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教学疑点的文化解读思考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fly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古代文学的历史中,有许多长篇的叙事诗,但是最早的还隶属于《孔雀东南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则作为重点科目进行讲解。“乐府双璧”则是由《木兰辞》与《孔雀东南飞》所构成,高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尤为崇敬刘兰芝与焦仲卿这两个文学人物,向往他们为了爱情至死不渝的态度。《孔雀东南飞》的写作背景处于东汉末年时期,距当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由于写作年限比较久远,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时常会遇到在对古典文化了解中存在的困惑。
  关键词: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文化;解读价值
  


  前言:
  在汉代最盛行的思想意识为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其中的弊端牵制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到东汉末年期间,儒家的思想才逐渐的推出历史的舞台,天空才呈现明亮的色彩。人性在自然的陈诉[1]和请求以及解放思想的过程中仍然受到挫折,本论文笔者根据自身在《孔雀东南飞》教学中的文化解读,简述概括教学中的疑点并解答。
  一、简述刘兰芝所受到谴责的文化解读
  文章的开头,叙述了刘兰芝与丈夫焦仲卿之间共同的内容,即刘兰芝与丈夫母亲之间的矛盾,焦母挑剔刘兰芝,并且故意找麻烦,从文中的“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中可以体现,没明确为何对刘兰芝会产生不满的情绪,两者之间矛盾达到什么程度也无从交代。但是“吾意久怀忿”这句话体现了焦母对刘兰芝不满的情绪已经许久,但是因故怀忿无从交代。从文章中开篇的叙述能够体现出刘兰芝知晓焦母对其不满,对与焦仲卿的婚姻更是不满,有意阻止婚姻的继续,在表面上并没有捅破。从“及时相遣归”[2]可以看出刘兰芝是个聪明和果断的人,明知自己在焦家无法继续生存,所以为了保住自己的尊严主动要求被遣回家。但是焦母所驱使的理由“此妇无礼节”更加难以让人信服,虽然没明确的表明刘兰芝是因为无法忍受焦母所离开,但是这种牵强的理由在当时的社会处理的方法应是先进行一番教育,然后观察教育后的效果,如果无效才会强迫刘兰芝离开。并且,焦仲卿与刘兰芝结婚许久,他都未发现刘兰芝存在这种“无礼节”行为,促使二人殉情而死,真相究竟如何才会促使刘兰芝与焦母两人的关系如此恶劣,主动离开焦仲卿。
  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体系之下,已婚女子被休并不是如《孔雀东南飞》中叙述的如此之简单,是具备多重条件制约的。关于婚姻家庭礼制相关的内容从《礼》中就有所体现[3],在汉朝,如若想要休了明媒正娶的妻子,那么就要符合“七出”即对父母不孝、膝下无子女、意淫、善于妒忌、盗窃、话多、有重大疾病,之中符合其中一种都允许休妻,但是符合“三不出”其中一条就不可休妻,即无娘家可归者、曾经为公婆守孝满三年者、结婚时贫贱婚后富贵的情况。
  根据文章叙述的内容,结合“七出三不出”,刘兰芝仅属于膝下无子女,这点促使焦母的不满。学生认为刘兰芝年轻,说不定过几年就生育了,或者是焦仲卿可以娶妾来延绵子嗣。所以刘兰芝膝下无子女,闷闷不乐,是焦母看不上刘兰芝的原因,而焦仲卿为官府人,社会地位不高,无权利纳妾,而且焦仲卿与刘兰芝两人之间伉俪情深,答应娶妾的可能性尚小。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以孙策和袁术两个军事团体的争夺不休,作为官府中的人,焦仲卿如果无子嗣,倘若遭遇不测,那焦家就无后续,焦母考虑到这一点,才对刘兰芝的态度越发刁难,所以刘兰芝决意的离开也就理所当然。
  二、焦仲卿对于事情的发生无法制止的文化解读
