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月的一个雨夜,几近凌晨,应老师给我分享了一篇工作室送培送教的研讨会活动报道。暖黄色的灯光里,让我想起了他的学生在作文中对他的描述:应老师的视力不太好,背略有些驼,看学生作文时,身子俯得很下,眯着眼,很吃力的样子。这是他2000届学生詹文的作文,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年逾花甲的应老师,深夜还在工作,我想,他的视力应该更难比当年,背会不会更驼了。
实则不然,点开应老师的近照,高高瘦瘦,风度翩翩,目光炯炯有神,与学生往日口中“不修边幅”的“‘迂’老师”天差地别。笔挺的西装下显露出他“本然”的淡定从容,修长的身体像一根标杆,“闽派语文”这一代的标杆。
“针对性强,阐述透彻,深入浅出”“大开眼界,收获满满”“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或朴素直白或文艺感性,参加研讨会的老师对应永恒工作室的这一次送活动教赞不绝口。为了充分发挥教学名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促进福建省中学语文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2016年,应永恒名师工作室成为福建省教育厅首批评选的中小学(幼儿园)省级名师工作室。 在这以前,应老师早已是龙岩市和福建教育学院的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是践行“闽派语文”的一股绝对中坚力量。他借以叶圣陶先生“何以为教,贵穷本然,化为践履,左右逢源”的教育理论,提炼出的“本然语文”教学主张被著名特级教师陈日亮先生称为“既是自觉追随叶老的教育观,也是切中当下语文教学的痼疾”。
工作室成立以来,应永恒与工作室的成员一同秉持“本然语文”的教学主张在全省各地市初高中开展语文教研活动。为一线教师送教送培,作语文教学示范引领;培养青年教师,为教师的成长创设平台,为“闽派语文”走向全国储蓄后备力量;发扬“本然语文”特色,在全国中学语文界发出“福建声音”。
“工作室给予他的并不是一頂语文的桂冠,而是语文的荆冠。”工作室学员郑仁水说,尽管一些可找人代劳的示范课,应老师也事必躬亲,丝毫不怠。郑仁水回忆,坐在台下,听应老师上课,不禁想到“本然”者,本来如是也。简单质朴的两个字,不仅需要在庸常的日子里踏踏实实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更需要静下心来俯下身子,不断地审视自己,端详课堂的肌理和细节,以低到尘埃里的课堂姿态追寻云和月。
目前,应永恒名师工作室的团队成员中,核心成员10 人,研修人员38 人,是福建省最大的名师工作室,成员分布于全省各地市的重点中学和农村中学。导师团由曹文轩、孙绍振、陈晓明、方智范、雷实、顾之川、陈日亮、王立根、潘新和、赖瑞云、鲍道宏等专家学者组成。近年来,福建省评出的中学语文正高教师特级教师约有90%出自应永恒不同时期的名师工作室。
本刊记者:陈日亮先生评价您的“本然语文”是“一个切中痼疾的主张”,王立根先生称您的“本然语文”是“有天有地的语文”。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您“本然语文”的旗帜下成长,请您分享一下“本然语文”的理念从萌芽到形成到推广,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应永恒:“本然语文”的理念?也是被逼出来的。
师专毕业后,我先后执教于闽北最为偏远的高阳中学、岚下中学。周末和农忙假,就和同届教数学的赵敏达先生一同家访,走遍高阳乡所有行政村。与学生一起采杨梅、包粽子、插秧、割谷子……充分体验了农民的纯朴、热情与不易,体验了农民寄于教育的深切期望。
我上课,读书,使的是自然力和韧劲。我们班办油印小报《山风》,让学生做笔记写日记,然后整理成作文集,学生们手抄的作文集《小草集》《揽月集》至今还被我珍藏着。一次,下起了当年的第一场雪,我宣布停课——和学生一起到室外欣赏雪景,那纷纷扬扬飘洒而下的洁白小精灵仿佛是灵感的使者,让学生笔下的文字充满了灵气。春天到了,我一定带他们到学校后面的虎头岩踏春,学生们的作文也散发着草叶般质朴的气息。学生写作文,我也练笔。
山里的学生质朴而勤奋,语文学习热情高涨,学得很轻松,很愉快。后来我与那些年过不惑的学生回忆起这些事儿,总是那么兴高采烈——我的本然语文成了学生们生命历程的美丽风景。我那时教学凭借的是良知和热情,自然使力,自己怎么学语文就怎么和学生一起学语文;学生比我小不了几岁,像和自己的弟弟妹妹一起玩一样学语文,想来那个时期才是最“本然”的,但完全没有什么“本然语文”理念,遑论“萌芽”,如果一定要回答这个问题,应该可以是“萌芽”吧,因为闽北教学的那段时间是我教学生涯最惬意的时光,洒脱不羁却又真真切切,自然而然,且自由自在。
