编写出版《考试大纲》有利于避免考试中的盲目性,实现考试的科学化、标准化,也有利于考生复习备考,减轻不必要的负担。
这两点在之前的《考试说明·序》中,表述略有不同,内容完全一致。可见,编写《说明》(大纲)是为了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能力,以帮助高校选拔新生,避免考试中的盲目性,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这愿望可谓良好,但现实往往不遂人愿。
首先,有无《说明》与能否考出学生的语文能力没有必然联系。理由有三:第一,《说明》是上世纪90年代初才有的,而我们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说明》诞生前,语文考试没有考出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样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有了《说明》,就考出了所有学生的语文能力。相反,教过高三的语文教师都知道,每届都有考生的语文分数和语文能力倒挂,当然也不能把这种倒挂归咎于《说明》。第二,这几年,许多高校都有自主招生,可没听说有哪所高校编有与自主招生考试相应的《说明》,难道这些高校都不想选拔语文能力较强的学生吗?第三,2009年10月,余光中先生带领台湾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代表团访问南京,在与台湾同行交流中得知,台湾没有类似于大陆的《说明》,莫非台湾高考语文考试不希望选拔语文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或者台湾的高考语文考试无法选出语文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不知道香港是否有《说明》,估计是没有的。我们知道,大陆、台湾、香港的语文,除了用字的简繁不同,对语文能力的要求应该没有多大差异。可见,有没有《说明》与能不能考出学生的语文能力没有必然联系。
其次,编写出版《说明》虽有利于避免考试中的盲目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同时也造成了教和学的功利性。有了《说明》,教和学都冲着考点去,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什么就不教什么。比如,能否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学生语文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可自从有些省市高考语文不单独考标点符号后,“标点符号的使用”便从这些省市的语文教学内容中淡出了。课上老师稍作拓展,学生就着急,甚至问老师:这内容考吗?言外之意是如果不考,你教这些不是在浪费我们宝贵的时间吗?语文教学如果一味追求功利,势必影响学生的语文能力。其实原有《教学大纲》,现有《课程标准》,教学和考试遵守《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就不存在考试的盲目性。而现在的情况是《说明》落实在教学中,《语文课程标准》停留在口头上。从这个意义上讲,《说明》干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贯彻。
其三,有了一本《说明》并不能减轻考生的负担。只要不无视当今教育现实,谁都知道想靠一本《说明》来减轻考生负担是不可能的。在中国,只要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和升学率挂钩,只要高校还有一本和二本之分,还有名校与普通校之别,学生的负担就不会减轻。哪怕语文考试只考一项内容,比如只考汉语拼音,学生的负担也绝不会减轻。为了得高分,教师不设法让学生把字典背得滚瓜烂熟,不把偏字怪字的读音一网打尽,绝不罢休。看看现实吧:繁琐枯燥的语文练习,有效地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高深莫测的现代文阅读答案,有力地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玄而又玄、远离生活的作文题,严重地僵化了学生的思想。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学生疲于做题,无暇读书;迷信解题技巧,无意独立思考;热衷编写故事,无心关注生活。这样的语文教学严重背离了语文教学规律。减轻学生负担的唯一办法,就是尊重语文教学规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允许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不是靠一本《说明》。
既然编写《说明》的目的达不到,甚至反而带来副作用,那么《说明》当然应该寿终正寝。
二
假如《说明》真的寿终正寝了,语文教师会怎样?我想不外三种表现:
第一种,欣喜万分。这样的教师,大多有思想,有理想,有在语文教学的改革之路上不断探索做出一番事业的志向。而《说明》规定了题型,规定了题量,甚至规定了选文的类型(如文言文,以传纪为主),如同镣铐般束缚了他们的手脚。为了学生升学,据说这关系到学生的前途;为了班级平均分,因为这是评价教师教学态度优劣和教学水平高低的依据;为了学校的升学率,这是社会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语文教师敢越《说明》半步者寥寥,能设法戴着镣铐把舞跳得好些就属难能可贵。现在《说明》终于寿终正寝了,镣铐解除了,从此可以不唯其命是从了,从此可以教语文而不是教考语文了,怎么能够不欣喜万分呢?