  学生认为焦仲卿与刘兰芝为何不采取解决对策就双双殉情而亡,例如可以选择刘兰芝与焦母二人分居或者是将刘兰芝带到庐江府,还有一点疑惑在于为何不与焦母进行强硬的反抗,反而如此懦弱。
  首先,分居在古代社会是行不通的,儒家思想表明:父母健在者,不可分开居住,父母不在者,兄弟之间不可分开居住[4]。所以分居在当时儒家思想盛行的背景下是不可行的,刘兰芝与焦母的矛盾也会因此更加激化。
  其次,为何不可跟随焦仲卿去上任?自古“忠孝”不可两全,焦仲卿留刘兰芝在家是为了尽孝,不得已离家在于为了自身的前程所着想,而且焦仲卿的官职无权利携带家眷。
  最后,焦仲卿与焦母二者之间的抗争是否太过于碑弱。在當时的时代背景下,家族利益与个人荣辱是密不可分的,“诛九族”是封建社会的真实写照。所以娶妻休妻都是关乎于整个家族利益的,文章中的两家对于母子的描述不同,焦母霸道不讲道理,刘母想管却没有权利去管,而且当时刘兄社会地位高于焦仲卿,有相应的话语权,而焦仲卿地位较低,针对焦母的蛮横不讲理即使哭诉也不会产生效果,致使焦仲卿与刘兰芝殉情而亡。古代社会的家庭管理中,婆婆对儿媳是具备管理的权利的,但是女婿的好坏对于女方家族而言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决定着家族是否荣誉,还是会带来灭顶之灾。因此,关于女儿所有的遭遇,刘母是有所理解的,刘兄所说的话刘母和刘兰芝是不许有抗争行为的,所以刘兄强硬的态度,造就了焦仲卿的无奈。
  三、贵公子在刘兰芝被遣后求婚,刘家女子对富贵的冷漠态度的文化解读
  学生认为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刘兰芝属于再婚,为何贵公子还会对其求婚。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的社会并不是很在意女子再婚,也不会将其作为耻辱[5],学生认为刘兰芝不尊伦理纲常,不如祥林嫂。实际则不然,学生是站在后人看待古人的角度,运用现实的标准去评价刘兰芝,而且祥林嫂处于的社会环境与东汉末年的历史氛围不同。伦理纲常的严谨规定是在宋朝,而逐步完善是在明清阶段,所以东汉末年主流奉行的是儒家思想。
  刘兰芝在见到焦仲卿之后,叙述了自己遭受的苦难,从之前同意再婚,无殉情想法到会面后做出殉情决定。焦仲卿与刘兰芝在开始是拥有爱情的,但是鉴于外在因素的阻挠,促使爱情面临考验,不得不抗争,到后来的殉情,都体现了美好的爱情和誓死维护爱情的态度。
  刘母为何对于刘兰芝拒绝县令、太守的求婚无劝说行为,当时的社会,女子嫁入的越富贵,对于女方家和子孙后代都有好处,是每名女子都向往的生活[6]。但是,刘兰芝所处乱世之中,战事频繁发生,官员更替时有发生,孙坚与孙策父子就死于政敌的手里,所以说地位越高以后遭遇的险境就越复杂,因此,刘母与刘兰芝对于富贵的冷漠态度则是想保刘家安稳,远离纷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关于《孔雀东南飞》的教学疑点进行简单的讲解,虽然在学生心中对于刘兰芝与焦仲卿这种追逐真挚美好的爱情所希翼,但是对于焦仲卿及焦母的形象则鄙视。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对于感情的认知是片面的,况且文章写作的情况也不一定是真实的生活,只是作者为了刻画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需要对写作背景进行查阅,才能够正确的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锻炼自身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海舟.文本解读必须立足文化的高度[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6(2):38-41.
  [2]吕宁.中学语文词曲意象解读教学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7.
  [3]童志斌,陈文玲.“字本位”:文言文教学“文化解读”的有效途径——2016年度语文教育研究论著评析之三[J].中学语文(上旬·教学大参考),2017(6):7-12.
  [4]殷乐乐,白若冰,周传祥.浅谈语文文本解读切入视角及运用[J].文存阅刊,2017(20):104-105.
