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全球汉语热的兴起,使用繁体字还是简体字也是一个热门话题。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使中华文化中的大量古代典籍至今仍然能为人们阅读和理解。汉字作为共同的书写体系,也是联系中国各方言区的工具,在当今也成为世界华人联系的共同纽带。
关键词:繁体字;简体字;简繁之争
新中国成立初期,汉字经历了一场大变革,就是化繁为简。传承数千年的汉字形体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改变,并在政府的法律法规推行下迅速得到广泛应用。在大陆,简体字出现以后,迅速取代了繁体字,并使用至今;而近年来,关于恢复使用繁体字的争论也一直不绝于耳。可以说,关于繁、简体字存在的问题不仅是当下的文化焦点之一,也是我国学术界新时期亟待解决的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繁体字与简体字概述
(一)繁体字与简体字的历史渊源
繁体字,即传统汉字,在中国大陆颁布《简化字总表》后,用以特指称原有的一套书体。繁简明确区分始于1956年,之前主要采用的字体为繁体。但港澳台地区一直在使用繁体字。中华人民共和国1971年进入联合国后,全面推动中文简体字,排除繁体字。台湾地区现在使用的繁体中文为正体字,香港特别行政区为繁体字。
(二)汉字简化近代史
近代的汉字简化,可以追溯到1909年(清宣统元年)鼓吹俗体字的《教育杂志》创刊。陆费逵在其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1920年2月1日,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减少汉字笔画的提议》。1922年,钱玄同等人又提出八种汉字简化原则。1935年8月21日,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收字324个。1936年10月,容庚的《简体字典》出版,收字达4445,基本上本自草书。同年11月,陈光尧出版《常用简字表》,收字3150个,约一半本自草书,一半来自俗体字。 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体研究会发表《简体字表》第一表,收字1700个。抗日战争爆发,简体字运动才被迫停顿,而主要在共产党统治区继续发展。共产党夺取政权后,立即着手继续推行简化汉字。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制《常用简体字登记表》。 1951年,在上表的基础上,根据“述而不作”的原则,拟出《第一批简体字表》,收字555个。 1952年2月5日,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 1954年底,文改委在《第一批简体字表》的基础上,拟出《汉字简化方案〔草案〕》,收字798个,简化偏旁56个,并废除400个异体字。 1955年2月2日,《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发表,把其中的261个字分3批在全国50多种报刊上试用。同年7月13日,国务院成立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同年10月,举行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讨论通过《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收字减少为515个,简化偏旁减少为54个。 1956年1月28日,《汉字简化方案》经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审订,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31日在《人民日报》正式公布,在全国推行。以后这个方案根据使用情况而略有改变,1964年5月,文改委出版了《简化字总表》,共分三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是经过偏旁类推而成的1754个简化字;共2238字(因“签”、“须”两字重见,实际为2236字),这就是今天中国大陆的用字标准。
二、简体字出现的优劣势
(一)简体字的优势
简体字是汉字演变的逻辑结果。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其总趋势就是从繁到简。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草书、行书又是隶书的简化,而简体字正是楷书的简化。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简体字已见于南北朝(4-6世纪)的碑刻,到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相当普遍,被称为“俗体字”。我们今天使用的许多简化字,在这时候就已经开始出现,例如“营”、“寿”、“尽”、“敌”、“继”。
简体字的优势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减少了汉字的笔画数目,原来的繁体字平均笔画是16画,简化后平均笔画是10.3画;第二,提高了阅读的清晰度;第三,减少了通用汉字的字数;第四,简化后产生了一些新形声字表音比繁体字准确;第五,有些简化字便于分解和称说。不管怎么说,简体字的出现不能完全说是顺天应人,也并非空穴来风。但对当时的社会建设意义重大,这无疑也是值得肯定的。况且,简体字出现后所形成的特定现实,变成难以改变的现状,也是不容置疑的。
(二)简体字的不足
我们也要注意到,简化字也有其不利的一面:第一,有些字改变了原来的偏旁系统,使得繁简对照关系变得复杂;第二,增加了一些形近字;第三,同音代替减少了字数,但有时造成表意模糊;第四,一些简化字削弱了音符的表音功能;第五,有些简化字的形体不便于分解和称说。而且简化后,在一定场合又需要使用繁体字,汉字总量有增无减,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学习汉字的负担。
首先,有些简化字隔断了原意与引申义之间的联系。比如,“圣”,繁体字写做“聖”,有“耳”、“口”、“王”三部分构成,意思是“耳聪善听,口聪善述”,“作者之为聖,述者之为明”, “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乎天”,这就是“聖人”。简化为“圣”之后,就看不出这个意义了。
第二种情况是:推广使用简化字之后,本来几项不同的意思,因为读音相同或相近,就简化使用了一个字,停止使用另一个字,使原来毫不相干的两个意思,用同一个字代替了,影响了文字的表达能力。比如“云”和“雲”,在“子曰诗云”中的“云”是“说”或“讲”的意思,而“雲彩”的“雲”,被“云”取代之后,本来是两个字的任务,就只好让一个“云”去完成,这很不公平。
汉字的简化,符合汉字演变的趋势,是有其积极和进步意义的,但是,繁体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对于历史、传统典籍的研究更有优势,在书法艺术等领域的作用也是无可替代的。识繁体,写简体,国学书法用繁体,日常用简体,书简识繁不失为一个不错的解决办法。与恢复繁体字这样的提案相比,我觉得两会艺人们联合提议在中小学开设繁体字学习的提案更实际。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学习繁体字、书法技巧等知识不失为弘扬传统文化的明智之举。
参考文献:
[1]张善文.古典文献研究与繁简字的思考[J].闽江学院学报,2009(3).
