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是思考的开始,是创新的起点.新时代的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更需要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享受过程,学会学习,有效地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实现魅力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并不只是学生学习新知的场所,更是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的重要场地.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发现问题的能力,这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开展教学,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主动提问,推进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起学生提问意识
数学课程中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教学、理解新知,并以此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兴趣带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有趣的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提问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展示一个故事情境:秋天到了,桃子熟了,猴王准备摘取一些桃子分给小猴子们,于是便给一只猴子下达任务.猴王:“摘取4个桃子,分给2个小猴子.”这时,这只猴子说:“每只猴子分到的太少了,多给点吧!”于是,猴王说:“那给你40个桃子,分给20个猴子去吧!”这只猴子又试探地说了一句:“可不可以再多点?”猴王说:“那就给你400个桃子,分给200个小猴子吧!够了吗?”小猴子很兴奋地说:“够了.”并高兴地去摘桃子.猴王在小猴子走后笑了.动画播放到此处,学生们都很好奇:为什么猴王会笑呢?每只猴子最后到底分得了多少个桃子呢?学生们在自己提出的这些问题的推动下,主动地思考探究.很快,学生们便想到去计算一下平均每只猴子能够得到多少个桃子.学生们也在计算的过程中了解了分数的性质.
数学课堂中,趣味情境的创设将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提问欲望,并间接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了高效率课堂学习.
二、组织互相提问,促使学生有效参与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地将数学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引导学生对长方形的知识有了简单的了解后,选择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互相提问,进而共同巩固所学知识.这时,有一组同桌开始了互相提问.生1:长方形一共有几条边呢?生2回答:“四条边.”生2提问:“你知道长方形的四条边有着怎样的关系吗?”生1:“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我是将一张长方形纸张对折,发现这一长方形的对边恰好重合在一起,所以得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随后,生2阐述自己的观点:“我是利用直尺测量了四条边的长度,发现这四条边中,大致相对的两条边的长度是相等的,所以我认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学生们就这样互相提问,互相汲取各自的经验,共同学习.学生们也在无形中对长方形的知识内容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互相提问,让学生可以自己寻找问题,并在寻找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一个更全面的了解.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氛围,还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营造提问氛围,促使学生主动提问
学生是一个发展的、独立的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思考探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提问的氛围,以激活学生的提问意识,促使学生主动提问.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教师在课堂伊始为学生们提供三个骰子,让学生一起做掷骰子游戏.这时,教师将学生分成了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各一枚骰子,并让其分别投掷一次.第一组掷出的点数是3,第二组掷出的点数是6,而第三组掷出的点数是5.此时,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面对这些结果,你们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寻找问题:“为什么三个人掷出的三个骰子的点數都不同呢?”随后,学生再次投掷了一次骰子,结果是两个骰子的点数相同,都是3个点,另一个骰子是1个点.于是,学生又提问:“为什么这两个骰子最后掷出的点数相同,另一个却不同呢?”学生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充满了好奇,驱使着自己主动寻找答案,无形中激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学生通过探究发现,每一个点都有可能出现,很快学生在其中发现“可能性”的知识.随后,学生们开始利用“可能性”的知识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教师通过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进而主动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还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总之,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能够享受过程,学会学习,实现高效率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柳宪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中),2017(7):456.
[2]罗水琼.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5(35):273-274.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并不只是学生学习新知的场所,更是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的重要场地.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发现问题的能力,这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开展教学,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主动提问,推进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起学生提问意识
数学课程中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教学、理解新知,并以此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兴趣带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有趣的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提问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展示一个故事情境:秋天到了,桃子熟了,猴王准备摘取一些桃子分给小猴子们,于是便给一只猴子下达任务.猴王:“摘取4个桃子,分给2个小猴子.”这时,这只猴子说:“每只猴子分到的太少了,多给点吧!”于是,猴王说:“那给你40个桃子,分给20个猴子去吧!”这只猴子又试探地说了一句:“可不可以再多点?”猴王说:“那就给你400个桃子,分给200个小猴子吧!够了吗?”小猴子很兴奋地说:“够了.”并高兴地去摘桃子.猴王在小猴子走后笑了.动画播放到此处,学生们都很好奇:为什么猴王会笑呢?每只猴子最后到底分得了多少个桃子呢?学生们在自己提出的这些问题的推动下,主动地思考探究.很快,学生们便想到去计算一下平均每只猴子能够得到多少个桃子.学生们也在计算的过程中了解了分数的性质.
数学课堂中,趣味情境的创设将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提问欲望,并间接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了高效率课堂学习.
二、组织互相提问,促使学生有效参与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地将数学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引导学生对长方形的知识有了简单的了解后,选择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互相提问,进而共同巩固所学知识.这时,有一组同桌开始了互相提问.生1:长方形一共有几条边呢?生2回答:“四条边.”生2提问:“你知道长方形的四条边有着怎样的关系吗?”生1:“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我是将一张长方形纸张对折,发现这一长方形的对边恰好重合在一起,所以得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随后,生2阐述自己的观点:“我是利用直尺测量了四条边的长度,发现这四条边中,大致相对的两条边的长度是相等的,所以我认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学生们就这样互相提问,互相汲取各自的经验,共同学习.学生们也在无形中对长方形的知识内容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互相提问,让学生可以自己寻找问题,并在寻找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一个更全面的了解.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氛围,还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营造提问氛围,促使学生主动提问
学生是一个发展的、独立的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思考探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提问的氛围,以激活学生的提问意识,促使学生主动提问.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教师在课堂伊始为学生们提供三个骰子,让学生一起做掷骰子游戏.这时,教师将学生分成了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各一枚骰子,并让其分别投掷一次.第一组掷出的点数是3,第二组掷出的点数是6,而第三组掷出的点数是5.此时,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面对这些结果,你们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寻找问题:“为什么三个人掷出的三个骰子的点數都不同呢?”随后,学生再次投掷了一次骰子,结果是两个骰子的点数相同,都是3个点,另一个骰子是1个点.于是,学生又提问:“为什么这两个骰子最后掷出的点数相同,另一个却不同呢?”学生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充满了好奇,驱使着自己主动寻找答案,无形中激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学生通过探究发现,每一个点都有可能出现,很快学生在其中发现“可能性”的知识.随后,学生们开始利用“可能性”的知识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教师通过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进而主动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还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总之,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能够享受过程,学会学习,实现高效率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柳宪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中),2017(7):456.
[2]罗水琼.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5(35):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