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蔡,简称蔡,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克商建周,分封其五弟姬度在此建蔡国,侯爵。公元前531年,楚灵王杀蔡灵侯灭蔡,历515年18侯的蔡国初灭,后又复国。
上蔡历史悠久,是西周主要的侯爵封国。国家级保护单位有建于公元前11世纪的蔡国故城,蔡侯玩河楼,保存完好的蔡侯姬度墓、蔡仲胡墓,有始建于东汉时期的佛教寺院蟾虎寺,有华夏始祖伏羲画卦亭,还有孔子周游列国时的古迹鸿隙湖、晒书台、卮台、问津处等。
在历史上上蔡出现了许多著名人物,如蔡侯姬度、蔡仲胡,史称“千古一相”的秦相李斯,号称“通明相”的西汉丞相高陵侯翟方进以及北宋著名理学家谢良佐等。其中,蔡侯姬度是早期历史名人之一,蔡国开国之侯,蔡姓始祖。
蔡侯封国
蔡姓在全国100大姓中排第44位。蔡姓源出有二,一出自姓(见《国语·晋语四》),二出自姬姓。司马迁在《史记·管蔡世家》中说:“武王已克殷纣,平天下,封功臣昆弟,于是封叔鲜于管,封叔度于蔡;二人相纣子武庚禄父,治殷遗民。封叔旦于鲁而相周,为周公。封叔振铎于曹……”周武王克商后,大封同姓和五帝先贤后裔有功之臣于各地建立诸侯国,以保周朝社稷;同时封纣王之子武庚禄父于朝歌(今河南淇县)。其中,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分别对原商朝都城朝歌形成包围之势,以监视商朝遗民,史称“三监”。
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病故,其子诵继承王位,是为成王。成王年幼,由武王的四弟周公姬旦辅助朝政。管叔鲜、蔡叔度对姬旦独揽朝政大权有戒心,就听信了流言蜚语,认为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商朝最后一个暴君纣王的儿子武庚趁机叛乱。司马迁在《史记·管蔡世家》中又说:“周公旦承成王命伐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迁之,与车十乘,徙七十人从……”蔡叔姬度被流放到郭邻。
蔡国世系
蔡国自姬度就国到蔡侯齐被楚国最后灭国,共历25侯,即蔡叔度、蔡仲胡、蔡侯伯、蔡宫侯、蔡厉侯、蔡武侯、蔡夷侯、蔡厘侯所事、蔡共侯兴、蔡戴侯、蔡宣侯楷、蔡桓侯封人、蔡哀侯献舞、蔡穆侯、蔡庄侯甲午、蔡文侯申、蔡景侯固、蔡灵侯班、蔡平侯庐、蔡悼侯东国、蔡昭侯申、蔡成侯朔、蔡声侯产、蔡元侯、蔡侯齐。
司马迁在《史记·管蔡世家》中又说:蔡叔度被流放死后,周公姬旦看在同胞兄弟的情分上,向成王进谏,让姬度的儿子胡到鲁国任卿士。胡到鲁国辅助周公之子伯禽治国有功,伯禽奏于成王“复封仲于蔡,以奉蔡祀,是为蔡伯”,称蔡仲。胡被复封的蔡国,即今上蔡县。公元前1016年,周公又正式封蔡为侯国。
蔡仲传至17代(蔡景侯二十四年,即公元前542年),蔡世子班杀其父景侯自立,是为灵侯。在此之前的近百年中楚国先后灭掉潢国、蒋国、潘国、息国、罗国、江国。此时的楚国已经很强盛,正兴兵黩武,向中原侵犯,兼并诸侯国,扩展疆土。在灭掉陈国之后,楚灵王于蔡灵侯十二年(公元前531年)诱骗蔡灵侯会宴于申(今南阳宛城),趁其酒醉,便以弑父的罪名将蔡灵侯处以磔刑,并杀了随同来的蔡国士卒70余人,随即命楚公子弃疾率兵围蔡,十一月蔡灭,封弃疾为蔡公,居蔡镇守,虎视北方。
蔡灭三年后,蔡使者朝拜吴国,向吴国献策反楚。公元前529年,弃疾和公子比、公子黑肱,率陈、蔡、许、叶之师攻楚,蔡旧臣蔡洧在楚都做内应,攻入郢都。最后弃疾得胜即位,为楚平王。为报答陈人、蔡人相助之功,平王便又封陈、蔡后人复国,迎蔡景侯的少子庐归国,是为蔡平侯。