1990年我凭一堂本然实在的《满井游记》从最底层的乡村中学调入号称“省四强”龙岩一中。我还是沿袭了闽北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读书、练笔,我自己也读语文教学杂志,写下水作文。1996年,我在“圣陶杯”论文大赛获奖,在泰安六中听于漪老师讲座,几个小时,于老师不带讲稿,一气呵成,让我颇感震撼的同时,认识到自己犹如坎井之蛙,羞于所囿。后来我当了龙岩一中语文教研组组长,教研室主任,有更多的机会外出学习交流,加上读书看杂志,开阔了视野。开始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2000年,刚刚迈入新世纪,我也于3月初的一天迈进华东师范大学的大门,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教育部跨世纪工程首批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对我个人而言,那是我教育生涯的一个最重要的转折点,收获最大的是做课题。我的课题名称是“高中古代散文与文章学的契合”。课题逼我读了不少书,有些诸如教育哲学、教育学、文章学之类的书原先我是怕读的,先不管消化问题,只管硬着头皮啃下来再说了。不用说这对语文教学是有极大帮助的。课题的资料做成了我的第一部专著《学古文 写作文》。本然的课题研究提升我的教学品质。龙岩一中20年教学实践就可以说是“本然语文”理念的形成时期。2010年我有幸成为福建省首批名师培养对象,余文森老师要求名师要有自己的教学主张,我就借用叶圣陶先生给福州一中的题词“何以为教,贵穷本然,化为践履,左右逢源”中的“本然”二字来做我的教学主张了。 至于“推广”,真的还谈不上。
本刊记者:由孙绍振先生起草的《“闽派语文”宣言》中,提出“求实、去蔽、创新、兼容”的宗旨,“本然语文”通过您近四十年的一个沉淀、总结、升华,成为这个大体系之中一个在育人与应试之间寻求到一个良好结合点的教学主张。那么,就教学的具体实施而言,“本然语文”的特色之处究竟在哪里?请您举例说明。
应永恒:语文的本然就是按语文的规律来教语文,翻开《论语》,孔夫子的教育,其实都在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本然语文,传承汉语教育的传统,植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放眼学生未来,滋润学生生命,是富有生命力的语文。如果说“特色”的话,求真、求序、求和、求新、求实、求美是“本然语文”的具体探求,课堂上让学生享受梦想与智慧的幸福,让学生终身有用。
举我在南宁三中上的《关雎》为例。第一,求真。《毛诗序》上说“《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风,规劝的意思,正夫妇,端正男女之事,也就是说《关雎》可以作为男女爱情的典范,可以作为上到一国之君下到平民百姓的应具备并可效法的做人做事的规范,《关雎》真的有吗?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君子“求”淑女的七次经历,发现诗歌中表现出的君子“审美眼光、热烈执着、纯正真诚、充满智慧、懂得珍爱、文雅适度、目标明确、才艺双馨”,淑女“容貌美好,装饰姣好,端庄自持,文静典雅,仪态大方,贤淑有德,知书达理,人情练达”(引号内容由学生归纳教师随机板书)。第二,求序。序是我们这个学科规律,是课本和学生所决定的。《关雎》教学的序:1.这节课,老师教你们怎么谈恋爱;2.诗的中心词是什么(求),谁求谁?(君子求淑女);3.君子怎么求淑女?内容见上文,分析至此已经不是在讲谈恋爱啦,是讲做人啦,这是 “赋”;4.既然是讲做人,“关关雎鸠”去掉行不行?讲“比兴”,重点讲“兴”;5.“参差荇菜”去掉行不行?讲“比”及其结构作用;6.让学生诵读,体会“重章叠句”的作用;7.请在场听课的广西教育研究院教研员潘建敏老师上台布置片段作文题目;8.学生依题作文,要求用上“赋”“比”“兴”的写法,请两三位学生读自己的片段作文;9.潘老师点评学生作文。第三,求和。语文应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课文内部前后之和谐交融,语文学科内诸知识诸能力之和谐交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和谐交融,语文素养与考试之和谐交融,语文与社会人情之和谐交融,语文与宇宙人生之和谐交融,《关雎》至少就有读写之和,课内课外之和,语文与社会人生之和。第四,求新。我的每一节课一定有一处是教参没有、网络没有、我之前没人有的东西;第五,求实。