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设置悬念是在教学中经常运用到的一种技巧。巧妙设置一些悬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课堂变得更为生动和精彩。当然,悬念的设置是要注意一定技巧的。否则,就会阻滞教学进程。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之中如何设置悬念这一话题,以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悬念
教学是一门高深的艺术。不少教师认为,教学就是尽量将教材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很少去思考怎样使学生吸收更为丰富的知识量。这就导致他们的教学方法较为呆板,很少去精心设计课堂,忽视了一些极为关键的细节。比如初中思想品德这门课程,不少学生觉得很枯燥,那教师是不是可以运用一些技巧,使课堂变得生动而精彩呢?
悬念的设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技巧,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悬念设得好,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使他们疑中思,思而明,提高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兴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积极性,久而久之,每节课的“悬念”的积累,必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悬念”设置进行分析。
一、在新课导入中设置“悬念”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经验。经过课间活动,学生的思维停留在亢奋状态。如何在上课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45分钟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而且学生学习情绪是否高涨,也取决于能否能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时设置“悬念”,就成为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诱因。
如在学习七年级有关“情绪”的内容时,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位老奶奶,她的大儿子卖雨伞,小儿子开洗染店。天晴了,她就发愁大儿子的雨伞卖不掉;天一下雨,她就发愁小儿子的衣服没法晒。老奶奶整天愁容满面。讲到这里,老师不妨故意停下来,设置悬念,话题一转,继续说,可是有一天老奶奶邻居的一番话,顿时使老奶奶转忧为喜。借助这个悬念,老师可以让学生猜测邻居说了什么。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大家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学生的注意力都转到学习主题上来。这样的问题设计就会激起学生的兴趣,并为后边学习“情绪是多样的”做好铺垫,达到导入教学内容的目的,增强了教学效果。
又如,在学习如何“面对挫折、不幸”时,直接切入,学生不会有兴趣去学,不如巧设悬念,如用“落井的马”的故事设置悬念:一个农夫经过艰苦奋斗,好不容易才拥有几匹马帮助他在小庄园里干活。一天,有人跑来告诉他,他的一匹小马不慎掉进一口大枯井中。农夫连忙赶到出事地点,尽管他看到马并没有受重伤,但是他觉得要从井底救出那匹马很困难,需付出很高的代价,有些不值得。于是,他做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牺牲这匹马。但他又不忍心让马活活饿死,便决定往井里填沙子,把马早点掩埋了。前来帮忙的人在农夫的指引下,开始往井里填沙子……针对故事设置悬念:①这匹落井的马到底是死是活呢?②如果你是这匹落井马,你会如何面对自己的命运?③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学生一下子就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很快就讨论到如何面对“挫折、不幸”的事情上。这样因势利导,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处:人有时也会像这匹马一样,受到挫折或遭遇不幸,对此,我们切不可怨天尤人,一蹶不振、放弃希望。
这样的悬念设置,使学生迫切地想了解其中的奥秘,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在自然状态中顺利地迁移到教学中来,让其产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情绪,从而让学生主动“入套”,很好地完成了导入新课的任务,为成功的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二、在课堂内容过渡时设置“悬念”
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一些相关内容有机结合的整体,必然存在一定的联系。如何使学生顺畅地由一个教学环节过渡到另一个教学环节,悬念的设置就起到承上启下、理顺教学结构的作用。
接着上面那个老奶奶的故事:一个邻居见她这样,便夸她好福气,说:“下雨了,大儿子的雨伞就卖得特别好;天晴了,小儿子的店就顾客盈门。”老奶奶想想是这个道理,从此不再发愁,好像变了个人。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①老奶奶发生了什么变化?②故事中哪些词语描绘了老奶奶的变化?②你还能列举出哪些类似的词语?④这些丰富的词语可能归纳为哪几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寻找答案,通过这些巧妙设计的递进式问题来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注意力能牢牢集中到教学中来,并积极思考,努力探索,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
不仅如此,悬念还可以设置在知识的重点、难点之处。45分钟的教学,要使学生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确实不易。“研究表明,经过10-20分钟的注意起伏,便会导致注意不随意地离开客体,教师讲课时每隔10-15分钟使学生转换一下不同种类的活动,这样有助于学生注意的稳定。” 因此,悬念设置在重点、难点处,既可使学生重视,又可消除由于被动思维带来的疲劳感,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三、在课堂教学结束前设置“悬念”
我们必须认识到,教材的内容都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起因和结果存在内在联系。旧课往往是新课的“钥匙”。因此,在结束旧课时,不能仅满足于本课的小结,而要找出与下节课知识的联系点,精心设置悬念,使学生自觉地产生解开这个“谜”的需要。
如在讲《同学·朋友》一课时,我问学生:每个人都有好朋友,当你发现好朋友做错了事时,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怎样做才算是真正的好朋友呢?请同学们课后预习,并找出答案。这样可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地去预习下一堂课的内容。另外还可为下节新课学习架设“桥梁”,使学生产生新的知识兴趣点,诱导他们去预习新内容。
总之,只要我们平时肯下功夫,多研究新课程标准,多挖掘教材,多了解学生的实际,就一定能设计出适用的、有效的“悬念”,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悬念
教学是一门高深的艺术。不少教师认为,教学就是尽量将教材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很少去思考怎样使学生吸收更为丰富的知识量。这就导致他们的教学方法较为呆板,很少去精心设计课堂,忽视了一些极为关键的细节。比如初中思想品德这门课程,不少学生觉得很枯燥,那教师是不是可以运用一些技巧,使课堂变得生动而精彩呢?