蔡平侯复国后的都城,已非故都,而是新蔡(今河南新蔡县),故《汉书》载:“新蔡,古吕国,平侯迁至吕以近楚也,因非故都,故名新蔡。”《读史方与纪要》卷十五汝宁府上蔡县条下云:“春秋时,为楚所侵,迁于新蔡,因以此为上蔡。”又说:“新蔡县,古吕国,春秋,蔡平侯徙都于此,故曰新蔡。汉置县,晋武帝分立新蔡郡,东魏置蔡州。”
蔡平侯死,其子朱继位,但遭到东国的攻击。东国是太子友的儿子,他向楚令尹费无忌行贿,得到费无忌的支持,驱逐蔡侯朱,立东国为悼侯。蔡昭侯二十六年(公元前493年)楚国带领陈、随、许三国军队围蔡,距蔡城一里处安营扎寨,在蔡城周围修建工事,填土打起围墙,屯兵蔡城周围。蔡人只得男女列队,出城请降。蔡人同意将国迁至靠近楚国之地,求和以自安,楚才收兵。此后,吴国派大将泄庸,率兵到蔡,逼蔡东迁,蔡昭侯不得已迁入州来。州来因在上蔡的下游,故称下蔡(今安徽凤台县境)。蔡侯齐四年(公元前447年),战国七雄争霸,兼并中小诸侯国。楚国并吞了吴、越,又派兵灭蔡,蔡侯齐出奔,蔡亡。蔡国共历23代25君,计599年。
蔡氏望族
自春秋末期蔡国灭亡后,蔡姓族人除大部分留在上蔡守望故土外,部分开始向四周迁徙,主要往南迁徙,有的逃到江西,有的被迁于楚地。楚悼王时,用吴起变法,大力开发南方,在蔡甸的蔡人,被迁于高蔡(今湖南常德市),最后也为楚所灭。一部分蔡人溯沅水而上,西迁于贵州地区,遍及20多个县市,后称蔡家苗。
东汉顺帝时,蔡携任新蔡长,又举家迁于新蔡故地。据清乾隆《新蔡县志》(乾隆版)载:“蔡携,陈留圉人,蔡仲嗣封于蔡,以国氏姓,携其后也。顺帝时以司空高封新蔡长,子名衔,孙名邕。”又据《河南始祖开支蔡氏通谱世系第一图》载:蔡邕之父为蔡衔,其先祖为蔡泽,蔡泽为秦昭王时丞相,其后裔蔡义为汉昭帝时大夫,后拜丞相,封阳平侯。其四世孙,一为“蔡伦,字敬仲,汉章帝授司空,封龙亭侯,始造纸”。
东晋时济阳郡望族蔡氏,也随着南迁江东,蔡邵曾任永嘉(今浙江温州)太守,族人也于隋唐时逐渐南迁于浙江、福建、广东一带,成为现在的南方大姓。浙江《河南祖蔡氏通谱》序云:“……秦汉之时,聚而复合,合而复涣,其间四步而不可纪矣。传之唐之太宗,奏天下谱牒,退新门,进旧望,左膏粱,右寒微,合一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而蔡氏首称焉。其子孙散处四方,有迁于姑苏云间者,有迁于永州琴川者,徙于晋陵徐州者,徙于广信福州者,皆河南之派也。”
唐朝末年,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率领万人进入福建,创建闽国,其中有蔡氏人随同。以后各朝代均有从中原向外迁徙者。自明朝开始,闽粤沿海地区蔡氏向台湾迁徙,进而远播东南亚及世界各地。自汉以后蔡氏逐步形成望族,主要有济阳、阳平、桂阳、陈留、汉阳、高平等郡望。
蔡国故城
西周蔡国都城位于今上蔡县城,目前还存有较为完好的城墙,这里方圆2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都是古遗址保护区。
《通志·都邑略》记载:“蔡本畿内之地,以蔡叔采邑。及蔡叔逆命,国除,至蔡仲始改封于汝南。”《路史·国名记》记载:“蔡,今蔡治上蔡,伯爵。”《括地志》记载:“豫州北七十里上蔡古蔡国,县西南十里有故蔡城、蔡岗,故国也。”《上蔡县志》记载:“蔡国故城址高一二丈,周围二十余里。”根据实地测量,现存不完整城墙高约4~11米,宽15~25米,最宽处为70~95米,南墙约长2700米,东墙长约2490米,北墙长约2113米,西墙长约3187米,总长10490米,有多座城门,建有瓮城,城墙外又有宽70~103米,深5~10米的壕沟环绕,保护着城内居民的安全。