语文课一切都要落在实处:一是让学生语文有实得,二是让学生考试有实惠,三是让学生的人生因语文而丰实,因语文课的滋润濡养而美好,精神富足;我十多年前在闽西一个农村中学上过《关雎》,永定一中俞联斌老师评道:“这节课,应老师在追求教学三维目标的和谐、文道的和谐中,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得到了属于语文方面的收获:有文化层面的知识了解,如风雅颂等;有文字层面的积累,如字、词、成语的掌握;有文学层面的收获,如语言、人物形象的赏析;还有文章层面的学习,如写法的总结与迁移应用。在追求语文味中,老师教得扎实,学生学得充实,课堂显得厚实,这样的课堂为我们中学一线起到了示范作用。”第六,求美。语文本然就是最美的,她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养,让她们各就各位而又能协调一致地,含蓄委婉而又淋漓尽致地展示在我们的课堂里,给我们的学生包括我们老师自己身心的愉悦和灵性的滋养,这是我们“本然语文”追求的目标。
本刊记者:从您的个人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名师独特教学主张的形成不是刻意的、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不断摸索、研究,经过总结提炼才定型的,主观上带着必然,客观上又有着偶然,十分不易。既然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主张这么难,那么,您是否要求工作室每位成员都往这个方向努力?推而广之,是否每个教师都有必要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呢?如果有,您对他们有哪些建议?
应永恒:其实,自名师工作室成立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发挥工作室对普通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把梦做大一點,这没有坏处,梦做大了,现实中的挑战都是小事。即使充满失落和忧伤,在别人看来也已经挺成功了。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发挥名师效应。
这个问题同时也引发我的思考,作为工作室个体,是先成为“这一批名师”之一,还是直接成为“这一个名师”?毕竟在教学主张方面,是可以有志同道合的“这一批”的。我当然鼓励工作室的每位成员特别是核心成员能够从“本然语文”出发,提出属于自己的更具体、更个性化的主张。为此,我对他们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每位工作室成员要正确认识教学主张的内涵。教学主张不是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总结”,不是日常教学生活的“典型事例的堆砌”,而是基于教师个人在学科领域、专业领域的领悟和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对教学的理解和追求。教学主张应站位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遵循教育教学发展的基本规律,清醒地认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立足于学生和教师个人的共同成长。
二是将实践与思考相结合。任何一个教学主张的提出,都不是凭空臆测的,而是要学习和吸收古今中外教育大家的思想,来自于对教材、课堂、课程以及教育实践活动的认真思考,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或形成的一些看法、想法、念头、观点,并对这些思考进行理性升华,体现出个性化和学科化的特征,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
三是不能急于求成。独特教学主张形成实在不是易事,可能还要有一个艰难的过程:既要立足教学实践的探索,又要有自己的理论建构;既要让教学主张真正落地,又要用自己的话语体系进行表达和书写;既要让教学主张真正有根,又要在表达教学主张的过程中提升专业素养。
四是永远行走在路上。正如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所强调的:“教学主张是名师成熟、成功的核心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表达着教师成熟的程度和专业发展的深度。”梳理教学实践的过程,就是将原有经验从零散走向集中、从肤浅走向深刻的过程。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后,不仅要通过教学实践充实,使其厚实丰满起来,同时要不断地学习思考、不断地开展学科研究,学习、研究、实践与总结,永远行走在路上。
