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本刊编辑部 编导/冯文 黄淑君/编辑整理
学术支持: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一院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中山大学医学院附一院
“早熟”现象低龄化
据某媒体报道,世界上最年轻的妈妈只有5岁半,目前我国发现年龄最小的性早熟妊娠年龄为8岁,1岁小男孩竟然长胡须,4岁小姑娘出现“月经”,8岁男孩偷窥女性裸体……美国儿童专家指出,现在10岁孩子的体征和行为方式已经相当于过去的15岁少年。据一项不完全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儿童性早熟发生率已经达到1%,即100个孩子中就有1个儿童出现性早熟。我们在关注“早熟”现象的同时,从“早熟”的产生和食物链的“连锁反应”中找到了其主要发病原因。
“早熟”原因大调查
罪魁祸首——催生食物链
医学专家指出,人类已经无意识地陷入了食物催生“早熟”的陷阱中。从食物链的角度来分析,首先是人类不满足现有食物的现状和品种,于是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食物品种进行多种改良与换代,如转基因食品、含激素新食品、新品种早熟食物等不断出现,这些经由人类改良之后的食物,再经动物、人的消化循环系统进入人体。在大自然的循环往返中,人类自身间接地改变了其身体状况。“早熟”现象只是这个催生衍生物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就是这一部分干扰了人类正常的身体发育、繁衍与生存。
例如,自然正常状态下的鸡生长期通常为14个月,而以当今工业规模化方式喂养的肉食鸡,成熟期只需要两个月。为提高经济效益就在饲料中加入大量含化学成份的添加剂催生早熟。为了让家禽多长肉,饲养者就大量喂食“催肥剂”;让牛羊多产奶,就在牲畜体内注射含有雌性激素的“催奶剂”;让果菜早熟上市卖个好价钱,就过量喷洒“催熟剂”等等。而激素催生的家禽和催熟的蔬果,又通过食物链把残留的激素直接的输入给人体,催生人体发育早熟;同时土壤变性、水质破坏等自然环境污染,通过自然界的循环再次进入到人体。
“早熟”一号——激素蔬果
据报道,湖北荆州市有一名叫玲玲的5岁小女孩,在幼儿园上大班,可是最近,她妈妈发现她的胸脯日益隆起,下身也像来月经一样出现了流血现象,妈妈赶忙带她来到医院看病,诊断的结果是性早熟,原因是食用雌性激素过量所致。原来玲玲的父母是卖水果的商贩,玲玲经常可以吃到其他孩子很少吃到的反季节水果,而这些水果大部分是用激素催熟的。
专家指出,水果蔬菜中含有雌激素,确实会令水果长得更大、更鲜亮,如果长期食用这种催熟的瓜果,会导致一些小孩发育早熟,出现异于同龄正常人的生理状态。而除了催熟,外地产水果往往因长途运输而需要对水果进行保鲜,保鲜剂中也含有一定的激素和其他化学成份。
食品营养学专家指出,一株果树成长中最多可用一种激素,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水果种植业已较多应用,一株果树从幼苗至成熟而使用十几种激素,包括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生根素、抑制剂等几大类几十种,常用的有赤霉素(促进发育)、(果实长得大)、乙希利(促衰老催红)等等。还有一小部分果品打催熟剂、防腐剂。
专家提醒市民,尽可能远离“激素食品”,对形状异常、外观色泽美丽、味道平淡的水果要尽量少吃。
“早熟”二号——肉类里的特殊添加剂
有一种叫做“几月肥”的催肥饲料,猪吃了之后,猪肉里含有大量生长激素,被人体食用后,残留在其体内的生长激素被人体吸收并在人体内聚沙成塔,使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出现紊乱。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的一些肥大的肉鸡、鲜鱼等,在喂养的饲料中不排除激素的可能,且目前饲料生产企业数量多、鱼龙混杂,在饲料产品中添加医用激素的情况较常见。
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有含有激素的黄鳝。黄鳝是雌雄同体,小的时候为雌性,在生长过程中会慢慢变成雄性,由于雄性个头比雌性大,卖价好,有的养殖者会用避孕药或激素类药物促使黄鳝早熟。
当今给孩子补锌很流行,缺锌的孩子不爱吃饭,“高锌蛋”就成了家长青睐的食品。因此,有的饲料厂家就在蛋鸡饲料里加锌含量达1万ppm,而国家规定标准是50ppm以下,而锌在动物体内有明显的促进发育的作用。另外,一些快餐、可乐食品、饮料中也含有激素,从医学角度上讲,常喝此类含激素的饮料可以导致儿童性早熟。
专家指出,在人类食物链中,肉禽蛋奶含有的过量激素会在人体内“累积”,如果孕妇食用含过量激素类食物可以直接影响胎儿。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促生长剂和抗生素在动植物中要限量使用,但目前我国对“激素食品”还没有有效的监控办法和法律支持的整制手段。
“早熟”三号——环境类因素
国内外大量学术报告指出,由于洗涤剂、农药及塑料业制造厂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及其分解产物,如洗涤剂中的烷基化苯酚类,制造塑料制品过程中使用的添加剂、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类及双酚A等,对自然界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类激素污染物。此外,有机氯农药虽然现在很少使用,但过去大量释放农田,至今在土壤、水及植物中的含量仍然较高,这些污染物在自然界中降解到一定程度后,均被发现具有雌激素样的活性。研究表明,受环境雌激素物质的影响,无论是蔬菜、瓜果,还是肉类食物,都含有很高剂量的雌激素。如果被污染的水源、食物经皮肤吸收或被人体摄入,即可引起生殖器官及骨骼的发育异常。因此,环境类激素污染物可作为假性性早熟的直接病因。如果在胚胎早期受到此类物质的作用还可导致性别分化障碍。
“早熟”的恶果——人类自杀与毁灭
“早熟”所产生的后遗症是巨大的。尽管现在最直观的影响表面现象是导致了儿童的性早熟,但据美国儿童专家的意见,早熟带来的不仅仅是儿童生理方面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心理与行为方面的问题。“从身体特征上讲,他们已是成人,但从认知方面来讲,他们还是儿童。”
医学专家强调,长期食用动植物食品中的残留激素,可造成“阴盛阳衰”,男性雌性化的现象。环境激素被英国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生长在受激素污染水域中的大部分雄性鱼会变成两性鱼或雌性鱼,鸟类吃了含有杀虫剂的食物产卵减少,蛋壳变薄,很难孵出小鸟,一些鸟类甚至濒临灭绝。另外这些“早熟”食品还易诱发肥胖、囊肿等人类灾难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