  [5]上官素荣.用民俗文化视角解读文本内涵 ——民俗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运用[J].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6(12):22-26.
  [6]尹东海,任筠.中学语文文言文解读策略——以现行人教版中学语文教科书文言文选文为例[J].凯里学院学报,2016,31(5):183-186.
  作者简介:李艺娃(1991.1-),女,吉林长春,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级硕士(在读),学科教学语文。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教育改革工作也得到了显著推进。从幼儿园、小学到高中,我见证了老师教学方式的不断进步和改变。在当前的高中学习环节中,多媒体教学已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在此谈谈我经过调查与自身体会后得出的观点:我认为传统媒体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手段都具备各自优势,但是传统媒体教学手段的不足也是当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主要优势。所以在我的学习中,认为可以将两种教学方式进行优势互补。作为
期刊
摘要:中学历史课程承载着世界历史尤其是中国历史的教育功能与使命,历史教学必不可少。而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同时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凭借,因此,史料教学的重要性就显得不言而喻,成为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主流方式之一。本文论述了当前高中史料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解决这些不足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教学;高中教学    与国外相比,国内在史料教学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
期刊
摘要:班主任的工作,是触动学生心灵的教育。班主任的爱是教育良知,从四个渠道用爱架起班主任和学生的桥梁,达到爱生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班主任;爱;桥梁    走上教坛到现在,一晃眼十七年光景了,最近还刚与从教第一届的班长通过电话,她早已为人母。脑海里闪过一张张似熟悉又陌生的脸孔,一幕幕既甜蜜又辛酸的情景。育人为本,是一个班主任的工作核心。在多年的工作中,我深刻地体会到,要教育好学生,必须真诚地爱学
期刊
摘要:爱是教育亘古至今不变的主题。从初生的呀呀学语,到青春的蓬勃朝气,从蹒跚学步的懵懂顽童,到意气风发的才俊精英,谁曾离开过师爱?谁攀登的阶梯上没有层层教师的臂膀?教师之爱,是百年树人的阳光雨露,诠释了教师在新形势下的职业内涵,赋予了教师职业新的生命,昭示了教师永恒的主题——爱。  关键词:师爱诠释;奉献;职业追求;探索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大音希声,大爱无痕。因为师爱,学生成才,因为师爱,
期刊
一个人的素质应该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方面。即: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其对外界事物感应、感知、应变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以及实践和创新等能力的综合体。素质教育则是培养和提高这个综合体的教育。小学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决定整个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只注重如何向学生传授文化理论知识,让其尽快地掌握和领会知识要点,以便在考试中夺得高分。这样的一种教育形式实际上是在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学体制不断提高,语文的教学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改观,对小学语文作文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科目,它的写作在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对写作现状的分析后,我们认为大量的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汇量而且能够提高写作水平。词汇量的积累在写作中十分重要,单单的课内阅读是无法满足当今的教学要求的。因此,学校和家长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  关键词:课外阅读
期刊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对于教学设施不全,教学条件有限的农村学校的来说,做到实验教学,很难实现。多年来我一直在探索、尝试、解决中。在生物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延伸生物课堂教学,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下面谈谈自己的做法:  以前生物教学中的实验,我会努力到实验室、身边找材料,能做演示实验的尽量做,不能做的就在网上找视频
期刊
摘要:小学教育近几年进行了许多重大的改革,使得小学语文教育也面临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所以为了提升小学语文教育的质量水平,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意识到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本篇文章将小学语文的教育问题作为议论的中心,提出了帮助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给予小学语文教师一定启发。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重要性;现状;策略    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期刊
摘要: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情况,指导学生阅读《朝花夕拾》:从阅读方法、阅读思路、内容整理、文章归类、知识点的积累、答题技巧的提升等方面进行指导,并引导学生读更多的名著,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阅读要求:“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参考中考必考名著篇目:《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明白谈迁的信念、厄运及在厄运面前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  3、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地信念,就会有希望。  二、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明白谈迁的信念、厄运及在厄运面前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  3、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地信念,就会有希望。  三、教学难点:  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