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都知道,鲁迅先生在仙台医专学西医的时候,仙台医专有一个解剖学教授“叫作藤野严九郎的”,对中国来的这个“周树人君”非常照顾,认真给他修改课堂笔记,关心他的语言障碍,关心他的食宿问题,还时时鼓励他。
然而到第三年时,周树人决定退学。藤野先生很是惋惜,周树人君很是愧对恩师。
离别的时候,藤野送给周树人君一张自己的相片,并且在背后题字。周树人君当时没有合适相片回赠,说日后照了寄过来,还说会时时通信告知先生自己的状况。
然而他这一走,相片没寄,信也不见一封。 他自己对此的描述是: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
他所谓的“状况也无聊”,是指状况很不好。“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其实是他自己对自己的状况失望。他把藤野先生的照片挂在墙上,承诺的照片却没有寄,信也没有写,就这样歉疚地记在心里。
1918年,37岁的周树人以“鲁迅”为笔名发表小说《狂人日记》,迈出了文豪的第一步。1926年,45岁的鲁迅先生发表散文《藤野先生》。1931年,有朋友写信问他,藤野严九郎是否真名?鲁迅回信说是真名,然后说自己很想念藤野先生,曾经托日本的朋友打听先生的近况,却被告知十几年前仙台医专被并入东北帝国大学,缩减教授编制,藤野先生“辞职”,如今下落不明。 很是可惜。
1934年,日本出版商岩波书店的老板来上海拜访鲁迅先生,请求准许翻译鲁迅文集在日本出版。鲁迅说文章你们来选就是了,只是有一篇《藤野先生》一定要包含在内,我希望借这个机会,找到藤野先生。
1935年文集在日本出版,鲁迅多次打听是否有藤野先生的消息,但是都一无所获。
1936年10月,鲁迅在上海病逝,死前床头还摆着藤野的那张照片。
1936年底,鲁迅的日本同学小林茂雄找到了藤野先生!
藤野严九郎生于1874年,1903年到1915年期间,他在仙台医专任解剖学教授,期间教过中国留学生“周树人君”。
1915年,仙台医专并入东北帝国大学,藤野严九郎因为没有留学经历而失业。他尝试去别的学校找个教授职务,都被拒绝。藤野严九郎只好回到老家福井县,开了个小诊所。
山村居民贫穷,藤野严九郎收费便非常低廉。病人没钱的时候,他就干脆不收费了。他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但在当地颇受人尊重。
1935年,藤野严九郎的儿子藤野恒弥在读高中,语文老师菅好春交给他一本书,说:“这是中国大文学家鲁迅先生的散文集,里面有一篇写的人叫藤野严九郎,你拿回去问问你父亲是不是他。”
那年,藤野先生读到了30年前的自己在仙台给学生上课时的样子。
那本文集的卷首印有鲁迅先生的照片,藤野拿放大镜慢慢看,说:“真的是周君啊!”合上书卷,他发了好一会儿呆。最后对儿子说:“写的是我。但你不要跟别人说。”
于是,虽然藤野严九郎的大名在中日两国被读书人津津乐道,却没人知道真正的藤野严九郎仍然在偏僻的山村勉强谋生。
1936年底,鲁迅的朋友小林茂雄找到了藤野先生。藤野这才知道魯迅这些年里一直在找他,一直想见他一面,哪怕能见他后人一面。
藤野先生追悔莫及。
他写了一篇短文《谨忆周树人君》。在藤野先生的回忆里,32年前的周树人君是这样的:周君身材不高,脸园园的,看上去人很聪明。至于为啥对周君这样特别照顾,藤野的解释是:我少年时代,曾经学习过汉文,我很尊敬中国的先贤,同时也认为要爱惜来自这个国家的人。这大概就是我让周君感到特别亲切、特别感激的缘故吧。
可是,1935年他读了鲁迅的《藤野先生》,却没有联系鲁迅,也不让外人知道。这又是为什么呢?他说:周君把我称为恩师,如果我能早些读到他的这些作品,早些和周君联系的话,周君该会有多么欢喜啊。可是现在什么也无济于事了。我退休后居住在偏僻的农村里,对外面的世界不甚了解,尤其对文学是个完全不懂的门外汉。
“偏僻”有什么要紧?为什么要提自己“不懂文学”? 这其实是他心里有个潜意识:人家是两国闻名的大文豪,而他这个先生,现在如此落魄潦倒。
自1907年两人离别之后,先是周树人失望于自己的状况,不肯联系藤野;后来是藤野失望于自己的状况,不肯联系周君。
两厢自卑之下,这30 年的跨国师生友谊,只落得两个字:惜别。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寇全面侵华。那时日军大量购买药品。藤野先生的诊所囤有不少药,便有药商来高价求购,并说这是军队前线需要的。藤野虽然缺钱,却一点都不卖,只推说当地村民还需要。
药商走后,藤野把自己的两个儿子叫过来,对他们说:“你们记着,中国乃是将文化教给日本之先生。”
