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在成都举行的“阅读的力量——2013年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上指出,“忽视阅读的教育越来越容易走进死胡同。缺少必要的阅读,使我们的学校异化为分数竞争的训练场,也使得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在他们的教育生活中缺少生命的光彩和幸福。”的确,阅读对个体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心灵的成长,不可能有个体精神的完整发育。教师如果不再有阅读的能力,他传授的知识也会成为无源之水,流之不远。促进教师成长的措施很多,通过学校管理、专家引导、校本研究、网络培训等等都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而我们的课题“网络教研共同体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行动研究”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共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而依托网络建立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阅读能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我们课题组建立的学习共同体全称为“项城市课题群”(QQ:××××××),现有成员1521人,并且还在日益增加;后又在cctalk平台上创建“项城课题群”(群号:××××××),目前在线学习884人 。群里大多是来自项城市本土的中小学教师,也有知名学术专家、慕名而至的外地教师。规模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很少见的。自成立以来每年举办网络教研不下30场,内容涉及课题、教学反思、教师听评课、同课异构、微课应用等等,形式创新,内容丰富,注重实效。
通过这几年的研究探讨,我们发现,网络阅读有深浅之分。浅阅读是指浏览式的、泛泛的阅读,不用对所阅读的内容做深入的思考;深阅读是指进入内容情境,加进许多深刻思考的阅读。浅阅读和深阅读既是阅读的态度,也是我们阅读不同内容时所应采取的不同方式。每天早上我们会推出一些“点心式”的浅阅读:诗词、每日分享、优美散文等等,举凡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文史百科等,无所不包。可随手浏览翻阅,不必投入过多精力去研究。浅阅读以快速获取信息为目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浅阅读不失为一种准确、快速获取信息的好方法。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没有浅阅读,只知徜徉于古典读书方式的你,很可能会被这个时代抛弃,为了开阔眼界,为了获取信息,为了成为时尚的现代人,为了高效率地学习、工作,浅阅读不可丢,不能丢。浅阅读的内容追求浅易,不需要做深入思考,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而且不一定适合每个教师的口味。而深层次的阅读非常有必要,尤其是一些理论书籍,它能影响着我们的专业发展的方向,也会让我们的思想得以升华,还可以让我们的教育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很多教师只知道埋头教学,每年从不去深读一两本专业书籍,虽具有老黄牛的精神,但方向不明,缺乏创新精神,很难让自己在专业成长上有更大的突破。
我们的学习共同体在深阅读方面主要采用几种措施:
一、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
我们根据教师的需要,定期在课题群里开展推荐一本书活动。老师们以网络为平台,通过线上购买,网下阅读,QQ群中交流阅读心得,定期开展读书报告会,积极记录自学笔记,并用书中的好方法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通过提高群里教师的读书兴趣,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组建学习型教师群体,最终全面提升教师群体的综合素质。
