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中医治疗临床分析

来源 :按摩与康复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ryholm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甲型H1N1流感是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年轻人群患病率及死亡率高、传染性高于季节性流感等特点,一旦发病,蔓延十分迅速。2009年6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高为最高级6级、卫生部已明确甲型H1N1流感为乙类传染病,病人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在积极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资料,采用观察性研究和个案分析研究方法,分析总结我国甲型H1N1流感危重病例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并发症、疾病发展演变规律、死亡原因、中医症候特点、中医核心病机以及中药干预效果,对于进一步完善中医学对甲型H1N1流感危重病例的认识水平,制定出更加完善的治疗方案,力求进一步降低死亡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 中医治疗 临床分析
  
  95 example armor H1N1 flu case of illness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clinical analyzed
  Gan Nengjin Chen Lanbo Deng Xuping et al.
  Abstract:The armor H1N1 flu is becomes anxious newly th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us disease,has the young crowd prevalence rate and the mortality rate high,the infection is higher than characteristics and so on seasonal flu,once is taken bad,the spread is extremely rapid.On June 11,2009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announcement enhances high-level for the armor H1N1 flu pandemic warning rank 6 level of,the medical department has been clear about the armor H1N1 flu is the class B infectious disease,the patient adopts the armor class infectious disease the anticipatory control measure.While guards against positively controls the armor H1N1 flu,the full use existence information,uses the observation research and the case analysis research technique,the analysis summarizes our country armor H1N1 flu seriously injured case of illness morbidity characteristic,the clinical symptom,the complication,disease develops the evolution rule,the cause of death,the Chinese medicine symptom characteristic,the Chinese medicine core pathogenesis as well as the Chinese native medicine intervention effect,regarding further consummate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the armor H1N1 flu seriously injured case of illness level of understanding,formulates the more perfect treatment plan,the endeavour further reduces the mortality rate to have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Keywords:The armor H1N1 flu gets sick The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Clinical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146-02
  
  甲型H1N1流感是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年轻人群患病率及死亡率高、传染性高于季节性流感等特点,一旦发病,蔓延十分迅速。2009年6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高为最高级6级、卫生部已明确甲型H1N1流感为乙类传染病,病人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在积极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资料,采用观察性研究和个案分析研究方法,分析总结我国甲型H1N1流感危重病例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并发症、疾病发展演变规律、死亡原因、中医症候特点、中医核心病机以及中药干预效果,对于进一步完善中医学对甲型H1N1流感危重病例的认识水平,制定出更加完善的治疗方案,力求进一步降低死亡率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现将对我院的收治住院111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中95例中医治疗病例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马鞍山市传染病医院2009年8月至2010年2月收治111例甲型H1N1流感中,综合中药汤药,中成药,中药注射液治疗95例;男性55例,女性40例;年龄3个月—73岁,平均16.45岁。所有病例均符合国家卫生部2009年第三版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诊断标准。其中,年龄1岁到5岁儿童21例,6岁到14岁少年23例,14岁——40岁41例,40岁以上3例。临床症状高热86例(体温39℃以上),首发症状发热为主95例,占本组病例100%,其次咳嗽咳痰54例。咽痛、流涕,喷嚏35例、肌肉酸痛,乏力40例,头痛、头昏20例,胸闷、气促8例;水样腹泻或呕吐3例;神志淡漠或烦躁4例,呼吸困难2例。高危因素病例54例,重症病例8例,危重2例,合并症肺炎15例,多脏器功能不全4例,有基础性疾病8例。动态血生化检测及其他检查中肝功能异常者3例,心肌酶谱异常者3例,心电图异常者3例。
  
  2 治疗
  
  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给予奥司他韦胶囊,成人每次75mg,儿童患者按体重给药,均每日2次。根据病情予以、丙种球蛋白和抗菌药物(主要为抗阳性球菌类药物)、血管活性药物,或应用氧气,呼吸机。
  中医治疗:在患者发病之初或予中药汤剂,或中成药、中药注射剂治疗。2例应用中药汤剂,55例应用中成药(莲花清瘟胶囊,双黄连口服液、复方鲜竹沥口服液,柴胡注射液)38例应用中药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炎虎宁注射液)。
  
  3 结果
  
  3.1 基本情况分析。
  3.1.1 病情加重时间:95例患者从发病到确诊多为3天左右,症状加重时间短者8小时,长者达15天,多在发病后第2-3天;病情加重时间一般是发病的第3-5天。提示该病病情加重的拐点可能是4天左右。
  3.1.2 主要临床症状:95例患者的首发症状多以发热、咳嗽为主,其中发热95例、咳嗽56例,腹痛腹泻3例。病情加重时多数以持续高热、剧烈咳嗽、喘憋、血痰为主;舌象以舌体胖、舌质淡、舌苔白腻水滑为主;脉象表现为沉实,继而出现虚、沉、弱等。
  3.1.3 基础病情况:95例患者中8例伴随慢性基础病,15例有呼吸系统并发症、肺炎。
  3.1.4 并发症:合并肺部感染,痰培养结果多为革兰阳性球菌。其中7例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3例出现心肌损伤,3例合并肝功能受损,1例合并肾功能受损,1例合并消化道出血。
  3.2 治疗情况分析。
  3.2.1 西医治疗:95例患者中,90例应用奥司他韦,3例应用丙种球蛋白;85例使用抗生素。
  3.2.2 中医治疗,中医专家组会诊:111例患者中应用中药者95例,多在发病初期即开始应用。中药汤剂,中成药片,注射液、胶囊、冲剂、口服液。
  3.2.3 转归,治疗时间5-9天,平均6.7天。所有病例体温正常大于3天,流感样症状消失,咽拭子甲型H1N1病毒核酸检测均复查阴性,临床症状稳定。临床治愈95例(100%)。死亡0例。
  
