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直观手段进行有效教学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C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境,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发展数学思维,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下面结合本人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做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数学
  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然而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十分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如何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信息技术以其直观、鲜明的声、色、形等手段,能使教学情境变得生动活泼,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注意和兴趣.动画是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设计制作出包含动画的课件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上“几分之一”一课时,我们设计了“猪八戒吃西瓜”动画.滑稽的人物,优美的音乐,诙谐的解说,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乐学氛围,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而易接受,为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它比传统的手段激趣,效果要好得多.通过有趣的动画引入课题,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为学习新知提供了要思考的问题,诱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浓厚兴趣,迫切要求掌握新知的欲望也油然而生.
  二、简化了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易于接受数学知识
  学生学习一个知识,一般都要经历“感知—理解—积累—运用”这样的一个过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和不易操作的实验活动过程进行处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一些计算教学特别是计算法则和运算顺序的教学中,如果只是单凭对教材叙述的理解,并不完全适合所有的学生,为了便于因材施教和突破重难点,教学过程中,笔者把这部分内容制成动画的形式在课堂上展播.如在教学“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把计算过程制成一个動画插件,插入网页中,生动形象的演示比教师用语言表达的形象多了,学生在观察后,请学生把计算过程说一说,形成自己的理解,尽管这可能与书上的文字叙述不相吻合,但这是学生自己观察发现的结果,远比别人的传授或死记硬背得来的要掌握的牢固,在课件中还可以设计“再学一遍”这一按钮,一时不能理解掌握算法的学生可以自己再学一遍,或在家里通过上网学习,而理解掌握的学生则可在教学平台上或在作业本上做作业,这就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也给教师腾出时间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在两三步脱式计算教学中,把计算顺序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更加加深了学生的记忆.针对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用动画展播的形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应用题的题目要求,如草地上有3只小鸡,又来了5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多少只鸡?这种题可以用一个小动画来实现,易于学生理解.
  三、提供大量信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计算机辅助教学带来了教学手段的一次现代化的大变革.信息技术计算机能事先存储大量的信息,它操作方便快捷,可以避免教师在课堂上某些环节上时间的浪费,能为学生练习、思考赢得更多的时间,从而增加了教学容量,带来了课堂效益的提高.如在四年级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课前安排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途径,如上网、翻工具书,询问等方式收集一组自己喜欢的数据,课上请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他们汇报的数据:有小到头发的直径(学生说是宽),大到星球之间的距离;有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也有中国土地面积的大小;有中国人的多少,也有国民经济的增长率……通过学生动手动脑查出的一组生动、富有意义的数据,不仅超越了教材上的知识,扩大了知识面,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且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教育.
  四、改变学习工具,给学生展示个性的平台
  常规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工具只有教材、作业本、笔和尺,再好一点就是增加剪刀、胶水和纸.这时学生在学习中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建构知识造成了极大的局限性,学生的创造性也因工具的缺乏而难以得到发挥.而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有效培养以上能力的认知工具和更能展示学生个性的平台.如作为信息获取工具的“搜索引擎”;作为知识建构和创作实践工具的“几何画板”“画图”等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可以达到优化练习,从而使学生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轴对称图形”一课中,学生在对网页上的图形进行充分的分析、概括后,初步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教师进而启发学生:既然轴对称图形有这样的特征,那么怎样画一个轴对称图形呢?要求学生打开“画图”,运用各种工具按钮,自由绘出一个或几个轴对称图形.学生根据所学概念的特征,在“画图”中自由创作.有的直接用鼠标拖出一个三角形,然后对其进行复制、旋转,再移到一起;有的拖出一个长方形,再拖出一个等腰三角形,把它们按轴对称的要求进行组合.有的甚至画出颇有创意的复杂的轴对称图形,并根据它的形状来起名.认知工具的改变,使“轴对称图形”一课充满生机,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的放飞,每一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既保证了数学知识的获得,又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丰富数学课堂的有效手段.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教育改革的目的在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而问题导学法可以很好地达到这个目的.它是指教师设置围绕教学目的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思考解决这些问题,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有效提升学习能力.因而,本文研究了问题导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法  问题导学法有两个关键词,“问题”和“
目的 建立稳定的大鼠供肝冷保存肝移植模型,为冷保存再灌注损伤及再生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参照Kamada的双袖套法并加以改进。雄性SD大鼠分为4组,观察不同的
石涛曾道:“夫画者,从于心也。”其意为绘画乃是从内心流露的表现,依循这一观点,郑林生的水墨画,从传统写意精神为本,以心接物,立象尽意,描绘人物形象略带夸张变形但恰到好处,
作为药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药理学在学科建设和药师服务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药理学课程的具体特点,本文就借助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我们通过
根据CDIO国际化教学工程教育模式及其能力大纲,针对当前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现状,我们在教学中开设了自选开放型课程项目,并对自选开放型课程项目进行了规划和实验性实施。新型课
在工程化教育理念指导下,我校最近专门成立了"求是学部",从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模式等多方面进行天津大学工程教育的探索和改革。本文结合化学工程专业的特点,重点从专业
目的探讨5-Aza-CdR对凋亡诱导分子TRAIL抗胃癌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方法检测TRAIL蛋白的抗癌活性;采用RT-PCR方法检测caspase-8 mRNA的表达.结果 TRAIL 200 ng/ml作用7
目的探讨用体外转录方法制备EBV-LMP1C端RNA并用该RNA对其靶脱氧核酶进行初步筛选。方法用巢式PCR方法从绒猴淋巴细胞系B95.8细胞中扩增EBV-LMP1 exon c,重组入pGEM-11zf载体,并
王春林:秀莹,你好,能够有机会和你一起交流对于小说创作的看法,感到十分荣幸。就让我们的对话从你的代际归属开始吧。说到代际这样一个文坛普遍流行的概念,我首先想知道的是,你怎么看待这一概念?你觉得这一概念能否成立?假若承认这一概念的成立,那么,作为一位“70后”作家,你又是如何看待当下中国文坛不同代际作家的小说创作的?请展开谈谈你对诸如“50后”“60后”以及“80后”的理解与认识。  付秀莹:春林兄
目的跟踪观察机采浓缩血小板(platelet apheresis concentrates,PCs)在5%DMSO条件下于-80℃冻存1—5年的体外功能变化。方法玻璃珠柱检测血小板黏附功能,花生四烯酸诱导后检测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