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技术助力生物概念理解的探究

来源 :中学生物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rgul2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实验探究为主要策略的概念教学中,探究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展开、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概念形成的过程。在科学探究体验活动中,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探究”的内容和思想方法的同时,进一步尝试着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生物学问题。利用蛋白质电泳技术,促进学生对蛋白质种类多样性理解。
  关键词 科学探究 现代生物技术 蛋白质种类检测 蛋白质电泳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倡导的探究性学习理念,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在科学探究体验活动中,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探究”的内容和思想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已经具备的科学探究能力,进一步尝试解释生物学科的一些现象、规律以及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生物学问题。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高中生物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人们每天都要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合理搭配食物才能保证身体健康;恰当运用生物理论或实验技术可以更好地指导日常饮食。下面以检测豆浆和牛奶中蛋白质的种类为例,通过开展实验探究课程,有效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1 学情分析
  人教版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主要围绕着分子与细胞展开学习。第一章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种类多样性的原因晦涩难懂,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蛋白质种类多样性没有直观的认识。蛋白质种类多样性是如何体现的?留心生活,会发现:豆浆和牛奶中就含有很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它们的蛋白质含量相差不多,基本上都是3 g/100 mL;但是这两种饮品不能互相替代,是因为含有的蛋白质种类不一样。由此,本研究的主题和生活紧密联系。
  教师提问: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直观地看到蛋白质种类的差异?这就需要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蛋白质电泳来帮助学生理解。蛋白质电泳原理简单、实验材料随处可得、实验技能易于掌握,因此很适合在高中课堂上普遍开展。此实验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蛋白质种类多样性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另外,对他们养成合理饮食习惯也有教育意义。
  2 教学过程
  2.1 实验原理
  蛋白质种类的多样性主要是由蛋白质所含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方式以及多肽链的折叠盘绕方式决定的。教师给学生展示2个熟悉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每一个氨基酸都用一个英文字母的简写形式代替),如下:
  胰岛素氨基酸序列:
  过氧化氢酶氨基酸序列: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两个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找出它们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别。教师同时给出一个氨基酸性质的表格启发学生(表1)。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不难得出结论:① 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分子量可能是不同的;② 不同蛋白质所带的电荷数也应该有差异,因为每个氨基酸的等电点有差别。根据这些性质的差别,可以用不同的电泳方法来区分蛋白质。
  蛋白质电泳是分离、鉴定不同种类的蛋白质的一种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分为两类:① 非变性蛋白质电泳,又称为native蛋白质电泳,是根据蛋白质的电荷差异将蛋白质进行区分;② 变性蛋白质电泳,利用去污剂SDS破坏蛋白质的高级结构使之变性并且使蛋白质带上等量的负电荷,然后根据蛋白质分子量的差异来将蛋白质进行区分,是一种更为普遍使用的技术方法。本实验主要是根据分子量的不同来区分蛋白质,即变性蛋白质电泳。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器材
  实验器具:移液器、蛋白质电泳仪、蛋白质电泳槽、电泳胶、EP管。
  实验材料:样品(牛奶及豆浆)、上样液、电泳缓冲液、染色液。
  2.2.2 实验步骤
  (1) 取样:
  移液器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的仪器。教师首先让学生观察移液器的构造并小组讨论探究其使用方法,然后给学生演示如何准确吸取10 μL的样品,主要包括调节量程、吸液体、排液体等步骤。
  (2) 制样:
  取好的样品要与等体积的上样液混合,上样液的主要成分包括甘油、SDS变性剂、考马斯亮蓝染料。上样液的作用有:SDS变性剂可以破坏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并且包裹在蛋白质表面,使蛋白质带等量的负电荷;上样液中含有的考马斯亮蓝染料可以在电泳中起到指示剂的作用。二者混合好之后样品就制备好了。
  (3) 上样:
  吸取上述混合样品10 μL加入到电泳胶的点样孔中。此操作要求手要稳、排液体要慢。学生一边操作,一边观察现象。
  (4) 电泳:
  上样完成后插好电源就可以开始电泳了。学生观察电泳的现象会发现电泳胶上出现蓝色条带,并且有向前端移动的现象。
  3 结果讨论
  在外加电场以及足够的电泳缓冲液的条件下,处在电泳胶点样孔中的蛋白质因其带等量的负电荷,会从阴极向阳极移动。蛋白质电泳类似于“鱼网捕鱼”。电泳胶相当于一张鱼网,而不同种类的蛋白质相当于不同大小的鱼;当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分子量小的蛋白质在电泳胶中移动的速度快,而处于电泳胶的前端;分子量大的蛋白质移动速度慢,位于电泳胶的后端,电泳结束后利用染色液经过微波炉加热2 min染色,再用清水加热20 min脱色就可以在电泳胶上看到处在不同位置的蓝色的条带,如图1所示。学生仔细观察比较牛奶和豆浆样品中蛋白质条带的差异,教师利用表2启发学生思路。从图1中,学生可以非常直观地观察到不同样品中蛋白质条带的数目、粗细以及位置,这些信息也相应的代表了蛋白质种类、含量以及不同种蛋白质的分子量。
  4 学生评价
  学生通过思考、实践、讨论、分析,学会了借助现代生物技术手段,理解蛋白质种类多样性,而且通过比较豆浆和牛奶中蛋白质种类的差异,也意识到合理膳食、均衡搭配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整个探究活动有知识、有方法、有生活、有境界。
  5 教学反思
  科学探究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核心思想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形成概念,获得真理。通过教学实践经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本,贴近学生生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的有效策略。另外,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理论,掌握新技术,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用生物技术架起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桥梁。
  参考文献:
  [1] 姚国平.优化概念教学策略 提高概念教学实效[J].生物学教学,2016,8-9.
