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当代文化建设时反复强调了“文化自信”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这里的“文化”指中国古典文化和现代文化,而“乡土文学”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土文学起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五四”以来在近代中国诞生的小说流派,其教育价值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白话语境与现代叙事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的语言运用情景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这里的语言实在白话语境中产生和进行的。白话语境是相对于文言语境而言的,文言是古代的书面语,当下语文教学的通用语言是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从理论上说,我们的语文老师每天的用语是普通话,不论是老师的提问,还是学生的回答使用的都是普通话,但在现实生活当中还有一个因地域差异形成的方言问题。实际上,在农村学生每天使用最多的不是普通话,而是方言。所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从一定程度来看其实是方言的实践:学生用方言打招呼,用方言问候,用方言谈心交流,方言是农村学生的日常用语。由于地域性而天然形成的这种独特言语现象直接决定了农村学生在与外界联系、沟通、交流时方言处在不可替代的地位。农村学生真实的存在于以方言为底色的白话文语境之中,因此,农村学生对“乡土文学”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和认同感,充分挖掘“乡土文学”中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元素,是当前农村教育一笔宝贵的资源。
二、悲情色彩与乡愁情结
乡土叙事中的“悲情色彩”是指乡土作家在进行乡土世界的建构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的悲哀惆怅和怜悯同情。乡土作品从骨子里透着一股悲剧特质,作为封建社会的战士和先驱的鲁迅像一名行走在黑暗旷野上的独行者,用其毕生的勇气和力量给千千万万生活在廣袤农村的人们寻找地上的路,他清楚的看到绵延千年的孔孟文化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最大阻力,他想用力掀开罩在中国人头上的孔孟文化,但站在黑沉沉的大地上的他孤立无助。
在他的《故乡》《社戏》《祝福》《孔乙己》中,兵匪官绅的重重压迫、地主恶霸的层层盘剥不但没有让闰土式的农民产生痛不欲生的感受,反而使他们更加麻木、更加愚昧、更加无知,在这重重重压下像闰土一样的农民人格堕落、精神毁灭,这使鲁迅感到无比的压抑和绝望,所以,鲁迅笔下的《故乡》其色调是灰暗的、其格调是低沉的。
乡土叙事中的“乡愁情结”既是远离故乡的游子对故乡的眷恋惆怅,也是客居他乡的游子对家乡的一种超越悲剧、超越哀愁的现代理性情感,这种情感用现代理性精神去烛照传统乡土社会结构中的“乡土人”的国民劣根性。
20世纪初,大多乡土作家以批判的的眼光审视故乡的风俗习惯,对乡村的愚昧、落后进行尖锐的讽刺和批判;在批判的同时,乡土作家们往往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态度描绘生活在苦难中的麻木而愚昧的故乡人,同情、批判、哀怜相互交织,形成了乡土小说喜剧与悲剧相互交融的美学风格。这一时期的乡土作品在描绘故乡愚昧习俗、麻木人性、凄凉人生时,依然抑制不住对故乡的眷恋,这种眷恋常常与某种失落感交织。
三、直面现实与理性思考
伴随农村改革的推进,农村出现了诸如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干部腐败、田地荒芜、人口流失、环境污染、农民工讨薪难等问题,这一时期的乡土作家直面现实,展现了一个沉没的令人沮丧的乡土世界:在官场痹症和市场经济商业大潮的双重压力下,一些农村落后地区经济破产,农民生活贫困,村庄已不能为这些农民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这时的乡村已不再是一个可以依托终生的世外桃源,人与地之间的依存关系日益淡化、疏离;处在文明蜕变时期的乡村变得日益荒芜,困守乡村只能是一种悲剧,于是成千上万农民工怀揣发财梦逃离村庄,背井离乡游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成为城市的流浪者。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新文化的冲击使得这批进入城市的农民工的心灵带来巨大的震撼,土地意识淡化、乡村情感稀薄,传统意义上的乡村一天天消失,农村现代化转型带来的乡村阵痛成为这一时期乡土作家思考的重点。
乡土文学的教育价值是一个比较宏大的命题,这一命题涉及乡土文学本身的审美价值,通过阅读和学习这些乡土作品,让每一位生于斯而长于斯农村学子了解乡村的过去与未来,了解生活在乡村大地上的父辈们一代代负重前行时的艰难与屈辱,努力与奋斗;以此让这些即将通过高考走向城市的农村学子对绵延千年的乡村文化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
