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标准实施后,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的追求目标。新课标的发行,为语文评价改革提供了可参照的思路和标准。但一直以来,语文教学评价却是课程改革的瓶颈。如何打破这一瓶颈,在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建立有效评价机制应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学评价;整体性和综合性;多元化
引 言
针对传统的语文課程评价的弊端与不足,新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和要求。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评价更加注重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是一种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集体评价与个体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要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在评价时要切忌“假、大、空”,力求“真、善、美”。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课程评价语文评价改革提供了可参照的思路和标准。其实行以及语文课程评价的实施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广大教师实施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能力方面有重要意义。
一、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學评价
(一)新课改的实行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为教育的与时俱进,我国基础教育先后进行多次课程改革。每次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于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自第一次课改实施以来,我国学者和教育研究者在教育上不断改革创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的一次深刻的变革;是针对传统教育弊端的一次革命;是一次教育理念的革命;是一次“教”与“学”的革命。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六大“改变,其中课程评价部分强调应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
(二)语文教学评价
语文教学评价,又称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它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能力方面、情感与态度方面,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从学科评价史看 , 我国历史上诞生最早的应该是语文教学评价 , 这从我国隋朝开始的科举考试可以得到验证。20世纪之初 , 西方教育实验的一些方法传入中国 , 一些专家和学者开始引进欧美的先进教育方法来改革语文教学评价。随着新课改的实行,新课程评价也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创新方法。新课改中提出: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1]新课改下的语文评价在管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六要素的过程中发挥着管理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动机激发功能、诊断功能。且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理念,实现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对促进学生与老师的共同发展,加速新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有重大意义。
二、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评价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并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要实现这些要求,语文评价应当以学生为出发点,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为目的归宿,帮助学生发展自我。
(一)评价方法多样化
以往的语文课程评价只是重视考试试卷的分数,以应试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学生的好坏。新课标指出评价方法应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过程中要更重视形成性评价。如:语文评价中要更加重视学生写作文的过程,而不是仅仅看学生的试卷表现,更是要重视学生语文写作的创作过程和情感表达。采取形成性评价一定要注意方法,不要一味的钻在里面,强调形成性评价的同时也不要忽视终结性评价,毕竟考试也是检验学生某一阶段学习的重要因素。过去评还过于重视定量评价。新课改后重视定性和定量评价应相结合,并提出评价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定性评价。如对学生的日常表现,教师应以鼓励、表扬等正面评价为主,循循善诱,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尽量照顾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强调定性评价的同时,也不要忽略定量评价。每一种评价方式都有优点和缺点,评价方式尽量要多样化,评价能更清晰、全面,客观,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二)评价主体多元化
以往的课程评价中教师是唯一的评委,这一方法难免会形成片面的评价,不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评价方式由单一的教师评价学生走向开放的师生互评 、 生生互评 、 学生自评 、 家长评价 、专家评价 、 社会评价等方式 。这种评价方式无疑丰富了语文评价的方式,提高了语文评价的效率。学生自我评价是对学生自我学习效果的评价,是学生自我反思的一种方式。学生间互评价有利于学生弥补自己不足和同学们共同进步。家长参与学生的评价是一种特殊的评价方式,适当的家长评价对学生树立自信有重要作用。专家和社会的评价更是必不可少,其为学生构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为学生正确指导有重要意义。其中有学生自评和学生间互评比老师的评价更加真实、更客观,有利于学生更好的针对问题进行自我调整、规划、发展。
(三)评价要兼顾整体性和综合性
语文课程的性质中提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新课标的“评价建议”中提出;“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2]这就要求我们从三个维度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评价内容要充分体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情感与态度。除此之外,评价要考虑到个体的全面发展,又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上有体现,特别是对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语文课程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联系的统一体。但部分老师为了提高考试的优秀率,会忽视学生的整体评价,特别是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甚至放弃对这个板块的教学。毋庸置疑,这是错误的做法。相反,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对学生以后的口语交际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提供重要的能力。
结 语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培养、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新课程呼唤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新课堂呼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评价。老师在语文课上的恰当评价,有利于师生共同进步、发展。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评价要倡导激励性、肯定性的积极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恰当地利用启发性的即时评价,鼓励引导学生,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兼顾三维目标和五个维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尽量做到语文教学评价主体的多样化,方法的多样化,同时也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多方面发展。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参考文献:
[1]顾雪梅.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评价[J]. 才智,2011,12.
