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培养“为语文而生”的精神,为语文学科代言,陶行知的“教育为人生”在教育领域中具有极高的评价,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正所谓“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一些差异,就是因为有了这种差异,才使教学变得更生动有趣,每天都遇到很多新奇的问题,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关键词: 小学教育 高年级语文教学 问题解决方案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旨在为学生传授更好的教育,在语文课堂上发生教学突发事件是合理的,面对课堂上出现的教学问题,教师需要机智地处理,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问题各种各样,比如教学观念过于陈旧、教学思路呆板及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略等,都需要对其进行重点研究与解决。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表现
(一)教学落后。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使得陈旧的教学观念不再适用于现行教育发展,但是一些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习惯采用以往教学方式进行授课,以自我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教学观念的落后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进度。就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而言,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总是按照“识字、分段、归纳”的顺序进行,只要将这三步完成就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听、说、读、写的练习,没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
(二)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教学现状是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积极性不高,觉得语文课堂过于枯燥,学习兴趣不高;学生的主体参与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表现仅仅是在朗读环节或者教师提问环节,学生参与教学的方式少,参与时间不够,导致教师成为主体,一味进行“满堂灌”教学。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参与阅读的热情不高。在我国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低下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来自课外知识探索,更喜欢自己阅读,而不是将阅读作为一项任务完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只是将阅读作为教学任务,忽略心理成長,使得学生对于课堂的兴趣及阅读积极性不高。
2.没有做好充分的阅读预习准备。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前的预习非常重要,只有提前进行阅读预习,才能对文章有初步的了解,在老师讲解文章时才能跟上老师的思维,并在课堂上针对自己遇到的阅读问题积极发言,教师再针对问题进行指导。但是一些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导致讲解文章时一知半解,对老师讲授的内容茫然不知,教师应该对学生课前预习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防止学生因为贪玩不认真预习。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遇到的突发性问题解决方案
(一)随机应变。
学生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课堂上出现突发性问题后会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去,影响上课秩序。出现突发性事件后,教师需要将这种“不好”转化为“好”。比如上课期间,外面建筑工地上传来了机器作业的声音,学生的思绪很容易被外界动静所吸引,导致学习氛围不佳,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此时教师就需要将这种情况进行转化,对学生说:“听,外面的机器都在为你们的学习劲头‘叫好’呢,一定要将这节课的知识点总结好哦。”学生的注意力被老师的一句话吸引回来,注意力自然会转移到课堂中。
(二)引用名言。
面对突发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名言佳句化解矛盾。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山雨》一课时,教师正带领学生朗读,将学生的思维带到下着小雨的山上,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迟到的学生,满头大汗,并说:“这哪里是下雨,分明是汗水呀。”学生的目光都在这位学生身上,等待老师解决。老师说:“你那么热,是因为还没有理解文章的含义,所谓‘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心静自然凉,人的心态最重要。”学生会为教师的智慧喝彩,同时迟到的学生也会感到害羞。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策略分析
(一)创设情境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针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思维及文学素养进行重点培养,使用情境教学法辅助语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及课堂行为进行方案设计。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与实践情境,问题情境就是根据教学重难点提出相关问题,并创设相应问题情境,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同时引导学生结合问题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层次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鹿和狼的故事》时,通过课程创设问题情境,比如“杀狼的后果”“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问题设置时由浅入深,让学生有层次地思考问题;实践情境教学能够增强语文课堂的真实性,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根据教学内容及课文举办一些表演活动或游戏,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引发思考,增加学生情感体验,以便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二)丰富教学资源。
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需要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学工作的保障,教师还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推动教学改革,摒弃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缺点,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优点相结合,并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整体素质,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四、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总结实践
(一)小学语文教学是对生命的沉淀。
小学语文教师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教学支撑,语文学科具有一定的“人文性”,语文教师作为语文学科的“代言人”,首先要具有丰厚的生命沉淀,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以学生学习状态作为课堂精神,用丰厚的生命沉淀将生命的意义及文学艺术通过语文课堂呈现出来。比如学习《三袋麦子》一文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习,通过课文得到启示,告诉学生做事之前要先动脑,有长远的打算,不能只关注眼前,要将眼界放得远一些,向小猴子学习,将麦子作为种子种在地下,才能获得更多的粮食。教师需要用自己的生命智慧进行教学,让孩子们的心灵得到升华。 (二)语文教师需要有责任情怀。
责任与情怀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是必备的教学素质,在责任与情怀之下,将教学的心得体会传授给学生,陶行知曾说:“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形态,教学是寂寞的,长期教学会让这种寂寞更沉重,此时就需要教师具备朴素的情怀与责任,将教育方法与理念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有效地开展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灌输在每位学生心中。在學习《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时,传播这种伟大无私的革命精神,让学生体会到“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情怀,从小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
(三)教师要有高远的教育理想。
教师需要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和高远的教育理念,在这种教育理念之下坚守为人师表的信仰,真正实现不忘初心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要具备教育理念,有的教师没有体会到这一点,甚至认为教师的工作就是十年如一日地进行课程的讲授,只是面向的学生不同而已。这种教育理念是错误的,教师应该想着如何将语文课程教好,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颗心向阳光的种子,让孩子形成自己的理念和意识,在最初的成长阶段奠定自己的价值观念,形成一定的求知信念,这是教师需要具备的教育理想,只有具有高远的教育理想,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追求更高的教学目标。
通过以上分析,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学习在学生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及综合素质,因此,对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非常重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开展不同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与理解能力,促进学生进步。
参考文献:
[1]谭湘洪.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课教学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5):6-7.
