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移动技术发展迅猛,改变生活改变教育。学生在课堂内外成为“手机控”的人数与日俱增。如何将劣势转化为优势,以疏导来代替阻止,是需要教育者深入研究的课题。本研究结合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现状分析,探讨了移动技术在英语学习课前阶段中的重要角色,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模式范本,提供了实际应用案例。有助于教育者深入了解当前移动技术在语言教学中起到的作用,并在自己教学中起到借鉴意义。
【关键词】移动技术 英语学习 课前阶段 学习模式
一、意义
在2017年颁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最新特点包括: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占中国网民总数的92.5%。在群体构成中,我国网民尤以学生群体所占比例最大。在线教育发展迅速,互联网带动公共服务行业发展。这些情况说明,教育者运用移动技术投身教育事业,势不可挡。
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存在单词量有限,缺乏系统性根基的状况,贸然直接进入新内容课堂学习,对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深化不够,学习热情保障不足,因此课前准备阶段显得颇为重要。
这一阶段中可以充分运用云教学大数据,发挥依托移动技术的移动学习方式。将课堂教学涉及的预习内容依托移动技术展现给学生,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但完成教师规定的预习内容,更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与层级,吸取与课堂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信息。最重要的是,这一学习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由学生自主自愿的参与到学习内容的情景建设中,从而为课堂学习打好基础,保证课堂学习的顺利展开。
二、课前准备阶段教师的角色
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主要担任引导和监督的角色,无需评判高下。英文学科包罗万象、是深具丰富趣味性知识性的人文学科。教师的目的在于不仅仅执着于语言的技艺与实践,更要调动出学生的潜在兴趣与参与性来引出学习主题,因此不用过度纠结于学生反馈所展现的水平。学生从乐趣中产生兴趣,在参与中带来成就感,才能更积极的投身到后一阶段的学习中。更何况,通过学生所展现的不同的兴趣点与语言水平,教师更能在教学中的环节中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教师的引导和监督角色要从以下部分来实现:1.分析学生学习需求。在有限的课时内,需避免事无巨细。唯有在课堂碰面之前,通过讨论与研究等,借助云教学平台分析学生的学习诉求,梳理当前学生状态与学习目的之间的差距。2.分析学习内容。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的类型和知识点来确定教学的思路和策略,选定适合借助于云教学平台来加强的部分。3.设计学习策略。为达到学习目标,唯有运用多维表征形式从不同角度呈现和加固知识点。4.制作移动学习教案。移动英语教学模式的教案设计要体现移动英语学习模式的特点。如表1所示,该教案凸显云教学特点,从移动英语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多方面进行设计,以达到教学活动顺利展开的目的。
如上表所示,移动学习教案有别于传统教案。整体学习时间囊括了课前、课后学习内容安排,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学习者的过程参与性。针对不同的学习时段,教师做出不同的分解规划,及时发现学习者在每一个学习阶段中出现的问题并设计相应解决方案。在这一份云教学背景下的教案中,教育者可忽视教学内容和步骤,重點是活动的设计与任务的达成,这才是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知识与手段服务于学生的实际应用。教学的内容从广度上扩大了,深度上因人而异,学生有所取舍,学习的潜在时间无形中延长了。
三、课前准备阶段学生的角色
学生角色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是参与者和准备者。移动终端具有重复性和查阅性,在反复的回听复练中,大部分学生可以自主的完成学习目标,虽然不同水平的学生所用的时间不尽相同,但这一环节在轻松的氛围和宽松的时间中完成,无形间缩短了学生间的学习水平差距,在共同的起跑线上,那些往昔并不突出的学生可以跑的更远。
学生对于移动终端的运用,需要驾轻就熟,有明确的概念,哪些环节是需要参与完成的。(1)教师选取普遍使用频率较高的交流用传输工具,上传部分学习资源及任务至手机云班课应用,应用处于打开的状态时,学生的移动终端会在第一时间收到教师任务的提醒。(2)教师随时观看学生下载进度,观察任务完成情况。大数据为教师的实时监测提供保障。当学生得到教师发来的进一步督促和问询时,向教师表达学习困难,也可以加入相应的学生学习组中,与其它学生形成互助学习模式。(3)学生通过互联网接入做任务、查资料、通过应用上传和下载学习成果、收听或者观看音视频资源、实现学生互助学习、及时获取教师的评价和建议。
四、实际范例
