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期下,中央组织部以及各级组织机构都在内部人员管理上表现出极大的决心,力求排查内部存在的各种贪腐因素。对于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完善不仅是组织内部优化人员结构、提升组织工作效率的要求,更是保证组织廉政和优良风气的重要手段。各级组织部门以专项审核为契机开展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新一轮改革,从严格审核流程、强化网络管理以及向常态化转型等几个方面入手,将会提升整个组织结构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专项审核;完善;干部人事档案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0-000-02
一、前言
干部人事档案与普通档案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在组织的人员任用上有著更高层次的战略意义,直接关系到组织内部人员的工作能力、品德作风,良好的档案管理能够保证组织内部的纯洁和长期稳定,是新时期下党内领导做到“知人善任”的物质基础和机制保障。干部人事档案是造假的重灾区,这不仅会对组织人事架构造成隐患,还会直接损害党内风气,伤害群干关系与情感,在社会大众当中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都将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作为扭转不正之风的重要步骤,用人员自查以及专项审核等手段,来保证组织内部人员的纯洁性以及较高的职业素质。
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针对各级组织内频发的人员档案不实问题,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其较大的政治敏感度以及公众关注度,加速了一些问题的发酵。人们针对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主要是为了对候选人以及储备干部形成完善的认知体系,内容包括其年龄、学历、工作表现、奖惩记录,以及道德作风等等信息,相对比较丰富和全面的评价能够帮助人们了解其能力以及适应岗位,从而对认识上的选拔和任用形成一定参考。正是由于档案的客观性以及真实性特点,它才能够作为组织内部人员评价的依据,但有些人也借此钻了空子。由于干部个人履历以及档案信息能够直接与评级、升职、待遇等等挂钩,一些人利用职务之便或者人为的要求将档案进行篡改,并以此牟取更大的利益,一般违规的档案修改都与贪污腐败的事实达成了联系,由此可见,完善干部管理制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例如中央组织部完成了第一批对省管干部的档案审查,结果查出37起档案造假事件,涉及111名干部人员被停职。在调查和处理中,人们发现档案造假的实现多涉及多层级官员的职务操作,这之中大多掺杂的利益交换以及私人情感的作用,一些对干部素质有硬性指标要求的岗位成了档案造假的“多发地”。另外,多数的干部以及工作人员利用的正是尚未覆盖和发展全面的档案管理网络,一些不联网或者人为性较强的环节成为了人们大动手脚的便利条件,上下层级之间的心照不宣也成为了档案造假的温床。在此基础上,人们既要认识到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艰巨性和较大的难度,也应该对相关的调查审核做好充分的准备,也能够更加细致、全面的“体检”来发现干部人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由此隐藏的更大的利益关系。除此之外,人们也应该总结近些年查处贪污腐败问题的经验,将相关的党风廉政建设以及专项审核形成系统、连贯的工作流程,防止一些干部做一时文章,和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打太极”。
三、以专项审核为契机完善干部人事档案功能的主要渠道
(一)严格审核,杜绝在档案“整容”
2014年以来,中央组织部开始推进各级组织的干部档案审核工作,并按层级关系逐步展开。专项审核的推进一方面是针对近些年影响范围比较广、涉案人员以及利益规模较大的档案贪腐案件,希望从源头上对干部的工作能力以及履历的真实性进行检验,从而避免类似情节严重的案件发生,另一方面,组织部门也考虑到了现阶段干部人员选拔任用机制的改进和补充,对干部人员人事档案的专项审查能够反映出管理模式上的漏洞,从而方便人们对症下药,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严谨性。
