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新课程;教师;基本素养
〔中图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11(B)—0017—01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形成正确、健康的情感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以及学科课程结构的多元化要求教师必须能够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及学生实际相结合,必须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处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素养。
一、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够整合应用在教学实践中
1.专业知识技能。新课程教材的多样性、丰富性和时代性都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和衍生的速度很快,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教师必须尽可能多地储备各种知识,尽可能合理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2.非专业知识技能。新课程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能力的体现就是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当充分挖掘社会生活资源、社区教育资源、影像资源、网络资源、其他学科资源,实现学科教学的综合性和开放性。
3.知识的整合与应用。将众多的教学材料通过筛选,去其糟粕,留其精华,有机地整合成学生乐于接受的知识体系,不但能够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够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具有合作探究的能力
1.与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认为教育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就一定教学内容进行对话的过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对话、民主交往的关系,教师必须讲究对话和交往的艺术,提高对话和交往的能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主张学生应该养成的一种主要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而要实现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就必须加强学科教育研究,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
2.与教师进行合作探究。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以及学科课程结构的多元化,决定了教师仅仅依靠自己现有的知识、技能、经验是无法独立完成课程任务的。此外,随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探究学习的转换,学生的自我空间增大,自主意识增强,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并会涉及不同学科领域,这些都需要教师加强合作。教师之间必须合作探究,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实施跨年级、跨学科、跨层次的协同教学,根本改变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工作方式,构建一种共享的课程文化。
三、要有博大的胸怀去接纳和爱护学生
1.爱是师魂,是做教师最起码的素质,是与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基础。爱不仅意味着对每个学生的关心和宽容,更重要的是要和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引导学生明是非、辨美丑,树立学生信心。一颗无爱、无宽容的冷漠之心,必将扼杀学生的智慧和个性。因此,教师应该学会微笑,用微笑去点燃学生的兴趣、理想、智慧和人格,点燃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2.将爱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新课程是教师、学生、环境和教材整体交互、共同构建的动态统一体,师生双方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互相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知识和经验,交流感情,沟通心灵,求得新发现,生成新知识。课堂中互动的动态资源,是最具开发潜能的教育资源,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生命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应该保持一种理解、接纳和支持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平等和谐的沟通与合作,就能由里而外地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中图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11(B)—0017—01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形成正确、健康的情感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以及学科课程结构的多元化要求教师必须能够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及学生实际相结合,必须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处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素养。
一、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够整合应用在教学实践中
1.专业知识技能。新课程教材的多样性、丰富性和时代性都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和衍生的速度很快,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教师必须尽可能多地储备各种知识,尽可能合理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2.非专业知识技能。新课程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能力的体现就是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当充分挖掘社会生活资源、社区教育资源、影像资源、网络资源、其他学科资源,实现学科教学的综合性和开放性。
3.知识的整合与应用。将众多的教学材料通过筛选,去其糟粕,留其精华,有机地整合成学生乐于接受的知识体系,不但能够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够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具有合作探究的能力
1.与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认为教育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就一定教学内容进行对话的过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对话、民主交往的关系,教师必须讲究对话和交往的艺术,提高对话和交往的能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主张学生应该养成的一种主要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而要实现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就必须加强学科教育研究,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
2.与教师进行合作探究。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以及学科课程结构的多元化,决定了教师仅仅依靠自己现有的知识、技能、经验是无法独立完成课程任务的。此外,随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探究学习的转换,学生的自我空间增大,自主意识增强,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并会涉及不同学科领域,这些都需要教师加强合作。教师之间必须合作探究,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实施跨年级、跨学科、跨层次的协同教学,根本改变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工作方式,构建一种共享的课程文化。
三、要有博大的胸怀去接纳和爱护学生
1.爱是师魂,是做教师最起码的素质,是与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基础。爱不仅意味着对每个学生的关心和宽容,更重要的是要和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引导学生明是非、辨美丑,树立学生信心。一颗无爱、无宽容的冷漠之心,必将扼杀学生的智慧和个性。因此,教师应该学会微笑,用微笑去点燃学生的兴趣、理想、智慧和人格,点燃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2.将爱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新课程是教师、学生、环境和教材整体交互、共同构建的动态统一体,师生双方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互相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知识和经验,交流感情,沟通心灵,求得新发现,生成新知识。课堂中互动的动态资源,是最具开发潜能的教育资源,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生命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应该保持一种理解、接纳和支持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平等和谐的沟通与合作,就能由里而外地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