比如我们最近共同阅读的一本书《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十八问》(以下简称《课题十八问》)。近几年,不管是出于自身专业发展还是职称评审的需要,广大中小学教师开始重视课题研究,愿意做课题了。但是身边懂课题、能指导的人少;适用的参考书籍少,能将课题研究与自身工作实际有机结合的成功范例更少。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广大教师投身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杨伟东老师集结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的精英,群策群力编订的这本书,给广大教师带来了福音。我们通过网络形成学习共同体,利用网络提供的便捷平台,邀请专家深入浅出地解读《课题十八问》每一问。《课题十八问》本来就是服务于广大教师群体的一本书,让教师能读懂,能爱上教研是我们读书的目的。专家在讲解时除了阐述书中一些理论知识外,还结合自己做课题的经验以及别的优秀课题,具体形象地讲解可能会忽视的细节,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我们还向教师推荐了沈毅、崔允漷的《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举行了两次网络教研活动“走向专业听评课的理论篇与实践篇”。听评课活动是学校常规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和教学督导手段,开展听评课活动是教师职业教育和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教学信息交流、相互学习、改进和提高教学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是进行教学研究的科学方法之一。怎么样走向专业的听评课?我们通过这本书的阅读使老师了解课堂观察框架的4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它基本上涵盖了课堂观察的各个方面,而且在围绕学生学习和学习的有效性方面,无论是上课老师事先关注这些观察点,还是听评课老师进行诊断性的评课,都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支点。
二、举办别具创新的阅读活动
课题研究期间除了共同阅读纸质书籍外,我们还在网络上开展朗诵演讲、华调吟诵、亲子阅读等形式,引导教师形成热爱读书、享受阅读的文化情怀,提升教师的文化内涵。一场场主题鲜明、精彩纷呈的阅读活动,让教师以最简单、最便利的方式体验阅读的乐趣。2018年4月21日,项城课题群邀请了吴存霞老師,她带领项城课题群的老师们开启了一次别样的教研之旅。濮阳市油田四小吴存霞老师推荐了华锋教授主编的《基础吟诵75首》。《基础吟诵75首》,是教育部规定的“小升初”必须背诵的75首古诗词的吟诵版,附有光盘,可以跟着音频完成自我学习。吴存霞老师通过现场吟诵展示吟诵的魅力,并展示了学校开展吟诵的案例及取得的成果。2016年1月,以河南大学首届“华调吟诵”研讨会为起点,以创建“诗词之市”为契机,濮阳市油田四小启动了“中华吟诵进校园”活动,将吟诵融入到教学之中。
项城课题群还组织了两次朗诵活动,一次“冬之韵”,一次“感恩”。朗诵的有原创作品《年年共同守岁》《父母“爱情”》《情暖重阳》《大爱无痕》《有你真好》,也有经典诗词《我的南方北方》《站在讲台上慢慢变老》《学会感恩》;有深情地独自倾诉,也有别具特色的集体朗诵、母子对诵。这些活动都能促进老师热爱文学,钟情古诗词,从而推进阅读,提升教师自身的素养。 三、采编好文章推送公众号
项城课题群的群主胡新颖是一个愿意用最朴素的教研情怀推动教师在教研路上奔跑的实干家。项城课题公众号自开通以来,已经推送了许多优秀文章。既有关于课题理论性较强的好文:《关于课题选题,你必须要读一读这篇文章》《撰写开题报告技巧》《走进开题报告撰写的三个误区——一种教育学的视角》《基于课题研究的校本教研模式》等;也有研究课题、举行讲座后的各种心得与感悟:《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梦游中期,眼现芳华》《一种方式,一份美好》等;还有各种热点新闻、精品美文:《你是最好的父亲——小布什给老布什的悼词》《于漪获“改革先锋”奖章》《改革开放40年间,咱河南有哪些教改成果?》等;更有一些原创精美歌文:《半缘教研半缘君》《馥郁研心长系,一曲菱歌相酬》等等。
微信公众号的文章一般简短精炼、图文并茂,适合繁忙的教师随时随地快速阅读。
如果把教育专业理论看作“细粮”,那么非教育专业的文章就是“粗粮”。没有“粗粮”作为支撑,吃再多的“细粮”也不能促进教师健康成长。强调教师专业化发展,如果只是强调教师读专业理论书籍,那么教师的成长速度未必能快。书海茫茫,善读者兼收并蓄、吐纳古今,才能不断地提高阅读效率,丰富教育素养,促进教师专业较快发展。
当然,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在阅读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如我们主推《课题十八问》这一本书,有时也推送一些经典书籍《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不跪着教书》给课题群里的教师,虽然在课题方面给予教师很多的帮助,但还是不能满足各个学科、各类级别教师的不同需求。还有阅读成果多是以簡报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而且大多写作内容感性抒发较多、理论深度不够等等。但借用网络平台推送好的书籍或美文毕竟为群内老师开了一个易于交流互动的良好的开端,前路漫漫,我辈尚须努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河流。” 书能把教师的专业托得多高,取决于教师触摸过多少文字;书能把教师的专业带到多远,取决于教师品味过多少书香。而阅读能力的提升又能进一步促进教师写作与反思能力的提升,从而促使教师个人素养的整体提升。