专项审核的开展能够进一步的实现人们对审核项目、审核流程的规范,比如不同部门的领导干部档案需要由不同身份的多人进行联合审核,对档案本身以及档案内容实现全面的调查,并在过程中形成文字记录,明确每个审核人的职责。这样的设置在原有档案审查的基础上扩大的规模,在权威性以及可靠性方面有了更大的保障。另外,明确的责任划分有利于实现审查工作的合理性和透明度,一旦问题出现,也便于问责。实际上,专项审核小组以及负责日常审核的工作人员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可能会遇见多种多样的困难,不论是人为原因造成的,还是客观事件引起的因素,都会给一般工作流程造成阻碍。比如一些人为原因造成的档案丢失或缺失,证明人的下落不明,一些机构和更名、重组或者破产等等。调查过程中人们除了需要看到完整有序的干部档案,还需要对其真实性进行深入的调查,这也是专项审核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一些有造假嫌疑或者档案造假事实的人员,相关部门应当立即对其违法违纪行为进行通报和处理,体现从严治党原则。
(二)加快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
将干部人事档案纳入信息网络,实现在线管理是近些年党的工作转型升级的重要渠道之一,这种做法不仅是现阶段组织网络化管理的现实要求,也是进一步优化组织工作模式,提升工作和服务效率的必经之路。人们在致力于档案管理网络全覆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部分地区信息滞后、管理改革缓慢的问题,这不仅放缓了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步骤,还为一些人的档案造假提供了便利。他们在一些尚未实现网络覆盖的地区进行档案的改动,造假年龄、学历、工作经历以及评价,从而帮助自己在人员升级、调动上“平步青云”,个别人甚至更加嚣张的将档案造假摆上台面,明码标价的对档案造假进行利益上的交换,从中谋取私利。这些行为不仅违反组织几率,严重的更触犯法律,少数地区在信息化管理上的不足不应该成为一些不法分子贪污腐败的理由。对此,人们更应该认识到加快完善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紧迫性,并尽快出台针对一些偏远地区网络覆盖相对滞后而实行的补充方案,防范在转型期极易发生的风险。中央组织部以及各级组织部门还应该在进行常规网络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强化系统网络的稳定性,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性以及相关权限设置的合理性。此外,人们还可以继续完善档案查询和公示制度,为广大群众提供干部档案查询渠道,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公众监督与社会监督,鼓励人们在发现一些干部作风问题之后及时举报,用社会公众的巨大力量来保证干部工作和行为的合理合法。 (三)完善审查体制与体系,促进专项审核常态化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漏洞以及一些“有心人”是长期且客观存在的,人们不能够仅仅寄希望于一次力度较大的专项审核或者是一个批次的档案“体检”。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档案造假事件也反映出了这一行为在事件上的连续性以及人为操作的可控性。因此,各級组织部门在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检查的过程中,还需要积累经验,努力将审核以及检查作为一项常态化的工作持续下去,长久的杜绝这种不正之风复燃,将事件中所牵涉的人情关系、组织关系彻底清查并斩草除根。一方面,专项审查的机制以及部门应该得到明确,包括部门职责、人员选拔、定期轮换制度以及日常工作记录等等,这些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能够代表社会各个基层利益,并且本身没有违法违纪等不良记录,才能够降低审核审查的内部风险。
另一方面,需要对专项审核机制以及工作流程进行进一步规范,对组织内部涉及的干部档案进行清查,明确应查实查人数以及对应人员,防止出现漏网之鱼。另外,各个组织部门的档案审核,需要由上至下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不论是部门管理还是档案审核记录与结构,都应该纳入信息管理网络,用有效的系统管理来为工作人员的审核工作形成保障。审核工作的进行还需要与结果通报紧密联系,老百姓之所以关注干部人员的档案履历是否“清白”,是因为一些干部官员的决策行为将会直接作用于他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向社会大众及时通报干部档案调查结果和相应处理不仅是专项审核工作流程的必要环节,也是完善审核职能、发挥审核实效的必然要求。
四、总结
结合近些年重点整治的贪腐案件,人们发现档案造假成为了一系列恶性行为的铺路石,并且这一风气有逐渐公开化的趋势。对此,中央组织部以及各级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用强有力的制度把控和专项审核实现对档案造假、“洗白”等问题的查处,消除少数人的侥幸心理,用机制完善和工作方法升级来实现有效的、现代化的人事管理,希望新时期下干部人事管理工作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徐正华,曹慧,尹渊博.以专项审核为契机完善干部人事档案功能[J].珠江水运,2015(24).
[2]李劲峰,李斌,陈尚营.干部档案造假乱象:年龄越填越小,学历越填越高[J].决策探索,2015(9).