  [2] 刘恩山.在教学中实现主动探究学习与凸显重要概念传递的对接[J].生物学通报,2012,33-37.
其他文献
摘要: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复合型涉外高级技能人才。而应用型院校作为我国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应当以为国家建设培养大批具有较强语言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涉外人才作为重要人才培养目标。大学英语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就应用型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来看,其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产出导向法”是一种具有较强理论性和科学性的教学理念,将其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
蓖麻是大戟科、蓖麻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热带或南方地区常成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单叶互生,叶片盾状圆形。掌状分裂至叶片的一半以下,圆锥花序与叶对生及顶生,下部生雄花,上部生雌花:花瓣性同株,無花瓣:雄蕊多数,花丝多分枝:花柱,深红色。蒴果球形,有软刺,成熟时开裂。花期5-8月,果期7-10月。
2007年上海生物卷,涉及到遗传内容的有:第2、5、9、14、20、24、25、28、29、31和34等11个试题,约占试题总数的四分之一;这些遗传题共计30分,占试卷总分的五分之一。显而易见,遗传部分是上海生物高考中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下面就2007年上海卷中部分遗传题进行解密。  例28题:小麦中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现有高秆抗病小麦进行自交,后代中出现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是要发展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核心素养,是着眼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需要。生物学教学是培养和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但是,传统教学仍存在教学手段较为单一、课堂吸引性不高等问题,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从重建课程结构、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摘要 以“葡萄酒中优势菌种的分离、纯化与鉴定”为例,探讨STEM理念下的项目式教学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本项目以真实情境为驱动,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技术和数学方法,小组合作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 STEM理念项目式教学 葡萄酒 酵母菌  中图分类号C633. 91 文献标志码B  STEM教育最早出现于美国的大学教育中,是科学(sci
摘要 阐述教师在理解科学思维内涵价值基础上,确定科学思维的教学目标,依托教材整合拓展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证研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与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 科学思维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教学目标 整合拓展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科学思维是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与前提。生物学教师应指导学生用生物科学
摘 要 以群落演替教学为例,从增进对“科学知识”“科学过程和方法”以及“科学技术社会”理解,浅谈生物科学素养在实际教学中的渗透,突出课堂教学对形成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 生物科学素养 群落演替 生物与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指出。“生物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
摘要以高三一轮复习中减数分裂过程的建模教学为例,阐述复习课中如何通过模型建构、模型再建和模型应用等过程来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关键词模型建构 减数分裂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知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描述。模型建构(建模)是指运用模型方法把抽象、不可测的事实或过程借助身边的材料、用具或者应用数学方法、图像、方程式等加以描述、概括总结的一种活动。教学中进行模型建构,要在教师引导下,在学生已有
摘 要 以“问题驱动”为手段,运用相应的策略、合理的方式、方法对高中生物必修三模块“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进行课堂设计,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提升课堂效率。  关键词 问题驱动 核心素养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核心素养”代表了中国教育改革未来的走向,是学术界、学校层面甚至行政方面,对于如何落实核心素养都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从素质教育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教
摘 要 在“做中学”理念的引领下,通过对“呼吸作用”这一重要概念的理性分析,运用数字化设备拓展和创新教材实验,在实证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重要概念。  关键词 实验教学 数字化设备 实验创新 呼吸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1 实验教学背景  “呼吸作用”是初中生物学的50个重要概念之一,要求学生能够描述“在生物体内,细胞能通过分解糖类等获得能量,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