1945年8月,藤野先生与世长辞。
(摘自“痴妄集”微信公众号,有删节)
然而到第三年时,周树人决定退学。藤野先生很是惋惜,周树人君很是愧对恩师。
离别的时候,藤野送给周树人君一张自己的相片,并且在背后题字。周树人君当时没有合适相片回赠,说日后照了寄过来,还说会时时通信告知先生自己的状况。
然而他这一走,相片没寄,信也不见一封。 他自己对此的描述是: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
他所谓的“状况也无聊”,是指状况很不好。“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其实是他自己对自己的状况失望。他把藤野先生的照片挂在墙上,承诺的照片却没有寄,信也没有写,就这样歉疚地记在心里。
1918年,37岁的周树人以“鲁迅”为笔名发表小说《狂人日记》,迈出了文豪的第一步。1926年,45岁的鲁迅先生发表散文《藤野先生》。1931年,有朋友写信问他,藤野严九郎是否真名?鲁迅回信说是真名,然后说自己很想念藤野先生,曾经托日本的朋友打听先生的近况,却被告知十几年前仙台医专被并入东北帝国大学,缩减教授编制,藤野先生“辞职”,如今下落不明。 很是可惜。
1934年,日本出版商岩波书店的老板来上海拜访鲁迅先生,请求准许翻译鲁迅文集在日本出版。鲁迅说文章你们来选就是了,只是有一篇《藤野先生》一定要包含在内,我希望借这个机会,找到藤野先生。
1935年文集在日本出版,鲁迅多次打听是否有藤野先生的消息,但是都一无所获。
1936年10月,鲁迅在上海病逝,死前床头还摆着藤野的那张照片。
1936年底,鲁迅的日本同学小林茂雄找到了藤野先生!
藤野严九郎生于1874年,1903年到1915年期间,他在仙台医专任解剖学教授,期间教过中国留学生“周树人君”。
1915年,仙台医专并入东北帝国大学,藤野严九郎因为没有留学经历而失业。他尝试去别的学校找个教授职务,都被拒绝。藤野严九郎只好回到老家福井县,开了个小诊所。
山村居民贫穷,藤野严九郎收费便非常低廉。病人没钱的时候,他就干脆不收费了。他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但在当地颇受人尊重。
1935年,藤野严九郎的儿子藤野恒弥在读高中,语文老师菅好春交给他一本书,说:“这是中国大文学家鲁迅先生的散文集,里面有一篇写的人叫藤野严九郎,你拿回去问问你父亲是不是他。”
那年,藤野先生读到了30年前的自己在仙台给学生上课时的样子。
那本文集的卷首印有鲁迅先生的照片,藤野拿放大镜慢慢看,说:“真的是周君啊!”合上书卷,他发了好一会儿呆。最后对儿子说:“写的是我。但你不要跟别人说。”
于是,虽然藤野严九郎的大名在中日两国被读书人津津乐道,却没人知道真正的藤野严九郎仍然在偏僻的山村勉强谋生。
1936年底,鲁迅的朋友小林茂雄找到了藤野先生。藤野这才知道魯迅这些年里一直在找他,一直想见他一面,哪怕能见他后人一面。
藤野先生追悔莫及。
他写了一篇短文《谨忆周树人君》。在藤野先生的回忆里,32年前的周树人君是这样的:周君身材不高,脸园园的,看上去人很聪明。至于为啥对周君这样特别照顾,藤野的解释是:我少年时代,曾经学习过汉文,我很尊敬中国的先贤,同时也认为要爱惜来自这个国家的人。这大概就是我让周君感到特别亲切、特别感激的缘故吧。
可是,1935年他读了鲁迅的《藤野先生》,却没有联系鲁迅,也不让外人知道。这又是为什么呢?他说:周君把我称为恩师,如果我能早些读到他的这些作品,早些和周君联系的话,周君该会有多么欢喜啊。可是现在什么也无济于事了。我退休后居住在偏僻的农村里,对外面的世界不甚了解,尤其对文学是个完全不懂的门外汉。
“偏僻”有什么要紧?为什么要提自己“不懂文学”? 这其实是他心里有个潜意识:人家是两国闻名的大文豪,而他这个先生,现在如此落魄潦倒。
自1907年两人离别之后,先是周树人失望于自己的状况,不肯联系藤野;后来是藤野失望于自己的状况,不肯联系周君。
两厢自卑之下,这30 年的跨国师生友谊,只落得两个字:惜别。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寇全面侵华。那时日军大量购买药品。藤野先生的诊所囤有不少药,便有药商来高价求购,并说这是军队前线需要的。藤野虽然缺钱,却一点都不卖,只推说当地村民还需要。
药商走后,藤野把自己的两个儿子叫过来,对他们说:“你们记着,中国乃是将文化教给日本之先生。”
1945年8月,藤野先生与世长辞。
(摘自“痴妄集”微信公众号,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