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爷爷有一口老式挂钟,木质外壳,黄漆的,每隔三十分钟就响一次。好多年前,它就挂在大厅斑驳的泥墙`上;好多年前,爷爷踏着一架竹梯给它上发条。爷爷家还有旧唱机一台,兼带收音的,体型如台式电脑的机箱相差无几,每到闲暇之时,奶奶会塞进磁带一盘,于是它就发出咿咿呀呀的音乐,仿佛回到好几十年前。奶奶喜欢听一些小调和粤曲,兴致好时也会跟着哼哼,自娱自乐。傍晚的钟声敲过五下,奶奶便关掉唱机,开始洗锅做饭,而爷爷还在二楼和各种木材打交道,一直到暮色四沉,飞鸟归巢。他是一个出色的木匠,家里的木质器具都是出于他的双手,大至雕花床,小至纳凉的凳子。我觉得爷爷的手实在太灵巧了,以致每次他教导我说要好好读书否则就和木头打交道的时候,我都会笑着回答说:“做个木匠也不错。”
爷爷曾说过并不喜欢木匠这个工作,如果不是家中穷困,他会继续念书,可惜只念到三年级。像是为了炫耀一下自己的记忆力,爷爷给我们背了一段旧时的课文,我们都听得不是很清楚,但他口中念念有词,节奏明快,每每令我们这些孩子咋舌。奶奶则怕我们听得厌烦,很不客气地说,别背了,都不知在唠些什么。爷爷大笑,我们几个兄弟也跟着嘻嘻笑。
一天我在自家楼上读书,正是夏季闷热的下午,慵懒的风使人昏然欲睡。爷爷轻摇蒲扇踏着阴暗的楼梯上来,见到我书房的书撒得满地都是,对我说道,闲下来的时候,我给你打一个书架。然而他答应下来的事,就一直搁着了,那一年,二叔家建楼房,他整日劳累,挑沙、砌砖、搭木架子,很多活计都是他亲力亲为。我母亲时常带着叹息说,爷爷的双手之所以会抖得像个筛子一样,是那个时候落下的病根。我再没有提起过那个期待的书架。
我曾问爷爷是否出过远门,他回忆一盏茶的功夫,然后说平生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三十公里外的一个市集,并且挑着一百多斤晾晒干的烟叶,到那个地方卖。我可以想象那些寒冷的清晨,茫茫白雾,落在头上化成刺骨的水,年轻的爷爷全身都湿透,他轻轻放下担子,把上衣扯下来,吆喝一声,喘着粗气继续赶路,就为了一块几毛钱。他轻描淡写地说这些根本不算什么,有时一个月走六七个来回,赶集回家,还要下田或者料理蕉树,总之是一刻钟也闲不下来。生活如此沉重,把我的父亲兄弟四人拉扯大,一点也不容易。爷爷对生活的要求不高,不沾烟酒,喜欢安安静静地喝茶,听季风吹响门前芒果树的叶子。
那个老式挂钟已经不用好多年,爷爷舍不得扔掉,将它摆阁楼。三叔给爷爷买回的电子钟,已经换了好几个。村子富裕了,一般都是去城里购买皮沙发、席梦思床、铁茶几,找爷爷打家具的人已经绝迹,装满锉子铁锤刨刀的木箱被束之高阁。爷爷身体的零件也像那个挂钟一样,不比当年了,走时不准,报错钟点,一句话要大声说好多次才能听清楚,一顿饭也要花费颇长的时间,爷爷还是很乐观,眼睛笑眯眯的,一本正经又结结巴巴地和我说那些讲了无数遍的故事,或者是从电视上听来的新闻,我都装作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附和下他的见解。我知道,一个迟暮的人不再奢求什么了,就是喜欢和人唠叨唠叨。如果奶奶恰好在的话,也会参加“会议”,她在不多的言语中,偶尔流露出对爷爷健康的担忧。
我读书在外,大半年没回家了,颇为想念二老。最常忆起的是,他们坐在大门的门槛前,奶奶为爷爷摇着蒲扇,说着些前尘旧事,似水流年,不时发出心领神会的笑声。
(529020广东江门五邑大学AP05012班)
爷爷曾说过并不喜欢木匠这个工作,如果不是家中穷困,他会继续念书,可惜只念到三年级。像是为了炫耀一下自己的记忆力,爷爷给我们背了一段旧时的课文,我们都听得不是很清楚,但他口中念念有词,节奏明快,每每令我们这些孩子咋舌。奶奶则怕我们听得厌烦,很不客气地说,别背了,都不知在唠些什么。爷爷大笑,我们几个兄弟也跟着嘻嘻笑。
一天我在自家楼上读书,正是夏季闷热的下午,慵懒的风使人昏然欲睡。爷爷轻摇蒲扇踏着阴暗的楼梯上来,见到我书房的书撒得满地都是,对我说道,闲下来的时候,我给你打一个书架。然而他答应下来的事,就一直搁着了,那一年,二叔家建楼房,他整日劳累,挑沙、砌砖、搭木架子,很多活计都是他亲力亲为。我母亲时常带着叹息说,爷爷的双手之所以会抖得像个筛子一样,是那个时候落下的病根。我再没有提起过那个期待的书架。
我曾问爷爷是否出过远门,他回忆一盏茶的功夫,然后说平生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三十公里外的一个市集,并且挑着一百多斤晾晒干的烟叶,到那个地方卖。我可以想象那些寒冷的清晨,茫茫白雾,落在头上化成刺骨的水,年轻的爷爷全身都湿透,他轻轻放下担子,把上衣扯下来,吆喝一声,喘着粗气继续赶路,就为了一块几毛钱。他轻描淡写地说这些根本不算什么,有时一个月走六七个来回,赶集回家,还要下田或者料理蕉树,总之是一刻钟也闲不下来。生活如此沉重,把我的父亲兄弟四人拉扯大,一点也不容易。爷爷对生活的要求不高,不沾烟酒,喜欢安安静静地喝茶,听季风吹响门前芒果树的叶子。
那个老式挂钟已经不用好多年,爷爷舍不得扔掉,将它摆阁楼。三叔给爷爷买回的电子钟,已经换了好几个。村子富裕了,一般都是去城里购买皮沙发、席梦思床、铁茶几,找爷爷打家具的人已经绝迹,装满锉子铁锤刨刀的木箱被束之高阁。爷爷身体的零件也像那个挂钟一样,不比当年了,走时不准,报错钟点,一句话要大声说好多次才能听清楚,一顿饭也要花费颇长的时间,爷爷还是很乐观,眼睛笑眯眯的,一本正经又结结巴巴地和我说那些讲了无数遍的故事,或者是从电视上听来的新闻,我都装作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附和下他的见解。我知道,一个迟暮的人不再奢求什么了,就是喜欢和人唠叨唠叨。如果奶奶恰好在的话,也会参加“会议”,她在不多的言语中,偶尔流露出对爷爷健康的担忧。
我读书在外,大半年没回家了,颇为想念二老。最常忆起的是,他们坐在大门的门槛前,奶奶为爷爷摇着蒲扇,说着些前尘旧事,似水流年,不时发出心领神会的笑声。
(529020广东江门五邑大学AP0501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