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开童年的记忆,每到岁末年初、北风四起时,刺骨的寒风总能找到窗户的缝隙吹进屋子。我呵着冻得通红的小手,和外婆一起买回白纸和红纸,白纸贴窗户,红纸剪窗花。那时,一张张普通的红纸,经过外婆的魔幻之手,就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案——奔跑的马儿一回眸,早起的公鸡在打鸣,小小的蝴蝶振翅飞……
关于剪纸的记忆,我的故事虽不多,但我知道,从古至今,中国从不缺乏剪纸爱好者和传承者。
在合肥师范附小,我就认识了这样一群快乐的“剪刀手”……
一个文艺的社团
走进合肥师范附小“剪纸社团”,剪纸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热情的社员,专业的剪纸老师,专门的剪纸教室……从楼梯两旁到走廊再到教室墙壁,惟妙惟肖的剪纸作品随处可见——形态各异的“福”字,孔雀开屏,腊梅花开……作品线条精美,造型传神,令人叹为观止。
让我感到意外的是,这里的社员竟然只有二十多人!我猜想,他们一定是精挑细选出来的高手,又或者,入团的要求极其严格。果不其然,社团的梁老师向我介绍说——持之以恒的精神、心灵手巧的能力、一定的剪纸基础……这些都是入团的基本条件。
其实,每年报名参加社团的同学有很多,但是最终能坚持下来的同学并不多。由于六年级的同学面临着升学的压力,低年级的同学还得经过层层筛选,所以,目前社员主要以三、四、五年级的同学为主。别以为剪纸社团是女生的专属乐园,这里还有三五片“绿叶”映衬着呢!
自2012年成立以来,剪纸社团早已名声在外,尤其是那些形象逼真的作品,校内校外一片点赞声。所以,一年一年,剪纸社团的活动也更有温度:新年前,社团老师组织同学们将剪纸作品拿到附近社区义卖;同学们在普法日剪出“清”“廉”“洁”等字样,用剪纸的方式宣传法律知识;少代会上,社团剪出500幅“中国少先队”队标,赠与参会代表留念……
每周一约
每周一下午15点30分,剪纸社团的同学们背上书包,带上工具,兴高采烈地奔向剪纸教室,寻找到各自的座位,然后开始做准备工作:拿出色笔,摆好纸张,打磨剪刀……他们在兴奋地等待着一位神秘的嘉宾——朱山中老师。
作为剪纸非遗传承人的朱老师,二十多年来一直专注于剪纸艺术。说起他的手艺,那可是赫赫有名,人们都说——朱老师的剪纸既有南方剪纸的细腻精巧,又有北方剪纸的粗犷豪放,真可谓南北贯通,柔中带刚。
不管工作如何忙碌,朱老师每周都会来这里,为社员们上课。
一节课,一个小主题,这是朱老师和同学们的约定。我有幸和同学们一起亲历了朱老师的一节课——剪纸中的“S”曲线。
首先,朱老师给大家展示了一张简单的剪纸图片,让同学们从线条上去思考图片的纹路。“在剪纸中,要学会巧妙地运用‘S’曲线,例如图片中鸟的形状,就是由‘S’曲线构成的……”朱老师生动有趣地向同学们揭晓剪纸背后的玄机:一个大的“S”形能将作品一分为二,线条流畅,富有动感,使得剪纸造型优美。
接着,朱老师又拿出一张“无头动物”图让大家猜。“是狗,是马……”同学们积极踊跃地回答。“加上狗头就是狗,加上马头就是马,脊椎动物在剪纸中可以任意百变。仔细研究,你们会发现里面有许多个‘S’曲线。”朱老师补充道。
