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评价的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rc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新课型,在教学呈现着“穿旧鞋,走老路”的局面。许多教师对新课程标准认识不足,在语文课程评价中存在评价目的不明确,导致课堂的口语交际训练流于形式化,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无法得到提升。在制定了全面、综合、细化的评价标准后,有效地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的评价标准,立足于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三维目标,紧扣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整体地、统一地加以构建。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评价方式灵活多样。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284-02
  当前,许多教师对新课程标准认识不足,在语文课程评价中存在评价目的不明确,范围狭窄、手段单一、主体错位等诸多问题。尤其是受“应试教育”和“纸笔测试”的影响,对口语交际的评价不重视。虽然教材的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口语交际的主题,但往往在讲课时敷衍了事,一带而过,对于口语交际的评价更是漠不关心,凭主观臆断或者片面地给学生打个分数,这些做法与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背离,制约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发展。2000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把原大纲中要求的“听话说话”改为了“口语交际”,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里,也采用了“口语交际”这一提法。这不仅是提法上的改变,更是观念上的改变;不仅是对口语交际内涵的理解变化,更会引起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体制的变革。把口语交际作为语文学习评价的内容之一,这是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的知识能力是在实践中增长的,态度情感是在实践中发展健全的。对学生的评价,只有在学习活动中进行,才是最切实、最有价值的。为此,我们开始着手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评价进行研究。
  1 明确口语交际的评价目的,把握评价的方向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情景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充分说明,口语交际评价的目的不是简单地给学生划个等级,而是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热情与兴趣,“让不爱说的爱说”, “让爱说的更会说”,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文明的人际交流习惯及素养。这也是每一节口语交际课的目标所在。
  1.1 评价的基本目标
  1.1.1 认知目标。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学生传授的口语交际具体形式、方法、技巧。
  1.1.2 交际目标。师生双方具有的交际意识、习惯和能力。主要是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
  1.1.3 素养目标。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文化品位、道德风貌和精神境界。
  1.2 评价的四个基点。
  1.2.1 情境性。创设情境,是口语交际评价的基本要求。包括情境、语境、心境。要重视对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的评价。
  1.2.2 参与性。重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
  1.2.3 互动性。只有双向互动才能体现口语表达的交际功能。评价要关注师生双向互动的语言交际。
  1.2.4 真实性。评价必须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考察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口语交际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倾听、交际态度和语言实践过程。要避免重说轻听、重认知轻交际、重内容轻礼仪、重表述轻应对的现象。口语交际能力的构成是多方面的。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把握住多方面的目标, 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价学生的交际能力。
  2 完善口语交际评价标准,优化口语交际的训练
  课程标准中系统地提出了语文能力的三个维度的目标(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还详细地列出了口语交际的各个学段的阶段目标。由于课程目标对评价体制的建立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这些可以说是我们的评价点。根据这三个维度,我把各个学段的目标进行细分,以便在评价中分类把握,根据它们的不同要求,分别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从而優化口语交际的训练过程。根据各年段三维评价目标:
  低年段(1、2年级) 中年段(3、4年级) 高年段(5、6年级)
  知识能力 学讲普通话;了解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 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 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意思;边听边记忆,根据交际的需要进行筛选;能组织语言,并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过程方法 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认真听别人讲话。 认真倾听,领会要点;边听边想,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集中注意力听、说;尊重对方有礼貌;边听边观察边思考;边说边想边组织语言。
  情感态度 自然、大方、有礼貌地与人交谈;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自然大方。
  我们可以看出,口语交际更强调双向互动的特点,是信息的交流与人文关怀的统一体。因此,它不仅要求听说技巧,还要求具有待人处世、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以及传情达意等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会看到有的教师会把口语交际课上成“看图说话”,指着书上的插图一句一句地问学生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等等,这样的教学与教材的编写意图是相违背的。“说话”往往是单向的,多是一人说,众人听,语言信息呈单向传递状态,思想交流碰撞较少,而口语交际更强调双向互动,具有交互性。因此,口语交际的评价标准,应该立足于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三维目标,紧扣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整体地、统一地加以构建。
  3 建立口语交际的评价标准,实现能力的发展   口语交际的评价标准是口语交际过程中的评价依据,为此,我们制定了《小学生口语交际评价标准》。以下是各个年段的口语交际评价标准:
  低年段
  中年段:
  高年段:
  此表,主要为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观察学生的评价标准。课堂教学,尤其是语文课中的观察是评价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观察重点的确定可参照相关年级总结性评价项目课程标准中相关的要求来确定。如:低年级重点观察了解学生口头复述课文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数量、质量等;中、高年级重点观察学生课堂交流、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能否围绕主题发言,准确地表情达意,能否吸取别人的正确意见。例如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老师重点观察学生在课堂口语表达的细节。像举手次数的多少;语言表达是否流利,是否自然,是否坚持用普通话;是否用礼貌用语;是否在口述中做到条理清楚等。老师据此进行灵活的口头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等的阶段性评价。在其他学生评价了之后,教师及时进行口头总结性评价。在课堂结束后用评价量化表及时进行评价。细化的、全面的评价,能使学生在口语交际的训练中,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得到很好的发展。
  4 多样化评价方式,提升综合素质
  在评价主体上应该是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自己、周围学生、校长、家长、社区工作人员等。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评价时,应采取多样性的手段,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出全面的分析。所以,在评价的主体上、评价的方式上、评价结果的处理方法上应该是灵活多样的。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评价的特点决定了口语交际能力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小学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形成性评价;二是总结性评价。口语交际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主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进行,在特定的、活生生的口语交际活动中进行。评价方式灵活多样。
