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卵巢性索-间质肿瘤MRI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至2019年9月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患者影像学资料及临床特点。结果:18例患者大多数是单侧发病,其中卵巢纤维瘤5例,实性;卵巢卵泡膜-纤维瘤4例,囊实性,实性为主;卵巢颗粒细胞瘤8例,囊实性,囊性为主;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1例,实性, T2WI呈稍高信号,该例误诊为恶性生殖细胞源性肿瘤,该例同时伴另一侧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结论: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MRI在该类肿瘤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并有助于卵巢其他来源肿瘤的鉴别诊断。
关键词: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卵巢纤维瘤;卵巢卵泡膜-纤维瘤;卵巢颗粒细胞瘤;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1-032-02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sex cord-stromal tumor,SCST)主要起源于卵巢的原始性索或基质结构,较少见, 占卵巢肿瘤的5~7%。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力、多方位、多参数成像及无电离辐射、可以进行功能成像等优点,在盆腔肿瘤检出方面明显优于超声(Ultrasound,US)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灵敏度。而卵巢位于盆腔深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与卵巢其他来源肿瘤重叠性较高,因此笔者分析总结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影像特征,结合文献探讨磁共振对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至2019年9月 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年龄21-65岁,平均约43岁。8例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以月经异常就诊,其中2例伴睾酮升高,1例游离甲状腺素降低。12例以盆腔包块就诊,1例卵巢支持-间质肿瘤睾酮升高。
1.2方法 采用飞利浦1.5T磁共振进行扫描。患者取仰卧位,进行常规T1WI、T2WI、T2压脂序列、DWI(采用B=0、B=800)和动态增强扫描检查。
1.3影像表现 影像资料由住院/主治医师初写,副主任医师审核,最后统一随访分析。分析内容包括(1)临床病史(2)常规序列中肿瘤质地、边界、信号,与周围组织关系(3)随访后回顾分析临床、影像、病理特点。
2结果
18例患者大多数是单侧发病,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12例实性,6例囊实性。卵巢纤维瘤5例,患者无内分泌改变,呈实性,T2WI明显低信号的纤维成分为特征表现,早期强化不明显,延迟轻度强化。卵巢卵泡膜-纤维瘤4例,均有糖类抗原125升高,囊实性,实性成分呈T2WI低信号夹杂条索状、小斑片状高信号,肿块越大,囊性成分越多;1例卵泡膜细胞瘤实性成分呈T2WI稍高信号伴条片状低信号,DWI均未见弥散受限。卵巢颗粒细胞瘤8例,均有月经改变,伴睾酮升高2例,甲状腺素降低1例;囊实性5例,T2WI高信号参夹条索状稍高、低信号影,呈“棉花团征”,囊性部分可见T1WI高信号;实性3例,T2WI稍高信号伴内部条状高信号,与无性细胞瘤类似。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1例,实性,T2WI稍高信号,同时伴另一侧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该例误诊为恶性生殖细胞源性肿瘤。笔者在收集病例发现粘液性囊腺瘤误诊为颗粒细胞瘤1例;Brenner肿瘤误诊为卵巢纤维瘤1例。