[3]任春霞.对干部人事档案专项清理的探讨[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4).
作者简介:尹艳华(1975-),湖南衡阳人,政工师,本科学历,湖南外贸职业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专项审核;完善;干部人事档案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0-000-02
一、前言
干部人事档案与普通档案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在组织的人员任用上有著更高层次的战略意义,直接关系到组织内部人员的工作能力、品德作风,良好的档案管理能够保证组织内部的纯洁和长期稳定,是新时期下党内领导做到“知人善任”的物质基础和机制保障。干部人事档案是造假的重灾区,这不仅会对组织人事架构造成隐患,还会直接损害党内风气,伤害群干关系与情感,在社会大众当中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都将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作为扭转不正之风的重要步骤,用人员自查以及专项审核等手段,来保证组织内部人员的纯洁性以及较高的职业素质。
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针对各级组织内频发的人员档案不实问题,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其较大的政治敏感度以及公众关注度,加速了一些问题的发酵。人们针对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主要是为了对候选人以及储备干部形成完善的认知体系,内容包括其年龄、学历、工作表现、奖惩记录,以及道德作风等等信息,相对比较丰富和全面的评价能够帮助人们了解其能力以及适应岗位,从而对认识上的选拔和任用形成一定参考。正是由于档案的客观性以及真实性特点,它才能够作为组织内部人员评价的依据,但有些人也借此钻了空子。由于干部个人履历以及档案信息能够直接与评级、升职、待遇等等挂钩,一些人利用职务之便或者人为的要求将档案进行篡改,并以此牟取更大的利益,一般违规的档案修改都与贪污腐败的事实达成了联系,由此可见,完善干部管理制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例如中央组织部完成了第一批对省管干部的档案审查,结果查出37起档案造假事件,涉及111名干部人员被停职。在调查和处理中,人们发现档案造假的实现多涉及多层级官员的职务操作,这之中大多掺杂的利益交换以及私人情感的作用,一些对干部素质有硬性指标要求的岗位成了档案造假的“多发地”。另外,多数的干部以及工作人员利用的正是尚未覆盖和发展全面的档案管理网络,一些不联网或者人为性较强的环节成为了人们大动手脚的便利条件,上下层级之间的心照不宣也成为了档案造假的温床。在此基础上,人们既要认识到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艰巨性和较大的难度,也应该对相关的调查审核做好充分的准备,也能够更加细致、全面的“体检”来发现干部人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由此隐藏的更大的利益关系。除此之外,人们也应该总结近些年查处贪污腐败问题的经验,将相关的党风廉政建设以及专项审核形成系统、连贯的工作流程,防止一些干部做一时文章,和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打太极”。
三、以专项审核为契机完善干部人事档案功能的主要渠道
(一)严格审核,杜绝在档案“整容”
2014年以来,中央组织部开始推进各级组织的干部档案审核工作,并按层级关系逐步展开。专项审核的推进一方面是针对近些年影响范围比较广、涉案人员以及利益规模较大的档案贪腐案件,希望从源头上对干部的工作能力以及履历的真实性进行检验,从而避免类似情节严重的案件发生,另一方面,组织部门也考虑到了现阶段干部人员选拔任用机制的改进和补充,对干部人员人事档案的专项审查能够反映出管理模式上的漏洞,从而方便人们对症下药,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严谨性。
专项审核的开展能够进一步的实现人们对审核项目、审核流程的规范,比如不同部门的领导干部档案需要由不同身份的多人进行联合审核,对档案本身以及档案内容实现全面的调查,并在过程中形成文字记录,明确每个审核人的职责。这样的设置在原有档案审查的基础上扩大的规模,在权威性以及可靠性方面有了更大的保障。另外,明确的责任划分有利于实现审查工作的合理性和透明度,一旦问题出现,也便于问责。实际上,专项审核小组以及负责日常审核的工作人员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可能会遇见多种多样的困难,不论是人为原因造成的,还是客观事件引起的因素,都会给一般工作流程造成阻碍。比如一些人为原因造成的档案丢失或缺失,证明人的下落不明,一些机构和更名、重组或者破产等等。调查过程中人们除了需要看到完整有序的干部档案,还需要对其真实性进行深入的调查,这也是专项审核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一些有造假嫌疑或者档案造假事实的人员,相关部门应当立即对其违法违纪行为进行通报和处理,体现从严治党原则。