在高职课本《知行英语教程第一册》中,第一单元内容时初涉校园,学习内容包括对人物的描述以及方位描述。学院地图的辨识。在课前阶段中,可就语言描述室友和学院地图的辨识两个内容提出学习计划:1)学习组的组长创建和推送新课程的单词本给组员。扇贝单词或有道词典这样的软件都可以实现此功能,学生们彼此之间可以实时查看其它组员的记诵情况,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气氛,提高词汇掌握的效率和效果。2)移动设备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设计,比如在这个单元中,可以将学校的地图结合课本找出一些词汇,例如图书馆、体育馆、第三食堂等等,任务要求各组组员相互配合找到这些地点,将语言表达用音频视频记录,在地点合影回传,并准备好课上就对搭档同学的印象用英文表述。3)课文预习内容教师将课本内容以提问的方式传送给学生,学生通过回答听力理解问题对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并反馈。以图1为例:
五、移动技术在课前阶段测评中发挥优势
教育者都深知学生的测评结果应该是在动态的、发展中的、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由多次测评机会来形成的。形成性评价“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学习过程并且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优点和弱势。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藉此不断的在教学过程中改善教学内容和调整教学节奏”但是传统教学中教师没有太多时间投入其中,因而一次考试定终身,或者加强平时成绩比重而流于表面都难以避免。而移动技术大大缩减了教师的工作量,例如,扫二维码答题节省了文本印刷准备。教师可通过移动设备和相关应用随时了解学生上课出勤情况和课堂进度。在教学效果分析中,移动技术推动的大数据背景下,教师不必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在统计和分析上,例如问道网在当前通过移动技术推动的大数据背景下,分析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某个章节知识点的学习情况、某一学生的活动日志等来对学生做出评价和考核,简明准确。大数据背景下利用反刍比深浅来体现数据,例如使用问道网、蓝墨、企微云平台等,教师在线添加题目生成问卷或表单等,采集到的数据可实时呈现,支持新增、修改、排序、查询等操作功能。支持导入导出,数据兼容Excel,SPSS,SAS等统计软件。学生自己也可以在大数据背景下实时了解其他同学的学习情况和排名,已形成竞争,促进学习。这样,采集回收数据和管理分析数据都很容易,这是形成性评价体系中有效教学效果分析的有力保障。
参老文献:
[1]CNNIC:2017年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
[2]林静.形成性评价在高校课程评价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管理,2011,09(9):66-68.
【关键词】移动技术 英语学习 课前阶段 学习模式
一、意义
在2017年颁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最新特点包括: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占中国网民总数的92.5%。在群体构成中,我国网民尤以学生群体所占比例最大。在线教育发展迅速,互联网带动公共服务行业发展。这些情况说明,教育者运用移动技术投身教育事业,势不可挡。
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存在单词量有限,缺乏系统性根基的状况,贸然直接进入新内容课堂学习,对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深化不够,学习热情保障不足,因此课前准备阶段显得颇为重要。
这一阶段中可以充分运用云教学大数据,发挥依托移动技术的移动学习方式。将课堂教学涉及的预习内容依托移动技术展现给学生,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但完成教师规定的预习内容,更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与层级,吸取与课堂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信息。最重要的是,这一学习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由学生自主自愿的参与到学习内容的情景建设中,从而为课堂学习打好基础,保证课堂学习的顺利展开。
二、课前准备阶段教师的角色
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主要担任引导和监督的角色,无需评判高下。英文学科包罗万象、是深具丰富趣味性知识性的人文学科。教师的目的在于不仅仅执着于语言的技艺与实践,更要调动出学生的潜在兴趣与参与性来引出学习主题,因此不用过度纠结于学生反馈所展现的水平。学生从乐趣中产生兴趣,在参与中带来成就感,才能更积极的投身到后一阶段的学习中。更何况,通过学生所展现的不同的兴趣点与语言水平,教师更能在教学中的环节中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教师的引导和监督角色要从以下部分来实现:1.分析学生学习需求。在有限的课时内,需避免事无巨细。唯有在课堂碰面之前,通过讨论与研究等,借助云教学平台分析学生的学习诉求,梳理当前学生状态与学习目的之间的差距。2.分析学习内容。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的类型和知识点来确定教学的思路和策略,选定适合借助于云教学平台来加强的部分。3.设计学习策略。为达到学习目标,唯有运用多维表征形式从不同角度呈现和加固知识点。4.制作移动学习教案。移动英语教学模式的教案设计要体现移动英语学习模式的特点。如表1所示,该教案凸显云教学特点,从移动英语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多方面进行设计,以达到教学活动顺利展开的目的。
