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大学2010年自主招生试点推出“中学校长推荐制”,全国39所中学的校长获得推荐资格,被推荐的学生将被北大降30分录取。此举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舆论几乎一边倒地质疑北大的这一改革之举,甚至有人批评这是“历史的倒退”。我倒是认为,不妨理性对待北大的勇敢探索,哪怕是给它一次试错的机会。
我也曾经对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带来的种种可能的不公表示过担忧,但是改革就是有风险的,是要付出代价的,总是在不断的试错和纠错的努力中走向成功。
现行的“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已然广为诟病,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应该说是革除这种弊病,探索多元化招生的一种尝试。就像北大所说的,这一制度的初衷是“为不同类型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当然,联想到种种高考舞弊和当下的社会现实,人们不免会有这样的担忧:这一比之高考而缺乏条条框框的制度,会不会沦为权力寻租的工具?本来意在选拔“不同类型优秀学生”的渠道,会不会因为种种顾虑成了“高分俱乐部”?获得推荐资质的中学,会不会成为挤破脑袋的择校热门?很多省市和农村中学没有获得资质,会不会加剧新的教育不公……
有这样的担忧是可贵的,尤其在北大的这一制度尚未真正实施之时,舆论对它可能带来的种种负面“先期曝光”,更是难能可贵。我相信,决意改革的北大不会对这些信息置若罔闻的。
但也不能因为种种先验的结果和预期的可能,而放弃改革的尝试。这就好比担心某种不测,因此就不敢出门上街一样令人诧异。其实环顾一些世界名校的招生,大都采用推荐制,校长、教授、校友,以及学生本人,都可以推荐或自荐。这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制度,而且也被证明是选拔种子人才的有效途径,它给了很多偏才、怪才和低分不低能的学生得以走进名校的机会。
这一制度最终能不能在中国行得通,当然还要看实践,实践是检验一个制度好坏的惟一标准。北大既然有这样的勇气,我们何不拭目以待?况且推荐的学生只占北大整个招生人数的3%,给它探索的空间,或许结果并不如我们想像的那样糟糕。
即便舆论的种种担忧不幸应验,它也是有价值的。至少它考验了这个制度的成熟性和社会的诚信,也会让更多的人明白,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非一两所学校、一个教育界之力所能为,它需要整个社会的改良。
支持方: 我们呐喊了很多年素质教育,可从小学到中学,素质教育不但没有得到很好执行,反而诸如奥数、英语等课程都在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让学生从小学起就变成了没有生气的孩子,可能的创新能力早已被扼杀在萌芽状态。但是素质教育是我们公认的现阶段理想的教育,因此北大率先打破以往传统的应试录取模式,来一次推荐,把那些素质好、人品优、未来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纳入自己的培养对象,可以说是对应试教育尝试性开刀,我们应该为之称快。
反对方:巴蜀中学校长傅唯泉表示:“我个人的特别推荐权是留给那些偏才 、怪才的,但是这一届高三学生中没有这样的人才,我们只能按考试分数来进行推荐。” 由此,可以想到,最终推荐生几乎是考试成绩年级的前几名,基本都是应试的高手。这样一来,北大 “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初衷,期望通过校长推荐来破解应试教育的困局,看来要落空了。事实上,这一创新之举不但未能撼动现有的应试教育格局,反而加剧了应试教育的倾向,实名推荐最终不过一场秀而已。
舆论几乎一边倒地质疑北大的这一改革之举,甚至有人批评这是“历史的倒退”。我倒是认为,不妨理性对待北大的勇敢探索,哪怕是给它一次试错的机会。
我也曾经对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带来的种种可能的不公表示过担忧,但是改革就是有风险的,是要付出代价的,总是在不断的试错和纠错的努力中走向成功。
现行的“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已然广为诟病,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应该说是革除这种弊病,探索多元化招生的一种尝试。就像北大所说的,这一制度的初衷是“为不同类型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当然,联想到种种高考舞弊和当下的社会现实,人们不免会有这样的担忧:这一比之高考而缺乏条条框框的制度,会不会沦为权力寻租的工具?本来意在选拔“不同类型优秀学生”的渠道,会不会因为种种顾虑成了“高分俱乐部”?获得推荐资质的中学,会不会成为挤破脑袋的择校热门?很多省市和农村中学没有获得资质,会不会加剧新的教育不公……
有这样的担忧是可贵的,尤其在北大的这一制度尚未真正实施之时,舆论对它可能带来的种种负面“先期曝光”,更是难能可贵。我相信,决意改革的北大不会对这些信息置若罔闻的。
但也不能因为种种先验的结果和预期的可能,而放弃改革的尝试。这就好比担心某种不测,因此就不敢出门上街一样令人诧异。其实环顾一些世界名校的招生,大都采用推荐制,校长、教授、校友,以及学生本人,都可以推荐或自荐。这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制度,而且也被证明是选拔种子人才的有效途径,它给了很多偏才、怪才和低分不低能的学生得以走进名校的机会。
这一制度最终能不能在中国行得通,当然还要看实践,实践是检验一个制度好坏的惟一标准。北大既然有这样的勇气,我们何不拭目以待?况且推荐的学生只占北大整个招生人数的3%,给它探索的空间,或许结果并不如我们想像的那样糟糕。
即便舆论的种种担忧不幸应验,它也是有价值的。至少它考验了这个制度的成熟性和社会的诚信,也会让更多的人明白,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非一两所学校、一个教育界之力所能为,它需要整个社会的改良。
支持方: 我们呐喊了很多年素质教育,可从小学到中学,素质教育不但没有得到很好执行,反而诸如奥数、英语等课程都在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让学生从小学起就变成了没有生气的孩子,可能的创新能力早已被扼杀在萌芽状态。但是素质教育是我们公认的现阶段理想的教育,因此北大率先打破以往传统的应试录取模式,来一次推荐,把那些素质好、人品优、未来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纳入自己的培养对象,可以说是对应试教育尝试性开刀,我们应该为之称快。
反对方:巴蜀中学校长傅唯泉表示:“我个人的特别推荐权是留给那些偏才 、怪才的,但是这一届高三学生中没有这样的人才,我们只能按考试分数来进行推荐。” 由此,可以想到,最终推荐生几乎是考试成绩年级的前几名,基本都是应试的高手。这样一来,北大 “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初衷,期望通过校长推荐来破解应试教育的困局,看来要落空了。事实上,这一创新之举不但未能撼动现有的应试教育格局,反而加剧了应试教育的倾向,实名推荐最终不过一场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