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州一中四季都是花开的时节,迎春花开了,紫荆花开了,杏花开了,桃花开了,牡丹花开了……时间相接,香氤满园。我知道你们最喜欢的还是石榴花,早就祈盼着、等待着它的绽放。而今它已经开得一园芬芳,犹如你们18岁的青春,红花绿叶,满树流彩。
石榴,有着如火如荼的青春,有着饱满甘甜的果籽;16,有着逢六大顺的吉祥,有着水阔帆满的风头。所以你们称自己为郑州一中石榴届(16届)校友。
三年是人生的一个片段,当阅尽沧桑的时候,当耄耋之年的时候,三年或许成了模糊的岁月胶片,或许仍是铭刻难忘的清晰记忆:同桌的一注目光,师长的三言两语。在雨打芭蕉、茶室小憩、月明星稀的时候,你突然捕捉到那一缕眼神,那一掬情长。
最近我在校园网上看到了13届校友任冠楠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我与一中——关乎生命、爱情和自由》,不仅有一种体味人生的成熟,一片披肝沥胆的率真,更有“基于自由的自律、基于自由的自然、基于自由的自信、基于自由的自立、基于自由的自爱”,冠楠的文字乃是对郑州一中精神的解读。解读有众多版本,同学们各有自己的版本,这些版本之间有相同相似的地方,正因为相同相似,才有了郑州一中人的风骨。也有相反相异的地方,正因为相反相异,才有了郑州一中精神的博大和活力。
“自主、自强、自省”构成了郑州一中精神。但当下自主却成了教育的最大缺失!当学校以掌握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没有作业就不会学习,就不会上自习课,成了高中一年级新生的共同问题。郑州一中反对喂猪般的催肥增重式教育。殊不知,创造力和学习兴趣的幼苗,只能在自主精神的沃土里长出来。没有了自主,学习的小船说翻就翻。
自主难,自强更难。自主的行进中有更多的狂风暴雨、黑暗孤单。自主的火焰会被狂风吹灭,会被暴雨浇熄,会被黑暗的孤单吞噬。要想走得远、走得稳就要有自信和顽强。从自主走向自强,是精神成长的第二次蜕变。自省是最难达到的境界。此时与彼时,此地与彼地,情况会千变万化,需要人们调整修为,才能臻于完善。这个世界信息很多,道理很多,理解的人也很多,但坚持实干的人很少,勇于自省的人很少,敢于修正的人很少。“人贵有自知之明”说的就是自省之难,难能可贵在解剖自己的勇气!丑陋之处要敢于正视,疼痛之处要勇于忍受,只有直面丑陋与疼痛才会有大担当,大格局,大作为!所以自省是建立在自强之上的,它是精神成长的第三次蜕变。自省还要懂得示弱和谦卑、知道进退和权变,识大体和顾大局。没有自省,就没有“又新、日日新”的长盛不衰。
南开之父张伯苓先生在一次抗战胜利的茶话会上,当得知平津两市被惩处的汉奸中,没有一个战前南开的毕业生,他得意地说:“这比接受任何勋章都让我高兴。”这句话点燃了我对你们最奢侈的希望:做未来的科学家和领袖,做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即便做一个公民,也都是不辱家风的孝子,都是嵌着“自主、自强、自省”基因片段的一中校友!
同学们升入大学或直接到职场上去,会平添许多新的感受:周围某些人的傲慢和轻侮,同学或同事们的挤压和竞争,学习或工作的单调和劳苦,生活消费的清贫和窘迫,学业的艰深和沉重。在这种时候,你想退却了吗?你陷入绝望了吗?你不能退却!你不能绝望!人生都会体尝到千滋百味,若你十二分的努力了,你就等待吧。人生很多时候真的需要等待,熬过冬季春天就来了,熬过黑夜旭日就来了!四季交替、日夜相间,善与恶、美与丑、快乐与痛苦、雄性与雌性……上帝总是把对立的东西打包给人类。
所以自然界告诉我们:咖啡苦中有甘,茶汤涩中有香。前人告诉我们:苦尽就会甘来。“让你难过的事情,有一天你一定会笑着说出来。”这是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经典台词。不管什么情况,不管什么阶段,你们一定要有目标,要义无反顾地向着目标大踏步前进,目标越远大,路途会越长,不要企图朝发夕至,很多人的失败就败在了耐力上。生活是一种过程,生命的意义其实就是体验出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并在一种幸福酶的催化下慢慢咀嚼出幸福来。“好事多磨”,磨的就是过程,人在逼近目标而未达到目标的时刻,才体会到那个涅槃的境界。
罗曼·罗兰说一个人应有的生活哲学是:“能念书时你念书,能做事时你做事,能恋爱时你恋爱,不可强为,不可放弃。”盘点三年的一中生活,不知道你做了哪些该做和不该做的事,留下了哪些该留和不该留的遗憾?一位上大学的校友说:“校长,我给你说两句话,第一句是一中三年该做的我都努力做了,唯一遗憾的是没有谈场恋爱。第二句是如果让我回郑州一中重来,我觉得还要把这个遗憾留下。”话说得意味深长,颇有禅意。记得我在有些场合悄悄对你们说过,高中不要早恋,因为这是把书念好的时期。现在和你们要分手了,我要大声告诉你们:“大学既是读书又是恋爱的时期,你们不要放弃这个机会!”
