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这是符合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的。本文对目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教学实践进行分析,以期寻求更多培养课外阅读习惯的途径。
【关键词】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习惯 方法指导
一、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的特征
1.课外阅读生活化。生活化课外阅读的表现是:课外阅读目的在于课外阅读本身,不要为考试而课外阅读,否则收获将顶多在考卷上,甚至一无所获;为课外阅读而课外阅读,收获将在于课外阅读本身。课外阅读行为将还原为学生生活中的一大需求,学生会千方百计想找自己喜爱的书读。只有当课外阅读行为融入了学生的生活,课外阅读行为才是有意义的,课外阅读才能真正成为一种可延续的生命活动。生活化的课外阅读必然是个性化的,因为每一个课外阅读主体的生活是不同的。也只有生活化的课外阅读才可能是创造性的,因为创造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之上的创造。
2.课外阅读全面化。在选择课外读物时,不避大俗大雅,只要思想内容健康,行文规范绝少错误,任何报刊书籍,都可以去读。只要课外阅读达到一定的量,就一定能自己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的路子来。就以精读、略读、跳读、等方法而言,也不必着眼于课外阅读方法本身去进行训练,形式训练多了,学生会顿生厌烦,因为这不会给学生带来生活上的教益和思想上的提升。反之,学生读得多了,他为了更多的获得生活上的教益和思想上的提升,自然会选择适当的方法去课外阅读。
3.课外阅读笔记化。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一句老话,指的是读书是要圈点批注作笔记,其功效卓然,自不待言。但是学生这一习惯的养成,确实需要教师的规范、约束与指导。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做不到这一点,所以阅读成了一种娱乐而非学习。
二、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方法
1.精选读物,激发兴趣。(1)依照学生学段的不同推荐书籍。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2)有益于身心发展的读物。所谓有益于身心发展,主要是指有益于培养健康情操和有益于智力开发、有益于语言发展等。一般宜向低年级学生推荐童话精读物,向中年级学生可增加推荐战斗故事、科幻作品类读物,向高年级学生又可增加推荐伟人的故事、中外名著、地理历史类读物。这使不同年级的学生均能读到最适合自身需要同时又最有利于自身健康发展的课外读物。(3)与自身生活紧密相关的读物。从生活的角度讲,与学生有密切联系的读物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指导学生培养生活能力的读物,包括安全防范方法、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书籍;另一类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的读物,包括家乡的地理环境。
2.净化目标,阅读经典。《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在阅读方面做了具体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课程标准》在指导课外阅读方面是很有指导性和前瞻性的。
功利性阅读是需要的,但绝不应该成为学生阅读的主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只有多读经典作品,才能完善他们的人格,丰富他们的人生底蕴,引导他们走向积极健康的人生之路。这已是形成共识了的。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品味经典的醇香,从功利阅读向经典阅读回归,净化他们的阅读空间,鼓励他们阅读经典,帮助他们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3.尊重兴趣,坚强意志。绝大多数学生阅读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而对一些虽然有意义、有价值,但不感兴趣的读物很少顾及。实际上,仅靠兴趣来维持阅读是不长久的,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成效。而新课程标准以及教师推荐的读物,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感兴趣的;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学生不下一番苦功夫也是难以完成的。这就要求学生有高度的阅读自觉性、自制性,需要他们用意志来支撑,保证阅读任务的顺利完成。从这一点来看,阅读指导不能完全迁就于学生的兴趣,应该在激发兴趣的同时,注重阅读意志的培养,促使他们从兴趣阅读向意志阅读转变。
4.悉心指导,耐心等待。在课外阅读时,只要选择了有意义的读物,就是有效的阅读。但课外阅读的功效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显性的功效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呈现,而隐性的功效可能要一年几年乃至几十年才呈现,如果我们没有耐心等待那么长时间的,那势必会出现急功进利的思想,从而见不到阅读的成效。比如课外阅读是心灵成长的过程,这个功效是隐性的,需要一个漫长乃至曲折的过程,而在其过程中派生出来的提高写作水平、积累知识等价值是显性的,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显现(也有可能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后显现),即使如此,仅关注派生价值的家长和老师都迫不及待,等待不及就认为阅读无效,更别说有耐心等待孩子心灵的成长了。我们的阅读价值观把真正的阅读推向了死胡同。
总之,课外阅读必须进行有效的指导,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真正起到扩大视野,发展智力,陶冶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功效。
