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口语交际是人们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表达情感的重要形式。因此,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关键词口语交际能力;语文素养;创设情境;展开想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4-024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以汪国真的《超越自我》为例,分析了这首诗歌中的用词特点和结构特征,首先文章介绍了成分省略、语序倒置、语句凝缩等用词特点,随后文章介绍了诗歌中的叙述结构和意义结构等内容,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现代诗歌;结构特征;叙述结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7661(2018)21-0247-01 诗歌是我国传统国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发
摘 要 遗传问题是教学重难点,也是高考热点,更是学生棘手考点。有限时间内,若能应用排除法快速解答选择题,可为后面解题腾出时间。本文结合例题简要分析排除法在遗传选择题中的应用。 关键词 高考生物;遗传;排除法 中图分类号:A,Q1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210-01 近年高考更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以考查理解能力为主,获取信息、推理分析问题能力为辅,识记
摘 要 初中阶段相比阅读习惯尚不成熟、阅读内容尚且狭窄有限的小学阶段,以及相比教学内容繁多、课业量较大的高中阶段,可以说是养成名著阅读良好习惯、积累名著阅读内容的黄金阶段。学生以及家长、教师其实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语文成绩、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培养。“名著导读”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启,正是为了给初中生做一些名著阅读的引导,熏陶初中生的情操,开阔他们的眼界、视野,为他们今后的
摘 要 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志愿活动能切实提高少先队员的思想水平和能力,作为少先队的主人翁少先队员应该在志愿活动中充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本文以我校一次志愿者活动为例浅谈如何培养少先队员的自主性。 关键词 少先队员;志愿活动;自主性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6-0165-01 一、方案自“策”,敢说敢想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
摘 要 在教育水平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育形式与教育理念正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而发生深刻变革。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教学任务由于主要面向自然界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在传统教学方法与理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以实践、探究、应用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全新教学模式。因此在当前高中阶段物理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结合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进行培养就成为了业界探讨
摘 要 小学生空间思维不成熟、建模能力欠缺等不足需要教学过程中的“乐”与“趣”并存,方可激发其对于数学学习的动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情境创设使学生在动态情景中获得乐趣,新知探究让学生在操作中学到技能,角色扮演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挖掘趣味因素,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寓教于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关键词 小学数学;趣味性;动态情境;操作探究;角色扮演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阅读教学中适时地进行读写结合训练贴近学生的写作实际,符合学生的写作心理。充分利用教材中优美的句、段、篇作为读写结合的范本,让学生通过小练笔的形式,及时运用阅读中所积累和感悟的知识进行写作,激发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而边读边写、学用结合的做法,更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关键词 以读促
摘 要 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生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所讲的内容,不去思考任何相关的问题。如果教师的语言不够生动有趣,学生更难集中精神,认真听讲。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很难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幸福感,更多的是枯燥乏味。高中又是学生求学阶段最为关键的时期,需要学生勤奋苦读,一丝不苟,这就会在无形中带给学生巨大的压力,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提不起兴趣,更加影响学习的成绩。因此,对于
摘 要 新课程需要有效的课堂教学,本文结合笔者一线教学实践,从变图形、变条件和结论、变解法三个方面来浅谈通过给例题“变脸”,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例题教学;变脸艺术;初中数学;有效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221-01 笔者认为,加强变式教学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变式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变换直观材料或事物呈现的形式,使教学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为突显语文课的语用功能,近两年我市、我校在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努力寻求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使语文课呈现了让笔者过目难忘的情趣,现以例探微,采撷梳理之。 课前谈话:探微语文课“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情趣之美 许多优秀教师总能借助那简短的三五分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