金庸的小说里有一个故事,一个少年遇到一个姑娘,姑娘的母亲拜托少年,送姑娘去昆仑山找父亲。昆仑山万里之远,但少年真的跋山涉水,历经艰难险阻在昆仑山找到了她的父亲。父亲要感谢少年,少年说:“我是送你女儿的,送到了,我该走了。”这个少年叫张无忌,少女叫杨不悔。我不知道张无忌是否毕业于郑州一中,但他表现了郑州一中教育的两点品质:一、“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教育责任感。二、做了就做了,做完就走人,不藏一点私心。郑州一中师生三年成兄弟,有许多感人的事情和暖人的语言,现在要分手了,都不要说感恩。既然是兄弟,所有的好都是兄弟间应该做的事!相遇与作别有很多种场面,侠客们的作别就这么简简单单:“送到了,我该走了!”多好!
该分手时就分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今天我们相濡以沫,明天我们守望于江湖!记住这方蓝天,记住这片湖面,记住这对黑天鹅!今年的雨水是适合石榴成长的年份,到了九月,果籽饱满甜美,到那时你我挥手再见!小石榴们,说再见的时候不许哭!无论那一年那一季是哪一年哪一季,当你们回来找到那棵结出小石榴的石榴树时,再流出那行像石榴籽一样晶莹璀璨的泪花!
2016年5月15日,郑州一中校长朱丹在2016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编辑/张金余)
石榴,有着如火如荼的青春,有着饱满甘甜的果籽;16,有着逢六大顺的吉祥,有着水阔帆满的风头。所以你们称自己为郑州一中石榴届(16届)校友。
三年是人生的一个片段,当阅尽沧桑的时候,当耄耋之年的时候,三年或许成了模糊的岁月胶片,或许仍是铭刻难忘的清晰记忆:同桌的一注目光,师长的三言两语。在雨打芭蕉、茶室小憩、月明星稀的时候,你突然捕捉到那一缕眼神,那一掬情长。
最近我在校园网上看到了13届校友任冠楠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我与一中——关乎生命、爱情和自由》,不仅有一种体味人生的成熟,一片披肝沥胆的率真,更有“基于自由的自律、基于自由的自然、基于自由的自信、基于自由的自立、基于自由的自爱”,冠楠的文字乃是对郑州一中精神的解读。解读有众多版本,同学们各有自己的版本,这些版本之间有相同相似的地方,正因为相同相似,才有了郑州一中人的风骨。也有相反相异的地方,正因为相反相异,才有了郑州一中精神的博大和活力。
“自主、自强、自省”构成了郑州一中精神。但当下自主却成了教育的最大缺失!当学校以掌握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没有作业就不会学习,就不会上自习课,成了高中一年级新生的共同问题。郑州一中反对喂猪般的催肥增重式教育。殊不知,创造力和学习兴趣的幼苗,只能在自主精神的沃土里长出来。没有了自主,学习的小船说翻就翻。
自主难,自强更难。自主的行进中有更多的狂风暴雨、黑暗孤单。自主的火焰会被狂风吹灭,会被暴雨浇熄,会被黑暗的孤单吞噬。要想走得远、走得稳就要有自信和顽强。从自主走向自强,是精神成长的第二次蜕变。自省是最难达到的境界。此时与彼时,此地与彼地,情况会千变万化,需要人们调整修为,才能臻于完善。这个世界信息很多,道理很多,理解的人也很多,但坚持实干的人很少,勇于自省的人很少,敢于修正的人很少。“人贵有自知之明”说的就是自省之难,难能可贵在解剖自己的勇气!丑陋之处要敢于正视,疼痛之处要勇于忍受,只有直面丑陋与疼痛才会有大担当,大格局,大作为!所以自省是建立在自强之上的,它是精神成长的第三次蜕变。自省还要懂得示弱和谦卑、知道进退和权变,识大体和顾大局。没有自省,就没有“又新、日日新”的长盛不衰。
南开之父张伯苓先生在一次抗战胜利的茶话会上,当得知平津两市被惩处的汉奸中,没有一个战前南开的毕业生,他得意地说:“这比接受任何勋章都让我高兴。”这句话点燃了我对你们最奢侈的希望:做未来的科学家和领袖,做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即便做一个公民,也都是不辱家风的孝子,都是嵌着“自主、自强、自省”基因片段的一中校友!
