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型肝炎大三阳是一个通俗说法,是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核心抗体(抗HBC)均阳性,说明乙肝病毒在人体内复制活跃,病人的血液、唾液、精液、乳汁、宫颈分泌液、尿都可能带有病毒。如果同时转氨酶增高,必须注意隔离。小三阳是指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体、核心抗体均为阳性,说明乙肝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减少。如肝功能正常,本身又无症状,为相对稳定阶段。
乙肝大三阳可选用以下药物,有一定转阴作用。潘生丁合用卡介苗:潘生丁25毫克,每日3次,口服。同时皮内注射卡介苗0.1毫升,每月1次。注射卡介苗前先作“OT”试验,皮丘直径小于19毫米,肺透视阴性方可注射。疗程6~8个月;肝炎灵(广豆根)注射液:每日2支,肌肉注射,共用3个月;猪苓多糖合用乙肝疫苗:猪苓多糖4毫升(40毫克)肌肉注射,连注20日,停10日为1疗程,连用3个疗程。同时皮下注射乙肝疫苗30微克,每半月1次,共6次;单磷酸阿糖腺苷合用胸腺肽:前者每千克体重10毫克,肌肉注射,连用5日,改为每千克体重5毫克,再连用2-3日。后者每日肌肉注射10毫克,共3个月。干扰素,每次肌肉注射2×106~5×106单位/平方米体表面积,每周3次,共3~6个月;日达仙(胸腺肽α1)每次皮下注射1.6毫克,每周2次,共6个月。使用复方丹参液、肝炎灵、维生素K1等进行肝俞、足三里、胆俞、阳陵泉等穴位注射,每周治疗2~3次,经3个疗程(3个月为1疗程),乙肝3项病毒复制指标近期转阴率明显提高,与干扰素相近,而价格只为干扰素的1/10。同时穴位注射还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左旋米唑、潘生丁、乙肝疫苗合用:左旋米唑涂布剂涂布于两大腿、小腿内侧皮肤,每3天1次。潘生丁临睡前服75毫克。乙肝疫苗每月于上臂三角肌内注射10微克。18个月为1个疗程,乙肝e抗原(HbeAg)阴转率可达54.41%。HBVDNA阴转率可达66.18%。对儿童治疗效果更好。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与胸腺肽合用:胸腺肽隔日肌肉注射,连用12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隔日肌肉注射,连用9周。效果优于单用,谷丙转氨酶下降明显,表面抗原和e抗原阴转率高。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与乙型肝炎疫苗合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1支肌肉注射,同时皮下注射乙肝疫苗10微克,每周注射1次,共10周。注射过程如转氨酶升高,停止注射。
“大三阳”孕妇,于妊娠第28周、32周、36周,分别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200-400单位。在产后6-24小时内给新生儿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200单位,出生后15天再注射200单位,并在出生后1、2、7个月时分别注射乙肝基因工程疫苗10-20微克,称“三阻断”法,对新生儿保护率可达95%。
乙肝大三阳可选用以下药物,有一定转阴作用。潘生丁合用卡介苗:潘生丁25毫克,每日3次,口服。同时皮内注射卡介苗0.1毫升,每月1次。注射卡介苗前先作“OT”试验,皮丘直径小于19毫米,肺透视阴性方可注射。疗程6~8个月;肝炎灵(广豆根)注射液:每日2支,肌肉注射,共用3个月;猪苓多糖合用乙肝疫苗:猪苓多糖4毫升(40毫克)肌肉注射,连注20日,停10日为1疗程,连用3个疗程。同时皮下注射乙肝疫苗30微克,每半月1次,共6次;单磷酸阿糖腺苷合用胸腺肽:前者每千克体重10毫克,肌肉注射,连用5日,改为每千克体重5毫克,再连用2-3日。后者每日肌肉注射10毫克,共3个月。干扰素,每次肌肉注射2×106~5×106单位/平方米体表面积,每周3次,共3~6个月;日达仙(胸腺肽α1)每次皮下注射1.6毫克,每周2次,共6个月。使用复方丹参液、肝炎灵、维生素K1等进行肝俞、足三里、胆俞、阳陵泉等穴位注射,每周治疗2~3次,经3个疗程(3个月为1疗程),乙肝3项病毒复制指标近期转阴率明显提高,与干扰素相近,而价格只为干扰素的1/10。同时穴位注射还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左旋米唑、潘生丁、乙肝疫苗合用:左旋米唑涂布剂涂布于两大腿、小腿内侧皮肤,每3天1次。潘生丁临睡前服75毫克。乙肝疫苗每月于上臂三角肌内注射10微克。18个月为1个疗程,乙肝e抗原(HbeAg)阴转率可达54.41%。HBVDNA阴转率可达66.18%。对儿童治疗效果更好。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与胸腺肽合用:胸腺肽隔日肌肉注射,连用12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隔日肌肉注射,连用9周。效果优于单用,谷丙转氨酶下降明显,表面抗原和e抗原阴转率高。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与乙型肝炎疫苗合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1支肌肉注射,同时皮下注射乙肝疫苗10微克,每周注射1次,共10周。注射过程如转氨酶升高,停止注射。
“大三阳”孕妇,于妊娠第28周、32周、36周,分别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200-400单位。在产后6-24小时内给新生儿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200单位,出生后15天再注射200单位,并在出生后1、2、7个月时分别注射乙肝基因工程疫苗10-20微克,称“三阻断”法,对新生儿保护率可达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