第二种,由欣喜而茫然而怀念。这些教师,在《说明》的束缚下教学,兴味索然,怨声载道,希望变革,《说明》终于寿终正寝了,他们当然欣喜。可是,很快他们就感到茫然,不知新的路在哪里。由于长期习惯于按《说明》所列知识点教学,所举题型训练,只要讲透练熟,不用独立思考,渐渐地,教师丧失了探索、创新能力,突然间原来的路走不通了,又不知如何用自己的双脚去踩出新路来,以致怀念原来的那一套。正如圈养的老虎,它们向往森林的自由生活,只要打开铁笼子,一定往外跑,可是它们野外生存能力低下,所以“放虎归山”的努力大都以失败告终。如果《说明》真的“寿终正寝”,而我们教师却像放归山林的圈养虎无法生存,再想“回去”,那是可悲的。 这种表现,我原也只是猜测,不敢确信,而这猜测,在2009年的暑假后被证实了。众所周知,因为升学的压力,加之校际之间、区市之间名目繁多的各种比拼,中小学周六(甚至周日)、假期补课的现象非常普遍,对此,教师们颇有怨言。2009年,许多省作出规定,严禁中小学利用双休日和假期补课,接着又严格规定了学校考试的次数。各学校的月考、区市的各种统一考试被迫取消。按理说,对这一举措,广大教师应该坚决拥护,可事实恰恰相反,有些教师因假期不允许补课、取消月考而惶惶不可终日,想方设法在五天的时间内延长上课时间,绞尽脑汁,巧立名目,誓把周考、月考、补课进行到底。学校、教师、家长联手,试图打擦边球,以夏令营、家长自发等名义在校外补课。这情景,不正像向往山林、回到山林却无法生存的圈养虎吗?到现在,各种变相的、隐蔽的补课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主管部门对此也常常是睁只眼闭只眼。
第三种,反对。这些教师中的不少人安于现状,他们熟悉现在的考试方式,积累了丰富的应试经验,有一套指导学生应试的办法,对付现行考试轻车熟路。因此,他们深受学生欢迎、家长尊敬、领导器重,是学生、家长、领导心目中的优秀教师,是同行眼中的专家权威。《说明》一旦寿终正寝,他们多年在应试教育中积累的那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就会失灵,没有了《说明》,他们如同盘旋在苍茫天空的飞机失去了和地面的联系,不知在哪里着落,仿佛漂泊在茫茫大海的轮船失去了航标,不知向何方航行。他们反对《说明》寿终正寝,是因为没有了它,就不知怎样教书。
三
我们盼望《说明》早日寿终正寝,也坚信它一定会有寿终正寝的一天。但是,就现状看,它还有较强的生命力。那么,现在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呢?
第一,研究《说明》和语文试题。这似乎与希望它寿终正寝矛盾,其实不然,既然它在短期内不会寿终正寝,还要发挥着高考指挥棒的作用,那么为学生计,为语文教学计,我们就不能不研究它。《说明》虽然每年都有变化,但只是微调,多年来没有本质的改变。每年命题的教师虽不尽相同,但在《说明》规定了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和试题类型的前提下,命题人的创新空间非常小,基本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深入研究《说明》和以往的语文试题,不难发现,每年的试卷中都有过去试卷的影子,这样我们就有足够的自信帮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应对考试,用最多的时间带领学生学习真正的语文。
第二,认真研究《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语文课程标准》虽已颁布有年,但它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远不如《说明》,因为现在评价语文教师的依据是学生的考分,在这种不科学的评价方式的逼迫下,不少教师教学是功利的。许多教师并未真正理解《语文课程标准》的意义。有些教师“新课标”的理念虽常挂在嘴上,可上课还是原来的那一套:只重知识灌输,不重能力培养;只重结论给予,不重方法指导;只有简单的问答,没有真正的对话。现行语文教材,是按新课标的指导思想编写的,我们要用新课标的精神审视教材,研究教材。(1)研究教材的编写思想,从全局着眼把握教材,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苏教版的语文必修为例,每个专题都是一个有机整体,五个模块也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每个文本教学要放在专题中考虑,每个专题教学要放在五个模块中考虑。(2)科学而有创造性地解读文本。虽说对文本的解读允许见仁见智,但不能随心所欲,这有一个科学和合理的问题。创造性的解读,应合乎文本自身的逻辑,要言之成理。(3)根据学情合理处理教材,所谓学情是指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间,要依据以上两点确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第三,读书,充实自己。读书对语文教师而言,如同呼吸,具有生命的意义。因此,读书不是被迫的,不能抱有功利目的,但不否认客观上可能有功利之效。有名言曰: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稍加思考便会发现这话反映的教学思想是有问题的,教师不是往学生杯里注水的桶,学生也不是承接教师水的杯,教学关系不是师生间简单的授受关系。如果一定要用水作比喻,那么,教师应该有一江水,一河水,一湖水,一海水,而且是活水,学生便是在江河湖海上航行的船。