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如何对他們进行良好的启蒙教育,培养良好的品德、习惯,将决定我国未来的发展。表扬法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教学法。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应重视表扬的艺术性,突出表扬的针对性,注意表扬的个体性差异。本文主要以案例的形式来阐述如何把握表扬的时机。
关键词:幼儿教育;表扬;课程案例
一、案例背景
美术课上,我和幼儿一起开展中班美术活动——“我的妈妈”。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幼儿对妈妈照片的观察之后,引导幼儿围绕“我的妈妈”进行绘画活动。活动中,幼儿都对画妈妈非常感兴趣。很快,大多数幼儿便画出了自己心中的妈妈。我对画得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小泡画的妈妈真美,有着弯弯的卷发。”“佳豪的妈妈嘴唇真好看,红红的。”“禹含给妈妈画的裙子真好看,你妈妈肯定好开心。”幼儿听到我表扬之后,更加认真地画起来,精心地打扮着自己的妈妈。
二、案例描述
就在这时,小思跑过来,拿着一张“火柴小人”模样的作品对我说:“老师,你看我的漂亮吗?”我一看便愣住了,问:“这是你的妈妈?你妈妈的头发呢?”小思回到座位上,用黑笔在小人头上画了几根竖线。又跑到我面前:“老师好了,漂亮吗?”此时,我很想直接告诉小思不好看,想让她重新画一张。当我脸色一拉,叹了口气时,小思马上脸红了。把自己的画藏在了身后。见此情景,我放缓了口气说:“现在的比之前的漂亮,因为妈妈有头发了。如果妈妈的头发多一点,或者给妈妈做个发型会更好看。”小思听我说完,又回到座位上,用黑色笔在妈妈的头上画了几笔直线。然后又跑到我的面前说:“老师,你看我现在画得漂亮吗?”此时的我,虽然心里有点不耐烦,但考虑到小思的感受,还是笑着对小思说:“你还可以给妈妈穿上漂亮的衣服或者裙子。”
三、案例分析
从小思在本次绘画活动中的表现可以看出,她拿着自己的作品,再三跑到教师面前问“老师,你看我的漂亮吗”的行为,只是单纯地想得到教师的认可和表扬。但从小思的作品来看,作为中班年龄段的幼儿,画的人物仍处于小班的“火柴人,蝌蚪画”的水平,我个人觉得这一表现不足以得到教师的表扬,因为她完全没有达到教师对她的绘画要求。因此,一开始教师并没有对她提出的漂不漂亮进行回应。而是对她提出质疑,用质疑的方式,激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如果教师一开始就表扬她的绘画作品,也许会导致她的绘画水平原地踏步,绘画技能得不到提升。
教师为了照顾幼儿的情绪,用逐步引导的方式,让幼儿将自己的妈妈画完整。当小思给妈妈添上头发的时候,教师及时给予相应的表扬:“现在的比之前的漂亮多了,因为妈妈有头发了。”这个表扬方式可以让爱听赞美的幼儿更好地意识到自己不足之处。
在表扬之后,我马上又提出更高的要求:“妈妈的头发多一点,或者给妈妈做个发型会更好看。”这样的引导和鼓励,也可使幼儿对绘画更有信心。
在课后进行区域活动时,教师单独对小思的作品进行辅导,引导小思完成作品。在此过程中,我发现小思可以根据教师的语言指导,独立完成自己的作品,只是绘画能力与其他幼儿依然存在着差距。但是从平时的绘画过程可以看出,小思对弯弯的线条是会画的,衣服也可以简单地画出基本的形状。小思之所以出现以上行为,是希望自己也能够做到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在得到教师表扬的同时,更快地完成作品,然后进行其他的游戏活动。
四、案例反思
面对绘画能力较弱的小思,我虽然心里有着很多不满意,但必须冷静面对,照顾她的自尊心,尊重她与其他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我通过表扬和鼓励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小思进行绘画。但是,此案例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第一,当对小思绘画作品不满意时,我不应该沉下脸色,应该给予鼓励的语气和表情。
第二,面对小思第二次装扮妈妈的头发依然用直线绘画时,教师应该有加强幼儿技能引导的意识,而不是直接引导幼儿再给妈妈添加衣服。如果弯绕的线条都不会画,给妈妈画完整的衣服,似乎有更大的难度。
第三,针对小思的绘画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家长在家多让孩子进行绘画活动,增加孩子对绘画的兴趣,提升其绘画技能。
第四,虽然在我的引导下,小思同意再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可最后小思对自己的绘画能力产生了怀疑。这一表现值得我反思:我应该给予小思技能上的帮助。