如上表所示,移动学习教案有别于传统教案。整体学习时间囊括了课前、课后学习内容安排,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学习者的过程参与性。针对不同的学习时段,教师做出不同的分解规划,及时发现学习者在每一个学习阶段中出现的问题并设计相应解决方案。在这一份云教学背景下的教案中,教育者可忽视教学内容和步骤,重點是活动的设计与任务的达成,这才是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知识与手段服务于学生的实际应用。教学的内容从广度上扩大了,深度上因人而异,学生有所取舍,学习的潜在时间无形中延长了。
三、课前准备阶段学生的角色
学生角色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是参与者和准备者。移动终端具有重复性和查阅性,在反复的回听复练中,大部分学生可以自主的完成学习目标,虽然不同水平的学生所用的时间不尽相同,但这一环节在轻松的氛围和宽松的时间中完成,无形间缩短了学生间的学习水平差距,在共同的起跑线上,那些往昔并不突出的学生可以跑的更远。
学生对于移动终端的运用,需要驾轻就熟,有明确的概念,哪些环节是需要参与完成的。(1)教师选取普遍使用频率较高的交流用传输工具,上传部分学习资源及任务至手机云班课应用,应用处于打开的状态时,学生的移动终端会在第一时间收到教师任务的提醒。(2)教师随时观看学生下载进度,观察任务完成情况。大数据为教师的实时监测提供保障。当学生得到教师发来的进一步督促和问询时,向教师表达学习困难,也可以加入相应的学生学习组中,与其它学生形成互助学习模式。(3)学生通过互联网接入做任务、查资料、通过应用上传和下载学习成果、收听或者观看音视频资源、实现学生互助学习、及时获取教师的评价和建议。
四、实际范例
在高职课本《知行英语教程第一册》中,第一单元内容时初涉校园,学习内容包括对人物的描述以及方位描述。学院地图的辨识。在课前阶段中,可就语言描述室友和学院地图的辨识两个内容提出学习计划:1)学习组的组长创建和推送新课程的单词本给组员。扇贝单词或有道词典这样的软件都可以实现此功能,学生们彼此之间可以实时查看其它组员的记诵情况,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气氛,提高词汇掌握的效率和效果。2)移动设备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设计,比如在这个单元中,可以将学校的地图结合课本找出一些词汇,例如图书馆、体育馆、第三食堂等等,任务要求各组组员相互配合找到这些地点,将语言表达用音频视频记录,在地点合影回传,并准备好课上就对搭档同学的印象用英文表述。3)课文预习内容教师将课本内容以提问的方式传送给学生,学生通过回答听力理解问题对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并反馈。以图1为例:
五、移动技术在课前阶段测评中发挥优势
教育者都深知学生的测评结果应该是在动态的、发展中的、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由多次测评机会来形成的。形成性评价“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学习过程并且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优点和弱势。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藉此不断的在教学过程中改善教学内容和调整教学节奏”但是传统教学中教师没有太多时间投入其中,因而一次考试定终身,或者加强平时成绩比重而流于表面都难以避免。而移动技术大大缩减了教师的工作量,例如,扫二维码答题节省了文本印刷准备。教师可通过移动设备和相关应用随时了解学生上课出勤情况和课堂进度。在教学效果分析中,移动技术推动的大数据背景下,教师不必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在统计和分析上,例如问道网在当前通过移动技术推动的大数据背景下,分析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某个章节知识点的学习情况、某一学生的活动日志等来对学生做出评价和考核,简明准确。大数据背景下利用反刍比深浅来体现数据,例如使用问道网、蓝墨、企微云平台等,教师在线添加题目生成问卷或表单等,采集到的数据可实时呈现,支持新增、修改、排序、查询等操作功能。支持导入导出,数据兼容Excel,SPSS,SAS等统计软件。学生自己也可以在大数据背景下实时了解其他同学的学习情况和排名,已形成竞争,促进学习。这样,采集回收数据和管理分析数据都很容易,这是形成性评价体系中有效教学效果分析的有力保障。
参老文献:
[1]CNNIC:2017年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
[2]林静.形成性评价在高校课程评价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管理,2011,09(9):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