同学们升入大学或直接到职场上去,会平添许多新的感受:周围某些人的傲慢和轻侮,同学或同事们的挤压和竞争,学习或工作的单调和劳苦,生活消费的清贫和窘迫,学业的艰深和沉重。在这种时候,你想退却了吗?你陷入绝望了吗?你不能退却!你不能绝望!人生都会体尝到千滋百味,若你十二分的努力了,你就等待吧。人生很多时候真的需要等待,熬过冬季春天就来了,熬过黑夜旭日就来了!四季交替、日夜相间,善与恶、美与丑、快乐与痛苦、雄性与雌性……上帝总是把对立的东西打包给人类。
所以自然界告诉我们:咖啡苦中有甘,茶汤涩中有香。前人告诉我们:苦尽就会甘来。“让你难过的事情,有一天你一定会笑着说出来。”这是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经典台词。不管什么情况,不管什么阶段,你们一定要有目标,要义无反顾地向着目标大踏步前进,目标越远大,路途会越长,不要企图朝发夕至,很多人的失败就败在了耐力上。生活是一种过程,生命的意义其实就是体验出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并在一种幸福酶的催化下慢慢咀嚼出幸福来。“好事多磨”,磨的就是过程,人在逼近目标而未达到目标的时刻,才体会到那个涅槃的境界。
罗曼·罗兰说一个人应有的生活哲学是:“能念书时你念书,能做事时你做事,能恋爱时你恋爱,不可强为,不可放弃。”盘点三年的一中生活,不知道你做了哪些该做和不该做的事,留下了哪些该留和不该留的遗憾?一位上大学的校友说:“校长,我给你说两句话,第一句是一中三年该做的我都努力做了,唯一遗憾的是没有谈场恋爱。第二句是如果让我回郑州一中重来,我觉得还要把这个遗憾留下。”话说得意味深长,颇有禅意。记得我在有些场合悄悄对你们说过,高中不要早恋,因为这是把书念好的时期。现在和你们要分手了,我要大声告诉你们:“大学既是读书又是恋爱的时期,你们不要放弃这个机会!”
金庸的小说里有一个故事,一个少年遇到一个姑娘,姑娘的母亲拜托少年,送姑娘去昆仑山找父亲。昆仑山万里之远,但少年真的跋山涉水,历经艰难险阻在昆仑山找到了她的父亲。父亲要感谢少年,少年说:“我是送你女儿的,送到了,我该走了。”这个少年叫张无忌,少女叫杨不悔。我不知道张无忌是否毕业于郑州一中,但他表现了郑州一中教育的两点品质:一、“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教育责任感。二、做了就做了,做完就走人,不藏一点私心。郑州一中师生三年成兄弟,有许多感人的事情和暖人的语言,现在要分手了,都不要说感恩。既然是兄弟,所有的好都是兄弟间应该做的事!相遇与作别有很多种场面,侠客们的作别就这么简简单单:“送到了,我该走了!”多好!
该分手时就分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今天我们相濡以沫,明天我们守望于江湖!记住这方蓝天,记住这片湖面,记住这对黑天鹅!今年的雨水是适合石榴成长的年份,到了九月,果籽饱满甜美,到那时你我挥手再见!小石榴们,说再见的时候不许哭!无论那一年那一季是哪一年哪一季,当你们回来找到那棵结出小石榴的石榴树时,再流出那行像石榴籽一样晶莹璀璨的泪花!
2016年5月15日,郑州一中校长朱丹在2016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编辑/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