[2]高红.研究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相关策略[J].教育,2015(36):265-265.
[3]严宝忠,江青尧.小学高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3):297-297.
[4]王尚.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6.
关键词: 小学教育 高年级语文教学 问题解决方案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旨在为学生传授更好的教育,在语文课堂上发生教学突发事件是合理的,面对课堂上出现的教学问题,教师需要机智地处理,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问题各种各样,比如教学观念过于陈旧、教学思路呆板及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略等,都需要对其进行重点研究与解决。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表现
(一)教学落后。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使得陈旧的教学观念不再适用于现行教育发展,但是一些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习惯采用以往教学方式进行授课,以自我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教学观念的落后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进度。就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而言,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总是按照“识字、分段、归纳”的顺序进行,只要将这三步完成就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听、说、读、写的练习,没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
(二)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教学现状是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积极性不高,觉得语文课堂过于枯燥,学习兴趣不高;学生的主体参与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表现仅仅是在朗读环节或者教师提问环节,学生参与教学的方式少,参与时间不够,导致教师成为主体,一味进行“满堂灌”教学。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参与阅读的热情不高。在我国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低下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来自课外知识探索,更喜欢自己阅读,而不是将阅读作为一项任务完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只是将阅读作为教学任务,忽略心理成長,使得学生对于课堂的兴趣及阅读积极性不高。
2.没有做好充分的阅读预习准备。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前的预习非常重要,只有提前进行阅读预习,才能对文章有初步的了解,在老师讲解文章时才能跟上老师的思维,并在课堂上针对自己遇到的阅读问题积极发言,教师再针对问题进行指导。但是一些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导致讲解文章时一知半解,对老师讲授的内容茫然不知,教师应该对学生课前预习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防止学生因为贪玩不认真预习。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遇到的突发性问题解决方案
(一)随机应变。
学生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课堂上出现突发性问题后会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去,影响上课秩序。出现突发性事件后,教师需要将这种“不好”转化为“好”。比如上课期间,外面建筑工地上传来了机器作业的声音,学生的思绪很容易被外界动静所吸引,导致学习氛围不佳,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此时教师就需要将这种情况进行转化,对学生说:“听,外面的机器都在为你们的学习劲头‘叫好’呢,一定要将这节课的知识点总结好哦。”学生的注意力被老师的一句话吸引回来,注意力自然会转移到课堂中。
(二)引用名言。
面对突发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名言佳句化解矛盾。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山雨》一课时,教师正带领学生朗读,将学生的思维带到下着小雨的山上,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迟到的学生,满头大汗,并说:“这哪里是下雨,分明是汗水呀。”学生的目光都在这位学生身上,等待老师解决。老师说:“你那么热,是因为还没有理解文章的含义,所谓‘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心静自然凉,人的心态最重要。”学生会为教师的智慧喝彩,同时迟到的学生也会感到害羞。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策略分析
(一)创设情境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针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思维及文学素养进行重点培养,使用情境教学法辅助语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及课堂行为进行方案设计。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与实践情境,问题情境就是根据教学重难点提出相关问题,并创设相应问题情境,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同时引导学生结合问题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层次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鹿和狼的故事》时,通过课程创设问题情境,比如“杀狼的后果”“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问题设置时由浅入深,让学生有层次地思考问题;实践情境教学能够增强语文课堂的真实性,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根据教学内容及课文举办一些表演活动或游戏,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引发思考,增加学生情感体验,以便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二)丰富教学资源。
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需要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学工作的保障,教师还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推动教学改革,摒弃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缺点,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优点相结合,并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整体素质,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四、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总结实践
(一)小学语文教学是对生命的沉淀。
小学语文教师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教学支撑,语文学科具有一定的“人文性”,语文教师作为语文学科的“代言人”,首先要具有丰厚的生命沉淀,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以学生学习状态作为课堂精神,用丰厚的生命沉淀将生命的意义及文学艺术通过语文课堂呈现出来。比如学习《三袋麦子》一文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习,通过课文得到启示,告诉学生做事之前要先动脑,有长远的打算,不能只关注眼前,要将眼界放得远一些,向小猴子学习,将麦子作为种子种在地下,才能获得更多的粮食。教师需要用自己的生命智慧进行教学,让孩子们的心灵得到升华。 (二)语文教师需要有责任情怀。
责任与情怀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是必备的教学素质,在责任与情怀之下,将教学的心得体会传授给学生,陶行知曾说:“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形态,教学是寂寞的,长期教学会让这种寂寞更沉重,此时就需要教师具备朴素的情怀与责任,将教育方法与理念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有效地开展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灌输在每位学生心中。在學习《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时,传播这种伟大无私的革命精神,让学生体会到“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情怀,从小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
(三)教师要有高远的教育理想。
教师需要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和高远的教育理念,在这种教育理念之下坚守为人师表的信仰,真正实现不忘初心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要具备教育理念,有的教师没有体会到这一点,甚至认为教师的工作就是十年如一日地进行课程的讲授,只是面向的学生不同而已。这种教育理念是错误的,教师应该想着如何将语文课程教好,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颗心向阳光的种子,让孩子形成自己的理念和意识,在最初的成长阶段奠定自己的价值观念,形成一定的求知信念,这是教师需要具备的教育理想,只有具有高远的教育理想,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追求更高的教学目标。
通过以上分析,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学习在学生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及综合素质,因此,对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非常重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开展不同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与理解能力,促进学生进步。
参考文献:
[1]谭湘洪.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课教学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5):6-7.
[2]高红.研究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相关策略[J].教育,2015(36):265-265.
[3]严宝忠,江青尧.小学高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3):297-297.
[4]王尚.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