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我和老公决定把他去密歇根大学访问的机会,作为移民生活适应期,实地考察美国生活。我们带着4岁的女儿,怀着喜悦和忐忑的心情,登上达美航空。
老公的同学王原如约来接我们。当填完数百张表格,租好房子,总算能松一口气时,我们发现方圆数百公里有7个大公寓、图书馆、星巴克,但没有步行或骑车能到达的超市。
王原开车1小时把我们带到COSTCO——美国第一大会员制仓储超市。我们找到了大米,但最便宜的要2美元1磅。看我在大米面前犹豫,王原说:“如果你们有爱吃米的习惯,那么从现在开始改吃面吧。”
因为不能宰杀动物,电杀的方式虽然文明,但在美国高度人权下吃肉的痛苦在于,如果不想吃带血的肉就得先煮出一锅的血水,否则,那肉吃起来形同茹毛饮血。
外出就餐,除了肯德基和麦当劳,就是它们的“孪生兄弟”,我们好像吃一条流水线上的食物。
我对一包榨菜的想念,持续了整整3个月后才有机会到近200公里外的安娜堡一家15平方米的中国店实现。中国店不过是偶尔多了点豆角和冰冻的带骨头的鱼。在美国任何一家超市,冬天的土豆和夏天的土豆都一模一样,没有区别。
美国的食品是有机的,但是无比乏味。某一次,当我想起和闺蜜一起吃四川火锅时热辣辣的场景,我的眼泪就不争气地流下来了。
我们公寓周边有很多住独立HOUSE的邻居,他们非常客气礼貌,第一次见面就和你热情拥抱,并且每次都如此。但我们住了1年,他们仍和第一天看到我们时一样,永远那么生分。我们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不知道他们在哪里上班,也不知道他们的孩子在哪里上学。
女儿常常一个人玩儿,我觉得她像个被全世界抛弃的孩子。有时听到别家院子里有孩子的声音,她总是贪婪地跑过去,有时还未靠近,就被大狗的狂叫声吓住。
美国人的活动以家庭为单位,1年来,我没能和任何一个对我好的美国女人一起去喝咖啡或做美容、逛街。好像美国没有闺蜜,只有同性恋。
美国是养老的天堂,但我从没看过有儿女在父母身边尽孝。他们给美国政府交了一辈子税,最后美国政府把他们交给护工和老年公寓。
王原和他妻子来美国7年,没见过自己的爹妈。他们双方父母的探亲签证被拒一次,他们也一直抽不出空回国。直到王原母亲突发脑出血去世,王原因还没有拿到绿卡,就没有回国,因为一旦拒签就再不能回美国来。
尽孝是诸多像王原一样没有拿到绿卡人士的痛点,如果失业,必须1个星期内找到新东家,否则就只有买机票回国。但现在美国经济又是如此不景气。
老公虽然拿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学历,但在美国市场等于废纸一张。而且这些年中国人一窝蜂地读经济、管理、会计,就业压力都是中国人之间的拼杀。中国人在美国比“有美国工作经验吗?”“英语流利吗?”“会说广东话吗?”
老公的一个同学程维,本科第3年出国,在麻省学电子,硕士毕业后有份年薪15万美元的工作,但每年要交7万美元的税给美国政府,这比割一个肾还让他疼。
因为从年薪来说,他属于高收入,但是基本福利政策全享受不到,比如给孩子的牛奶金、上学的补助,而且他们还不能去上免费的公立幼儿园。5岁之前的日托所,基本1天就要70美元。美国的孩子有福利,那是建立在他们爸妈一半收入上交的基础之上。其他所谓可以免费享受的是年收入不到2万美元的家庭,但从国内不管是技术还是投资移民来美的,在国内的收入已经够这个数了,又何苦非要漂洋过海去享受这些?
我们去参加程维小女儿的周岁宴时,来宾80%是中国人。当程维家的中文频道里播放赵本山的小品的时候,所有的中国人都笑得乐不可支。是的,听宋丹丹挥着手说“那是相当……”的时候,我们找到了共同点。
一提起看房经历,我们仍心有余悸。房子看多了,我们愈发不敢买房,愈发没有拥有这漂亮房子的欲望。这是为啥呢?