作者简介:王金平(1987— ),女,汉族,江西上饶人,本科学历,幼教高级职称,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关键词:幼儿教育;表扬;课程案例
一、案例背景
美术课上,我和幼儿一起开展中班美术活动——“我的妈妈”。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幼儿对妈妈照片的观察之后,引导幼儿围绕“我的妈妈”进行绘画活动。活动中,幼儿都对画妈妈非常感兴趣。很快,大多数幼儿便画出了自己心中的妈妈。我对画得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小泡画的妈妈真美,有着弯弯的卷发。”“佳豪的妈妈嘴唇真好看,红红的。”“禹含给妈妈画的裙子真好看,你妈妈肯定好开心。”幼儿听到我表扬之后,更加认真地画起来,精心地打扮着自己的妈妈。
二、案例描述
就在这时,小思跑过来,拿着一张“火柴小人”模样的作品对我说:“老师,你看我的漂亮吗?”我一看便愣住了,问:“这是你的妈妈?你妈妈的头发呢?”小思回到座位上,用黑笔在小人头上画了几根竖线。又跑到我面前:“老师好了,漂亮吗?”此时,我很想直接告诉小思不好看,想让她重新画一张。当我脸色一拉,叹了口气时,小思马上脸红了。把自己的画藏在了身后。见此情景,我放缓了口气说:“现在的比之前的漂亮,因为妈妈有头发了。如果妈妈的头发多一点,或者给妈妈做个发型会更好看。”小思听我说完,又回到座位上,用黑色笔在妈妈的头上画了几笔直线。然后又跑到我的面前说:“老师,你看我现在画得漂亮吗?”此时的我,虽然心里有点不耐烦,但考虑到小思的感受,还是笑着对小思说:“你还可以给妈妈穿上漂亮的衣服或者裙子。”
三、案例分析
从小思在本次绘画活动中的表现可以看出,她拿着自己的作品,再三跑到教师面前问“老师,你看我的漂亮吗”的行为,只是单纯地想得到教师的认可和表扬。但从小思的作品来看,作为中班年龄段的幼儿,画的人物仍处于小班的“火柴人,蝌蚪画”的水平,我个人觉得这一表现不足以得到教师的表扬,因为她完全没有达到教师对她的绘画要求。因此,一开始教师并没有对她提出的漂不漂亮进行回应。而是对她提出质疑,用质疑的方式,激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如果教师一开始就表扬她的绘画作品,也许会导致她的绘画水平原地踏步,绘画技能得不到提升。
教师为了照顾幼儿的情绪,用逐步引导的方式,让幼儿将自己的妈妈画完整。当小思给妈妈添上头发的时候,教师及时给予相应的表扬:“现在的比之前的漂亮多了,因为妈妈有头发了。”这个表扬方式可以让爱听赞美的幼儿更好地意识到自己不足之处。
在表扬之后,我马上又提出更高的要求:“妈妈的头发多一点,或者给妈妈做个发型会更好看。”这样的引导和鼓励,也可使幼儿对绘画更有信心。
在课后进行区域活动时,教师单独对小思的作品进行辅导,引导小思完成作品。在此过程中,我发现小思可以根据教师的语言指导,独立完成自己的作品,只是绘画能力与其他幼儿依然存在着差距。但是从平时的绘画过程可以看出,小思对弯弯的线条是会画的,衣服也可以简单地画出基本的形状。小思之所以出现以上行为,是希望自己也能够做到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在得到教师表扬的同时,更快地完成作品,然后进行其他的游戏活动。
四、案例反思
面对绘画能力较弱的小思,我虽然心里有着很多不满意,但必须冷静面对,照顾她的自尊心,尊重她与其他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我通过表扬和鼓励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小思进行绘画。但是,此案例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第一,当对小思绘画作品不满意时,我不应该沉下脸色,应该给予鼓励的语气和表情。
第二,面对小思第二次装扮妈妈的头发依然用直线绘画时,教师应该有加强幼儿技能引导的意识,而不是直接引导幼儿再给妈妈添加衣服。如果弯绕的线条都不会画,给妈妈画完整的衣服,似乎有更大的难度。
第三,针对小思的绘画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家长在家多让孩子进行绘画活动,增加孩子对绘画的兴趣,提升其绘画技能。
第四,虽然在我的引导下,小思同意再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可最后小思对自己的绘画能力产生了怀疑。这一表现值得我反思:我应该给予小思技能上的帮助。
作者简介:王金平(1987— ),女,汉族,江西上饶人,本科学历,幼教高级职称,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