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
2.技能目标: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古诗。
3. 情感目标:品读文、诗,体会诗文意境和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教学重、难点:
1.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做到诗文交融。
2.在品读中体会诗文意境和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教学准备:
简单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中心情感“依依惜别”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黄鹤楼送别》,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读懂了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什么情感?能用一个词语来说说吗?
3.课文是怎么通过描写两个好朋友的送别经过来表现两人之间依依惜别之情的呢?
二、学习1、2小节,品味“赏景藏情”
1.自由读1、2小节,边读边注意体会好朋友即将分别时的心情。
2.哪个句子写出了好朋友即将分别时的心情?(出示句子)指名读,这个句子中有个字耐人寻味,是“藏”字。
(1)两位好朋友藏的是什么?
(2)他们是怎么藏的呢?(借观赏景色藏惜别之情)
(3)他们赏的是怎样的景呢?1、2小节中有一个描绘江上美景的句子,找出来。
你能想象出怎样的画面?
说得真美,谁来读读看?
(4)可惜呀,“烟花三月”的景象虽美,两位好朋友却无心欣赏。我们再回到“藏”字上面来。
现在思考:两位好朋友为什么先要把这“依依惜别”之情藏起来呢?
3.齐读这句话,感受一下两人别样的深情。
三、学习第3小节,品读“对话叙情”
1.不忍别,终须别呀!引读。
2.如果说两人刚才还在“赏景藏情”的话,他们现在是在“对话叙情”。
3.李白和孟浩然的对话里蕴含着深深的依依别情。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然后说说你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了依依别情?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1)还没分别就想见面,可见难舍难分。指导读。
(2)引用王勃诗句说明人虽分但心相连,说明珍惜友谊,同时含有宽慰之意。
(3)把友谊比作长江的波特,说明友谊深厚,彼此珍惜。指导读。
(4)引读李白开头的话,你从这些语句中读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什么?为什么“敬仰”呢?
人品:补充李白另一首写孟浩然的诗《赠孟浩然》,读,说大意。
诗篇:“誉满天下”。什么叫“誉满天下”?你能背一首孟浩然的诗,让我们感受一下他的“誉满天下”吗?
怎样敬仰:称呼“孟夫子”、“您”,当作兄长和老师。
指导朗读。
4.读了两个人临别前的这番对话,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两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人物对话对人物情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正是对话描写的魅力所在!
5.分角色读一读这段对话。
男女分读。
四、学习4、5小节,体味“吟诗抒情”
1.两位好朋友说不完的离别情,道不完的朋友谊。可是,俗话说得好,“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最后孟浩然就要上船远行了,李白是怎样做的呢?自由读第4小节。
2.读了这一小节,你又一次感受到两人之间的依依别情了吗?特别通过哪些词语能够感受到?
相机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伫立”、“凝视”等词语的内涵。
3.你能通过朗读把这依依惜别之情表现出来吗?(配乐)
4.此情此景,不仅我们被打动了,就连江边的景物也被打动了。同学们请看——(多媒体:播放动画)
景也通人情,人更是思绪万千!你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下面这段话说完整吗?先自己试试看。
(媒体出示:想象说话)
再指名说。(第2、第3位同学配乐)
5.同学们,作者本来是写李白与孟浩然两个人物之间的惜别之情,为什么要写到杨柳、沙鸥、蓝天、春水这样一段景物呢?
6.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第4小节,再来感受一下这种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7.引读第5小节:此时此刻,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板书:吟诗抒情)
8.你能吟一吟这首诗吗?(出示古诗)指名读,齐读。
9.文中说,这首送别诗是一首名诗,而且是一首怎样的名诗?什么叫“脍炙人口”呢?你能联系前面的所学所悟,说说这首诗脍炙人口的原因吗?先说给你的同桌听听,再指名说。
(1)“烟花三月”写出了春天的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美好景象;
(2)使人好像看到了诗人伫立江边,凝视远方,看着白帆渐渐远去,一江春水流向天边的画面;
(3)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4)文中第4小节说随着江风渐渐远去的是“白帆”,诗里却说是“孤帆”,这是为什么呢?当时的长江是一条交通要道,船肯定不止一只,为什么说是“孤帆”呢?
10.品出了这首诗脍炙人口的原因,再来读它,肯定会更有味道。配乐,指名读,齐读。
11.让我们把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背下来记住吧!自己背,齐背。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
布置作业:找古诗,把它改写成像《黄鹤楼送别》这样的文包诗,特别注意学习文中用人物对话表达情感以及借景抒情地写作方法,好吗?