  4.1 教师的评价。 教师的观察是评价学生学习行为的基本方式。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教师观察可以分为课堂观察和日常观察两种方式。课堂观察评价标准在上述第三点中已经详细说明。同课堂教学相比,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交际活动更为自然,也更能准确地说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水平。因此,通过观察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最可靠、最真实的评价手段。同课堂观察一样,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也应根据不同年龄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水平来确定观察的重点。低年级学生善于讲述,经常向伙伴讲述自己感兴趣的动画片,有趣的见闻,喜欢向老师汇报同学中发生的“小事件”。中年级学生同伴之间的交往更为密切,不仅能够讲述故事见闻,而且能够交流彼此的想法和看法,并能协商解决一些学习、生活中的问题。高年级学生有比较稳定的伙伴和交际对象,他们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内容更为丰富,教师应注意引导并参与讨论,以便搜集观察材料。同时,可有意识地组织有关交际活动,扩大学生的交際范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进行口语交际活动的机会,既有助于积累评价资料,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4.2 学生自评和互评。自我互评不仅能培养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能力,而且有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提高其自信心。应该把自评、互评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学生的自评、互评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在实施自评、互评的活动中,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制定具体明确、操作性强的评价标准,详细讲解评价的注意事项,保证评价结果真实。
  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价表:
  教师评定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质量,准确性高,但亦较“武断”,不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个人自评、同桌互评、小组评议等学生自评的方式,适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可与教师的评价结合使用,从而使小学生的口语交际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之中,同时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语交际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4.3 家长参与评价。 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也是新棵程标准对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教师应通过与家长的交流,了解学生在家中进行口语交际活动时的表现,帮助家长认识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和训练方法,了解不同阶段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应有的发展水平和典型表现,以便及时了解和发现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给予有效的指导。家长参与评价可通过家访、家长会、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但家长平时也只能是口语交际能力评价的辅助手段,不可过多过滥,以免增加家长的负担,引起家长反感,使评价流于形式。
  研究表明,学生在制定的口语交际标准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口语交际的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口语交际不仅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和知识经济的社会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将是新时期教育的目标,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可利用的资源,探索有效地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长期坚持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在教学中给予学生交流、想象、合作和评价的机会,那样便能突破旧模式,找到适合口语交际发展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 丁炜.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
  [2] 左海电.《构建口语交际的评价体系》[J].语文教学通讯, 2004
  [3] 俞小江.《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困境及对策》[J].小学教学参考,2006.10
  [4] 邱娟飞.我国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发展与反思[J].江西教育科研,2006.8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对有些实验适当改进或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认识和体验机会,进一步感悟、理解和应用物理规律,培养科学的实验意识和习惯,引领学生自觉提高科学素养,最终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能力基础。文中列举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的浮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串并联电路等四个方面的实验改进案例。  【关键词】 物理实验;改进;创新;措施;意图;效果;方案;操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282-01  汉语拼音是孩子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以及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有人形象地把它比喻成小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学会汉语拼音。然而,对西部边远山区小学老师而言,低段汉语拼音的教学那叫一个难啊!方言的影响、学前教育相对薄弱、家庭生活环境、教学设备设施较落后等因素
期刊
【摘 要】 在我国当前推行和谐社会发展进程中,高职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强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找解决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发展,提出几点个人浅见。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 创新; 发展  【Abstract】In our current i
灰色地带,顾名思义,就是介于黑色与白色之间的过渡色,联系到学生中,“灰色地带”就是处于优等生和特困生的过渡群体,也就是中等生.中等生往往遭到忽视,就如时常被人忽视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282-02  学生能说会道,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如何在课堂中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让学生即能“入乎其内”、“化乎其中”,也能“言乎其外”,我从以下五个方面,结合一些教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1 用好“本子”  所谓“本子”,就是指课本。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每一册的“基础训练”中,都安排了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
期刊
湘西是一个美丽又神秘的地方,有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在此,民风浓郁纯朴,风景秀丽.湘西地区有着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其形式特别丰富,在各个方面的价值也不可估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281-01  自古以来,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应该成为是学生发挥自己潜能的地方。然而,许多年来,我们的教育习惯于沿袭固定的模式,我们的教师热衷于扮演权威的角色。古人云: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不少家长在孩子放学回来的时候,对孩子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你今天在学校听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279-01  小学生对老师普遍怀有盲目崇拜心理,老师是小学生心目中的“神”,在学生眼里,老师是知识与智慧的化身,老师的话是不容怀疑和违背的。这种盲目迷信的心理,使学生习惯于做“忠实”的听众,抑制了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抹煞了孩子充满很多奇思妙想的创造力。  1 盲目崇拜的含义  所谓盲目崇拜就是指在分不清真
期刊
民间美术是由人民群众创作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和流行的艺术,是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本文首先简要分析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提升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完善小学美术教育体系
【摘 要】 学生与文本对话中,对文本内容的解读存在一定的误读现象。我们既要尊重学生个性阅读,又要把握文本价值取向,这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作者的写作意图、作品的时代背景、创造性地解读等方面引导学生个性的解读文本进行了思索和探讨。  【关键词】 文本解读; 个性阅读; 思索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