[2]李明霞.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评价体系[J]. 教育教学论坛,2011,1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学评价;整体性和综合性;多元化
引 言
针对传统的语文課程评价的弊端与不足,新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和要求。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评价更加注重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是一种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集体评价与个体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要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在评价时要切忌“假、大、空”,力求“真、善、美”。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课程评价语文评价改革提供了可参照的思路和标准。其实行以及语文课程评价的实施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广大教师实施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能力方面有重要意义。
一、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學评价
(一)新课改的实行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为教育的与时俱进,我国基础教育先后进行多次课程改革。每次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于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自第一次课改实施以来,我国学者和教育研究者在教育上不断改革创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的一次深刻的变革;是针对传统教育弊端的一次革命;是一次教育理念的革命;是一次“教”与“学”的革命。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六大“改变,其中课程评价部分强调应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
(二)语文教学评价
语文教学评价,又称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它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能力方面、情感与态度方面,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从学科评价史看 , 我国历史上诞生最早的应该是语文教学评价 , 这从我国隋朝开始的科举考试可以得到验证。20世纪之初 , 西方教育实验的一些方法传入中国 , 一些专家和学者开始引进欧美的先进教育方法来改革语文教学评价。随着新课改的实行,新课程评价也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创新方法。新课改中提出: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1]新课改下的语文评价在管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六要素的过程中发挥着管理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动机激发功能、诊断功能。且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理念,实现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对促进学生与老师的共同发展,加速新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有重大意义。
二、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评价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并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要实现这些要求,语文评价应当以学生为出发点,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为目的归宿,帮助学生发展自我。
(一)评价方法多样化
以往的语文课程评价只是重视考试试卷的分数,以应试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学生的好坏。新课标指出评价方法应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过程中要更重视形成性评价。如:语文评价中要更加重视学生写作文的过程,而不是仅仅看学生的试卷表现,更是要重视学生语文写作的创作过程和情感表达。采取形成性评价一定要注意方法,不要一味的钻在里面,强调形成性评价的同时也不要忽视终结性评价,毕竟考试也是检验学生某一阶段学习的重要因素。过去评还过于重视定量评价。新课改后重视定性和定量评价应相结合,并提出评价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定性评价。如对学生的日常表现,教师应以鼓励、表扬等正面评价为主,循循善诱,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尽量照顾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强调定性评价的同时,也不要忽略定量评价。每一种评价方式都有优点和缺点,评价方式尽量要多样化,评价能更清晰、全面,客观,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二)评价主体多元化
以往的课程评价中教师是唯一的评委,这一方法难免会形成片面的评价,不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评价方式由单一的教师评价学生走向开放的师生互评 、 生生互评 、 学生自评 、 家长评价 、专家评价 、 社会评价等方式 。这种评价方式无疑丰富了语文评价的方式,提高了语文评价的效率。学生自我评价是对学生自我学习效果的评价,是学生自我反思的一种方式。学生间互评价有利于学生弥补自己不足和同学们共同进步。家长参与学生的评价是一种特殊的评价方式,适当的家长评价对学生树立自信有重要作用。专家和社会的评价更是必不可少,其为学生构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为学生正确指导有重要意义。其中有学生自评和学生间互评比老师的评价更加真实、更客观,有利于学生更好的针对问题进行自我调整、规划、发展。
(三)评价要兼顾整体性和综合性
语文课程的性质中提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新课标的“评价建议”中提出;“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2]这就要求我们从三个维度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评价内容要充分体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情感与态度。除此之外,评价要考虑到个体的全面发展,又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上有体现,特别是对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语文课程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联系的统一体。但部分老师为了提高考试的优秀率,会忽视学生的整体评价,特别是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甚至放弃对这个板块的教学。毋庸置疑,这是错误的做法。相反,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对学生以后的口语交际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提供重要的能力。
结 语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培养、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新课程呼唤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新课堂呼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评价。老师在语文课上的恰当评价,有利于师生共同进步、发展。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评价要倡导激励性、肯定性的积极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恰当地利用启发性的即时评价,鼓励引导学生,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兼顾三维目标和五个维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尽量做到语文教学评价主体的多样化,方法的多样化,同时也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多方面发展。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参考文献:
[1]顾雪梅.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评价[J]. 才智,2011,12.
[2]李明霞.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评价体系[J]. 教育教学论坛,2011,1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