设计理念:
本课的文体是一篇“文包诗”,描绘了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的情景,表达了朋友间依依惜别的真情,展现了李白创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名诗的情境和过程。根据送别的过程和内在的情感变化,可把文章理解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写两人借赏景藏别情,这里流淌的是缠绵的含蓄之美;第二部分是举杯话别,这里勃发的是奔放的炽热之美;第三部分是写李白触景吟诗,这里展现的是不尽的思念之美。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理念:
1.试图对“文包诗”这一特殊文体的教法作出大胆尝试。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特有的文体,对于这一文体的教材该怎么教,曾经引起过争议:有人认为“诗重于文”,有人认为“文重于诗”,也有人认为“诗文并重”。本课教学避开如天平秤一般精确称量诗文孰重孰轻的问题,而是力求做到“诗文交融”,即通过对文的感悟,达到对诗的理解水到渠成的境界。
2.试图体现“简简单单教语文”的“简约语文”教學理念。
主要追求3点:目标简明,过程简洁,方法简便。
(1)目标简明
本课教学抓住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线“送别”以及中心情感“依依惜别”展开教学过程,目标简明,体现了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的整体性。
(2)过程简洁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文中有很多词、句可以细细欣赏、品味,假如样样都抓,容易犯语文教学的“浮肿病”。本课教学力争内容集中、精要,依据教学目标作大胆取舍,做到“过程简洁”。
(3)方法简便
本课教学使用的大多是家常传统手段,一些媒体的使用主要用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处以及拓展延伸处,方法简单,但追求高效。
3.试图体现“使语文教学以‘语文’的方式走在‘语文’的路上”这一理念。
(1)首先,注重关键词语的解读
如巧妙引导学生咀嚼、玩味“藏、烟花三月、伫立、凝视、脍炙人口、孤帆”等词语,赋予这些词语以具体、丰富的内涵,使这些词语不再静止地“躺”在书上,而是“立”了起来;甚至,立起来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有鲜活的人物和真挚的情感,正所谓“字立而情立”。
(2)其次,渗透表达方法的指导
本课教学不仅引导学生探究写了什么,还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是怎么写的,即进行了对话描写和借景抒情写法的渗透,引导学生学写文包诗,进行读写迁移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样一种语言表达方式的习得,是真正促进语文能力成长的根系,也是把语文的工具性落实到位的纽带与桥梁,使语文教学以“语文”的方式走在“语文”的路上。
综观整堂课的教学,做到了教学设计的“简约而不简单”;教学过程的“字立而情立”;教学方法的灵活而细腻。
1.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
2.技能目标: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古诗。
3. 情感目标:品读文、诗,体会诗文意境和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教学重、难点:
1.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做到诗文交融。
2.在品读中体会诗文意境和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教学准备:
简单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中心情感“依依惜别”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黄鹤楼送别》,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读懂了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什么情感?能用一个词语来说说吗?
3.课文是怎么通过描写两个好朋友的送别经过来表现两人之间依依惜别之情的呢?
二、学习1、2小节,品味“赏景藏情”
1.自由读1、2小节,边读边注意体会好朋友即将分别时的心情。
2.哪个句子写出了好朋友即将分别时的心情?(出示句子)指名读,这个句子中有个字耐人寻味,是“藏”字。
(1)两位好朋友藏的是什么?
(2)他们是怎么藏的呢?(借观赏景色藏惜别之情)
(3)他们赏的是怎样的景呢?1、2小节中有一个描绘江上美景的句子,找出来。
你能想象出怎样的画面?
说得真美,谁来读读看?
(4)可惜呀,“烟花三月”的景象虽美,两位好朋友却无心欣赏。我们再回到“藏”字上面来。
现在思考:两位好朋友为什么先要把这“依依惜别”之情藏起来呢?
3.齐读这句话,感受一下两人别样的深情。
三、学习第3小节,品读“对话叙情”
1.不忍别,终须别呀!引读。
2.如果说两人刚才还在“赏景藏情”的话,他们现在是在“对话叙情”。
3.李白和孟浩然的对话里蕴含着深深的依依别情。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然后说说你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了依依别情?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1)还没分别就想见面,可见难舍难分。指导读。
(2)引用王勃诗句说明人虽分但心相连,说明珍惜友谊,同时含有宽慰之意。
(3)把友谊比作长江的波特,说明友谊深厚,彼此珍惜。指导读。
(4)引读李白开头的话,你从这些语句中读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什么?为什么“敬仰”呢?
人品:补充李白另一首写孟浩然的诗《赠孟浩然》,读,说大意。
诗篇:“誉满天下”。什么叫“誉满天下”?你能背一首孟浩然的诗,让我们感受一下他的“誉满天下”吗?
怎样敬仰:称呼“孟夫子”、“您”,当作兄长和老师。
指导朗读。
4.读了两个人临别前的这番对话,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两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人物对话对人物情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正是对话描写的魅力所在!
