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各行业几乎都实现了机械化生产,进而加快了机电一体化的进程。智能系统的不断优化极大的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力度。线路作为电气智能控制的基础,对线路进行有效设计,能够完善电气智能控制系统。本文主要阐述了电气智能控制线路的设计方法及具体工作,以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电气;智能控制;线路设计
中图分类号:TM9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3-0147-01
前 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行业之中,使得电气智能控制系统在人们实际生活中的地位有所提高。近几年,有关研究人员开始重视电气智能控制线路的设计,并且在原有的简单控制上进行改良升级,实现良好的线路传输。因为线路设计的是否安全、有效对设备生产运营产生直接影响,所以要对其设计进行具体分析。
1 电气智能控制线路的设计方法
1.1 分析设计法
在利用分析设计法对电气智能控制线路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到设备所需的工艺需求及其具体工作流程,对其重点部位,要根据长年积累的经验对其进行设计上的补充、修改,进而提升电气智能控制线路的有效运行。如果不能通过线路改良设计完成目标,设计人员就会采用增加电气元件或接触点的方式对其进行解决,但此种方式会使设计的线路变得复杂,并且还可能出现经费不足的状况。除此之外,利用分析设计法对线路进行设计时,如果不能将加强设计统筹的全面化,就会出现问题或错误,甚至会影响电气智能控制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但较为简单的线路设计可以使用此种方式。
1.2 逻辑设计法
在利用逻辑设计法对电气智能控制线路进行设计时,要使用逻辑代数式及真值表等有關逻辑学的内容,进而对电气智能控制线路进行综合、有效的分析。再根据电气智能控制系统的要求,对每个执行元件及主令电器工作状态间进行逻辑关系推理,把电器触点的状态当作自变量,执行元件的线圈状态当作应变量,从而建立起逻辑代数式,根据计算结果对电路进行合理设计。因为逻辑代数式能够根据有关法则对运算进行简化,所以对于一些线路简单、具有良好的电气智能系统可以使用逻辑设计法进行线路设计。除此之外,逻辑设计法还可以对其线路的生产工艺进行考虑,将不同元件的动作用逻辑变量代替,通过一系列的运算,减少线路中元件的数量。此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电路设计,但是因为需要使用逻辑运算知识,所以在设计上难度较大。
2 电气智能控制线路的设计工作
2.1 电气智能控制线路的具体设计工作
在对电气智能控制线路进行设计之前,要了解电气智能控制设备的结构特点及其性能参数,在了解其生产需求的状况下,找到设计线路的基本要求,进而明确线路设计的具体方向。与此同时,有关设计人员要进行实际现场调查,深入了解其同类产品的生产状况,进而选择其控制方式。另外,要对设备的启动、制动剂调速等进行综合考量,从而设置出相对应的连锁保护装置。
对线路进行设计时,要保证电气智能控制线路的设计能够满足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下,尽量将线路设计的简单一些,并具有高效的实用特点。最好选用符合标准的、常见的、并且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线路及环节,从而减少导线的长度及使用数量,能够对设备位置进行合理的安排,尤其要注意不同电器的限位开关及操作间的实际接线,避免发生安全事故。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要掌握充足的设计方法,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在对电器智能控制线路进行设计时,要简单易懂,并且严格按照规定的符号和方法设计线路,同时要将其设计原理图与安装图进行完善,进而便于后续工作的有效开展。
2.2 线路设计注意点
为了提高电气智能控制设备的运行效率,有关设计人员对电气智能控制线路进行设计时,应注意几下几点要求:
①设计的线路要简单。在对电气智能控制线路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要全面的考虑到每个元件的具体使用位置,避免有过多的导线应用,出现寄生电路。②提高连接电器线圈的准确性。不论电压线圈是否相同,都要对其进行并联处理,这是因为元件在实际运行时,会有先后顺序之分,若是单个线圈首先运行,那么就会出现电压变大的状况;而且不同型号的线圈其电阻存在差异,所以分配到线圈上的电压,会因为线圈电阻的不同,导致分配到不同线圈上的电压不等,由于存在电压差,所以线圈极易被损坏。因此,线圈必须并联使用。除此之外,电感量差异较大的两个线圈要使用接触器中的触点对其进行控制,因为即使在通电情况下线圈并联能够保证运行安全,但若是将电源切断,因继电器线圈电感量较弱,所以会迅速释放;而电磁铁线圈具有较高的电感量,多以会继续表现出持续吸合的运行状态,进而使电气控制设备出现误判,发生安全隐患。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智能控制线路设计的方式多种多样,在实际设计上,没有特定的方式方法,十分灵活多变。只要在日常设计中注意总结错误,及时发现问题,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设计工作,其设计的线路才能满足机械设备所需。只有按照线路的设计原则,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法,才能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任丹华.浅析电气智能控制的线路设计[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7(12):61~62.