(二)加快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
将干部人事档案纳入信息网络,实现在线管理是近些年党的工作转型升级的重要渠道之一,这种做法不仅是现阶段组织网络化管理的现实要求,也是进一步优化组织工作模式,提升工作和服务效率的必经之路。人们在致力于档案管理网络全覆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部分地区信息滞后、管理改革缓慢的问题,这不仅放缓了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步骤,还为一些人的档案造假提供了便利。他们在一些尚未实现网络覆盖的地区进行档案的改动,造假年龄、学历、工作经历以及评价,从而帮助自己在人员升级、调动上“平步青云”,个别人甚至更加嚣张的将档案造假摆上台面,明码标价的对档案造假进行利益上的交换,从中谋取私利。这些行为不仅违反组织几率,严重的更触犯法律,少数地区在信息化管理上的不足不应该成为一些不法分子贪污腐败的理由。对此,人们更应该认识到加快完善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紧迫性,并尽快出台针对一些偏远地区网络覆盖相对滞后而实行的补充方案,防范在转型期极易发生的风险。中央组织部以及各级组织部门还应该在进行常规网络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强化系统网络的稳定性,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性以及相关权限设置的合理性。此外,人们还可以继续完善档案查询和公示制度,为广大群众提供干部档案查询渠道,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公众监督与社会监督,鼓励人们在发现一些干部作风问题之后及时举报,用社会公众的巨大力量来保证干部工作和行为的合理合法。 (三)完善审查体制与体系,促进专项审核常态化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漏洞以及一些“有心人”是长期且客观存在的,人们不能够仅仅寄希望于一次力度较大的专项审核或者是一个批次的档案“体检”。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档案造假事件也反映出了这一行为在事件上的连续性以及人为操作的可控性。因此,各級组织部门在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检查的过程中,还需要积累经验,努力将审核以及检查作为一项常态化的工作持续下去,长久的杜绝这种不正之风复燃,将事件中所牵涉的人情关系、组织关系彻底清查并斩草除根。一方面,专项审查的机制以及部门应该得到明确,包括部门职责、人员选拔、定期轮换制度以及日常工作记录等等,这些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能够代表社会各个基层利益,并且本身没有违法违纪等不良记录,才能够降低审核审查的内部风险。
另一方面,需要对专项审核机制以及工作流程进行进一步规范,对组织内部涉及的干部档案进行清查,明确应查实查人数以及对应人员,防止出现漏网之鱼。另外,各个组织部门的档案审核,需要由上至下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不论是部门管理还是档案审核记录与结构,都应该纳入信息管理网络,用有效的系统管理来为工作人员的审核工作形成保障。审核工作的进行还需要与结果通报紧密联系,老百姓之所以关注干部人员的档案履历是否“清白”,是因为一些干部官员的决策行为将会直接作用于他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向社会大众及时通报干部档案调查结果和相应处理不仅是专项审核工作流程的必要环节,也是完善审核职能、发挥审核实效的必然要求。
四、总结
结合近些年重点整治的贪腐案件,人们发现档案造假成为了一系列恶性行为的铺路石,并且这一风气有逐渐公开化的趋势。对此,中央组织部以及各级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用强有力的制度把控和专项审核实现对档案造假、“洗白”等问题的查处,消除少数人的侥幸心理,用机制完善和工作方法升级来实现有效的、现代化的人事管理,希望新时期下干部人事管理工作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徐正华,曹慧,尹渊博.以专项审核为契机完善干部人事档案功能[J].珠江水运,2015(24).
[2]李劲峰,李斌,陈尚营.干部档案造假乱象:年龄越填越小,学历越填越高[J].决策探索,2015(9).
[3]任春霞.对干部人事档案专项清理的探讨[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4).
作者简介:尹艳华(1975-),湖南衡阳人,政工师,本科学历,湖南外贸职业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