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如何配合来转变“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来源 :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wang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就目前的教学来说,“学困生”的现象较为严重,很多学生缺乏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所以在學习上无法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对学生的学习来说,不仅要依靠学校和老师的努力,也需要家长的监督,双方只有展开深入的配合,才能促使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从而促进其学习上的不断进步和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家校 相互配合 学困生 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从小培养的,对于学生的日后长远发展将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学习态度也是学习习惯的一种外在体现。因此,是否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就决定了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能否保持积极的学习动力和持续的学习。因此,家庭和学校都应当认识到转变“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努力促进学生学习上的进步。
  1 问题研究背景及意义分析
  对于我国目前的教学来说,很多学生都存在有不良的学习习惯的现象。很多学生在年纪较低的时候,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所以虽然在低年级的时候能够有较好的学习成绩,但是由于缺乏优良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所以导致在高年级学习的过程中就落后于人。而那些学习成绩良好的学生,始终都是保持着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认真的学习习惯。
  但是,对于当今的学校内部教学来说,部分教师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意识还不够,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指导性。同时,部分家庭也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和学习态度改善缺乏良好的策略,导致学校和家庭没有取得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也无法得到本质的提高。因此,基于该背景下,研究家庭和学校双方应当如何有效配合,从而有效转变“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便成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只有家庭和学校积极做好配合工作,彼此有效沟通,才能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和态度养成提供良好的助力。
  2 家校配合转变"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和态度的路径分析
  2.1 在合作中建设尊重信任氛围
  如果要实现家校之间的相互配合,来促进“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和态度的改变,就要在学校和家庭的合作之间建设一个互相尊重、彼此信任的良好氛围。首先,由于“学困生”缺乏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因而常常会在老师和家长的脑海中留下不爱学习、不认真完成作业的印象,所以常常会导致学生和教师、家长之间难以取得信任,而这种不信任感又会进一步地导致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形成恶性循环。
  当老师检查作业时,如果一个学习习惯良好的学生向老师表明自己忘记带作业了,老师常常会表示相信,而当一个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向老师表明自己忘记带作业了,老师常常就会表示一个怀疑的态度。于是,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形成一个惯性思维。因此,如果想要改善“学困生”目前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教师和家长就应当建立起对学生的信任。而当学生感受到了被信任的感觉之后,就会自发地改变原有的一些坏习惯,向具有良好学习态度的学生学习[1]。
  除此以外,学校还应当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家庭和学校作为学生成长发展中的两个必要部分,缺一不可。但是在很多时候,家长往往都会有一种将孩子交给学校的想法,认为只要老师教导,孩子就能成才,这样的思维其实是错误的。只有当教师与家长都将学生的成长发展作为第一考量时,才能真正为学生的习惯养成提供助力[2]。
  2.2 搭建良好的家校沟通渠道
  在当今的教学来说,主要是通过学校来提供学生教学,家长在很多时候都处于一个角色缺失的位置,所以对于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和学习态度培养难以落到实处。因此,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无论是表现良好的地方,还是表现欠缺的地方,教师都应当对家长进行及时反馈,帮助家长在生活中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态度进行引导。而家长也应当将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对老师及时进行反馈,从而帮助老师进一步了解学生,为其制定更为详细合理的教学计划。
  家长和教师双方除了要及时进行反馈之外,也要积极沟通交流彼此的教学理念的想法。同时由于互联网媒体的发达,家庭和学校的交流平台也从线下发展到了线上,由于没有了时间和地点的约束,所以会极大地方便两者之间的沟通效率。因此,家长和学校要积极利用多种手段和途径,来搭建一个良好的家校沟通渠道,从而转变“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3 结语
  对于当今的教学来说,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校和家长之间就应当积极配合,在合作中建设尊重信任氛围,给予“学困生”以一定的信任,并且促进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反馈和交流,同时搭建良好的家校沟通渠道,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来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逸飞.家校合作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影响与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000(026):219.
  [2] 乔玉函.把爱洒向最需要的孩子——浅谈如何培养初中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中国校外教育,2015.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益气宣窍方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实
仲唐——《格萨尔》唐卡最初从说唱艺人的简略人物画,到“拉日哇”的专门创作,再到19、20世纪宁玛派、萨迦派僧人专门绘制,逐渐成为一种史诗图像传承方式。这些仲唐或保存和
目的探究揿针结合局部通窍推拿法对肺脾气虚证慢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6年2月—2017年1月120例慢性鼻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治疗组、推拿组、揿针组。比较三组患者
文化政策是指有关文化产晶(包括物质形式及精神内容)的生产和管理制度的公共政策。国家认同或归属认同是民族国家文化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及目标,世界局势发展凸显身份认同议
总结丁元庆教授从湿热辨治头痛的经验,认为目前湿热头痛因于外感者少,湿热多源于内生,病在中焦阳明气盛或太阴脾气不足。当精神紧张或过食肥甘厚味则精微物质不归正化,易生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