很多美国人的房子都是自己造的,游泳池也是自己挖的,更别说他们那偌大的院子里的各种各样的花草、硕果累累的果树。
一到节假日就会看到美国人穿上工装,修车、装电器、装修房子、清洗院子、打理游泳池等。
我们从小就心无旁骛地学数理化时,美国人却在幼儿园时就拿起小锤子敲敲打打。他们只会拿着计算器做数学题,但基本上个个都能做个椅子,裁条短裤。家政和手工是他们一生的课程。
一次我们的车灯坏了,开到维修厂,一个灯是2美元,但手工费要13美元,旁边一个修车的美国人看不下去,直接就帮我们换了。
一条LEE牛仔裤10美元,改裤脚得11美元。
我们在宜家看到一个很漂亮的公主书桌才60美元,想买给女儿,但美国可没有送货上门一说,我们又没有SUV或皮卡,首先是运不回去,再者也不会拼装。
从小生长的文化背景不一样,许多看起来很光鲜的东西对你而言就不见得是享受。你做不到,也做不好,自然难以享受其中。
转眼一年过去了,该怎么总结这些日子呢?
在这里,找不到街边廉价的小吃,门口摆着个大锅还冒着热气;找不到满路边的摊位,熙来攘往中间夹杂着爽朗的吆喝叫卖;找不到街头巷尾的藤椅,几个面善的老头摇着蒲扇乘凉聊天……每到晚上8时,街上空荡荡的,大家都喜欢待在家里;商品明码标价,交易都是在谦谦有礼中进行的,很少有人抬高嗓音……
其实,老公有一个相当不错的机会可以留在美国,但我经过考虑后选择了放弃,我怕自己在这里生活会抑郁,即使为了孩子。美国于我而言,除了优质的教育、健康的环境、安全的食品甚至身份的象征之外,还有一些不为我所接受的细节……我更喜欢国内日常生活的一粥一饭,一点一滴,欢喜,焦虑,沟通,分享,哪怕是失望……热闹凡俗,喜气洋洋,焦虑烦躁,那是属于我们独特文化的世俗生活。
移民,只是一种选择,与幸福无关,与能力无关。
老公的同学王原如约来接我们。当填完数百张表格,租好房子,总算能松一口气时,我们发现方圆数百公里有7个大公寓、图书馆、星巴克,但没有步行或骑车能到达的超市。
王原开车1小时把我们带到COSTCO——美国第一大会员制仓储超市。我们找到了大米,但最便宜的要2美元1磅。看我在大米面前犹豫,王原说:“如果你们有爱吃米的习惯,那么从现在开始改吃面吧。”
因为不能宰杀动物,电杀的方式虽然文明,但在美国高度人权下吃肉的痛苦在于,如果不想吃带血的肉就得先煮出一锅的血水,否则,那肉吃起来形同茹毛饮血。
外出就餐,除了肯德基和麦当劳,就是它们的“孪生兄弟”,我们好像吃一条流水线上的食物。
我对一包榨菜的想念,持续了整整3个月后才有机会到近200公里外的安娜堡一家15平方米的中国店实现。中国店不过是偶尔多了点豆角和冰冻的带骨头的鱼。在美国任何一家超市,冬天的土豆和夏天的土豆都一模一样,没有区别。
美国的食品是有机的,但是无比乏味。某一次,当我想起和闺蜜一起吃四川火锅时热辣辣的场景,我的眼泪就不争气地流下来了。
我们公寓周边有很多住独立HOUSE的邻居,他们非常客气礼貌,第一次见面就和你热情拥抱,并且每次都如此。但我们住了1年,他们仍和第一天看到我们时一样,永远那么生分。我们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不知道他们在哪里上班,也不知道他们的孩子在哪里上学。
女儿常常一个人玩儿,我觉得她像个被全世界抛弃的孩子。有时听到别家院子里有孩子的声音,她总是贪婪地跑过去,有时还未靠近,就被大狗的狂叫声吓住。
美国人的活动以家庭为单位,1年来,我没能和任何一个对我好的美国女人一起去喝咖啡或做美容、逛街。好像美国没有闺蜜,只有同性恋。
美国是养老的天堂,但我从没看过有儿女在父母身边尽孝。他们给美国政府交了一辈子税,最后美国政府把他们交给护工和老年公寓。
王原和他妻子来美国7年,没见过自己的爹妈。他们双方父母的探亲签证被拒一次,他们也一直抽不出空回国。直到王原母亲突发脑出血去世,王原因还没有拿到绿卡,就没有回国,因为一旦拒签就再不能回美国来。
尽孝是诸多像王原一样没有拿到绿卡人士的痛点,如果失业,必须1个星期内找到新东家,否则就只有买机票回国。但现在美国经济又是如此不景气。
老公虽然拿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学历,但在美国市场等于废纸一张。而且这些年中国人一窝蜂地读经济、管理、会计,就业压力都是中国人之间的拼杀。中国人在美国比“有美国工作经验吗?”“英语流利吗?”“会说广东话吗?”