所谓“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因此,教师要不断读书,使自己永远葆有源头活水。可悲的是,目前不少语文教师读书不多。这有客观原因,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命题阅卷,过去是皓首穷经,现在是皓首穷题。尤其是那些多年坚守高三的把关教师,和学生一道在题海里遨游,更没有读书的闲暇。据我所知,连同双休日补课加晚自习,有的语文教师一周要上30节课,这可能还不是最高记录。如果一个语文教师同时担任班主任,那读书的时间就更少了。当然,忙不能成为不读书的借口,读书的时间总是有的。不少教师的双休日虽名存实亡,单休日或月休日还是有的,寒暑假虽大量缩水,毕竟没有完全被剥夺。如果把一些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能读不少书。利用这些时间多读点书吧,以迎接《说明》寿终正寝之日的到来。
第四,鼓励学生不买《说明》。现在考试不仅是教育,还是经济,有人称之为考试经济。用经济的眼光看,教育部考试中心编2008年《考试大纲》(文科)11.30元、《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27.60元、《文科综合科考试大纲的说明》8.50元,一个文科考生,三本加起来47.40元,这可以带来多少经济效益?每年新的《说明》(《考试大纲》)一出版,就有一批专家从那微小的变化中窥测出当年高考命题的走向,然后到处开讲座作报告,仿佛《考试说明》是得高分的宝典似的。其实《说明》对学生来说基本没有用,学生没有时间,也缺乏能力研究,复习时基本是被动地跟着教师走,教师布置什么作业他们就做什么,学校组织什么考试他们考什么。他们根本不需要《说明》,任课教师每人一册就够了,复习的方向由教师把握。当然,这不是违背学生的主体性,因为这是应试,是为了提高应试的效率。如果学生都不买《说明》,那么编写单位的热情可能就没有那么高,这样各科的《考试说明》自然就寿终正寝了。
(谢嗣极,南京外国语学校,210000)
责任编辑:宣丽华
一
《说明》该不该寿终正寝,王雷先生的文章已作了充分而有力的论证。本不用多说,但是现在《说明》不仅没有“寿终正寝”,而且这个“家族”又增加了新的成员。教育部考试中心原来颁布的《考试说明》一分为二:以《考试大纲》取代《考试说明》,另编与《考试大纲》配套的《考试大纲的说明》。分省命题后,各省根据教育部的《考试大纲》编写自己的《考试说明》。为促使《说明》早日寿终正寝,我换个角度,从其编写意图和实际效果来分析这一问题。
教育部考试中心2005年《考试大纲·前言》,明确地说:
1.普通高等学校希望选拔能力比较强而不是只会死记硬背的新生。因此,高考应始终贯彻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对能力考查的原则。
2.编写出版《考试大纲》有利于避免考试中的盲目性,实现考试的科学化、标准化,也有利于考生复习备考,减轻不必要的负担。
这两点在之前的《考试说明·序》中,表述略有不同,内容完全一致。可见,编写《说明》(大纲)是为了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能力,以帮助高校选拔新生,避免考试中的盲目性,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这愿望可谓良好,但现实往往不遂人愿。
首先,有无《说明》与能否考出学生的语文能力没有必然联系。理由有三:第一,《说明》是上世纪90年代初才有的,而我们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说明》诞生前,语文考试没有考出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样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有了《说明》,就考出了所有学生的语文能力。相反,教过高三的语文教师都知道,每届都有考生的语文分数和语文能力倒挂,当然也不能把这种倒挂归咎于《说明》。第二,这几年,许多高校都有自主招生,可没听说有哪所高校编有与自主招生考试相应的《说明》,难道这些高校都不想选拔语文能力较强的学生吗?第三,2009年10月,余光中先生带领台湾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代表团访问南京,在与台湾同行交流中得知,台湾没有类似于大陆的《说明》,莫非台湾高考语文考试不希望选拔语文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或者台湾的高考语文考试无法选出语文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不知道香港是否有《说明》,估计是没有的。我们知道,大陆、台湾、香港的语文,除了用字的简繁不同,对语文能力的要求应该没有多大差异。可见,有没有《说明》与能不能考出学生的语文能力没有必然联系。
