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防范和抵御宗教渗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宗教渗透的方式较多,如利用外籍人员传教,以慈善为名传教以及媒介等。宗教渗透的原因也较复杂,如国际政治环境影响,国内转型的影响以及宗教神秘色彩的影响等。高校防范宗教渗透工作机制应遵循目的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机动性原则,推动宗教防范工作有效开展也离不开氛围保障和物质保障。
关键字:宗教渗透;大学生;成因;对策
引 言
当前,宗教势力对我国高校的渗透形势严峻,情况复杂,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宗教渗透的现实危害性和做好抵御渗透,工作的紧迫性,明确宗教向高校渗透的方式与成因有针对性地防范和抵御宗教渗透,有效遏制宗教在高校的渗透蔓延,确保高校稳定和社会主义办学目标的实现,这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高校宗教渗透的概念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一定有其存在的社会生态环境,其产生的深刻根源,必然根植于不断变化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中。高校宗教渗透,基本上相关研究并没有明确作出定义,都是将宗教渗透延伸至高校领域,大体可以理解为高校宗教渗透是指境外团体、组织和个人利用宗教在高等教育领域中从事的各种违反我国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活动和宣传,干扰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如: “境内外敌,对势力从没有放弃利用宗教向学校进行渗透,以达到其与我们争夺意识形态领域阵地,争夺青少年,并妄图夺取国家政权的目的。
二、高校宗教渗透的原因
高校出现宗教渗透和广泛传播的原因多种多样,高校大学生产生宗教信仰的原因也是错综复杂的,存在多方面、多层面的特点,有历史的、现实的、社会的、个人的等原因。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
快速变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发展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因此而大大强化。远的来看,国际上近年来政治风云变换不定,纷争不息,这些变化让部分思想活跃、敏感的大学生深感迷茫,并容易产生信仰危机。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对社会成员构成的压力日增,大学生在入学的第一天就面临着就业、学业、生活、情感等诸多压力,特别在就业方面,大学扩招带来了毕业生队伍的不断扩大,能力竞争、学历竞争、社会关系,甚至身高、相貌都影响着求职竞争。这对满怀豪情地憧憬着未来,而应对困难和挫折心态还不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来讲,就可能使他们深感忧虑与彷徨,转而选择信仰宗教,寻求寄托。
(二)学校教育的缺失
学校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途径,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客观存在着针对性不强,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与需要等问题,表现出显性教育多于隐性教育,刚性教育多于柔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欠深入具体,教育形式单一、生硬,缺乏亲和力、感染力,不能很好地发挥引导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作用。但目前,各高校在对信教师生的统计、宗教活动管理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教育管理的手段缺乏创新,宗教政策和宗教法律法规宣传近于空白。高校缺乏处理宗教事务的具体规章制度,也很少制定落实,很多只是被动处理大学生组织参加的非法宗教活动。
(三)高校大学生追求新颖、追求时尚的影响
高校大学生对新鲜事物一般都非常好奇,且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喜欢追求新颖、时尚的东西;西方宗教以各种各样非常奇特、怪异的形式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这种心态,深深地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除此此外,高校大学生也非常容易受到周围外界环境的强烈影响,高校大学生还处于青年期,心智发展还不全面,对一些事物的判断还不够深入,抵制力不强,容易在追求时尚、前沿、虚无的东西同时受到不良思想的渗透即宗教渗透。因此,处于特殊时期的高校学生特别需要接受正确的引导,高校要加强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关注高校大学生的这一弱点,防止被宗教宣传这对大学生加以不良影响。
三、高校防范和抵御宗教渗透的对策
(一)加强提高高校党政干部政治素质
高校党委要从战略高度充分重视宗教渗透对我国宗教事务、国家安全和高校稳定的潜在影响。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组织协调、党群、外事、保卫等部门密切配合、广大师生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高校还应加强与校外主管部门的纵向联系,形成纵横交错的联动网络,扩大控制面,建立有效地防控体系.
防范和抵御宗教渗透对大学生的影响,首先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党政干部的政治素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普及及加快建立健全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和条例,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有力抵制社会上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
(二)加强大学生思政课教育
现阶段的高校,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高校首先要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的绝对主导地位,积极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强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使大学生认清西方对高校宗教渗透的险恶用心和卑劣手段。
(三)加强活跃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大学生健康向上的环境
校园文化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人文素质,对于抵制和消除宗教对大学生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把大力建设校园文化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结论
新时期,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宗教渗透,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与政治警觉性,不要夸大宗教,也不能对宗教渗透的消极影响视而不见或放任自流。要积极构建防范机制,制订可行对策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孙浩然.《宗教渗透概念辨析》[J]. 世界宗教研究,2011( 4) .
