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大学生在生存、生活以及生命方面出现不少严重问题,如自杀、暴力、堕胎等残蚀生命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反复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的生活及生命品质,并充分暴露了当前高等教育在这方面的缺位。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生命观、人生观是现代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因此,“生死学与生命教育”课程的开设和建设便具有了极大的价值。
关键词:高等教育;生死学与生命教育;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7287(2011)01-0068-04
生命教育的本质无非是关于生存、生活以及生命的教育,其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如何积极地应对生存和生活,学会如何尊重生命并理解生命的意义,进而培育其对待自己、他人乃至一切生命体的责任感,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生活品质和生命归属感,增进人与自己、与社会、与世界的和谐发展。因此,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生存及生活现状,在高校开设生命教育的课程是非常必要的。生命教育理念可以使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即使自己面临各种生存的困境、遭遇诸多生活的挫折,都不应该以此(生活不快乐、生存没希望)为理由来结束任何生命,因为生命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个体自我所拥有的生物学生命本身,更在于社会的、人文的精神蕴含。大学生只有真正理解生存、生活与生命各自的意义并平衡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坦然地笑迎人生,积极地经营人生,从而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丰富自己的生命内涵。
一、“生死学与生命教育”课程开设缘由
据相关资料显示,2008年是大学生自杀事件高发年,全国直属高校共发生63起大学生自杀事件,分布于13个省38所高校,其中仅广东省在这一年就有26名大学生自杀身亡,另有5人自杀未遂。实际上,从2003年至2008年年底,广东省高校发生学生自杀事件共101例,其中,研究生自杀率呈上升趋势。虽然广东省各大高校都早已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拓展活动,并构建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但效果仍不尽人意,这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并反思当前的高等教育问题。实际上,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不仅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重负,而且还存在严重的“缺位”,这种“缺位”主要体现在:首先,高校仍然强调“专业化”教育,强调职业技能的训练,轻视心理以及人文素质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普遍存在“功利化”倾向,只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而对专业之外的、似乎无实用价值的人文课程缺乏兴趣,由此导致学生综合素养的“低下”。其次,高校教育仍然偏重生存技能的学习,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顺利地步入社会工作岗位,即一种通过“生存训练”,进而达到一种“生活享受”的目的,却没有上升到“生命”的层面,缺乏一种以关怀整体生命为理念的“生命教育”。大学生并没有学会如何更好地理解生活和感悟生命,反而透支甚至践踏生命,从而导致其生命品质难以提升。从数据逐年攀升的高校学生自杀事件中可以看出,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在于人际交往问题、经济困难、学业压力、就业困境、感情挫折等。然而,这些原因只不过是一些外部诱因,究其根本,还在于学生自身的素质出了问题:长期处在一种“缺位”的教育理念下的学生对生命内涵的无知以致漠视自己的生命,当感觉到“生存”无法维持,“生活”无法继续,便轻率地结束自己的生命,留下的唯有诸多感叹与遗憾。因此,真正的教育不应该只是一种“碎片化”的专业教育,也不只是一种“理性化”的技能训练,更不只是“科学化”的知识传授,而更应该是一种能使人“成为一个人,并尊敬他人为人”的“人化”教育,即一种使人由“理性”回归“精神”、由“碎片”回归“整体”、由“生存”转向“生命”的“人文”教育,而“生命教育”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生命教育”并不只是一种仅仅着眼于“自然生命”的“安全教育”,也不只是一种仅仅着眼于心理咨询层面的“健康教育”,而是一种本着生存、生活、生命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以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生命观等为依托,并以人的精神本性为最终归属的“人文教育”,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不仅学会如何积极地应对生存以及生活,而且学会如何尊重生命并理解生命的意义,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生活品质和生命归属感。
