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考是学生结束初中生活,进入理想高中的必经之路,对学生的日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中考英语有效复习,本文从“了解学生,端正态度”、“制定计划,整合提升”、“讲究方法,提高效率”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旨在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帮助学生取得优异的中考成绩。
关键词:中考英语;有效复习;了解学生;制定计划;讲究方法
中考英语复习是初三英语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如何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情况,开展有效的复习,不仅是每位教师的基本任务,也是教师自身教学成绩的根本体现,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升入初三之后,学生的学习变得愈发紧张,学习任务愈加繁重,面对着中考的压力,肩负着父母和教师的厚望,很多学生在复习时不知所措。为了实现英语有效复习,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端正学生的复习态度,帮助学生减轻心理负担,制定合适的复习计划,指导学生有效的复习方法,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中考英语成绩。
一、了解学生,端正态度
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复习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做到全面了解学生,根據学生的日常表现、测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等,找出学生的短板,发现学生的薄弱点,清楚地知道学生在哪方面有欠缺,在哪方面游刃有余,从而合理分配复习时间,补齐短板,保持长板,实现成绩的最大提升。比如,在复习状语从句的知识时,我发现学生总是对“陈述语序”有所疑问,于是我专门拿出半节课的时间,详细讲解何为“陈述语序”,并且进行对应的习题训练,要求学生认真答题,时刻记住陈述语序为“主语+谓语”,同时要求学生在错题本上抄录错题,及时翻看,防止遗忘。其次,学生才是复习的主体,如果学生不把复习当回事,那么无论教师做出多大的努力也是徒劳,因此,教师要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端正学生的复习态度,使学生意识到中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复习氛围,通过小组复习、结对帮扶、教师单独指导、父母支持鼓励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觉得自己不是孤军奋战,身后有同学、有教师、有父母、有亲人,与他们共同组成学生强大的后援团,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为学生的有效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制定计划,整合提升
一般来说,中考复习分为三个阶段,当这三个阶段结束后,学生距离中考也就只有一步之遥了。教师应该为这三个阶段制定详尽的复习计划,带领学生一步一个台阶地、稳扎稳打地展开复习,有效整合初中英语知识,促进学生的成绩提升,其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阶段:注重教材,夯实基础。教材是中考考题的重要来源,80%的中考知识来源于英语课本,因此,教师要注重组织学生对教材进行复习巩固,掌握每一篇课文的词汇句型,记住每一单元的语法知识,夯实英语基础,为扩展延伸做好铺垫。比如,在复习“What's the matter?”一课时,学生应该记住重点单词:headache, toothache , stomachache , sore , throat,cough, fever等,掌握这些句型:(1)–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I have a headache.(2) You should….You shouldn’t….
第二阶段:专项训练,提高解题能力。中考的题型宽泛,涉及听力、阅读、写作等,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一个题型一个题型地训练,让学生在专项训练中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规律与技巧。比如,在进行听力练习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做好心理准备,集中注意力,利用试音时间了解问题和选项的大意,在听力开始后,仔细聆听,抓住重点,迅速选出答案,如果没有听到答案,也不能浪费时间回想,更不能产生焦急烦躁的心理,而要果断放弃这一题,及时听取下一问。第三阶段:综合训练,整体把握。到了这一阶段,复习也就接近尾声,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成套试卷的训练,从整体上把握,注意总结和归纳,了解自己有哪些常错的知识点,查漏补缺,提高复习效果。
三、讲究方法,提高效率
中考英语复习相当于行军打仗,要想赢得战役的最后胜利,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有效的复习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复习效率,常用的复习方法有放电影复习法、归类复习法、读写结合法、循环复习法、交叉复习法等,不同的英语内容适合不同的复习方法。比如,在复习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时,可以采用归类复习法,将其分为A-A-A类,如cut-cut-cut;A-A-B类,如beat-beat-beaten;A-B-A类,如run-ran-run;A-B-B类,如learn-learned-learned。通过这样归类,不仅使学生的思路清晰明确,而且大大降低了记忆的难度,使这部分的复习变得轻松而有效。
综上所述,中考英语复习过程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不仅需要教师的严阵以待,更需要学生的全力以赴,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的学生一定可以取得优异的中考成绩,不负汗水,不负青春!
参考文献:
[1]孔玲玲.中考英语高效复习的策略探讨[J].文理导航, 2018(28):20-20.