[2] 蔡茂华.《高校防范宗教渗透的制度体系反思与重构》[J]. 思想教育研究,2010( 7) .
关键字:宗教渗透;大学生;成因;对策
引 言
当前,宗教势力对我国高校的渗透形势严峻,情况复杂,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宗教渗透的现实危害性和做好抵御渗透,工作的紧迫性,明确宗教向高校渗透的方式与成因有针对性地防范和抵御宗教渗透,有效遏制宗教在高校的渗透蔓延,确保高校稳定和社会主义办学目标的实现,这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高校宗教渗透的概念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一定有其存在的社会生态环境,其产生的深刻根源,必然根植于不断变化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中。高校宗教渗透,基本上相关研究并没有明确作出定义,都是将宗教渗透延伸至高校领域,大体可以理解为高校宗教渗透是指境外团体、组织和个人利用宗教在高等教育领域中从事的各种违反我国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活动和宣传,干扰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如: “境内外敌,对势力从没有放弃利用宗教向学校进行渗透,以达到其与我们争夺意识形态领域阵地,争夺青少年,并妄图夺取国家政权的目的。
二、高校宗教渗透的原因
高校出现宗教渗透和广泛传播的原因多种多样,高校大学生产生宗教信仰的原因也是错综复杂的,存在多方面、多层面的特点,有历史的、现实的、社会的、个人的等原因。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
快速变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发展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因此而大大强化。远的来看,国际上近年来政治风云变换不定,纷争不息,这些变化让部分思想活跃、敏感的大学生深感迷茫,并容易产生信仰危机。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对社会成员构成的压力日增,大学生在入学的第一天就面临着就业、学业、生活、情感等诸多压力,特别在就业方面,大学扩招带来了毕业生队伍的不断扩大,能力竞争、学历竞争、社会关系,甚至身高、相貌都影响着求职竞争。这对满怀豪情地憧憬着未来,而应对困难和挫折心态还不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来讲,就可能使他们深感忧虑与彷徨,转而选择信仰宗教,寻求寄托。
(二)学校教育的缺失
学校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途径,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客观存在着针对性不强,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与需要等问题,表现出显性教育多于隐性教育,刚性教育多于柔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欠深入具体,教育形式单一、生硬,缺乏亲和力、感染力,不能很好地发挥引导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作用。但目前,各高校在对信教师生的统计、宗教活动管理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教育管理的手段缺乏创新,宗教政策和宗教法律法规宣传近于空白。高校缺乏处理宗教事务的具体规章制度,也很少制定落实,很多只是被动处理大学生组织参加的非法宗教活动。
(三)高校大学生追求新颖、追求时尚的影响
高校大学生对新鲜事物一般都非常好奇,且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喜欢追求新颖、时尚的东西;西方宗教以各种各样非常奇特、怪异的形式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这种心态,深深地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除此此外,高校大学生也非常容易受到周围外界环境的强烈影响,高校大学生还处于青年期,心智发展还不全面,对一些事物的判断还不够深入,抵制力不强,容易在追求时尚、前沿、虚无的东西同时受到不良思想的渗透即宗教渗透。因此,处于特殊时期的高校学生特别需要接受正确的引导,高校要加强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关注高校大学生的这一弱点,防止被宗教宣传这对大学生加以不良影响。
三、高校防范和抵御宗教渗透的对策
(一)加强提高高校党政干部政治素质
高校党委要从战略高度充分重视宗教渗透对我国宗教事务、国家安全和高校稳定的潜在影响。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组织协调、党群、外事、保卫等部门密切配合、广大师生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高校还应加强与校外主管部门的纵向联系,形成纵横交错的联动网络,扩大控制面,建立有效地防控体系.
防范和抵御宗教渗透对大学生的影响,首先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党政干部的政治素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普及及加快建立健全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和条例,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有力抵制社会上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
(二)加强大学生思政课教育
现阶段的高校,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高校首先要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的绝对主导地位,积极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强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使大学生认清西方对高校宗教渗透的险恶用心和卑劣手段。
(三)加强活跃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大学生健康向上的环境
校园文化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人文素质,对于抵制和消除宗教对大学生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把大力建设校园文化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结论
新时期,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宗教渗透,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与政治警觉性,不要夸大宗教,也不能对宗教渗透的消极影响视而不见或放任自流。要积极构建防范机制,制订可行对策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孙浩然.《宗教渗透概念辨析》[J]. 世界宗教研究,2011( 4) .
[2] 蔡茂华.《高校防范宗教渗透的制度体系反思与重构》[J]. 思想教育研究,2010(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