为了更好地开展“生命教育”课程实践,笔者曾于2009年10月对广州地区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商学院、广东药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共8所高校开展了“大学生生命教育”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00分,收回问卷777份,回收率97.1%,有效问卷777份,有效率100%,被调查学生均为1~4年级本科生,其中男生356名,女生421名。针对“您认为高校有无必要开设生命教育课程”这一问题,有60.23%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认为“急需”的有9.40%,这意味着近7成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开设生命教育课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生命、生活、生存等方面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如自杀、暴力、堕胎等现象。针对目前大学生的身心状况,广州不少高校开设了“死亡课程”,如广州大学、广东药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等,尽管开设内容不尽相同,但都取得了一定成效,深受学生欢迎。在这种情况下,笔者亦于2009年在广东商学院开设了“生死学与生命教育”课程并作为全校公选课之一。
二、“生死学与生命教育”课程的内容及效果
目前,我国内地所开设的“生命教育”课程大多集中于中小学,而且多侧重于安全教育、生理健康、公共卫生等领域。然而,开设生死学课程的高校并不多,而且大多没有形成系统,不仅课程名称五花八门,如“生死学”、“死亡教育”、“生命教育”、“生死哲学与生命教育”、“生命哲学与生命教育”等,课程内容也存在较大差异。实际上,“生死教育”源自西方的“死亡教育”,1993年,傅伟勋先生在其《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一书中正式提出“生死学”概念,并将死亡教育引入台湾,改称“生死教育”或“生命教育”。傅伟勋先生认为,生死学的研究课题极其广泛,包括自杀、堕胎、安乐死、临终关怀、癌症、生命的终极解脱、儿童死亡心理、公共医疗、集体死亡、动物死亡等诸多课题”。笔者在借鉴这些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广东商学院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了“生死学与生命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并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生死学与生命教育”课程于2009年被广东商学院确立为学校重点公选课程,并于2009~2010年度投入实践教学。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一共分为5个部分,即“绪论”、“中外生死智慧”、“生死学的五大原理”、“生之幸福”、“逝之安乐”5个章节。其具体结构如下: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生死学及生命教育的历史发展和生死学及生命教育的本质、方法及意义等问题。在这一章节的授课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教 学手段是多媒体教学,在讲授的过程中穿插不同的视频资料,如“点亮生命”、“生命列车”、“人的一生”等,并同时进行课堂实践。例如,在讲到“生命教育”本质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介绍不同学者对生命教育本质的看法,以此引发学生对生命教育、生命意义等问题的思考,再穿插相关视频,并给学生留下问题作为本课程的作业,以此让学生从中领会生命的弥足珍贵。在涉及死亡方面的课题时,可通过影视资料,也可通过课堂实践——请写出埋藏在心中且印象最为深刻的“死亡图像”,让学生对死亡现象本身有个大致的影像,并以此为前提进一步探讨生命的意义。由于中国人一直有谈论死亡的禁忌,而生死学与生命教育课程在中国内地又尚处新兴学科,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采用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点滴影响的方法,而不宜一开始就全盘采用西方或我国台湾地区的教学方式。比如,让学生拟写遗书、参观殡仪馆、观看与死亡相关的影像资料等实践性教学手段还是需要谨慎选用。
“中外生死智慧”一章主要从历史的角度追溯了古今中外的文化中所包含的丰富生死智慧。其中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智慧,二是西方文化中的生死智慧,三是宗教生死智慧。通过这几个方面启发学生对生死问题的思索,并进一步发掘契合自己内心的文化资源以丰富自身的生死智慧。通过期末的考核发现,实际上,这部分内容给学生形成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佛对生死问题的看法。由此看来,“生死学与生命教育”课程的建设在需要更多实践教学的同时,也需要深厚的文化传统作为理论基础,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树立一种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并进而为提升自身的生死品质提供信念支撑。
“生死学的五大原理”一章为本课程的重要内容,主要阐明生死学的五大原理,即“生命与生活紧张”之原理、“人生时光与物理时间不等式”的原理、“生命共同体”的原理、“生死互渗”的原理、“死是生活的终止,生命可以永存”的原理。这一章节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思考生命、生活、死亡等人生课题(例如:“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长度中增加生命的宽度、提升生命的高度”、“如何处理生命与生活的紧张”、“如何面对死亡”等)的过程中深刻领悟生命与死亡的真谛,进而乐享人生、超越死亡。
“生之幸福”一章主要探讨的是大学生情感与恋爱问题,而“逝之安乐”一章主要探讨的是大学生的自杀、堕胎、暴力等问题,至于安乐死、临终关怀、殡葬等生死学重要课题由于时间关系并无涉及。
“生死学与生命教育”公选课程在开设后不仅得到学校管理层面的认可,被确立为学校重点选修课程,而且深受学生的欢迎,同学们普遍认为在该课程中获益良多,例如:
“……人生真是需要一些高于物质层面的东西作支撑,即是精神、意志等一些虚的东西。而对于死亡,在上生死学这门课程之后,我的看法也有了转变。之前,我认为人死了之后就什么有没有了,所以人生是很虚无的,即使你在生前取得了再大的成就,或是罪大滔天,在死后都会化为乌有,也许你想带走什么,但是谁都无能为力……而在生死学的课堂上,老师说,人生有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其实在实质上,即使我们死了,也没有真正地消亡,因为我们的生命之流是不会断的,我们的生命会在我们的后代身上得到延续,因此我们的活着是有意义的,我们的人生并不虚无,相反,我们要积极地面对人生,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生死学与生命教育课教我以平常之心对待生活,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它还让我学会正确对待生死的人生态度,学会关爱生命,尊重生命,并且推己及人,最重要的是生死学与生命教育课让我更懂得了珍惜与感恩,而这一些让我受用一生。”
虽然学生的这些真实感受并不能作为本课程教学效果的唯一佐证,但确实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课程对于学生所产生的当下影响较为深刻。实际上,学生一旦认同本课程中的某个理念并且能够沉淀于心并转化为某种信念,那么这种隐藏于内心的信念便会让其“受用”一生,而且这种“受用”或许会在其人生旅途中所遇到的某道“坎”上更显力量。
三、“生死学与生命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及思考
本课程在建设过程中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诸如:①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的还是课堂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课外实践教学环节有一定的困难。②目前,“生命教育”课在中国内地还是一门探索性、开拓性的课程,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并没有形成系统。例如,缺乏统一的教材及相关教辅资料,没有形成教学团队展开“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即课堂教学、课外实践、课后交流与反馈“一体化”教学设计),仍然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等等。③目前的学生比较注重实际利益,对生死之终极性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并不多,很多学生仅仅局限于上课时间的听讲,更有甚者只是为了学分,在课外基本将其抛之脑后,从而缺乏系统的训练。
根据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进一步提高各种力量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在需要呼吁政府相关部门主动参与推动生命教育、统合相关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各种力量全力支持生命教育的同时,还需要呼吁学校重视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要构筑一种充满生命关怀韵味的和谐校园环境,而且要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建立一种全面性、融入性、持续性的生命教育教学及实践活动体系。除此之外,对家庭、社区以及整个社会进行生命教育的宣传也非常重要,如此才可能形成政府、学校、社会一体化的生命教育环境,从而保证生命教育的顺利展开,并以此呵护大学生的生命。
其次,尽快完善生命教育及其课程体系的建设。一方面,由于生死学或生命教育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从而难以将其简单归属于某一学科。正如傅伟勋先生所说:“死亡学是所有学问之中最复杂的一门,因为它所涉及的研究范围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和学科极其广泛,包括政治、法律、道德、(世界)宗教、哲学、心理学、精神医学、精神治疗、文学艺术等部门”。因此,生死学或生命教育本身的学科归属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明确,惟其如此才能更好地进行学科系统建设。另一方面,组织专家学者编订适合大学生的“生死学与生命教育”方面的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源,并设立专门的“生死学教学网站”,内容包括生死学有关理论、知识、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及社会资源等。
再次,不断提升教师能力,巩固教学团队。目前,大多数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本身其实并不具备生死学或生命教育的专业背景,提升该课程授课教师的能力是当务之急。在这里,教师的“能力”不仅仅指其具备相关的专业背景知识以及传授知识的能力,更是一种用心去聆听学生、用情去打动学生、用爱去感化学生、用行去引导学生的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阳光感染”的能力,即给学生一种积极、阳光的讯息,让学生珍惜自己的生命、热爱当下的生活。所以,应大力组织对生命教育教师的系列培训、进修,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掌握教学方法,以形成有系统、有生命力的生命教育教学团队。
最后,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一方面,结合不同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开设一系列有关生命教育的特色课程,使学生对生死学与生命教育形成系统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在教学设计上,应破除单一化、理性化、科学化的教学理念,而力求多元化、生活化、情感化的“立体式”教学模式,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互动、认知与体验相交替的生动教学方式,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红艳,钟丽婷.去年广东26名大学生自杀身亡,今年将展开互助[EB/OL].[2009-04-23].http:∥news.ycwb.com/2009-04/23/con-tent 2116610.htm.