  4 讨论
  
  4.1 甲型H1N1流感重症的中医核心病机及其演变规律。
  本研究中的18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早期以高热、剧烈咳嗽、痰少或痰多、呼吸急促、胸腹灼热等症多见,脉象多为沉实;发病3-5天后加重是其较为明显的时间特点。危重者以咯吐血痰或咯血后1-2天出现喘促,脉多呈虚像,舌质淡胖多津为多。多数患者的发热,经积极治疗后在1周内退热。据此分析,其核心病机为毒热壅肺,甚则闭肺,损伤肺络,耗伤正气,邪毒内陷,导致气不摄血或气不摄津,津血外渗出现血性痰液;进而热深厥深至气脱,见手足不温、呼吸短促、汗出、脉细等。甲型H1N1流感属于中医学“温病”范畴,但不完全符合温病卫气营血的传遍规律,其轻症病在气卫,伤气伤阳;危重症则留连气分传变三阴经,出现厥脱或有内陷心包之变。对此传变规律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4.2 重视西医治疗对中医证候的影响。
  现代医学的液体疗法及抗生素治疗,会对中医证候产生一定的影响。从中医学理论分析,热毒之邪的特点是耗气伤津,临床可见津液达伤的表现。但本研究显示,患者早期经过液体复苏及抗生素治疗后,很少见到津伤之征,而多表现为耗气伤阳之象。中医对于休克、其证见脉微欲绝者,可以从脱证论治;但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使脉微欲绝等见证为临证少见。故而对未在第一时间中医辨治的重症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析时,必须考虑现代医学多种治疗手段进行对中医证候的影响,综合分析。
  4.3 把握重症患者的不同病理阶段进行辨证论治。
  中医宜早期介入治疗:在甲型H1N1流感的发病早期及时介入中医药治疗,既体现“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可以取得较好疗效;也可能是降低重症病例病死率的重要因素。
  针对危重症的核心病机“毒热”治疗:中医治疗应注重清热解毒、活血解毒、宣肺化痰。可根据病情辨证选用喜炎平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等中药注射液;根据其病机演变特点有伤气之证时,可以加用生脉注射液顾护正气。
  针对凝血功能紊乱的治疗:由凝血功能紊乱导致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因其多表现为瘀毒互结,中医治疗当重用活血化瘀解毒之法。如早期可在中药汤剂中加入丹参、赤芍,防止邪气入营动血;根据中医“气血相关”理论及病机的演变趋势,可加用补气扶正之法如生脉注射液或参麦注射液。
  防止疾病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转化。邪毒耗伤正气,可导致正气亡脱,故在本病的治疗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扶助正气,如加用生黄芪等,中药注射液可选用生脉注射液、参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早期运用益气固本法是阻断本病进一步恶化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J].传染病信息,2009,22(3):1-3
  [2] 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临床专家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出院标准(试行)[J].中华医学杂志,2009,89(25);1734
  [3] 高占成。浅谈对新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病例的认识,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12;881)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浆Apelin-12浓度的影响、两者的对比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组110例,随机分为缬沙坦治疗组58例,氨氯地平治疗组52例,治疗16周,酶联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Apelin-12浓度,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结果 高血压患者血浆Apelin-12降低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缬沙坦治疗后血浆Apelin-12浓度升高
【摘要】 目的 为了探讨CA125、CA199联合腹水脱落细胞检查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卵巢癌伴恶性腹腔积液患者共32例,CA125、CA199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一步法,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采用光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血清及腹水CA125阳性率为87.5%。CA199检查阳性率为28.13%。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53.1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
目的 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测定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结果与临床的符合程度、优越性及前景,制定TRFIA检测HCG在本实验室的参考值范围.方法 分别用TRFIA和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患者组血清HCG值并进行比较,同时采用χ2检验计算符合程度.另用TRFIA测定正常人组血清HCG值,制定本实验室参考值范围.结果 两种方法对患者组血清HCG检测125例的符合程度均高
【摘要】 目的 了解重性精神病患者病耻感的现状,分析病耻感的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自编的病耻感调查问卷对恢复期重性精神病患者500例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有病耻感的患者中,男性占63%;年龄<35岁者,占76%;病程<5年者,占70%;有被拒绝经历者,占80%;社会生活单调者,占87%;社会经济地位较高者,占62%;有社会歧视者,占90%。结论 重性精神病患者具有较高水平的病耻感,
【摘要】 目的 主要研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脂蛋白(a)、总胆汁酸水平同时进行联合检测,以对其病情程度做出准确判断,并可由所得数据进行急性脑梗死与其他脑血管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 利用我科的罗氏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PPI,采购朗道公司提供的进口试剂,对于研究期间在我院就诊和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脑出血患者、健康查体者清晨用普通管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脂蛋白(a)和总胆汁酸的分组检测。所得数据采用S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查与血脂检查的比较。方法 选择同期于本院健康体检的人员200例(对照组)观察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前和治疗15 d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血脂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前Hcy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后Hcy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研究组血脂进行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