[2]苏晓星.中考英语复习策略总结[J].教育(周刊), 2018(49):59-59.
关键词:中考英语;有效复习;了解学生;制定计划;讲究方法
中考英语复习是初三英语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如何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情况,开展有效的复习,不仅是每位教师的基本任务,也是教师自身教学成绩的根本体现,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升入初三之后,学生的学习变得愈发紧张,学习任务愈加繁重,面对着中考的压力,肩负着父母和教师的厚望,很多学生在复习时不知所措。为了实现英语有效复习,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端正学生的复习态度,帮助学生减轻心理负担,制定合适的复习计划,指导学生有效的复习方法,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中考英语成绩。
一、了解学生,端正态度
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复习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做到全面了解学生,根據学生的日常表现、测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等,找出学生的短板,发现学生的薄弱点,清楚地知道学生在哪方面有欠缺,在哪方面游刃有余,从而合理分配复习时间,补齐短板,保持长板,实现成绩的最大提升。比如,在复习状语从句的知识时,我发现学生总是对“陈述语序”有所疑问,于是我专门拿出半节课的时间,详细讲解何为“陈述语序”,并且进行对应的习题训练,要求学生认真答题,时刻记住陈述语序为“主语+谓语”,同时要求学生在错题本上抄录错题,及时翻看,防止遗忘。其次,学生才是复习的主体,如果学生不把复习当回事,那么无论教师做出多大的努力也是徒劳,因此,教师要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端正学生的复习态度,使学生意识到中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复习氛围,通过小组复习、结对帮扶、教师单独指导、父母支持鼓励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觉得自己不是孤军奋战,身后有同学、有教师、有父母、有亲人,与他们共同组成学生强大的后援团,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为学生的有效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制定计划,整合提升
一般来说,中考复习分为三个阶段,当这三个阶段结束后,学生距离中考也就只有一步之遥了。教师应该为这三个阶段制定详尽的复习计划,带领学生一步一个台阶地、稳扎稳打地展开复习,有效整合初中英语知识,促进学生的成绩提升,其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阶段:注重教材,夯实基础。教材是中考考题的重要来源,80%的中考知识来源于英语课本,因此,教师要注重组织学生对教材进行复习巩固,掌握每一篇课文的词汇句型,记住每一单元的语法知识,夯实英语基础,为扩展延伸做好铺垫。比如,在复习“What's the matter?”一课时,学生应该记住重点单词:headache, toothache , stomachache , sore , throat,cough, fever等,掌握这些句型:(1)–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I have a headache.(2) You should….You shouldn’t….
第二阶段:专项训练,提高解题能力。中考的题型宽泛,涉及听力、阅读、写作等,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一个题型一个题型地训练,让学生在专项训练中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规律与技巧。比如,在进行听力练习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做好心理准备,集中注意力,利用试音时间了解问题和选项的大意,在听力开始后,仔细聆听,抓住重点,迅速选出答案,如果没有听到答案,也不能浪费时间回想,更不能产生焦急烦躁的心理,而要果断放弃这一题,及时听取下一问。第三阶段:综合训练,整体把握。到了这一阶段,复习也就接近尾声,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成套试卷的训练,从整体上把握,注意总结和归纳,了解自己有哪些常错的知识点,查漏补缺,提高复习效果。
三、讲究方法,提高效率
中考英语复习相当于行军打仗,要想赢得战役的最后胜利,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有效的复习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复习效率,常用的复习方法有放电影复习法、归类复习法、读写结合法、循环复习法、交叉复习法等,不同的英语内容适合不同的复习方法。比如,在复习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时,可以采用归类复习法,将其分为A-A-A类,如cut-cut-cut;A-A-B类,如beat-beat-beaten;A-B-A类,如run-ran-run;A-B-B类,如learn-learned-learned。通过这样归类,不仅使学生的思路清晰明确,而且大大降低了记忆的难度,使这部分的复习变得轻松而有效。
综上所述,中考英语复习过程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不仅需要教师的严阵以待,更需要学生的全力以赴,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的学生一定可以取得优异的中考成绩,不负汗水,不负青春!
参考文献:
[1]孔玲玲.中考英语高效复习的策略探讨[J].文理导航, 2018(28):20-20.
[2]苏晓星.中考英语复习策略总结[J].教育(周刊), 2018(49):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