[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杨,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46.
[3]傅伟勋.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高等教育;生死学与生命教育;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7287(2011)01-0068-04
生命教育的本质无非是关于生存、生活以及生命的教育,其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如何积极地应对生存和生活,学会如何尊重生命并理解生命的意义,进而培育其对待自己、他人乃至一切生命体的责任感,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生活品质和生命归属感,增进人与自己、与社会、与世界的和谐发展。因此,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生存及生活现状,在高校开设生命教育的课程是非常必要的。生命教育理念可以使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即使自己面临各种生存的困境、遭遇诸多生活的挫折,都不应该以此(生活不快乐、生存没希望)为理由来结束任何生命,因为生命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个体自我所拥有的生物学生命本身,更在于社会的、人文的精神蕴含。大学生只有真正理解生存、生活与生命各自的意义并平衡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坦然地笑迎人生,积极地经营人生,从而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丰富自己的生命内涵。
一、“生死学与生命教育”课程开设缘由
据相关资料显示,2008年是大学生自杀事件高发年,全国直属高校共发生63起大学生自杀事件,分布于13个省38所高校,其中仅广东省在这一年就有26名大学生自杀身亡,另有5人自杀未遂。实际上,从2003年至2008年年底,广东省高校发生学生自杀事件共101例,其中,研究生自杀率呈上升趋势。虽然广东省各大高校都早已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拓展活动,并构建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但效果仍不尽人意,这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并反思当前的高等教育问题。实际上,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不仅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重负,而且还存在严重的“缺位”,这种“缺位”主要体现在:首先,高校仍然强调“专业化”教育,强调职业技能的训练,轻视心理以及人文素质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普遍存在“功利化”倾向,只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而对专业之外的、似乎无实用价值的人文课程缺乏兴趣,由此导致学生综合素养的“低下”。其次,高校教育仍然偏重生存技能的学习,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顺利地步入社会工作岗位,即一种通过“生存训练”,进而达到一种“生活享受”的目的,却没有上升到“生命”的层面,缺乏一种以关怀整体生命为理念的“生命教育”。大学生并没有学会如何更好地理解生活和感悟生命,反而透支甚至践踏生命,从而导致其生命品质难以提升。从数据逐年攀升的高校学生自杀事件中可以看出,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在于人际交往问题、经济困难、学业压力、就业困境、感情挫折等。然而,这些原因只不过是一些外部诱因,究其根本,还在于学生自身的素质出了问题:长期处在一种“缺位”的教育理念下的学生对生命内涵的无知以致漠视自己的生命,当感觉到“生存”无法维持,“生活”无法继续,便轻率地结束自己的生命,留下的唯有诸多感叹与遗憾。因此,真正的教育不应该只是一种“碎片化”的专业教育,也不只是一种“理性化”的技能训练,更不只是“科学化”的知识传授,而更应该是一种能使人“成为一个人,并尊敬他人为人”的“人化”教育,即一种使人由“理性”回归“精神”、由“碎片”回归“整体”、由“生存”转向“生命”的“人文”教育,而“生命教育”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生命教育”并不只是一种仅仅着眼于“自然生命”的“安全教育”,也不只是一种仅仅着眼于心理咨询层面的“健康教育”,而是一种本着生存、生活、生命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以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生命观等为依托,并以人的精神本性为最终归属的“人文教育”,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不仅学会如何积极地应对生存以及生活,而且学会如何尊重生命并理解生命的意义,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生活品质和生命归属感。
为了更好地开展“生命教育”课程实践,笔者曾于2009年10月对广州地区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商学院、广东药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共8所高校开展了“大学生生命教育”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00分,收回问卷777份,回收率97.1%,有效问卷777份,有效率100%,被调查学生均为1~4年级本科生,其中男生356名,女生421名。针对“您认为高校有无必要开设生命教育课程”这一问题,有60.23%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认为“急需”的有9.40%,这意味着近7成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开设生命教育课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生命、生活、生存等方面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如自杀、暴力、堕胎等现象。针对目前大学生的身心状况,广州不少高校开设了“死亡课程”,如广州大学、广东药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等,尽管开设内容不尽相同,但都取得了一定成效,深受学生欢迎。在这种情况下,笔者亦于2009年在广东商学院开设了“生死学与生命教育”课程并作为全校公选课之一。