最后,朱老师又以“清”“正”“洁”“廉”“自”“律”等作品为例,向同学们传授举一反三的能力:一个偏旁部首可以用不同的动物形状表示,一个字也可以代表不同的物体,例如“日”,可以代表太阳也可以代表月亮……听完朱老师的话,许多同学开始琢磨起不同的符号。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每周一次的剪纸课又要结束了,朱老师给大家布置了特别的作业——剪出自己的名字,而风格、款式需要社员们自己DIY。
一半是兴趣,一半是天赋
五年级的秦小璐,学习剪纸已有三年时间。说起自己的剪纸故事,她这样回忆——有一次出去旅游,看到有老人在路边剪纸,巧妙的手工,精美的作品,立刻吸引了她的眼球,一看就是好半天。刚好学校有剪纸社团,秦小璐带着浓厚的热情,一学就是三年多。起初觉得剪纸很好玩,但是实际学起来却并不容易,不但要心灵手巧,还要有耐心,“最难的环节是八折法里的掏工,因为越细微的地方越容易破,一旦破了,就会影响剪纸的整体美观。”秦同学面带微笑地跟我说。学习剪纸这么长时间,秦小璐最大的收获就是乐趣。现在她经常会在剪纸上发挥自己的创意,例如,加上美丽的边纹。
在课堂上,我还结识了四年级的张婧晗同学。从磨剪刀到折纸,从画字样到剪曲线,每一个细节,她都做得极其专注认真。说起自己与剪纸的缘分,张婧晗有些害羞地回忆着:“三年级学习线描画的时候,老师认为我在剪纸上很有天赋。后来,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加入了社团……”虽然老师经常赞扬张同学的基本功扎实,但是张同学总觉得自己的想象力太差,看到别人在剪纸上加入创意元素,她常常自叹不如。
也许,每个“剪刀手”的故事都不一样,但是因为剪纸艺术,大家学在一起,童年都增添了一份别样的乐趣。
走出剪纸社团,楼梯口的照片墙令我驻足许久。这些镜头里的故事,宛如一张张形态逼真的剪纸,暖意扑面而来……
泥土有开花的梦想,水滴有穿石的追求,一张纸,一把剪刀,小团员们正用他们的耐心在时间这张剪纸上精修细裁,剪出一个又一个花样童年!
(本栏目由安徽省少先队工作委员会与安徽少年博览杂志社联合主办,感谢合肥师范附小 对本次采访的大力支持!)
关于剪纸的记忆,我的故事虽不多,但我知道,从古至今,中国从不缺乏剪纸爱好者和传承者。
在合肥师范附小,我就认识了这样一群快乐的“剪刀手”……
一个文艺的社团
走进合肥师范附小“剪纸社团”,剪纸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热情的社员,专业的剪纸老师,专门的剪纸教室……从楼梯两旁到走廊再到教室墙壁,惟妙惟肖的剪纸作品随处可见——形态各异的“福”字,孔雀开屏,腊梅花开……作品线条精美,造型传神,令人叹为观止。
让我感到意外的是,这里的社员竟然只有二十多人!我猜想,他们一定是精挑细选出来的高手,又或者,入团的要求极其严格。果不其然,社团的梁老师向我介绍说——持之以恒的精神、心灵手巧的能力、一定的剪纸基础……这些都是入团的基本条件。
其实,每年报名参加社团的同学有很多,但是最终能坚持下来的同学并不多。由于六年级的同学面临着升学的压力,低年级的同学还得经过层层筛选,所以,目前社员主要以三、四、五年级的同学为主。别以为剪纸社团是女生的专属乐园,这里还有三五片“绿叶”映衬着呢!
