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交际教学法的理论背景是交际能力。交际能力是语法规则知识与语言使用规则知识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它是实际交际所需的潜在知识和技能。文章从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出发,着重讨论在中国英语语言教学背景下如何运用交际教学法。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 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0-143-001
1.引言
交际教学法的理论背景是交际能力。交际能力这一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社会语言学家Hymes首次提出(Canale, Swain 1980)。该概念被提出后,就引起了语言学家,教师和其他对语言感兴趣人的广泛关注。在交际能力理论指导下的英语教学法称之为交际英语教学法。本文将从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出发,着重讨论在中国英语语言教学背景下如何运用交际教学法。
2.交际能力
Michael Canale和Merrill Swain认为,交际能力是语法能力(亦即语法规则知识)与社会语言能力(亦即语言使用规则知识)之间的关系和互动(1980:6)。它是实际交际所需的潜在知识和技能,而实际交际是在心理和环境限制条件这种知识和技能体现(Canale 1983:5)。简而言之,交际能力的核心意思是指学习者运用语法规则,组成正确的句子,并知道如何适当地使用句子。
Michael Canale 和 Merrill Swain(1980)在他们的论文中提出了交际能力的理论框架,该能力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策略能力;他们对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和交际运用(communicative performance)做了区分。后来Canale又将原框架中社会语言能力下的话语能力提升为第四种能力,把交际能力构建为四大部分组成,将早期的术语“交际运用”改为“实际交际(actual communication)”,并相应地对交际能力和实际交际作了区分(1983)。交际能力的组成见下图:
Michael Canale和Merrill Swain的理论框架表明二语学习者必须学习很多规则以积累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这些规则并不局限于语法规则,而是应包括语言的各个方面。
3.交际能力与英语教学
要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必须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入手,亦即如下几方面:
语法能力包括词项,词法规则,语法规则,句法规则,句法语义学规则,及音韵学规则等知识(Canale, Swain 1980:29 )。在二语学习中,由于学习的二语环境非常有限,通过语法学习语言是一个比较有效的途径。但是,课堂教学中,语法能力只是一部分。
社会语言能力是指话语在不同的社会语言环境中适当地产生并被理解的程度;这种社会语言环境取决于语境因素如参与者的地位,互动的目的,及互动的规范或约定(Canale 1983: 7)。课堂中对社会语言能力的培养应重点放在跨文化的差异上。但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而社会语言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课堂时间很欠缺的,学生更多地应该从其他途径获得并提高自己的社会语言能力
话语能力主要指思想表达能力,以达到形式上的衔接和意义上的连贯(Canale 1983: 9)。话语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学生写作的方式进行。策略能力指由掌握口头和非口头的沟通策略,用于弥补因语言运用变量或语言能力不足而导致的交际障碍(Canale 1983:10)。对二语学习者而言,必须具备策略能力,因为在实际交际中,经常发生交际障碍,需要立即补救。但作为二语学习者,他说的是中介语,他的语法、语用、话语等知识远远不足于实际交际。因此,在语法,话语和语用知识受限时,二语学习者需要一些技能告诉自己该怎么做。策略能力并不依附于其他的语言能力,所以教学中应培养策略能力,例如鼓励学生在说话卡壳时使用诸如well,I mean, you know, I see what you mean等填充词(初期可能会出现过度使用的情况);或者通过解释或者描述等迂回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图;或借助于模仿、体态语等达到交际的目的。
4.结论
尽管目前国内应用交际教学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无法达到;中国传统的非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也会妨碍交际教学法(周大军,汪云2001)。但是,在保持传统语法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样化的多媒体手段,设置尽量真实的语言环境,鼓励学生大胆使用英语,在表达不畅时借助于语言和非语言的策略达到交际目的。同时,在现代多媒体技术条件下,鼓励学生通过其他手段获得更多的语言输入。对语言输入中的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和消化,以加强学生的社会语言能力。同时,作为教师自己,也应该利用各种机会,不断充电,提高教学技巧和英语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Brown, H. 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Regents, 1994.