二、“生死学与生命教育”课程的内容及效果
目前,我国内地所开设的“生命教育”课程大多集中于中小学,而且多侧重于安全教育、生理健康、公共卫生等领域。然而,开设生死学课程的高校并不多,而且大多没有形成系统,不仅课程名称五花八门,如“生死学”、“死亡教育”、“生命教育”、“生死哲学与生命教育”、“生命哲学与生命教育”等,课程内容也存在较大差异。实际上,“生死教育”源自西方的“死亡教育”,1993年,傅伟勋先生在其《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一书中正式提出“生死学”概念,并将死亡教育引入台湾,改称“生死教育”或“生命教育”。傅伟勋先生认为,生死学的研究课题极其广泛,包括自杀、堕胎、安乐死、临终关怀、癌症、生命的终极解脱、儿童死亡心理、公共医疗、集体死亡、动物死亡等诸多课题”。笔者在借鉴这些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广东商学院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了“生死学与生命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并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生死学与生命教育”课程于2009年被广东商学院确立为学校重点公选课程,并于2009~2010年度投入实践教学。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一共分为5个部分,即“绪论”、“中外生死智慧”、“生死学的五大原理”、“生之幸福”、“逝之安乐”5个章节。其具体结构如下: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生死学及生命教育的历史发展和生死学及生命教育的本质、方法及意义等问题。在这一章节的授课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教 学手段是多媒体教学,在讲授的过程中穿插不同的视频资料,如“点亮生命”、“生命列车”、“人的一生”等,并同时进行课堂实践。例如,在讲到“生命教育”本质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介绍不同学者对生命教育本质的看法,以此引发学生对生命教育、生命意义等问题的思考,再穿插相关视频,并给学生留下问题作为本课程的作业,以此让学生从中领会生命的弥足珍贵。在涉及死亡方面的课题时,可通过影视资料,也可通过课堂实践——请写出埋藏在心中且印象最为深刻的“死亡图像”,让学生对死亡现象本身有个大致的影像,并以此为前提进一步探讨生命的意义。由于中国人一直有谈论死亡的禁忌,而生死学与生命教育课程在中国内地又尚处新兴学科,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采用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点滴影响的方法,而不宜一开始就全盘采用西方或我国台湾地区的教学方式。比如,让学生拟写遗书、参观殡仪馆、观看与死亡相关的影像资料等实践性教学手段还是需要谨慎选用。
“中外生死智慧”一章主要从历史的角度追溯了古今中外的文化中所包含的丰富生死智慧。其中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智慧,二是西方文化中的生死智慧,三是宗教生死智慧。通过这几个方面启发学生对生死问题的思索,并进一步发掘契合自己内心的文化资源以丰富自身的生死智慧。通过期末的考核发现,实际上,这部分内容给学生形成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佛对生死问题的看法。由此看来,“生死学与生命教育”课程的建设在需要更多实践教学的同时,也需要深厚的文化传统作为理论基础,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树立一种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并进而为提升自身的生死品质提供信念支撑。
“生死学的五大原理”一章为本课程的重要内容,主要阐明生死学的五大原理,即“生命与生活紧张”之原理、“人生时光与物理时间不等式”的原理、“生命共同体”的原理、“生死互渗”的原理、“死是生活的终止,生命可以永存”的原理。这一章节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思考生命、生活、死亡等人生课题(例如:“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长度中增加生命的宽度、提升生命的高度”、“如何处理生命与生活的紧张”、“如何面对死亡”等)的过程中深刻领悟生命与死亡的真谛,进而乐享人生、超越死亡。
“生之幸福”一章主要探讨的是大学生情感与恋爱问题,而“逝之安乐”一章主要探讨的是大学生的自杀、堕胎、暴力等问题,至于安乐死、临终关怀、殡葬等生死学重要课题由于时间关系并无涉及。
“生死学与生命教育”公选课程在开设后不仅得到学校管理层面的认可,被确立为学校重点选修课程,而且深受学生的欢迎,同学们普遍认为在该课程中获益良多,例如:
“……人生真是需要一些高于物质层面的东西作支撑,即是精神、意志等一些虚的东西。而对于死亡,在上生死学这门课程之后,我的看法也有了转变。之前,我认为人死了之后就什么有没有了,所以人生是很虚无的,即使你在生前取得了再大的成就,或是罪大滔天,在死后都会化为乌有,也许你想带走什么,但是谁都无能为力……而在生死学的课堂上,老师说,人生有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其实在实质上,即使我们死了,也没有真正地消亡,因为我们的生命之流是不会断的,我们的生命会在我们的后代身上得到延续,因此我们的活着是有意义的,我们的人生并不虚无,相反,我们要积极地面对人生,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生死学与生命教育课教我以平常之心对待生活,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它还让我学会正确对待生死的人生态度,学会关爱生命,尊重生命,并且推己及人,最重要的是生死学与生命教育课让我更懂得了珍惜与感恩,而这一些让我受用一生。”