悬念的设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技巧,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悬念设得好,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使他们疑中思,思而明,提高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兴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积极性,久而久之,每节课的“悬念”的积累,必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悬念”设置进行分析。
一、在新课导入中设置“悬念”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经验。经过课间活动,学生的思维停留在亢奋状态。如何在上课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45分钟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而且学生学习情绪是否高涨,也取决于能否能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时设置“悬念”,就成为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诱因。
如在学习七年级有关“情绪”的内容时,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位老奶奶,她的大儿子卖雨伞,小儿子开洗染店。天晴了,她就发愁大儿子的雨伞卖不掉;天一下雨,她就发愁小儿子的衣服没法晒。老奶奶整天愁容满面。讲到这里,老师不妨故意停下来,设置悬念,话题一转,继续说,可是有一天老奶奶邻居的一番话,顿时使老奶奶转忧为喜。借助这个悬念,老师可以让学生猜测邻居说了什么。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大家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学生的注意力都转到学习主题上来。这样的问题设计就会激起学生的兴趣,并为后边学习“情绪是多样的”做好铺垫,达到导入教学内容的目的,增强了教学效果。
又如,在学习如何“面对挫折、不幸”时,直接切入,学生不会有兴趣去学,不如巧设悬念,如用“落井的马”的故事设置悬念:一个农夫经过艰苦奋斗,好不容易才拥有几匹马帮助他在小庄园里干活。一天,有人跑来告诉他,他的一匹小马不慎掉进一口大枯井中。农夫连忙赶到出事地点,尽管他看到马并没有受重伤,但是他觉得要从井底救出那匹马很困难,需付出很高的代价,有些不值得。于是,他做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牺牲这匹马。但他又不忍心让马活活饿死,便决定往井里填沙子,把马早点掩埋了。前来帮忙的人在农夫的指引下,开始往井里填沙子……针对故事设置悬念:①这匹落井的马到底是死是活呢?②如果你是这匹落井马,你会如何面对自己的命运?③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学生一下子就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很快就讨论到如何面对“挫折、不幸”的事情上。这样因势利导,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处:人有时也会像这匹马一样,受到挫折或遭遇不幸,对此,我们切不可怨天尤人,一蹶不振、放弃希望。
这样的悬念设置,使学生迫切地想了解其中的奥秘,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在自然状态中顺利地迁移到教学中来,让其产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情绪,从而让学生主动“入套”,很好地完成了导入新课的任务,为成功的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二、在课堂内容过渡时设置“悬念”
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一些相关内容有机结合的整体,必然存在一定的联系。如何使学生顺畅地由一个教学环节过渡到另一个教学环节,悬念的设置就起到承上启下、理顺教学结构的作用。
接着上面那个老奶奶的故事:一个邻居见她这样,便夸她好福气,说:“下雨了,大儿子的雨伞就卖得特别好;天晴了,小儿子的店就顾客盈门。”老奶奶想想是这个道理,从此不再发愁,好像变了个人。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①老奶奶发生了什么变化?②故事中哪些词语描绘了老奶奶的变化?②你还能列举出哪些类似的词语?④这些丰富的词语可能归纳为哪几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寻找答案,通过这些巧妙设计的递进式问题来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注意力能牢牢集中到教学中来,并积极思考,努力探索,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
不仅如此,悬念还可以设置在知识的重点、难点之处。45分钟的教学,要使学生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确实不易。“研究表明,经过10-20分钟的注意起伏,便会导致注意不随意地离开客体,教师讲课时每隔10-15分钟使学生转换一下不同种类的活动,这样有助于学生注意的稳定。” 因此,悬念设置在重点、难点处,既可使学生重视,又可消除由于被动思维带来的疲劳感,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三、在课堂教学结束前设置“悬念”
我们必须认识到,教材的内容都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起因和结果存在内在联系。旧课往往是新课的“钥匙”。因此,在结束旧课时,不能仅满足于本课的小结,而要找出与下节课知识的联系点,精心设置悬念,使学生自觉地产生解开这个“谜”的需要。
如在讲《同学·朋友》一课时,我问学生:每个人都有好朋友,当你发现好朋友做错了事时,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怎样做才算是真正的好朋友呢?请同学们课后预习,并找出答案。这样可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地去预习下一堂课的内容。另外还可为下节新课学习架设“桥梁”,使学生产生新的知识兴趣点,诱导他们去预习新内容。
总之,只要我们平时肯下功夫,多研究新课程标准,多挖掘教材,多了解学生的实际,就一定能设计出适用的、有效的“悬念”,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