[2]裘锡圭.从纯文字学角度看简化字[C].史定国主编.简化字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5.
关键词:繁体字;简体字;简繁之争
新中国成立初期,汉字经历了一场大变革,就是化繁为简。传承数千年的汉字形体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改变,并在政府的法律法规推行下迅速得到广泛应用。在大陆,简体字出现以后,迅速取代了繁体字,并使用至今;而近年来,关于恢复使用繁体字的争论也一直不绝于耳。可以说,关于繁、简体字存在的问题不仅是当下的文化焦点之一,也是我国学术界新时期亟待解决的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繁体字与简体字概述
(一)繁体字与简体字的历史渊源
繁体字,即传统汉字,在中国大陆颁布《简化字总表》后,用以特指称原有的一套书体。繁简明确区分始于1956年,之前主要采用的字体为繁体。但港澳台地区一直在使用繁体字。中华人民共和国1971年进入联合国后,全面推动中文简体字,排除繁体字。台湾地区现在使用的繁体中文为正体字,香港特别行政区为繁体字。
(二)汉字简化近代史
近代的汉字简化,可以追溯到1909年(清宣统元年)鼓吹俗体字的《教育杂志》创刊。陆费逵在其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1920年2月1日,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减少汉字笔画的提议》。1922年,钱玄同等人又提出八种汉字简化原则。1935年8月21日,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收字324个。1936年10月,容庚的《简体字典》出版,收字达4445,基本上本自草书。同年11月,陈光尧出版《常用简字表》,收字3150个,约一半本自草书,一半来自俗体字。 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体研究会发表《简体字表》第一表,收字1700个。抗日战争爆发,简体字运动才被迫停顿,而主要在共产党统治区继续发展。共产党夺取政权后,立即着手继续推行简化汉字。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制《常用简体字登记表》。 1951年,在上表的基础上,根据“述而不作”的原则,拟出《第一批简体字表》,收字555个。 1952年2月5日,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 1954年底,文改委在《第一批简体字表》的基础上,拟出《汉字简化方案〔草案〕》,收字798个,简化偏旁56个,并废除400个异体字。 1955年2月2日,《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发表,把其中的261个字分3批在全国50多种报刊上试用。同年7月13日,国务院成立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同年10月,举行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讨论通过《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收字减少为515个,简化偏旁减少为54个。 1956年1月28日,《汉字简化方案》经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审订,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31日在《人民日报》正式公布,在全国推行。以后这个方案根据使用情况而略有改变,1964年5月,文改委出版了《简化字总表》,共分三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是经过偏旁类推而成的1754个简化字;共2238字(因“签”、“须”两字重见,实际为2236字),这就是今天中国大陆的用字标准。
二、简体字出现的优劣势
(一)简体字的优势
简体字是汉字演变的逻辑结果。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其总趋势就是从繁到简。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草书、行书又是隶书的简化,而简体字正是楷书的简化。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简体字已见于南北朝(4-6世纪)的碑刻,到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相当普遍,被称为“俗体字”。我们今天使用的许多简化字,在这时候就已经开始出现,例如“营”、“寿”、“尽”、“敌”、“继”。
简体字的优势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减少了汉字的笔画数目,原来的繁体字平均笔画是16画,简化后平均笔画是10.3画;第二,提高了阅读的清晰度;第三,减少了通用汉字的字数;第四,简化后产生了一些新形声字表音比繁体字准确;第五,有些简化字便于分解和称说。不管怎么说,简体字的出现不能完全说是顺天应人,也并非空穴来风。但对当时的社会建设意义重大,这无疑也是值得肯定的。况且,简体字出现后所形成的特定现实,变成难以改变的现状,也是不容置疑的。
(二)简体字的不足
我们也要注意到,简化字也有其不利的一面:第一,有些字改变了原来的偏旁系统,使得繁简对照关系变得复杂;第二,增加了一些形近字;第三,同音代替减少了字数,但有时造成表意模糊;第四,一些简化字削弱了音符的表音功能;第五,有些简化字的形体不便于分解和称说。而且简化后,在一定场合又需要使用繁体字,汉字总量有增无减,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学习汉字的负担。
首先,有些简化字隔断了原意与引申义之间的联系。比如,“圣”,繁体字写做“聖”,有“耳”、“口”、“王”三部分构成,意思是“耳聪善听,口聪善述”,“作者之为聖,述者之为明”, “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乎天”,这就是“聖人”。简化为“圣”之后,就看不出这个意义了。
第二种情况是:推广使用简化字之后,本来几项不同的意思,因为读音相同或相近,就简化使用了一个字,停止使用另一个字,使原来毫不相干的两个意思,用同一个字代替了,影响了文字的表达能力。比如“云”和“雲”,在“子曰诗云”中的“云”是“说”或“讲”的意思,而“雲彩”的“雲”,被“云”取代之后,本来是两个字的任务,就只好让一个“云”去完成,这很不公平。
汉字的简化,符合汉字演变的趋势,是有其积极和进步意义的,但是,繁体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对于历史、传统典籍的研究更有优势,在书法艺术等领域的作用也是无可替代的。识繁体,写简体,国学书法用繁体,日常用简体,书简识繁不失为一个不错的解决办法。与恢复繁体字这样的提案相比,我觉得两会艺人们联合提议在中小学开设繁体字学习的提案更实际。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学习繁体字、书法技巧等知识不失为弘扬传统文化的明智之举。
参考文献:
[1]张善文.古典文献研究与繁简字的思考[J].闽江学院学报,2009(3).
[2]裘锡圭.从纯文字学角度看简化字[C].史定国主编.简化字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