[2]Canale, M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 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0-143-001
1.引言
交际教学法的理论背景是交际能力。交际能力这一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社会语言学家Hymes首次提出(Canale, Swain 1980)。该概念被提出后,就引起了语言学家,教师和其他对语言感兴趣人的广泛关注。在交际能力理论指导下的英语教学法称之为交际英语教学法。本文将从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出发,着重讨论在中国英语语言教学背景下如何运用交际教学法。
2.交际能力
Michael Canale和Merrill Swain认为,交际能力是语法能力(亦即语法规则知识)与社会语言能力(亦即语言使用规则知识)之间的关系和互动(1980:6)。它是实际交际所需的潜在知识和技能,而实际交际是在心理和环境限制条件这种知识和技能体现(Canale 1983:5)。简而言之,交际能力的核心意思是指学习者运用语法规则,组成正确的句子,并知道如何适当地使用句子。
Michael Canale 和 Merrill Swain(1980)在他们的论文中提出了交际能力的理论框架,该能力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策略能力;他们对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和交际运用(communicative performance)做了区分。后来Canale又将原框架中社会语言能力下的话语能力提升为第四种能力,把交际能力构建为四大部分组成,将早期的术语“交际运用”改为“实际交际(actual communication)”,并相应地对交际能力和实际交际作了区分(1983)。交际能力的组成见下图:
Michael Canale和Merrill Swain的理论框架表明二语学习者必须学习很多规则以积累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这些规则并不局限于语法规则,而是应包括语言的各个方面。
3.交际能力与英语教学
要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必须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入手,亦即如下几方面:
语法能力包括词项,词法规则,语法规则,句法规则,句法语义学规则,及音韵学规则等知识(Canale, Swain 1980:29 )。在二语学习中,由于学习的二语环境非常有限,通过语法学习语言是一个比较有效的途径。但是,课堂教学中,语法能力只是一部分。
社会语言能力是指话语在不同的社会语言环境中适当地产生并被理解的程度;这种社会语言环境取决于语境因素如参与者的地位,互动的目的,及互动的规范或约定(Canale 1983: 7)。课堂中对社会语言能力的培养应重点放在跨文化的差异上。但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而社会语言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课堂时间很欠缺的,学生更多地应该从其他途径获得并提高自己的社会语言能力
话语能力主要指思想表达能力,以达到形式上的衔接和意义上的连贯(Canale 1983: 9)。话语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学生写作的方式进行。策略能力指由掌握口头和非口头的沟通策略,用于弥补因语言运用变量或语言能力不足而导致的交际障碍(Canale 1983:10)。对二语学习者而言,必须具备策略能力,因为在实际交际中,经常发生交际障碍,需要立即补救。但作为二语学习者,他说的是中介语,他的语法、语用、话语等知识远远不足于实际交际。因此,在语法,话语和语用知识受限时,二语学习者需要一些技能告诉自己该怎么做。策略能力并不依附于其他的语言能力,所以教学中应培养策略能力,例如鼓励学生在说话卡壳时使用诸如well,I mean, you know, I see what you mean等填充词(初期可能会出现过度使用的情况);或者通过解释或者描述等迂回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图;或借助于模仿、体态语等达到交际的目的。
4.结论
尽管目前国内应用交际教学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无法达到;中国传统的非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也会妨碍交际教学法(周大军,汪云2001)。但是,在保持传统语法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样化的多媒体手段,设置尽量真实的语言环境,鼓励学生大胆使用英语,在表达不畅时借助于语言和非语言的策略达到交际目的。同时,在现代多媒体技术条件下,鼓励学生通过其他手段获得更多的语言输入。对语言输入中的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和消化,以加强学生的社会语言能力。同时,作为教师自己,也应该利用各种机会,不断充电,提高教学技巧和英语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Brown, H. 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Regents, 1994.
[2]Canale,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