[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规划课题“乡土文学在农村课程教育中的价值研究”(课题立项号:
乡土文学起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五四”以来在近代中国诞生的小说流派,其教育价值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白话语境与现代叙事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的语言运用情景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这里的语言实在白话语境中产生和进行的。白话语境是相对于文言语境而言的,文言是古代的书面语,当下语文教学的通用语言是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从理论上说,我们的语文老师每天的用语是普通话,不论是老师的提问,还是学生的回答使用的都是普通话,但在现实生活当中还有一个因地域差异形成的方言问题。实际上,在农村学生每天使用最多的不是普通话,而是方言。所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从一定程度来看其实是方言的实践:学生用方言打招呼,用方言问候,用方言谈心交流,方言是农村学生的日常用语。由于地域性而天然形成的这种独特言语现象直接决定了农村学生在与外界联系、沟通、交流时方言处在不可替代的地位。农村学生真实的存在于以方言为底色的白话文语境之中,因此,农村学生对“乡土文学”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和认同感,充分挖掘“乡土文学”中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元素,是当前农村教育一笔宝贵的资源。
二、悲情色彩与乡愁情结
乡土叙事中的“悲情色彩”是指乡土作家在进行乡土世界的建构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的悲哀惆怅和怜悯同情。乡土作品从骨子里透着一股悲剧特质,作为封建社会的战士和先驱的鲁迅像一名行走在黑暗旷野上的独行者,用其毕生的勇气和力量给千千万万生活在廣袤农村的人们寻找地上的路,他清楚的看到绵延千年的孔孟文化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最大阻力,他想用力掀开罩在中国人头上的孔孟文化,但站在黑沉沉的大地上的他孤立无助。
在他的《故乡》《社戏》《祝福》《孔乙己》中,兵匪官绅的重重压迫、地主恶霸的层层盘剥不但没有让闰土式的农民产生痛不欲生的感受,反而使他们更加麻木、更加愚昧、更加无知,在这重重重压下像闰土一样的农民人格堕落、精神毁灭,这使鲁迅感到无比的压抑和绝望,所以,鲁迅笔下的《故乡》其色调是灰暗的、其格调是低沉的。
乡土叙事中的“乡愁情结”既是远离故乡的游子对故乡的眷恋惆怅,也是客居他乡的游子对家乡的一种超越悲剧、超越哀愁的现代理性情感,这种情感用现代理性精神去烛照传统乡土社会结构中的“乡土人”的国民劣根性。
20世纪初,大多乡土作家以批判的的眼光审视故乡的风俗习惯,对乡村的愚昧、落后进行尖锐的讽刺和批判;在批判的同时,乡土作家们往往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态度描绘生活在苦难中的麻木而愚昧的故乡人,同情、批判、哀怜相互交织,形成了乡土小说喜剧与悲剧相互交融的美学风格。这一时期的乡土作品在描绘故乡愚昧习俗、麻木人性、凄凉人生时,依然抑制不住对故乡的眷恋,这种眷恋常常与某种失落感交织。
三、直面现实与理性思考
伴随农村改革的推进,农村出现了诸如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干部腐败、田地荒芜、人口流失、环境污染、农民工讨薪难等问题,这一时期的乡土作家直面现实,展现了一个沉没的令人沮丧的乡土世界:在官场痹症和市场经济商业大潮的双重压力下,一些农村落后地区经济破产,农民生活贫困,村庄已不能为这些农民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这时的乡村已不再是一个可以依托终生的世外桃源,人与地之间的依存关系日益淡化、疏离;处在文明蜕变时期的乡村变得日益荒芜,困守乡村只能是一种悲剧,于是成千上万农民工怀揣发财梦逃离村庄,背井离乡游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成为城市的流浪者。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新文化的冲击使得这批进入城市的农民工的心灵带来巨大的震撼,土地意识淡化、乡村情感稀薄,传统意义上的乡村一天天消失,农村现代化转型带来的乡村阵痛成为这一时期乡土作家思考的重点。
乡土文学的教育价值是一个比较宏大的命题,这一命题涉及乡土文学本身的审美价值,通过阅读和学习这些乡土作品,让每一位生于斯而长于斯农村学子了解乡村的过去与未来,了解生活在乡村大地上的父辈们一代代负重前行时的艰难与屈辱,努力与奋斗;以此让这些即将通过高考走向城市的农村学子对绵延千年的乡村文化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
[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规划课题“乡土文学在农村课程教育中的价值研究”(课题立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