〔本文系河南省基础教育重点课题“网络教研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河南项城二高。
我们课题组建立的学习共同体全称为“项城市课题群”(QQ:××××××),现有成员1521人,并且还在日益增加;后又在cctalk平台上创建“项城课题群”(群号:××××××),目前在线学习884人 。群里大多是来自项城市本土的中小学教师,也有知名学术专家、慕名而至的外地教师。规模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很少见的。自成立以来每年举办网络教研不下30场,内容涉及课题、教学反思、教师听评课、同课异构、微课应用等等,形式创新,内容丰富,注重实效。
通过这几年的研究探讨,我们发现,网络阅读有深浅之分。浅阅读是指浏览式的、泛泛的阅读,不用对所阅读的内容做深入的思考;深阅读是指进入内容情境,加进许多深刻思考的阅读。浅阅读和深阅读既是阅读的态度,也是我们阅读不同内容时所应采取的不同方式。每天早上我们会推出一些“点心式”的浅阅读:诗词、每日分享、优美散文等等,举凡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文史百科等,无所不包。可随手浏览翻阅,不必投入过多精力去研究。浅阅读以快速获取信息为目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浅阅读不失为一种准确、快速获取信息的好方法。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没有浅阅读,只知徜徉于古典读书方式的你,很可能会被这个时代抛弃,为了开阔眼界,为了获取信息,为了成为时尚的现代人,为了高效率地学习、工作,浅阅读不可丢,不能丢。浅阅读的内容追求浅易,不需要做深入思考,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而且不一定适合每个教师的口味。而深层次的阅读非常有必要,尤其是一些理论书籍,它能影响着我们的专业发展的方向,也会让我们的思想得以升华,还可以让我们的教育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很多教师只知道埋头教学,每年从不去深读一两本专业书籍,虽具有老黄牛的精神,但方向不明,缺乏创新精神,很难让自己在专业成长上有更大的突破。
我们的学习共同体在深阅读方面主要采用几种措施:
一、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
我们根据教师的需要,定期在课题群里开展推荐一本书活动。老师们以网络为平台,通过线上购买,网下阅读,QQ群中交流阅读心得,定期开展读书报告会,积极记录自学笔记,并用书中的好方法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通过提高群里教师的读书兴趣,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组建学习型教师群体,最终全面提升教师群体的综合素质。
比如我们最近共同阅读的一本书《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十八问》(以下简称《课题十八问》)。近几年,不管是出于自身专业发展还是职称评审的需要,广大中小学教师开始重视课题研究,愿意做课题了。但是身边懂课题、能指导的人少;适用的参考书籍少,能将课题研究与自身工作实际有机结合的成功范例更少。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广大教师投身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杨伟东老师集结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的精英,群策群力编订的这本书,给广大教师带来了福音。我们通过网络形成学习共同体,利用网络提供的便捷平台,邀请专家深入浅出地解读《课题十八问》每一问。《课题十八问》本来就是服务于广大教师群体的一本书,让教师能读懂,能爱上教研是我们读书的目的。专家在讲解时除了阐述书中一些理论知识外,还结合自己做课题的经验以及别的优秀课题,具体形象地讲解可能会忽视的细节,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我们还向教师推荐了沈毅、崔允漷的《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举行了两次网络教研活动“走向专业听评课的理论篇与实践篇”。