(作者单位:溧阳市外国语学校)
编辑/张俊英
【关键词】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习惯 方法指导
一、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的特征
1.课外阅读生活化。生活化课外阅读的表现是:课外阅读目的在于课外阅读本身,不要为考试而课外阅读,否则收获将顶多在考卷上,甚至一无所获;为课外阅读而课外阅读,收获将在于课外阅读本身。课外阅读行为将还原为学生生活中的一大需求,学生会千方百计想找自己喜爱的书读。只有当课外阅读行为融入了学生的生活,课外阅读行为才是有意义的,课外阅读才能真正成为一种可延续的生命活动。生活化的课外阅读必然是个性化的,因为每一个课外阅读主体的生活是不同的。也只有生活化的课外阅读才可能是创造性的,因为创造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之上的创造。
2.课外阅读全面化。在选择课外读物时,不避大俗大雅,只要思想内容健康,行文规范绝少错误,任何报刊书籍,都可以去读。只要课外阅读达到一定的量,就一定能自己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的路子来。就以精读、略读、跳读、等方法而言,也不必着眼于课外阅读方法本身去进行训练,形式训练多了,学生会顿生厌烦,因为这不会给学生带来生活上的教益和思想上的提升。反之,学生读得多了,他为了更多的获得生活上的教益和思想上的提升,自然会选择适当的方法去课外阅读。
3.课外阅读笔记化。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一句老话,指的是读书是要圈点批注作笔记,其功效卓然,自不待言。但是学生这一习惯的养成,确实需要教师的规范、约束与指导。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做不到这一点,所以阅读成了一种娱乐而非学习。
二、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方法
1.精选读物,激发兴趣。(1)依照学生学段的不同推荐书籍。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2)有益于身心发展的读物。所谓有益于身心发展,主要是指有益于培养健康情操和有益于智力开发、有益于语言发展等。一般宜向低年级学生推荐童话精读物,向中年级学生可增加推荐战斗故事、科幻作品类读物,向高年级学生又可增加推荐伟人的故事、中外名著、地理历史类读物。这使不同年级的学生均能读到最适合自身需要同时又最有利于自身健康发展的课外读物。(3)与自身生活紧密相关的读物。从生活的角度讲,与学生有密切联系的读物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指导学生培养生活能力的读物,包括安全防范方法、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书籍;另一类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的读物,包括家乡的地理环境。
2.净化目标,阅读经典。《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在阅读方面做了具体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课程标准》在指导课外阅读方面是很有指导性和前瞻性的。
功利性阅读是需要的,但绝不应该成为学生阅读的主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只有多读经典作品,才能完善他们的人格,丰富他们的人生底蕴,引导他们走向积极健康的人生之路。这已是形成共识了的。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品味经典的醇香,从功利阅读向经典阅读回归,净化他们的阅读空间,鼓励他们阅读经典,帮助他们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3.尊重兴趣,坚强意志。绝大多数学生阅读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而对一些虽然有意义、有价值,但不感兴趣的读物很少顾及。实际上,仅靠兴趣来维持阅读是不长久的,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成效。而新课程标准以及教师推荐的读物,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感兴趣的;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学生不下一番苦功夫也是难以完成的。这就要求学生有高度的阅读自觉性、自制性,需要他们用意志来支撑,保证阅读任务的顺利完成。从这一点来看,阅读指导不能完全迁就于学生的兴趣,应该在激发兴趣的同时,注重阅读意志的培养,促使他们从兴趣阅读向意志阅读转变。
4.悉心指导,耐心等待。在课外阅读时,只要选择了有意义的读物,就是有效的阅读。但课外阅读的功效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显性的功效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呈现,而隐性的功效可能要一年几年乃至几十年才呈现,如果我们没有耐心等待那么长时间的,那势必会出现急功进利的思想,从而见不到阅读的成效。比如课外阅读是心灵成长的过程,这个功效是隐性的,需要一个漫长乃至曲折的过程,而在其过程中派生出来的提高写作水平、积累知识等价值是显性的,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显现(也有可能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后显现),即使如此,仅关注派生价值的家长和老师都迫不及待,等待不及就认为阅读无效,更别说有耐心等待孩子心灵的成长了。我们的阅读价值观把真正的阅读推向了死胡同。
总之,课外阅读必须进行有效的指导,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真正起到扩大视野,发展智力,陶冶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功效。
(作者单位:溧阳市外国语学校)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