其次,编写出版《说明》虽有利于避免考试中的盲目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同时也造成了教和学的功利性。有了《说明》,教和学都冲着考点去,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什么就不教什么。比如,能否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学生语文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可自从有些省市高考语文不单独考标点符号后,“标点符号的使用”便从这些省市的语文教学内容中淡出了。课上老师稍作拓展,学生就着急,甚至问老师:这内容考吗?言外之意是如果不考,你教这些不是在浪费我们宝贵的时间吗?语文教学如果一味追求功利,势必影响学生的语文能力。其实原有《教学大纲》,现有《课程标准》,教学和考试遵守《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就不存在考试的盲目性。而现在的情况是《说明》落实在教学中,《语文课程标准》停留在口头上。从这个意义上讲,《说明》干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贯彻。
其三,有了一本《说明》并不能减轻考生的负担。只要不无视当今教育现实,谁都知道想靠一本《说明》来减轻考生负担是不可能的。在中国,只要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和升学率挂钩,只要高校还有一本和二本之分,还有名校与普通校之别,学生的负担就不会减轻。哪怕语文考试只考一项内容,比如只考汉语拼音,学生的负担也绝不会减轻。为了得高分,教师不设法让学生把字典背得滚瓜烂熟,不把偏字怪字的读音一网打尽,绝不罢休。看看现实吧:繁琐枯燥的语文练习,有效地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高深莫测的现代文阅读答案,有力地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玄而又玄、远离生活的作文题,严重地僵化了学生的思想。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学生疲于做题,无暇读书;迷信解题技巧,无意独立思考;热衷编写故事,无心关注生活。这样的语文教学严重背离了语文教学规律。减轻学生负担的唯一办法,就是尊重语文教学规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允许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不是靠一本《说明》。
既然编写《说明》的目的达不到,甚至反而带来副作用,那么《说明》当然应该寿终正寝。
二
假如《说明》真的寿终正寝了,语文教师会怎样?我想不外三种表现:
第一种,欣喜万分。这样的教师,大多有思想,有理想,有在语文教学的改革之路上不断探索做出一番事业的志向。而《说明》规定了题型,规定了题量,甚至规定了选文的类型(如文言文,以传纪为主),如同镣铐般束缚了他们的手脚。为了学生升学,据说这关系到学生的前途;为了班级平均分,因为这是评价教师教学态度优劣和教学水平高低的依据;为了学校的升学率,这是社会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语文教师敢越《说明》半步者寥寥,能设法戴着镣铐把舞跳得好些就属难能可贵。现在《说明》终于寿终正寝了,镣铐解除了,从此可以不唯其命是从了,从此可以教语文而不是教考语文了,怎么能够不欣喜万分呢?
第二种,由欣喜而茫然而怀念。这些教师,在《说明》的束缚下教学,兴味索然,怨声载道,希望变革,《说明》终于寿终正寝了,他们当然欣喜。可是,很快他们就感到茫然,不知新的路在哪里。由于长期习惯于按《说明》所列知识点教学,所举题型训练,只要讲透练熟,不用独立思考,渐渐地,教师丧失了探索、创新能力,突然间原来的路走不通了,又不知如何用自己的双脚去踩出新路来,以致怀念原来的那一套。正如圈养的老虎,它们向往森林的自由生活,只要打开铁笼子,一定往外跑,可是它们野外生存能力低下,所以“放虎归山”的努力大都以失败告终。如果《说明》真的“寿终正寝”,而我们教师却像放归山林的圈养虎无法生存,再想“回去”,那是可悲的。 这种表现,我原也只是猜测,不敢确信,而这猜测,在2009年的暑假后被证实了。众所周知,因为升学的压力,加之校际之间、区市之间名目繁多的各种比拼,中小学周六(甚至周日)、假期补课的现象非常普遍,对此,教师们颇有怨言。2009年,许多省作出规定,严禁中小学利用双休日和假期补课,接着又严格规定了学校考试的次数。各学校的月考、区市的各种统一考试被迫取消。按理说,对这一举措,广大教师应该坚决拥护,可事实恰恰相反,有些教师因假期不允许补课、取消月考而惶惶不可终日,想方设法在五天的时间内延长上课时间,绞尽脑汁,巧立名目,誓把周考、月考、补课进行到底。学校、教师、家长联手,试图打擦边球,以夏令营、家长自发等名义在校外补课。这情景,不正像向往山林、回到山林却无法生存的圈养虎吗?到现在,各种变相的、隐蔽的补课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主管部门对此也常常是睁只眼闭只眼。
第三种,反对。这些教师中的不少人安于现状,他们熟悉现在的考试方式,积累了丰富的应试经验,有一套指导学生应试的办法,对付现行考试轻车熟路。因此,他们深受学生欢迎、家长尊敬、领导器重,是学生、家长、领导心目中的优秀教师,是同行眼中的专家权威。《说明》一旦寿终正寝,他们多年在应试教育中积累的那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就会失灵,没有了《说明》,他们如同盘旋在苍茫天空的飞机失去了和地面的联系,不知在哪里着落,仿佛漂泊在茫茫大海的轮船失去了航标,不知向何方航行。他们反对《说明》寿终正寝,是因为没有了它,就不知怎样教书。
三
我们盼望《说明》早日寿终正寝,也坚信它一定会有寿终正寝的一天。但是,就现状看,它还有较强的生命力。那么,现在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呢?
