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刹一提笔,意识竟如封冻般凝于笔尖——叙些什么?又该从何叙起?忘记了有多久没有好好地提笔……我麻木地看着别人奋笔疾书。终于有一天,我发现我丧失了叙述自我的能力。我想写,但我已没有这个能力。我的脑子一片空白,我对写作,已经退到了零。我失去了原本跳跃的思维和流畅的文字,我没兴趣,也没了信心。”①
正在为学生被我们教成这样而痛心的时候,我又读到了《语文学习》2006年第10期鲁伟政的《关于学生作文“娱乐化”》一文。可以预见,写《台上台下》这篇文章的学生,经过鲁老师的一番指导,极有可能成为又一个对作文“没兴趣,也没了信心”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课标、教育者也是“台上”,而学习者则是“台下”。我们希望“台上”“台下”一致起来,即我们能按照我们预设的培养目标培养出大写的人。可是事实上,我们一些人的教育却从内部窒息了人的潜能,在写作方面呈现的便是让学生越来越不爱写作,最后出现兴趣、信心、能力都“退到零”的可怕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南辕北辙”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掌握着评价这把尺子的某些教育者没有真正理解新课标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教育的核心是“发展人”的理念。这种人是具有独立意志和自由精神的人。密尔在《论自由》中说,迫使一个意见不能发表就是对整个人类的掠夺。因为,假如那意见是对的,就失去了一个以错误换真理的机会;假如那意见是错的,也失去了从真理与错误的冲突中产生出来的、对于真理更加清楚的认识和更加生动的印象。一旦人们的整个精神发展被限制了,不敢追随任何勇敢、有生气的和独立的思想,那么必将没有而且也永不会有智力活跃的人民。新课改的理念正是向这一核心的回归。语文教育就是通过培养学习者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而发展其基本的生存能力、感悟能力和创造能力。听说读写中“写”的要求最高,综合性最强。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对学习者而言,教育者是“台上”;对教育者而言,国家课程标准是“台上”。然而,一些教育者根本没有正确理解国家课程标准这“台上”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他们的心中另有两个“台上”,一个是脑袋中过去陈旧的惯性思维,一个是眼下的高考。
过去陈旧的惯性思维要求一些教育者评价学生文章高下好坏的第一要素就是“主旨”“主题”“思想”。这“主旨”“主题”“思想”还要是宏大的,积极的。否则就斥之为“思想浅薄,缺乏深度”②,“内容消极的无主题的文章”③,这是我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全国人“统一服装”“统一思想”的余绪。衡量一篇文章高下好坏的要素不止一个,李海林就认为第一要素应该是“真实的言语任务”④。我们读学生的文章,要求学生写文章,首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自由表达,不是每一个人的每一篇文章都需要发表交流,不是每一个人的每一篇文章都需要宏大叙事。我们也需要学生为了某种需要写些“主题鲜明”“积极健康”的文章,但是“主旨”“主题”“思想”的来源应该出自写作主体的思考与选择,而不是来自教师事先的规定与外在的强加。这种迂腐的习惯性的作文要求,慢慢地使学生在作文中“不自觉地处于一种严重失语的状态,写作中没有了心灵的颤音”。⑤
眼下的高考作文批阅“潜规则”则是这些教育者的护身符。《南方周末》曾经披露过高考作文90秒钟“定生死”,其实真正参加过高考作文阅卷的人都知道,整个阅卷点任何一个阅卷小组的平均阅卷时间都远远少于90秒,其中还包括一些休息时间。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让一篇高考作文不被打低分?最好的措施就是“主旨”“主题”“思想”宏大、积极、明确。用这种无聊的应试标准衡量,《台上台下》这样的作文遭到老师的否定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注释]
①贾桂强:《“学生拒绝写作”的反思》,《教育科学论坛》2006年第4期
②鲁伟政:《关于学生作文“娱乐化”》,《语文学习》2006年第10期
③曾加乐:《〈台上台下〉是好作文吗?》,《语文学习》2006年第10期
④李海林:《论真实的作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年第5期