实则不然,点开应老师的近照,高高瘦瘦,风度翩翩,目光炯炯有神,与学生往日口中“不修边幅”的“‘迂’老师”天差地别。笔挺的西装下显露出他“本然”的淡定从容,修长的身体像一根标杆,“闽派语文”这一代的标杆。
“针对性强,阐述透彻,深入浅出”“大开眼界,收获满满”“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或朴素直白或文艺感性,参加研讨会的老师对应永恒工作室的这一次送活动教赞不绝口。为了充分发挥教学名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促进福建省中学语文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2016年,应永恒名师工作室成为福建省教育厅首批评选的中小学(幼儿园)省级名师工作室。 在这以前,应老师早已是龙岩市和福建教育学院的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是践行“闽派语文”的一股绝对中坚力量。他借以叶圣陶先生“何以为教,贵穷本然,化为践履,左右逢源”的教育理论,提炼出的“本然语文”教学主张被著名特级教师陈日亮先生称为“既是自觉追随叶老的教育观,也是切中当下语文教学的痼疾”。
工作室成立以来,应永恒与工作室的成员一同秉持“本然语文”的教学主张在全省各地市初高中开展语文教研活动。为一线教师送教送培,作语文教学示范引领;培养青年教师,为教师的成长创设平台,为“闽派语文”走向全国储蓄后备力量;发扬“本然语文”特色,在全国中学语文界发出“福建声音”。
“工作室给予他的并不是一頂语文的桂冠,而是语文的荆冠。”工作室学员郑仁水说,尽管一些可找人代劳的示范课,应老师也事必躬亲,丝毫不怠。郑仁水回忆,坐在台下,听应老师上课,不禁想到“本然”者,本来如是也。简单质朴的两个字,不仅需要在庸常的日子里踏踏实实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更需要静下心来俯下身子,不断地审视自己,端详课堂的肌理和细节,以低到尘埃里的课堂姿态追寻云和月。
目前,应永恒名师工作室的团队成员中,核心成员10 人,研修人员38 人,是福建省最大的名师工作室,成员分布于全省各地市的重点中学和农村中学。导师团由曹文轩、孙绍振、陈晓明、方智范、雷实、顾之川、陈日亮、王立根、潘新和、赖瑞云、鲍道宏等专家学者组成。近年来,福建省评出的中学语文正高教师特级教师约有90%出自应永恒不同时期的名师工作室。
本刊记者:陈日亮先生评价您的“本然语文”是“一个切中痼疾的主张”,王立根先生称您的“本然语文”是“有天有地的语文”。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您“本然语文”的旗帜下成长,请您分享一下“本然语文”的理念从萌芽到形成到推广,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应永恒:“本然语文”的理念?也是被逼出来的。
师专毕业后,我先后执教于闽北最为偏远的高阳中学、岚下中学。周末和农忙假,就和同届教数学的赵敏达先生一同家访,走遍高阳乡所有行政村。与学生一起采杨梅、包粽子、插秧、割谷子……充分体验了农民的纯朴、热情与不易,体验了农民寄于教育的深切期望。
我上课,读书,使的是自然力和韧劲。我们班办油印小报《山风》,让学生做笔记写日记,然后整理成作文集,学生们手抄的作文集《小草集》《揽月集》至今还被我珍藏着。一次,下起了当年的第一场雪,我宣布停课——和学生一起到室外欣赏雪景,那纷纷扬扬飘洒而下的洁白小精灵仿佛是灵感的使者,让学生笔下的文字充满了灵气。春天到了,我一定带他们到学校后面的虎头岩踏春,学生们的作文也散发着草叶般质朴的气息。学生写作文,我也练笔。
山里的学生质朴而勤奋,语文学习热情高涨,学得很轻松,很愉快。后来我与那些年过不惑的学生回忆起这些事儿,总是那么兴高采烈——我的本然语文成了学生们生命历程的美丽风景。我那时教学凭借的是良知和热情,自然使力,自己怎么学语文就怎么和学生一起学语文;学生比我小不了几岁,像和自己的弟弟妹妹一起玩一样学语文,想来那个时期才是最“本然”的,但完全没有什么“本然语文”理念,遑论“萌芽”,如果一定要回答这个问题,应该可以是“萌芽”吧,因为闽北教学的那段时间是我教学生涯最惬意的时光,洒脱不羁却又真真切切,自然而然,且自由自在。