听评课活动是学校常规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和教学督导手段,开展听评课活动是教师职业教育和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教学信息交流、相互学习、改进和提高教学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是进行教学研究的科学方法之一。怎么样走向专业的听评课?我们通过这本书的阅读使老师了解课堂观察框架的4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它基本上涵盖了课堂观察的各个方面,而且在围绕学生学习和学习的有效性方面,无论是上课老师事先关注这些观察点,还是听评课老师进行诊断性的评课,都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支点。
二、举办别具创新的阅读活动
课题研究期间除了共同阅读纸质书籍外,我们还在网络上开展朗诵演讲、华调吟诵、亲子阅读等形式,引导教师形成热爱读书、享受阅读的文化情怀,提升教师的文化内涵。一场场主题鲜明、精彩纷呈的阅读活动,让教师以最简单、最便利的方式体验阅读的乐趣。2018年4月21日,项城课题群邀请了吴存霞老師,她带领项城课题群的老师们开启了一次别样的教研之旅。濮阳市油田四小吴存霞老师推荐了华锋教授主编的《基础吟诵75首》。《基础吟诵75首》,是教育部规定的“小升初”必须背诵的75首古诗词的吟诵版,附有光盘,可以跟着音频完成自我学习。吴存霞老师通过现场吟诵展示吟诵的魅力,并展示了学校开展吟诵的案例及取得的成果。2016年1月,以河南大学首届“华调吟诵”研讨会为起点,以创建“诗词之市”为契机,濮阳市油田四小启动了“中华吟诵进校园”活动,将吟诵融入到教学之中。
项城课题群还组织了两次朗诵活动,一次“冬之韵”,一次“感恩”。朗诵的有原创作品《年年共同守岁》《父母“爱情”》《情暖重阳》《大爱无痕》《有你真好》,也有经典诗词《我的南方北方》《站在讲台上慢慢变老》《学会感恩》;有深情地独自倾诉,也有别具特色的集体朗诵、母子对诵。这些活动都能促进老师热爱文学,钟情古诗词,从而推进阅读,提升教师自身的素养。 三、采编好文章推送公众号
项城课题群的群主胡新颖是一个愿意用最朴素的教研情怀推动教师在教研路上奔跑的实干家。项城课题公众号自开通以来,已经推送了许多优秀文章。既有关于课题理论性较强的好文:《关于课题选题,你必须要读一读这篇文章》《撰写开题报告技巧》《走进开题报告撰写的三个误区——一种教育学的视角》《基于课题研究的校本教研模式》等;也有研究课题、举行讲座后的各种心得与感悟:《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梦游中期,眼现芳华》《一种方式,一份美好》等;还有各种热点新闻、精品美文:《你是最好的父亲——小布什给老布什的悼词》《于漪获“改革先锋”奖章》《改革开放40年间,咱河南有哪些教改成果?》等;更有一些原创精美歌文:《半缘教研半缘君》《馥郁研心长系,一曲菱歌相酬》等等。
微信公众号的文章一般简短精炼、图文并茂,适合繁忙的教师随时随地快速阅读。
如果把教育专业理论看作“细粮”,那么非教育专业的文章就是“粗粮”。没有“粗粮”作为支撑,吃再多的“细粮”也不能促进教师健康成长。强调教师专业化发展,如果只是强调教师读专业理论书籍,那么教师的成长速度未必能快。书海茫茫,善读者兼收并蓄、吐纳古今,才能不断地提高阅读效率,丰富教育素养,促进教师专业较快发展。
当然,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在阅读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如我们主推《课题十八问》这一本书,有时也推送一些经典书籍《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不跪着教书》给课题群里的教师,虽然在课题方面给予教师很多的帮助,但还是不能满足各个学科、各类级别教师的不同需求。还有阅读成果多是以簡报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而且大多写作内容感性抒发较多、理论深度不够等等。但借用网络平台推送好的书籍或美文毕竟为群内老师开了一个易于交流互动的良好的开端,前路漫漫,我辈尚须努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河流。” 书能把教师的专业托得多高,取决于教师触摸过多少文字;书能把教师的专业带到多远,取决于教师品味过多少书香。而阅读能力的提升又能进一步促进教师写作与反思能力的提升,从而促使教师个人素养的整体提升。
〔本文系河南省基础教育重点课题“网络教研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河南项城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