3讨论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绝大多数为良性肿瘤,少数为低度恶性。因卵巢胚胎发育的复杂性及多向分化能力,其形态学变异大,可由单一或多种成分组成[1]故其影像学表现各有不同。现笔者总结如下:
3.1卵巢纤维瘤
最常见的良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是卵泡膜-纤维类肿瘤的一个亚种,多见于中年妇女。因肿瘤由成纤维的梭形细胞紧密排列组成,含水量少,故T2WI呈明显低信号。DWI可见轻度弥散受限,跟肿瘤细胞密集排列有关。本组5例均呈T2WI明显低信号,与文献报道一致[2]。病变可见轻度延迟强化,查阅相关纤维类肿瘤,笔者认为其延迟强化是因对比剂随着时间延迟从细胞内间隙往细胞外间隙渗出所致。
3.2卵巢卵泡膜-纤维瘤
笔者收集的4例患者中1例实性肿块伴周围有多量囊性T2WI高信号,3例为T2WI低信号中央有少量高信号。该类肿瘤均有低信号的纤维成分是其特征表现,因病理上掺杂纤维细胞和卵泡膜细胞,T2WI信号表现各异,卵泡膜细胞富含脂质,具有内分泌功能,易继发囊变、水肿、粘液样变性、出血、钙化等,当其含量较高时,T2WI表现为高、稍高信号,纤维母细胞比重大时,呈低信号[3]。
3.3卵巢颗粒细胞瘤
最常见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卵巢低度恶性肿瘤,分成人型和幼年型两种。本组5例均为成人型,T2WI高信号参夹条索状稍高、低信号影,呈棉花团征,强化与子宫肌层相似;部分可有囊性出血区导致T1WI稍高信号,DWI实性成份可见弥散受限。有作者认为囊变区出现出血信号,分隔粗细不均,无明显壁结节应高度怀疑颗粒细胞瘤,本组病例与文献报道一致[4]。本组3例实性与无性细胞瘤相似,但无明显分隔;故颗粒细胞瘤不全是囊实性肿瘤,当肿块呈纯实性时要注意与其他腫瘤鉴别。
3.4 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sertoli-leydiy cell tumors,SLCT) 又称男性母细胞瘤,女性男性化是临床怀疑该肿瘤的证据,但2/3的SLCT没有内分泌功能。本组1例表现为卵巢门实性肿块,与文献报道一致[5],T2WI呈稍高信号,动态增强早期快速明显强化,临床伴血清睾酮水平升高,女性男性化等典型特征。
3.3鉴别诊断
卵巢性索-间质细胞肿瘤需与下列肿瘤鉴别:(1)浆膜下或阔韧帶肌瘤:好发年轻女性,表现为痛经、经期延长等症状。该肿瘤与卵巢分界清晰,根据供血动脉来源可作鉴别。(2)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多房囊性病灶,呈“海绵状”容易误为颗粒细胞瘤,笔者随访中曾遇一例,仔细观察发现多房囊性分隔虽然多,但实性成份极少,多囊成份无出血征象。如果为恶性粘液囊腺瘤,其实性成份T2WI为高信号。(3)Brenner肿瘤:是少见的上皮肿瘤,与30%粘液性囊腺瘤组成相关,表现为多房囊性肿块出现低信号的Brenner肿瘤,笔者随访中一例术误诊卵巢纤维瘤,MRI以T2WI低信号的纤维成分为主,仅病灶中央见少量高信号,该类肿瘤鉴别诊断较困难,但都是良性纤维成份,临床处理方式一致。(4)恶性生殖细胞源性肿瘤:本组1例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误诊为恶性生殖细胞源性肿瘤,主要原因其对侧合并有成熟性畸胎瘤。(5)无性细胞瘤:本组2例实性颗粒细胞瘤需与无性细胞瘤鉴别,后者属于中度恶性肿瘤,无性细胞瘤年龄偏小,肿块表现为分叶状实性肿块伴明显的纤维血管分隔。
各类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因成份不同各具特征,磁共振对肿瘤所含成份判断方面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与颗粒细胞在多囊性成份相似外,需注意颗粒细胞的出血成份和实性成份。
参考文献:
[1]廖广界.免疫组化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9,35(06):692-695.
[2]高慧,阎守芳,沈比先,谢井文.MRI扫描对卵巢纤维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04):91-93.
[3]张思斯,王媚媚,刘浩,李芸菲,赵小虎. 卵泡膜细胞-纤维瘤伴囊变的MR影像学分型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9,04:369-374.
[4]张彩霞,戚婉,刘碧英,张玮.MRI对卵巢颗粒细胞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9,17(03):245-247.