1990年我凭一堂本然实在的《满井游记》从最底层的乡村中学调入号称“省四强”龙岩一中。我还是沿袭了闽北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读书、练笔,我自己也读语文教学杂志,写下水作文。1996年,我在“圣陶杯”论文大赛获奖,在泰安六中听于漪老师讲座,几个小时,于老师不带讲稿,一气呵成,让我颇感震撼的同时,认识到自己犹如坎井之蛙,羞于所囿。后来我当了龙岩一中语文教研组组长,教研室主任,有更多的机会外出学习交流,加上读书看杂志,开阔了视野。开始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2000年,刚刚迈入新世纪,我也于3月初的一天迈进华东师范大学的大门,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教育部跨世纪工程首批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对我个人而言,那是我教育生涯的一个最重要的转折点,收获最大的是做课题。我的课题名称是“高中古代散文与文章学的契合”。课题逼我读了不少书,有些诸如教育哲学、教育学、文章学之类的书原先我是怕读的,先不管消化问题,只管硬着头皮啃下来再说了。不用说这对语文教学是有极大帮助的。课题的资料做成了我的第一部专著《学古文 写作文》。本然的课题研究提升我的教学品质。龙岩一中20年教学实践就可以说是“本然语文”理念的形成时期。2010年我有幸成为福建省首批名师培养对象,余文森老师要求名师要有自己的教学主张,我就借用叶圣陶先生给福州一中的题词“何以为教,贵穷本然,化为践履,左右逢源”中的“本然”二字来做我的教学主张了。 至于“推广”,真的还谈不上。
本刊记者:由孙绍振先生起草的《“闽派语文”宣言》中,提出“求实、去蔽、创新、兼容”的宗旨,“本然语文”通过您近四十年的一个沉淀、总结、升华,成为这个大体系之中一个在育人与应试之间寻求到一个良好结合点的教学主张。那么,就教学的具体实施而言,“本然语文”的特色之处究竟在哪里?请您举例说明。
应永恒:语文的本然就是按语文的规律来教语文,翻开《论语》,孔夫子的教育,其实都在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本然语文,传承汉语教育的传统,植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放眼学生未来,滋润学生生命,是富有生命力的语文。如果说“特色”的话,求真、求序、求和、求新、求实、求美是“本然语文”的具体探求,课堂上让学生享受梦想与智慧的幸福,让学生终身有用。
举我在南宁三中上的《关雎》为例。第一,求真。《毛诗序》上说“《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风,规劝的意思,正夫妇,端正男女之事,也就是说《关雎》可以作为男女爱情的典范,可以作为上到一国之君下到平民百姓的应具备并可效法的做人做事的规范,《关雎》真的有吗?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君子“求”淑女的七次经历,发现诗歌中表现出的君子“审美眼光、热烈执着、纯正真诚、充满智慧、懂得珍爱、文雅适度、目标明确、才艺双馨”,淑女“容貌美好,装饰姣好,端庄自持,文静典雅,仪态大方,贤淑有德,知书达理,人情练达”(引号内容由学生归纳教师随机板书)。第二,求序。序是我们这个学科规律,是课本和学生所决定的。《关雎》教学的序:1.这节课,老师教你们怎么谈恋爱;2.诗的中心词是什么(求),谁求谁?(君子求淑女);3.君子怎么求淑女?内容见上文,分析至此已经不是在讲谈恋爱啦,是讲做人啦,这是 “赋”;4.既然是讲做人,“关关雎鸠”去掉行不行?讲“比兴”,重点讲“兴”;5.“参差荇菜”去掉行不行?讲“比”及其结构作用;6.让学生诵读,体会“重章叠句”的作用;7.请在场听课的广西教育研究院教研员潘建敏老师上台布置片段作文题目;8.学生依题作文,要求用上“赋”“比”“兴”的写法,请两三位学生读自己的片段作文;9.潘老师点评学生作文。第三,求和。语文应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课文内部前后之和谐交融,语文学科内诸知识诸能力之和谐交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和谐交融,语文素养与考试之和谐交融,语文与社会人情之和谐交融,语文与宇宙人生之和谐交融,《关雎》至少就有读写之和,课内课外之和,语文与社会人生之和。第四,求新。我的每一节课一定有一处是教参没有、网络没有、我之前没人有的东西;第五,求实。语文课一切都要落在实处:一是让学生语文有实得,二是让学生考试有实惠,三是让学生的人生因语文而丰实,因语文课的滋润濡养而美好,精神富足;我十多年前在闽西一个农村中学上过《关雎》,永定一中俞联斌老师评道:“这节课,应老师在追求教学三维目标的和谐、文道的和谐中,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得到了属于语文方面的收获:有文化层面的知识了解,如风雅颂等;有文字层面的积累,如字、词、成语的掌握;有文学层面的收获,如语言、人物形象的赏析;还有文章层面的学习,如写法的总结与迁移应用。在追求语文味中,老师教得扎实,学生学得充实,课堂显得厚实,这样的课堂为我们中学一线起到了示范作用。”第六,求美。语文本然就是最美的,她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养,让她们各就各位而又能协调一致地,含蓄委婉而又淋漓尽致地展示在我们的课堂里,给我们的学生包括我们老师自己身心的愉悦和灵性的滋养,这是我们“本然语文”追求的目标。
