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土地资源是一切生产活动的基础,它的整理开发不仅影响到生产力布局的经济效果,而且影响与其相适应的生态环境。当前,土地资源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自然要素,已成为约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之一,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成为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本文阐述了土地整理的涵义,探讨了目前我国农业土地整理的现状及问题,最后对我国农业土地资源整理经济利用的措施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土地资源;土地整理;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坏境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01
一、土地整理经济涵义
土地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土地整理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土地的整理,可以更好的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我国的土地整理分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土地整理主要指农地整理,广义的土地整理包括土地的复垦和开发,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耕地,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二、我国农业土地整理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1.我国土地结构总体适当、局部地区单一。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用地类型较为齐全。由于地貌和地热条件不同,土地整理利用区域差别显著,耕地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台地平原区,林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山地丘陵区,牧草地主要集中在西部平原区,形成了东、中、西林农牧的基本格局,但是相对整体而言局部土地利用结构略显单一。
2.我国农业土地利用中,农、林、牧用地面积大,形成了以农用地为主体的结构形式。例如我国东北地区耕地资源丰富,大部分集中,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水平,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地面积大,人均林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都高于全国水平,是全国重要木材基地之一。草原广阔,牧草地面积较大,是全国草场分布中心和中国北方重要的牛、羊基地。
3.我国农业城乡结合地区和农牧过渡带土地结构很不稳定。随着城市化建设用地的扩大,周圍的耕地显著减少。农牧过渡带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很不稳定。
三、对我国农业土地整理经济价值的思考
1.深化土地整理法规,整顿禁止违规侵占耕地
全面实行最严格的土地整理开发制度,这是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的凸显期,资源利益冲突和诉求的高发期。缓解我国农业城市化发展与土地资源的矛盾将是当前面临的艰巨任务。我们要从源头严控耕地流失途径。对于城市建设占用、灾毁耕地应全盘考虑。继续强化各地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制,落实各级政府领导耕地保护责任制,加大行政责任处罚力度。建立制定长效集约节约用地标准,将城乡建设用地纳入国土资源整体规划,统一管理。要抓紧清理各类违规用地,要坚决依法收回其占用的土地。对违反土地整理总体规划圈占、占而未用的土地,要限期复耕或恢复原有用途。严格审查农用耕地征地,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
2.推进土地信息化建设和健全整理评价机制
全国开展新一轮土地调查工作。加强土地用途登记更新工作。加快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形成完善的国土资源信息化体系管理,逐步实现全国资源网络调查评价、土地政务管理和社会服务的信息化服务,为快速、方便、准确地执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服务,从而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科学合理的对土地整理的效果进行评价,考核其是否取得预先设定的效果,是否取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重视对土地整理成果的检查验收,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对于土地整理的成果要动态监测,开展综合效益的分析评价。
3.实施科学考核标准,加强土地的合理利用
土地整理工作的落实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科学考核标准。对于土地管理部门的考察,我们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又要注重长远发展的可持续性。把国土资源环境指标纳入政府干部考核体系是当务之急,对于土地资源我们严格执行党纪国法,对滥用职权乱批乱征耕地、滥开滥采、纵容破坏资源环境行为的干部,依法严惩追究其刑事责任。土地资源整理工作是维持经济平稳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调控工作,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的社会稳定工作。政府国土资源部门是宏观管理部门,必须进一步落实严格保护国土资源、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科学调控资源供应、有效服务社会的土地整理工作思路。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是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面对当前土地资源的严峻形势应有的态度和责任。
四、结论
土地整理是一项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宏观战略性工程,在实践中应注重实效,保证耕地的长效利用。全面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带动城市、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面貌,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尹君,张天增,赵世强,林培,卢树昌.土地利用规划的多目标规划模式探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7(04).
[2]戴尔阜,吴绍洪.土地持续利用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9(01).
[3]庞佑林.农地资源开发与土地持续利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
[4]程久苗.现阶段土地整理若干问题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04).
[5]黄文妍,胡清.浅论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A].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文集[C].2011.
关键词:土地资源;土地整理;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坏境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01
一、土地整理经济涵义
土地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土地整理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土地的整理,可以更好的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我国的土地整理分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土地整理主要指农地整理,广义的土地整理包括土地的复垦和开发,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耕地,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二、我国农业土地整理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1.我国土地结构总体适当、局部地区单一。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用地类型较为齐全。由于地貌和地热条件不同,土地整理利用区域差别显著,耕地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台地平原区,林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山地丘陵区,牧草地主要集中在西部平原区,形成了东、中、西林农牧的基本格局,但是相对整体而言局部土地利用结构略显单一。
2.我国农业土地利用中,农、林、牧用地面积大,形成了以农用地为主体的结构形式。例如我国东北地区耕地资源丰富,大部分集中,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水平,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地面积大,人均林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都高于全国水平,是全国重要木材基地之一。草原广阔,牧草地面积较大,是全国草场分布中心和中国北方重要的牛、羊基地。
3.我国农业城乡结合地区和农牧过渡带土地结构很不稳定。随着城市化建设用地的扩大,周圍的耕地显著减少。农牧过渡带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很不稳定。
三、对我国农业土地整理经济价值的思考
1.深化土地整理法规,整顿禁止违规侵占耕地
全面实行最严格的土地整理开发制度,这是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的凸显期,资源利益冲突和诉求的高发期。缓解我国农业城市化发展与土地资源的矛盾将是当前面临的艰巨任务。我们要从源头严控耕地流失途径。对于城市建设占用、灾毁耕地应全盘考虑。继续强化各地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制,落实各级政府领导耕地保护责任制,加大行政责任处罚力度。建立制定长效集约节约用地标准,将城乡建设用地纳入国土资源整体规划,统一管理。要抓紧清理各类违规用地,要坚决依法收回其占用的土地。对违反土地整理总体规划圈占、占而未用的土地,要限期复耕或恢复原有用途。严格审查农用耕地征地,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
2.推进土地信息化建设和健全整理评价机制
全国开展新一轮土地调查工作。加强土地用途登记更新工作。加快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形成完善的国土资源信息化体系管理,逐步实现全国资源网络调查评价、土地政务管理和社会服务的信息化服务,为快速、方便、准确地执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服务,从而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科学合理的对土地整理的效果进行评价,考核其是否取得预先设定的效果,是否取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重视对土地整理成果的检查验收,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对于土地整理的成果要动态监测,开展综合效益的分析评价。
3.实施科学考核标准,加强土地的合理利用
土地整理工作的落实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科学考核标准。对于土地管理部门的考察,我们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又要注重长远发展的可持续性。把国土资源环境指标纳入政府干部考核体系是当务之急,对于土地资源我们严格执行党纪国法,对滥用职权乱批乱征耕地、滥开滥采、纵容破坏资源环境行为的干部,依法严惩追究其刑事责任。土地资源整理工作是维持经济平稳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调控工作,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的社会稳定工作。政府国土资源部门是宏观管理部门,必须进一步落实严格保护国土资源、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科学调控资源供应、有效服务社会的土地整理工作思路。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是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面对当前土地资源的严峻形势应有的态度和责任。
四、结论
土地整理是一项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宏观战略性工程,在实践中应注重实效,保证耕地的长效利用。全面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带动城市、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面貌,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尹君,张天增,赵世强,林培,卢树昌.土地利用规划的多目标规划模式探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7(04).
[2]戴尔阜,吴绍洪.土地持续利用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9(01).
[3]庞佑林.农地资源开发与土地持续利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
[4]程久苗.现阶段土地整理若干问题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04).
[5]黄文妍,胡清.浅论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A].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文集[C].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