[2]刘松志,黄淑萍,谭东明.农村电网线路无功优化智能控制策略与装置[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3(01):40~42.
收稿日期:2018-10-21
关键词:电气;智能控制;线路设计
中图分类号:TM9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3-0147-01
前 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行业之中,使得电气智能控制系统在人们实际生活中的地位有所提高。近几年,有关研究人员开始重视电气智能控制线路的设计,并且在原有的简单控制上进行改良升级,实现良好的线路传输。因为线路设计的是否安全、有效对设备生产运营产生直接影响,所以要对其设计进行具体分析。
1 电气智能控制线路的设计方法
1.1 分析设计法
在利用分析设计法对电气智能控制线路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到设备所需的工艺需求及其具体工作流程,对其重点部位,要根据长年积累的经验对其进行设计上的补充、修改,进而提升电气智能控制线路的有效运行。如果不能通过线路改良设计完成目标,设计人员就会采用增加电气元件或接触点的方式对其进行解决,但此种方式会使设计的线路变得复杂,并且还可能出现经费不足的状况。除此之外,利用分析设计法对线路进行设计时,如果不能将加强设计统筹的全面化,就会出现问题或错误,甚至会影响电气智能控制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但较为简单的线路设计可以使用此种方式。
1.2 逻辑设计法
在利用逻辑设计法对电气智能控制线路进行设计时,要使用逻辑代数式及真值表等有關逻辑学的内容,进而对电气智能控制线路进行综合、有效的分析。再根据电气智能控制系统的要求,对每个执行元件及主令电器工作状态间进行逻辑关系推理,把电器触点的状态当作自变量,执行元件的线圈状态当作应变量,从而建立起逻辑代数式,根据计算结果对电路进行合理设计。因为逻辑代数式能够根据有关法则对运算进行简化,所以对于一些线路简单、具有良好的电气智能系统可以使用逻辑设计法进行线路设计。除此之外,逻辑设计法还可以对其线路的生产工艺进行考虑,将不同元件的动作用逻辑变量代替,通过一系列的运算,减少线路中元件的数量。此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电路设计,但是因为需要使用逻辑运算知识,所以在设计上难度较大。
2 电气智能控制线路的设计工作
2.1 电气智能控制线路的具体设计工作
在对电气智能控制线路进行设计之前,要了解电气智能控制设备的结构特点及其性能参数,在了解其生产需求的状况下,找到设计线路的基本要求,进而明确线路设计的具体方向。与此同时,有关设计人员要进行实际现场调查,深入了解其同类产品的生产状况,进而选择其控制方式。另外,要对设备的启动、制动剂调速等进行综合考量,从而设置出相对应的连锁保护装置。
对线路进行设计时,要保证电气智能控制线路的设计能够满足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下,尽量将线路设计的简单一些,并具有高效的实用特点。最好选用符合标准的、常见的、并且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线路及环节,从而减少导线的长度及使用数量,能够对设备位置进行合理的安排,尤其要注意不同电器的限位开关及操作间的实际接线,避免发生安全事故。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要掌握充足的设计方法,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在对电器智能控制线路进行设计时,要简单易懂,并且严格按照规定的符号和方法设计线路,同时要将其设计原理图与安装图进行完善,进而便于后续工作的有效开展。
2.2 线路设计注意点
为了提高电气智能控制设备的运行效率,有关设计人员对电气智能控制线路进行设计时,应注意几下几点要求:
①设计的线路要简单。在对电气智能控制线路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要全面的考虑到每个元件的具体使用位置,避免有过多的导线应用,出现寄生电路。②提高连接电器线圈的准确性。不论电压线圈是否相同,都要对其进行并联处理,这是因为元件在实际运行时,会有先后顺序之分,若是单个线圈首先运行,那么就会出现电压变大的状况;而且不同型号的线圈其电阻存在差异,所以分配到线圈上的电压,会因为线圈电阻的不同,导致分配到不同线圈上的电压不等,由于存在电压差,所以线圈极易被损坏。因此,线圈必须并联使用。除此之外,电感量差异较大的两个线圈要使用接触器中的触点对其进行控制,因为即使在通电情况下线圈并联能够保证运行安全,但若是将电源切断,因继电器线圈电感量较弱,所以会迅速释放;而电磁铁线圈具有较高的电感量,多以会继续表现出持续吸合的运行状态,进而使电气控制设备出现误判,发生安全隐患。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智能控制线路设计的方式多种多样,在实际设计上,没有特定的方式方法,十分灵活多变。只要在日常设计中注意总结错误,及时发现问题,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设计工作,其设计的线路才能满足机械设备所需。只有按照线路的设计原则,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法,才能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任丹华.浅析电气智能控制的线路设计[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7(12):61~62.
[2]刘松志,黄淑萍,谭东明.农村电网线路无功优化智能控制策略与装置[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3(01):40~42.
收稿日期:2018-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