虽然学生的这些真实感受并不能作为本课程教学效果的唯一佐证,但确实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课程对于学生所产生的当下影响较为深刻。实际上,学生一旦认同本课程中的某个理念并且能够沉淀于心并转化为某种信念,那么这种隐藏于内心的信念便会让其“受用”一生,而且这种“受用”或许会在其人生旅途中所遇到的某道“坎”上更显力量。
三、“生死学与生命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及思考
本课程在建设过程中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诸如:①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的还是课堂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课外实践教学环节有一定的困难。②目前,“生命教育”课在中国内地还是一门探索性、开拓性的课程,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并没有形成系统。例如,缺乏统一的教材及相关教辅资料,没有形成教学团队展开“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即课堂教学、课外实践、课后交流与反馈“一体化”教学设计),仍然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等等。③目前的学生比较注重实际利益,对生死之终极性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并不多,很多学生仅仅局限于上课时间的听讲,更有甚者只是为了学分,在课外基本将其抛之脑后,从而缺乏系统的训练。
根据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进一步提高各种力量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在需要呼吁政府相关部门主动参与推动生命教育、统合相关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各种力量全力支持生命教育的同时,还需要呼吁学校重视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要构筑一种充满生命关怀韵味的和谐校园环境,而且要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建立一种全面性、融入性、持续性的生命教育教学及实践活动体系。除此之外,对家庭、社区以及整个社会进行生命教育的宣传也非常重要,如此才可能形成政府、学校、社会一体化的生命教育环境,从而保证生命教育的顺利展开,并以此呵护大学生的生命。
其次,尽快完善生命教育及其课程体系的建设。一方面,由于生死学或生命教育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从而难以将其简单归属于某一学科。正如傅伟勋先生所说:“死亡学是所有学问之中最复杂的一门,因为它所涉及的研究范围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和学科极其广泛,包括政治、法律、道德、(世界)宗教、哲学、心理学、精神医学、精神治疗、文学艺术等部门”。因此,生死学或生命教育本身的学科归属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明确,惟其如此才能更好地进行学科系统建设。另一方面,组织专家学者编订适合大学生的“生死学与生命教育”方面的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源,并设立专门的“生死学教学网站”,内容包括生死学有关理论、知识、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及社会资源等。
再次,不断提升教师能力,巩固教学团队。目前,大多数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本身其实并不具备生死学或生命教育的专业背景,提升该课程授课教师的能力是当务之急。在这里,教师的“能力”不仅仅指其具备相关的专业背景知识以及传授知识的能力,更是一种用心去聆听学生、用情去打动学生、用爱去感化学生、用行去引导学生的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阳光感染”的能力,即给学生一种积极、阳光的讯息,让学生珍惜自己的生命、热爱当下的生活。所以,应大力组织对生命教育教师的系列培训、进修,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掌握教学方法,以形成有系统、有生命力的生命教育教学团队。
最后,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一方面,结合不同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开设一系列有关生命教育的特色课程,使学生对生死学与生命教育形成系统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在教学设计上,应破除单一化、理性化、科学化的教学理念,而力求多元化、生活化、情感化的“立体式”教学模式,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互动、认知与体验相交替的生动教学方式,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红艳,钟丽婷.去年广东26名大学生自杀身亡,今年将展开互助[EB/OL].[2009-04-23].http:∥news.ycwb.com/2009-04/23/con-tent 2116610.htm.
[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杨,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46.
[3]傅伟勋.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