第一,研究《说明》和语文试题。这似乎与希望它寿终正寝矛盾,其实不然,既然它在短期内不会寿终正寝,还要发挥着高考指挥棒的作用,那么为学生计,为语文教学计,我们就不能不研究它。《说明》虽然每年都有变化,但只是微调,多年来没有本质的改变。每年命题的教师虽不尽相同,但在《说明》规定了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和试题类型的前提下,命题人的创新空间非常小,基本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深入研究《说明》和以往的语文试题,不难发现,每年的试卷中都有过去试卷的影子,这样我们就有足够的自信帮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应对考试,用最多的时间带领学生学习真正的语文。
第二,认真研究《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语文课程标准》虽已颁布有年,但它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远不如《说明》,因为现在评价语文教师的依据是学生的考分,在这种不科学的评价方式的逼迫下,不少教师教学是功利的。许多教师并未真正理解《语文课程标准》的意义。有些教师“新课标”的理念虽常挂在嘴上,可上课还是原来的那一套:只重知识灌输,不重能力培养;只重结论给予,不重方法指导;只有简单的问答,没有真正的对话。现行语文教材,是按新课标的指导思想编写的,我们要用新课标的精神审视教材,研究教材。(1)研究教材的编写思想,从全局着眼把握教材,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苏教版的语文必修为例,每个专题都是一个有机整体,五个模块也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每个文本教学要放在专题中考虑,每个专题教学要放在五个模块中考虑。(2)科学而有创造性地解读文本。虽说对文本的解读允许见仁见智,但不能随心所欲,这有一个科学和合理的问题。创造性的解读,应合乎文本自身的逻辑,要言之成理。(3)根据学情合理处理教材,所谓学情是指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间,要依据以上两点确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第三,读书,充实自己。读书对语文教师而言,如同呼吸,具有生命的意义。因此,读书不是被迫的,不能抱有功利目的,但不否认客观上可能有功利之效。有名言曰: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稍加思考便会发现这话反映的教学思想是有问题的,教师不是往学生杯里注水的桶,学生也不是承接教师水的杯,教学关系不是师生间简单的授受关系。如果一定要用水作比喻,那么,教师应该有一江水,一河水,一湖水,一海水,而且是活水,学生便是在江河湖海上航行的船。所谓“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因此,教师要不断读书,使自己永远葆有源头活水。可悲的是,目前不少语文教师读书不多。这有客观原因,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命题阅卷,过去是皓首穷经,现在是皓首穷题。尤其是那些多年坚守高三的把关教师,和学生一道在题海里遨游,更没有读书的闲暇。据我所知,连同双休日补课加晚自习,有的语文教师一周要上30节课,这可能还不是最高记录。如果一个语文教师同时担任班主任,那读书的时间就更少了。当然,忙不能成为不读书的借口,读书的时间总是有的。不少教师的双休日虽名存实亡,单休日或月休日还是有的,寒暑假虽大量缩水,毕竟没有完全被剥夺。如果把一些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能读不少书。利用这些时间多读点书吧,以迎接《说明》寿终正寝之日的到来。
第四,鼓励学生不买《说明》。现在考试不仅是教育,还是经济,有人称之为考试经济。用经济的眼光看,教育部考试中心编2008年《考试大纲》(文科)11.30元、《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27.60元、《文科综合科考试大纲的说明》8.50元,一个文科考生,三本加起来47.40元,这可以带来多少经济效益?每年新的《说明》(《考试大纲》)一出版,就有一批专家从那微小的变化中窥测出当年高考命题的走向,然后到处开讲座作报告,仿佛《考试说明》是得高分的宝典似的。其实《说明》对学生来说基本没有用,学生没有时间,也缺乏能力研究,复习时基本是被动地跟着教师走,教师布置什么作业他们就做什么,学校组织什么考试他们考什么。他们根本不需要《说明》,任课教师每人一册就够了,复习的方向由教师把握。当然,这不是违背学生的主体性,因为这是应试,是为了提高应试的效率。如果学生都不买《说明》,那么编写单位的热情可能就没有那么高,这样各科的《考试说明》自然就寿终正寝了。
(谢嗣极,南京外国语学校,210000)
责任编辑:宣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