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在不断地增加,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学校只有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才能使用社会的发展。学生就业的前提就是良好的职业能力,这也是后期更好的使用工作的重要保障。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就业市场中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为了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首先就需要提高自身的能力,这对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就业关键 学生能力 培养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推广,应届毕业生之间的竞争在不断地增强,就业压力和就业门槛都在不断的增加。在就业的时候,人们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是只凭学生的学历或者是所掌握的单一的技能。学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应该根据市场职业为导向,注重将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当前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在自身的认识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学生在高中阶段大多只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化课成绩,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大部分的学生只会考虑学校的好坏而非是自己所选专业。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对自身认识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对自身专业的就业方向、职业能力等方面只有简单的认识,对就业市场、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认识存在不足之处,往往会过于重视对自身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却忽视了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样却不利于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1]。
(二)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总体水平不高
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和重要保障。但是目前由于我国各地的院校在数量上以及扩招的规模都在不断地增加,这就降低了教师队伍的门槛,导致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总体水平不高,这样一来,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还有就是教师没有及时的关注社会中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就会与社会脱节,难以适应社会的要求。
(三)不合理的教学制度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目前我国在教育的过程中,仍然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实践教学。有的学校由于专业教学简单地理解为“技能教学”,将教学内容过于细化,这样在学生的知识结构方面就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这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2]。
(四)学校软硬件设施方面的缺失
为了顺利的开展实践教学,学校需要加强在软硬件方面的投入,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在这一方面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缺失,这样学生就会缺少实践的机会,不利于理论知识向技能方面的转变,这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掌握和提高。
二、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的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人的观念是一切行为和指导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就业为导向,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考虑职业发展、职业信念、职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道路、职业目标等方面,加深其对职业能力的理解,并在教学中构建职业能力的体系,注重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进取心、好奇心和责任心。根据社会中市场的实际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
教师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实施者和计划者,能够积极的引导学生的职业生涯。学校在扩充师资队伍的时候,应该遵循发展性、灵活性、高效性等方面的原则,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对师资队伍进行合理的分配。学校也应该制定出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建立健全教师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养。学校可以采用行业互培或者是短期专业培训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教师树立职业教育的理念,通过对其执教能力的提升,来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3]。学校还可以在教学中聘请专业的职场专业人士来给学生进行现场的讲解,加快专业知识与工作技能之间的联系。
(三)制定合理的教学制度
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应该充分的了解市场中就业需求,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制定合理的教学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应该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理实一体化、半工半读、工学结合、项目教学等培养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的认识职业能力,形成安全环保意识、服务意识、职业精神。在进行理论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加强对职业能力的渗入,通过实际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4]。
(四)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的模式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能力,就需要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来积极的开展。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的技能,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有利于学生积极的改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的了解整个行业和市场中对人才的需求,进而实现对自身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5]。校企合作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社会的实际需求,着重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结语:
随着社会中对人才需求的变换,各高校也需要相应的改变自身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来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与行业、市场需求更加的适应。因此,学校首先需要改变传染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其次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制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最后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来提高学生职业意识,不断的完善学生的能力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茂莉.高职学生关键能力与区域经济人才需求对接性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04:11-12.
[2]袁景丽.就业导向下的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试论伊春职业学院[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1:120-121.
[3]肖定菊.巧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培养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关键能力[J].成功(教育),2012,02:114-115.
[4]席晓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测量能力的培养[J].中国建材科技,2016,02:166-167.
[5]曾珍.基于就业导向下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8:215-216.
【关键词】就业关键 学生能力 培养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推广,应届毕业生之间的竞争在不断地增强,就业压力和就业门槛都在不断的增加。在就业的时候,人们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是只凭学生的学历或者是所掌握的单一的技能。学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应该根据市场职业为导向,注重将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当前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在自身的认识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学生在高中阶段大多只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化课成绩,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大部分的学生只会考虑学校的好坏而非是自己所选专业。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对自身认识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对自身专业的就业方向、职业能力等方面只有简单的认识,对就业市场、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认识存在不足之处,往往会过于重视对自身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却忽视了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样却不利于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1]。
(二)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总体水平不高
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和重要保障。但是目前由于我国各地的院校在数量上以及扩招的规模都在不断地增加,这就降低了教师队伍的门槛,导致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总体水平不高,这样一来,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还有就是教师没有及时的关注社会中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就会与社会脱节,难以适应社会的要求。
(三)不合理的教学制度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目前我国在教育的过程中,仍然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实践教学。有的学校由于专业教学简单地理解为“技能教学”,将教学内容过于细化,这样在学生的知识结构方面就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这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2]。
(四)学校软硬件设施方面的缺失
为了顺利的开展实践教学,学校需要加强在软硬件方面的投入,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在这一方面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缺失,这样学生就会缺少实践的机会,不利于理论知识向技能方面的转变,这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掌握和提高。
二、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的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人的观念是一切行为和指导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就业为导向,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考虑职业发展、职业信念、职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道路、职业目标等方面,加深其对职业能力的理解,并在教学中构建职业能力的体系,注重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进取心、好奇心和责任心。根据社会中市场的实际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
教师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实施者和计划者,能够积极的引导学生的职业生涯。学校在扩充师资队伍的时候,应该遵循发展性、灵活性、高效性等方面的原则,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对师资队伍进行合理的分配。学校也应该制定出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建立健全教师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养。学校可以采用行业互培或者是短期专业培训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教师树立职业教育的理念,通过对其执教能力的提升,来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3]。学校还可以在教学中聘请专业的职场专业人士来给学生进行现场的讲解,加快专业知识与工作技能之间的联系。
(三)制定合理的教学制度
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应该充分的了解市场中就业需求,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制定合理的教学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应该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理实一体化、半工半读、工学结合、项目教学等培养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的认识职业能力,形成安全环保意识、服务意识、职业精神。在进行理论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加强对职业能力的渗入,通过实际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4]。
(四)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的模式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能力,就需要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来积极的开展。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的技能,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有利于学生积极的改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的了解整个行业和市场中对人才的需求,进而实现对自身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5]。校企合作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社会的实际需求,着重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结语:
随着社会中对人才需求的变换,各高校也需要相应的改变自身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来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与行业、市场需求更加的适应。因此,学校首先需要改变传染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其次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制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最后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来提高学生职业意识,不断的完善学生的能力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茂莉.高职学生关键能力与区域经济人才需求对接性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04:11-12.
[2]袁景丽.就业导向下的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试论伊春职业学院[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1:120-121.
[3]肖定菊.巧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培养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关键能力[J].成功(教育),2012,02:114-115.
[4]席晓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测量能力的培养[J].中国建材科技,2016,02:166-167.
[5]曾珍.基于就业导向下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8: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