[5]Sternberg W H , Roth L M . Ovarian stromal tumors containing Leydig cells. I. Stromal-Leydig cell tumor and non-neoplastic transformation of ovarian stroma to Leydig cells.[J]. Cancer, 2015, 32(4):940-951.
关键词: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卵巢纤维瘤;卵巢卵泡膜-纤维瘤;卵巢颗粒细胞瘤;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1-032-02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sex cord-stromal tumor,SCST)主要起源于卵巢的原始性索或基质结构,较少见, 占卵巢肿瘤的5~7%。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力、多方位、多参数成像及无电离辐射、可以进行功能成像等优点,在盆腔肿瘤检出方面明显优于超声(Ultrasound,US)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灵敏度。而卵巢位于盆腔深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与卵巢其他来源肿瘤重叠性较高,因此笔者分析总结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影像特征,结合文献探讨磁共振对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至2019年9月 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年龄21-65岁,平均约43岁。8例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以月经异常就诊,其中2例伴睾酮升高,1例游离甲状腺素降低。12例以盆腔包块就诊,1例卵巢支持-间质肿瘤睾酮升高。
1.2方法 采用飞利浦1.5T磁共振进行扫描。患者取仰卧位,进行常规T1WI、T2WI、T2压脂序列、DWI(采用B=0、B=800)和动态增强扫描检查。
1.3影像表现 影像资料由住院/主治医师初写,副主任医师审核,最后统一随访分析。分析内容包括(1)临床病史(2)常规序列中肿瘤质地、边界、信号,与周围组织关系(3)随访后回顾分析临床、影像、病理特点。
2结果
18例患者大多数是单侧发病,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12例实性,6例囊实性。卵巢纤维瘤5例,患者无内分泌改变,呈实性,T2WI明显低信号的纤维成分为特征表现,早期强化不明显,延迟轻度强化。卵巢卵泡膜-纤维瘤4例,均有糖类抗原125升高,囊实性,实性成分呈T2WI低信号夹杂条索状、小斑片状高信号,肿块越大,囊性成分越多;1例卵泡膜细胞瘤实性成分呈T2WI稍高信号伴条片状低信号,DWI均未见弥散受限。卵巢颗粒细胞瘤8例,均有月经改变,伴睾酮升高2例,甲状腺素降低1例;囊实性5例,T2WI高信号参夹条索状稍高、低信号影,呈“棉花团征”,囊性部分可见T1WI高信号;实性3例,T2WI稍高信号伴内部条状高信号,与无性细胞瘤类似。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1例,实性,T2WI稍高信号,同时伴另一侧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该例误诊为恶性生殖细胞源性肿瘤。笔者在收集病例发现粘液性囊腺瘤误诊为颗粒细胞瘤1例;Brenner肿瘤误诊为卵巢纤维瘤1例。
3讨论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绝大多数为良性肿瘤,少数为低度恶性。因卵巢胚胎发育的复杂性及多向分化能力,其形态学变异大,可由单一或多种成分组成[1]故其影像学表现各有不同。现笔者总结如下:
3.1卵巢纤维瘤
最常见的良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是卵泡膜-纤维类肿瘤的一个亚种,多见于中年妇女。因肿瘤由成纤维的梭形细胞紧密排列组成,含水量少,故T2WI呈明显低信号。DWI可见轻度弥散受限,跟肿瘤细胞密集排列有关。本组5例均呈T2WI明显低信号,与文献报道一致[2]。病变可见轻度延迟强化,查阅相关纤维类肿瘤,笔者认为其延迟强化是因对比剂随着时间延迟从细胞内间隙往细胞外间隙渗出所致。