本刊记者:从您的个人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名师独特教学主张的形成不是刻意的、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不断摸索、研究,经过总结提炼才定型的,主观上带着必然,客观上又有着偶然,十分不易。既然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主张这么难,那么,您是否要求工作室每位成员都往这个方向努力?推而广之,是否每个教师都有必要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呢?如果有,您对他们有哪些建议?
应永恒:其实,自名师工作室成立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发挥工作室对普通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把梦做大一點,这没有坏处,梦做大了,现实中的挑战都是小事。即使充满失落和忧伤,在别人看来也已经挺成功了。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发挥名师效应。
这个问题同时也引发我的思考,作为工作室个体,是先成为“这一批名师”之一,还是直接成为“这一个名师”?毕竟在教学主张方面,是可以有志同道合的“这一批”的。我当然鼓励工作室的每位成员特别是核心成员能够从“本然语文”出发,提出属于自己的更具体、更个性化的主张。为此,我对他们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每位工作室成员要正确认识教学主张的内涵。教学主张不是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总结”,不是日常教学生活的“典型事例的堆砌”,而是基于教师个人在学科领域、专业领域的领悟和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对教学的理解和追求。教学主张应站位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遵循教育教学发展的基本规律,清醒地认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立足于学生和教师个人的共同成长。
二是将实践与思考相结合。任何一个教学主张的提出,都不是凭空臆测的,而是要学习和吸收古今中外教育大家的思想,来自于对教材、课堂、课程以及教育实践活动的认真思考,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或形成的一些看法、想法、念头、观点,并对这些思考进行理性升华,体现出个性化和学科化的特征,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
三是不能急于求成。独特教学主张形成实在不是易事,可能还要有一个艰难的过程:既要立足教学实践的探索,又要有自己的理论建构;既要让教学主张真正落地,又要用自己的话语体系进行表达和书写;既要让教学主张真正有根,又要在表达教学主张的过程中提升专业素养。
四是永远行走在路上。正如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所强调的:“教学主张是名师成熟、成功的核心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表达着教师成熟的程度和专业发展的深度。”梳理教学实践的过程,就是将原有经验从零散走向集中、从肤浅走向深刻的过程。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后,不仅要通过教学实践充实,使其厚实丰满起来,同时要不断地学习思考、不断地开展学科研究,学习、研究、实践与总结,永远行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