5.分角色读一读这段对话。
男女分读。
四、学习4、5小节,体味“吟诗抒情”
1.两位好朋友说不完的离别情,道不完的朋友谊。可是,俗话说得好,“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最后孟浩然就要上船远行了,李白是怎样做的呢?自由读第4小节。
2.读了这一小节,你又一次感受到两人之间的依依别情了吗?特别通过哪些词语能够感受到?
相机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伫立”、“凝视”等词语的内涵。
3.你能通过朗读把这依依惜别之情表现出来吗?(配乐)
4.此情此景,不仅我们被打动了,就连江边的景物也被打动了。同学们请看——(多媒体:播放动画)
景也通人情,人更是思绪万千!你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下面这段话说完整吗?先自己试试看。
(媒体出示:想象说话)
再指名说。(第2、第3位同学配乐)
5.同学们,作者本来是写李白与孟浩然两个人物之间的惜别之情,为什么要写到杨柳、沙鸥、蓝天、春水这样一段景物呢?
6.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第4小节,再来感受一下这种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7.引读第5小节:此时此刻,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板书:吟诗抒情)
8.你能吟一吟这首诗吗?(出示古诗)指名读,齐读。
9.文中说,这首送别诗是一首名诗,而且是一首怎样的名诗?什么叫“脍炙人口”呢?你能联系前面的所学所悟,说说这首诗脍炙人口的原因吗?先说给你的同桌听听,再指名说。
(1)“烟花三月”写出了春天的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美好景象;
(2)使人好像看到了诗人伫立江边,凝视远方,看着白帆渐渐远去,一江春水流向天边的画面;
(3)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4)文中第4小节说随着江风渐渐远去的是“白帆”,诗里却说是“孤帆”,这是为什么呢?当时的长江是一条交通要道,船肯定不止一只,为什么说是“孤帆”呢?
10.品出了这首诗脍炙人口的原因,再来读它,肯定会更有味道。配乐,指名读,齐读。
11.让我们把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背下来记住吧!自己背,齐背。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
布置作业:找古诗,把它改写成像《黄鹤楼送别》这样的文包诗,特别注意学习文中用人物对话表达情感以及借景抒情地写作方法,好吗?
设计理念:
本课的文体是一篇“文包诗”,描绘了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的情景,表达了朋友间依依惜别的真情,展现了李白创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名诗的情境和过程。根据送别的过程和内在的情感变化,可把文章理解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写两人借赏景藏别情,这里流淌的是缠绵的含蓄之美;第二部分是举杯话别,这里勃发的是奔放的炽热之美;第三部分是写李白触景吟诗,这里展现的是不尽的思念之美。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理念:
1.试图对“文包诗”这一特殊文体的教法作出大胆尝试。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特有的文体,对于这一文体的教材该怎么教,曾经引起过争议:有人认为“诗重于文”,有人认为“文重于诗”,也有人认为“诗文并重”。本课教学避开如天平秤一般精确称量诗文孰重孰轻的问题,而是力求做到“诗文交融”,即通过对文的感悟,达到对诗的理解水到渠成的境界。
2.试图体现“简简单单教语文”的“简约语文”教學理念。
主要追求3点:目标简明,过程简洁,方法简便。
(1)目标简明
本课教学抓住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线“送别”以及中心情感“依依惜别”展开教学过程,目标简明,体现了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的整体性。
(2)过程简洁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文中有很多词、句可以细细欣赏、品味,假如样样都抓,容易犯语文教学的“浮肿病”。本课教学力争内容集中、精要,依据教学目标作大胆取舍,做到“过程简洁”。
(3)方法简便
本课教学使用的大多是家常传统手段,一些媒体的使用主要用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处以及拓展延伸处,方法简单,但追求高效。
3.试图体现“使语文教学以‘语文’的方式走在‘语文’的路上”这一理念。
(1)首先,注重关键词语的解读
如巧妙引导学生咀嚼、玩味“藏、烟花三月、伫立、凝视、脍炙人口、孤帆”等词语,赋予这些词语以具体、丰富的内涵,使这些词语不再静止地“躺”在书上,而是“立”了起来;甚至,立起来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有鲜活的人物和真挚的情感,正所谓“字立而情立”。
(2)其次,渗透表达方法的指导
本课教学不仅引导学生探究写了什么,还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是怎么写的,即进行了对话描写和借景抒情写法的渗透,引导学生学写文包诗,进行读写迁移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样一种语言表达方式的习得,是真正促进语文能力成长的根系,也是把语文的工具性落实到位的纽带与桥梁,使语文教学以“语文”的方式走在“语文”的路上。
综观整堂课的教学,做到了教学设计的“简约而不简单”;教学过程的“字立而情立”;教学方法的灵活而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