⑤郑友霄,章国华:《中学写作教学的困境与对策》,《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9期
[作者通联:江苏常州高级中学]
正在为学生被我们教成这样而痛心的时候,我又读到了《语文学习》2006年第10期鲁伟政的《关于学生作文“娱乐化”》一文。可以预见,写《台上台下》这篇文章的学生,经过鲁老师的一番指导,极有可能成为又一个对作文“没兴趣,也没了信心”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课标、教育者也是“台上”,而学习者则是“台下”。我们希望“台上”“台下”一致起来,即我们能按照我们预设的培养目标培养出大写的人。可是事实上,我们一些人的教育却从内部窒息了人的潜能,在写作方面呈现的便是让学生越来越不爱写作,最后出现兴趣、信心、能力都“退到零”的可怕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南辕北辙”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掌握着评价这把尺子的某些教育者没有真正理解新课标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教育的核心是“发展人”的理念。这种人是具有独立意志和自由精神的人。密尔在《论自由》中说,迫使一个意见不能发表就是对整个人类的掠夺。因为,假如那意见是对的,就失去了一个以错误换真理的机会;假如那意见是错的,也失去了从真理与错误的冲突中产生出来的、对于真理更加清楚的认识和更加生动的印象。一旦人们的整个精神发展被限制了,不敢追随任何勇敢、有生气的和独立的思想,那么必将没有而且也永不会有智力活跃的人民。新课改的理念正是向这一核心的回归。语文教育就是通过培养学习者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而发展其基本的生存能力、感悟能力和创造能力。听说读写中“写”的要求最高,综合性最强。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对学习者而言,教育者是“台上”;对教育者而言,国家课程标准是“台上”。然而,一些教育者根本没有正确理解国家课程标准这“台上”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他们的心中另有两个“台上”,一个是脑袋中过去陈旧的惯性思维,一个是眼下的高考。
过去陈旧的惯性思维要求一些教育者评价学生文章高下好坏的第一要素就是“主旨”“主题”“思想”。这“主旨”“主题”“思想”还要是宏大的,积极的。否则就斥之为“思想浅薄,缺乏深度”②,“内容消极的无主题的文章”③,这是我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全国人“统一服装”“统一思想”的余绪。衡量一篇文章高下好坏的要素不止一个,李海林就认为第一要素应该是“真实的言语任务”④。我们读学生的文章,要求学生写文章,首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自由表达,不是每一个人的每一篇文章都需要发表交流,不是每一个人的每一篇文章都需要宏大叙事。我们也需要学生为了某种需要写些“主题鲜明”“积极健康”的文章,但是“主旨”“主题”“思想”的来源应该出自写作主体的思考与选择,而不是来自教师事先的规定与外在的强加。这种迂腐的习惯性的作文要求,慢慢地使学生在作文中“不自觉地处于一种严重失语的状态,写作中没有了心灵的颤音”。⑤
眼下的高考作文批阅“潜规则”则是这些教育者的护身符。《南方周末》曾经披露过高考作文90秒钟“定生死”,其实真正参加过高考作文阅卷的人都知道,整个阅卷点任何一个阅卷小组的平均阅卷时间都远远少于90秒,其中还包括一些休息时间。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让一篇高考作文不被打低分?最好的措施就是“主旨”“主题”“思想”宏大、积极、明确。用这种无聊的应试标准衡量,《台上台下》这样的作文遭到老师的否定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注释]
①贾桂强:《“学生拒绝写作”的反思》,《教育科学论坛》2006年第4期
②鲁伟政:《关于学生作文“娱乐化”》,《语文学习》2006年第10期
③曾加乐:《〈台上台下〉是好作文吗?》,《语文学习》2006年第10期
④李海林:《论真实的作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年第5期
⑤郑友霄,章国华:《中学写作教学的困境与对策》,《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9期
[作者通联:江苏常州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