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认识升和毫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工具,以及认识"升"和"毫升"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玩水"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和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
教学难点: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
教学方法:
探究发现法、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
教学组织形式:
观察发现、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本节课由生活实际入手:先出示三种水杯,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亲身体验,探究新知
1.认识容量
(1)教师出示两个玻璃杯(一个又高又细,一个又矮又粗)通过比较引出“哪个杯子装的水多?”的问题,让学生观察、猜测,当学生表达不同意见后,提出大头娃的问题,全班讨论比较的方法。
(2)小组合作进行“盛水”试验,鼓励学生积极合作,选择试验方法、并指导学生注意安全。在交流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怎样判断的。学生的实验过程可能有多种方法,
(学生方法,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和表扬。)
(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提出容量的概念,告诉学生:哪个杯子装水多,就说哪个杯子容量大;两个杯子装水同样多,就说它们的容量相等。
2.认识容量单位。
(1)教师拿出两个高度一样,粗细不同,瓶中的饮料高度一样,提出“哪个瓶子装的饮料多”的问题,让学生先观察,再提出蓝灵鼠的问题,启发学生说出丫丫的方法。然后,全班一起完成操作,并让学生描述测量结果(如果学生提到量筒、量杯测量方法的方法。先给与肯定)
(2)认识用量杯和量筒测量的方法。先让学生认识量杯和量筒上的刻度和字母,然后,学生观察量杯和量筒,发现其特点是都有刻度,细心的同学还会发现:量筒刻度均匀,量杯刻度不均匀。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在量杯上同样每格代表25毫升,宽度却逐渐减小,为接下来的读数做准备。在学生充分观察交流后指出:计量液体,如汽油、饮料、药水等,用升或毫升作单位,认识“升”、“毫升”及对应字母,说一说在哪见过升或毫升。
(3)、用量杯或量筒测量两个瓶里的饮料的多少。教师操作,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读出饮料液面所在的刻度并把读出的数写在黑板上。读刻度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这个环节可以让读对的学生说自己的方法,实现学生教学生。要想准确读出液面所在的刻度,首先要弄清每个刻度代表的数量,实现学生教学生。为减少读数时的误差,要注意指导学生读量杯中容量的正确方法,即视线要与量杯的液面保持水平。
三、嘗试应用,引发思考
课本第3页 练一练
四、总结体验
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课所学内容,谈体会和收获!
认识升和毫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工具,以及认识"升"和"毫升"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玩水"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和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
教学难点: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
教学方法:
探究发现法、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
教学组织形式:
观察发现、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本节课由生活实际入手:先出示三种水杯,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亲身体验,探究新知
1.认识容量
(1)教师出示两个玻璃杯(一个又高又细,一个又矮又粗)通过比较引出“哪个杯子装的水多?”的问题,让学生观察、猜测,当学生表达不同意见后,提出大头娃的问题,全班讨论比较的方法。
(2)小组合作进行“盛水”试验,鼓励学生积极合作,选择试验方法、并指导学生注意安全。在交流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怎样判断的。学生的实验过程可能有多种方法,
(学生方法,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和表扬。)
(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提出容量的概念,告诉学生:哪个杯子装水多,就说哪个杯子容量大;两个杯子装水同样多,就说它们的容量相等。
2.认识容量单位。
(1)教师拿出两个高度一样,粗细不同,瓶中的饮料高度一样,提出“哪个瓶子装的饮料多”的问题,让学生先观察,再提出蓝灵鼠的问题,启发学生说出丫丫的方法。然后,全班一起完成操作,并让学生描述测量结果(如果学生提到量筒、量杯测量方法的方法。先给与肯定)
(2)认识用量杯和量筒测量的方法。先让学生认识量杯和量筒上的刻度和字母,然后,学生观察量杯和量筒,发现其特点是都有刻度,细心的同学还会发现:量筒刻度均匀,量杯刻度不均匀。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在量杯上同样每格代表25毫升,宽度却逐渐减小,为接下来的读数做准备。在学生充分观察交流后指出:计量液体,如汽油、饮料、药水等,用升或毫升作单位,认识“升”、“毫升”及对应字母,说一说在哪见过升或毫升。
(3)、用量杯或量筒测量两个瓶里的饮料的多少。教师操作,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读出饮料液面所在的刻度并把读出的数写在黑板上。读刻度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这个环节可以让读对的学生说自己的方法,实现学生教学生。要想准确读出液面所在的刻度,首先要弄清每个刻度代表的数量,实现学生教学生。为减少读数时的误差,要注意指导学生读量杯中容量的正确方法,即视线要与量杯的液面保持水平。
三、嘗试应用,引发思考
课本第3页 练一练
四、总结体验
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课所学内容,谈体会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