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游戏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7-0154-01
游戏化教学是以学生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运用游戏化教学后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更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准确。目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广大教师群体已经认识到游戏化教学的优势,在教学中将游戏与数学知识结合,使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带给学生更易接受的学习体验,对促进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有积极作用。
1.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游戏化应用价值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尚不成熟,在学习数学时经常出现思维受限、想象力不足的问题,教学游戏化能为学生构架适宜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游戏中学知识,分析基础的数学定义,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一些小学生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教师针对教材内容进行函授时学生并不感兴趣,通过游戏化教学可以给学生带来新鲜的解题思路,使学生认真投入到游戏和学习中,对知识的理解更全面、更透彻。因此,教学游戏化可以化解学生专注力不足、想象力不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逐渐提高数学水平。
2.实施教学游戏化的有效策略
(1)紧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游戏
教学游戏化不能脱离教材内容,必须紧密贴合教材内容,选择符合学生兴趣的游戏方式,促进教学的开展。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主题,要使学生在游戏时感到贴近生活,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比如,教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玩购物类的游戏,使学生对钱币的面额和使用更加了解。可以提前给学生发缩小版的钱币学具,让学生认识各种钱币的面额、让学生会区分元、角、分。随后,教师要创设购物场景,教师充当售货员,学生充当购物者,当学生提出购买某个商品后,教师要报出价格,学生要拿出对应的钱币或总额相近的钱币。在购物游戏中,学生可以加强对钱币的印象,学会用钱币购物,懂得找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好奇。教学游戏化使课本上的知识变得灵活有趣,学生有机会亲自体验购物,体验用钱币的感觉,不仅能加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记忆,也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更期待学习数学知识。
(2)合理提问,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教学游戏化不仅能活跃课堂上的学习气氛,还能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分析。教师应在安排游戲的过程中进行合理提问,提高游戏的教育价值,使学生在游戏中思考,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比如,教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可以安排部分学生到讲台上排队,创设一个找规律的游戏。要求学生按照两名学生面朝前一名学生面朝后的顺序去排队,队列排好后,教师随机说数字,让讲台下的学生们说出对应数字学生的朝向。起初教师说的都是很小的数字1或3。随着学生们兴致高涨,教师逐渐提高难度,提问“16”是面朝哪个方向?学生们的回答速度明显慢了,开始重头数起来。最后学生们一同回答是“前”。教师对学生们的回答给予肯定,接着说“数数的方法太慢了,我不用数也知道答案,你们猜我用的是什么办法?”学生们都表示好奇,这时教师开始讲起这节课的知识,让学生们学会找规律、利用规律解决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通过安排游戏教学,学生们对于除法中的平均分和找规律印象更深刻,会跟着教师的提问去思考,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3)重视归纳总结,夯实基础知识
游戏后的归纳总结是把学生思维从游戏带回到数学知识的必要环节,教师不仅要在游戏结束后进行归纳总结,也要结合游戏中学生的疑问进行答疑解惑,从而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比如,上文中提到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开展排队列的游戏,教师就要在游戏结束后给学生解释,为什么自己不用数也知道正确答案。教师要先引导学生先分析,找出排队时的规律:两人朝前、一人朝后。按照这个规律,可以把三人看成一个组,用提问的人数除3,就可以得出平均分后的结果,算式结果可能刚好能整除,也可能有余数,教师要教学生如何用计算结果在队伍中对号入座,进而找出对应数字的答案。教学游戏化并非是一直在做游戏,而是要借助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投入到教学中,带动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游戏结束后,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游戏结果相融合,使学生明白数学知识的应用办法,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游戏化更符合小学生的发展规律,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进度合理设置游戏,在游戏中巧妙提问、游戏后重视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志新.游戏—小学数学教学的催化剂[J].学周刊,2017(01):125-126
[2]季晓红.浅谈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数学活动[J].好家长,2017(5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