3.2卵巢卵泡膜-纤维瘤
笔者收集的4例患者中1例实性肿块伴周围有多量囊性T2WI高信号,3例为T2WI低信号中央有少量高信号。该类肿瘤均有低信号的纤维成分是其特征表现,因病理上掺杂纤维细胞和卵泡膜细胞,T2WI信号表现各异,卵泡膜细胞富含脂质,具有内分泌功能,易继发囊变、水肿、粘液样变性、出血、钙化等,当其含量较高时,T2WI表现为高、稍高信号,纤维母细胞比重大时,呈低信号[3]。
3.3卵巢颗粒细胞瘤
最常见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卵巢低度恶性肿瘤,分成人型和幼年型两种。本组5例均为成人型,T2WI高信号参夹条索状稍高、低信号影,呈棉花团征,强化与子宫肌层相似;部分可有囊性出血区导致T1WI稍高信号,DWI实性成份可见弥散受限。有作者认为囊变区出现出血信号,分隔粗细不均,无明显壁结节应高度怀疑颗粒细胞瘤,本组病例与文献报道一致[4]。本组3例实性与无性细胞瘤相似,但无明显分隔;故颗粒细胞瘤不全是囊实性肿瘤,当肿块呈纯实性时要注意与其他腫瘤鉴别。
3.4 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sertoli-leydiy cell tumors,SLCT) 又称男性母细胞瘤,女性男性化是临床怀疑该肿瘤的证据,但2/3的SLCT没有内分泌功能。本组1例表现为卵巢门实性肿块,与文献报道一致[5],T2WI呈稍高信号,动态增强早期快速明显强化,临床伴血清睾酮水平升高,女性男性化等典型特征。
3.3鉴别诊断
卵巢性索-间质细胞肿瘤需与下列肿瘤鉴别:(1)浆膜下或阔韧帶肌瘤:好发年轻女性,表现为痛经、经期延长等症状。该肿瘤与卵巢分界清晰,根据供血动脉来源可作鉴别。(2)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多房囊性病灶,呈“海绵状”容易误为颗粒细胞瘤,笔者随访中曾遇一例,仔细观察发现多房囊性分隔虽然多,但实性成份极少,多囊成份无出血征象。如果为恶性粘液囊腺瘤,其实性成份T2WI为高信号。(3)Brenner肿瘤:是少见的上皮肿瘤,与30%粘液性囊腺瘤组成相关,表现为多房囊性肿块出现低信号的Brenner肿瘤,笔者随访中一例术误诊卵巢纤维瘤,MRI以T2WI低信号的纤维成分为主,仅病灶中央见少量高信号,该类肿瘤鉴别诊断较困难,但都是良性纤维成份,临床处理方式一致。(4)恶性生殖细胞源性肿瘤:本组1例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误诊为恶性生殖细胞源性肿瘤,主要原因其对侧合并有成熟性畸胎瘤。(5)无性细胞瘤:本组2例实性颗粒细胞瘤需与无性细胞瘤鉴别,后者属于中度恶性肿瘤,无性细胞瘤年龄偏小,肿块表现为分叶状实性肿块伴明显的纤维血管分隔。
各类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因成份不同各具特征,磁共振对肿瘤所含成份判断方面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与颗粒细胞在多囊性成份相似外,需注意颗粒细胞的出血成份和实性成份。
参考文献:
[1]廖广界.免疫组化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9,35(06):692-695.
[2]高慧,阎守芳,沈比先,谢井文.MRI扫描对卵巢纤维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04):91-93.
[3]张思斯,王媚媚,刘浩,李芸菲,赵小虎. 卵泡膜细胞-纤维瘤伴囊变的MR影像学分型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9,04:369-374.
[4]张彩霞,戚婉,刘碧英,张玮.MRI对卵巢颗粒细胞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9,17(03):245-247.
[5]Sternberg W H , Roth L M . Ovarian stromal tumors containing Leydig cells. I. Stromal-Leydig cell tumor and non-neoplastic transformation of ovarian stroma to Leydig cells.[J]. Cancer, 2015, 32(4):940-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