老公的一个同学程维,本科第3年出国,在麻省学电子,硕士毕业后有份年薪15万美元的工作,但每年要交7万美元的税给美国政府,这比割一个肾还让他疼。
因为从年薪来说,他属于高收入,但是基本福利政策全享受不到,比如给孩子的牛奶金、上学的补助,而且他们还不能去上免费的公立幼儿园。5岁之前的日托所,基本1天就要70美元。美国的孩子有福利,那是建立在他们爸妈一半收入上交的基础之上。其他所谓可以免费享受的是年收入不到2万美元的家庭,但从国内不管是技术还是投资移民来美的,在国内的收入已经够这个数了,又何苦非要漂洋过海去享受这些?
我们去参加程维小女儿的周岁宴时,来宾80%是中国人。当程维家的中文频道里播放赵本山的小品的时候,所有的中国人都笑得乐不可支。是的,听宋丹丹挥着手说“那是相当……”的时候,我们找到了共同点。
一提起看房经历,我们仍心有余悸。房子看多了,我们愈发不敢买房,愈发没有拥有这漂亮房子的欲望。这是为啥呢?
很多美国人的房子都是自己造的,游泳池也是自己挖的,更别说他们那偌大的院子里的各种各样的花草、硕果累累的果树。
一到节假日就会看到美国人穿上工装,修车、装电器、装修房子、清洗院子、打理游泳池等。
我们从小就心无旁骛地学数理化时,美国人却在幼儿园时就拿起小锤子敲敲打打。他们只会拿着计算器做数学题,但基本上个个都能做个椅子,裁条短裤。家政和手工是他们一生的课程。
一次我们的车灯坏了,开到维修厂,一个灯是2美元,但手工费要13美元,旁边一个修车的美国人看不下去,直接就帮我们换了。
一条LEE牛仔裤10美元,改裤脚得11美元。
我们在宜家看到一个很漂亮的公主书桌才60美元,想买给女儿,但美国可没有送货上门一说,我们又没有SUV或皮卡,首先是运不回去,再者也不会拼装。
从小生长的文化背景不一样,许多看起来很光鲜的东西对你而言就不见得是享受。你做不到,也做不好,自然难以享受其中。
转眼一年过去了,该怎么总结这些日子呢?
在这里,找不到街边廉价的小吃,门口摆着个大锅还冒着热气;找不到满路边的摊位,熙来攘往中间夹杂着爽朗的吆喝叫卖;找不到街头巷尾的藤椅,几个面善的老头摇着蒲扇乘凉聊天……每到晚上8时,街上空荡荡的,大家都喜欢待在家里;商品明码标价,交易都是在谦谦有礼中进行的,很少有人抬高嗓音……
其实,老公有一个相当不错的机会可以留在美国,但我经过考虑后选择了放弃,我怕自己在这里生活会抑郁,即使为了孩子。美国于我而言,除了优质的教育、健康的环境、安全的食品甚至身份的象征之外,还有一些不为我所接受的细节……我更喜欢国内日常生活的一粥一饭,一点一滴,欢喜,焦虑,沟通,分享,哪怕是失望……热闹凡俗,喜气洋洋,焦虑烦躁,那是属于我们独特文化的世俗生活。
移民,只是一种选择,与幸福无关,与能力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