自2012年成立以来,剪纸社团早已名声在外,尤其是那些形象逼真的作品,校内校外一片点赞声。所以,一年一年,剪纸社团的活动也更有温度:新年前,社团老师组织同学们将剪纸作品拿到附近社区义卖;同学们在普法日剪出“清”“廉”“洁”等字样,用剪纸的方式宣传法律知识;少代会上,社团剪出500幅“中国少先队”队标,赠与参会代表留念……
每周一约
每周一下午15点30分,剪纸社团的同学们背上书包,带上工具,兴高采烈地奔向剪纸教室,寻找到各自的座位,然后开始做准备工作:拿出色笔,摆好纸张,打磨剪刀……他们在兴奋地等待着一位神秘的嘉宾——朱山中老师。
作为剪纸非遗传承人的朱老师,二十多年来一直专注于剪纸艺术。说起他的手艺,那可是赫赫有名,人们都说——朱老师的剪纸既有南方剪纸的细腻精巧,又有北方剪纸的粗犷豪放,真可谓南北贯通,柔中带刚。
不管工作如何忙碌,朱老师每周都会来这里,为社员们上课。
一节课,一个小主题,这是朱老师和同学们的约定。我有幸和同学们一起亲历了朱老师的一节课——剪纸中的“S”曲线。
首先,朱老师给大家展示了一张简单的剪纸图片,让同学们从线条上去思考图片的纹路。“在剪纸中,要学会巧妙地运用‘S’曲线,例如图片中鸟的形状,就是由‘S’曲线构成的……”朱老师生动有趣地向同学们揭晓剪纸背后的玄机:一个大的“S”形能将作品一分为二,线条流畅,富有动感,使得剪纸造型优美。
接着,朱老师又拿出一张“无头动物”图让大家猜。“是狗,是马……”同学们积极踊跃地回答。“加上狗头就是狗,加上马头就是马,脊椎动物在剪纸中可以任意百变。仔细研究,你们会发现里面有许多个‘S’曲线。”朱老师补充道。
最后,朱老师又以“清”“正”“洁”“廉”“自”“律”等作品为例,向同学们传授举一反三的能力:一个偏旁部首可以用不同的动物形状表示,一个字也可以代表不同的物体,例如“日”,可以代表太阳也可以代表月亮……听完朱老师的话,许多同学开始琢磨起不同的符号。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每周一次的剪纸课又要结束了,朱老师给大家布置了特别的作业——剪出自己的名字,而风格、款式需要社员们自己DIY。
一半是兴趣,一半是天赋
五年级的秦小璐,学习剪纸已有三年时间。说起自己的剪纸故事,她这样回忆——有一次出去旅游,看到有老人在路边剪纸,巧妙的手工,精美的作品,立刻吸引了她的眼球,一看就是好半天。刚好学校有剪纸社团,秦小璐带着浓厚的热情,一学就是三年多。起初觉得剪纸很好玩,但是实际学起来却并不容易,不但要心灵手巧,还要有耐心,“最难的环节是八折法里的掏工,因为越细微的地方越容易破,一旦破了,就会影响剪纸的整体美观。”秦同学面带微笑地跟我说。学习剪纸这么长时间,秦小璐最大的收获就是乐趣。现在她经常会在剪纸上发挥自己的创意,例如,加上美丽的边纹。
在课堂上,我还结识了四年级的张婧晗同学。从磨剪刀到折纸,从画字样到剪曲线,每一个细节,她都做得极其专注认真。说起自己与剪纸的缘分,张婧晗有些害羞地回忆着:“三年级学习线描画的时候,老师认为我在剪纸上很有天赋。后来,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加入了社团……”虽然老师经常赞扬张同学的基本功扎实,但是张同学总觉得自己的想象力太差,看到别人在剪纸上加入创意元素,她常常自叹不如。
也许,每个“剪刀手”的故事都不一样,但是因为剪纸艺术,大家学在一起,童年都增添了一份别样的乐趣。
走出剪纸社团,楼梯口的照片墙令我驻足许久。这些镜头里的故事,宛如一张张形态逼真的剪纸,暖意扑面而来……
泥土有开花的梦想,水滴有穿石的追求,一张纸,一把剪刀,小团员们正用他们的耐心在时间这张剪纸上精修细裁,剪出一个又一个花样童年!
(本栏目由安徽省少先队工作委员会与安徽少年博览杂志社联合主办,感谢合肥师范附小 对本次采访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