蔡国故城墙系用夯土逐层筑起。夯土一般为黄色或灰黄色,夯层厚约8~14厘米。城墙中下部的夯土中,包含有仰韶、龙山、商代和西周的陶片,上部夯土层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遗物和陶片。在城的内部,居中的位置是面积120万平方米的宫殿区,坐落在一个高6~7米的高台上,四周用深沟与其他部分隔开,当时他们居住的宫殿已用筒瓦、板瓦建造,饮用人工挖掘的井水,用陶质管道排水,并建有多座冶铜和制陶作坊,使用钟、鼎、爵、尊、车马、剑戈、金币。这些事实都说明,当时蔡国人的生活已经具有了较高的水平,所居住的地方城池坚固,技术先进,文化积淀深厚。该城始建于西周初年,无愧为周朝南部的一个重要方国。春秋战国时期曾进行过加固和修复,后为楚国北方的重要军事重镇。蔡国故城直到秦汉时期还在继续沿用。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汝水》条记载:“汝南郡……汉高祖四年置,王莽改郡汝汾。是故蔡国。”今故城内外有很多两汉时的墓葬,陶器残片到处可以拾到,这证明故城的使用时期较长,影响很大。
蔡国故城南部、西南部和北部有西周的墓葬区,蔡国历代统治者及其家族成员去世后,葬在这里。蔡侯姬度墓位于故城西两公里处,周边有不少古墓群。蔡侯姬度墓高10多米,墓前有数块石碑,碑文记载了蔡侯封国的历史,字体苍劲有力;墓前有一尊大型石雕香炉,远近蔡人经常自发地前来拜谒蔡侯姬度。这里周边还有两汉时期的墓葬,地下文物颇多,村民们在田间地头耕种,修渠建房,常见砖瓦陶片和青铜器出土。蔡仲墓位于离故城约500米的东北隅,这里松柏森森,墓碑林立,历代有不少蔡氏后人和文人,赋诗题词,表达了对蔡氏先贤和蔡国历史的敬仰之情。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在故城南面和东面城壕外,先后发现几处春秋时期的古墓葬群,三次出土的随葬品,有青铜器、玉器、陶器、剑戈、金银币、漆器等数百件,其中15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属国家一级文物。有青铜鼎、青铜簋、青铜剑、青铜编钟等,现被收藏在河南省博物院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内。
朝拜故里
蔡氏自蔡仲得姓以来,历朝蔡氏代有人才出,许多文人墨客对蔡氏得姓由来、源流徙变、人文地望著述立说;年逢春祭,多有蔡氏后裔回故里祭拜于宗祠堂前,或探望老人祝福问安,或资助少年求学成才。
从1984年至今20年来,蔡姓寻根等活动不断举行,既有历史学家来实地调研进行蔡文化研讨和学术交流,又有海外蔡氏捐资兴建希望小学的慷慨之举;既有海外蔡人漂洋过海回来寻根祭祖、捐资的场面,又有国内各省蔡氏回故里联谊的镜头。
从1992年至今的十余年中,先后就有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韩国、菲律宾、台湾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人组团回来寻根祭祖、拜谒祖先。在庆祝蔡侯受封立国3050周年之际,海内外的不少蔡氏宗亲纷纷自发组团寻根谒祖。同时由世界蔡氏宗亲总会倡导的集资600多万元人民币,计划在古蔡国故城附近兴建蔡侯文化纪念馆一事,正在紧张筹备中。
上蔡历史悠久,是西周主要的侯爵封国。国家级保护单位有建于公元前11世纪的蔡国故城,蔡侯玩河楼,保存完好的蔡侯姬度墓、蔡仲胡墓,有始建于东汉时期的佛教寺院蟾虎寺,有华夏始祖伏羲画卦亭,还有孔子周游列国时的古迹鸿隙湖、晒书台、卮台、问津处等。
在历史上上蔡出现了许多著名人物,如蔡侯姬度、蔡仲胡,史称“千古一相”的秦相李斯,号称“通明相”的西汉丞相高陵侯翟方进以及北宋著名理学家谢良佐等。其中,蔡侯姬度是早期历史名人之一,蔡国开国之侯,蔡姓始祖。
蔡侯封国
蔡姓在全国100大姓中排第44位。蔡姓源出有二,一出自姓(见《国语·晋语四》),二出自姬姓。司马迁在《史记·管蔡世家》中说:“武王已克殷纣,平天下,封功臣昆弟,于是封叔鲜于管,封叔度于蔡;二人相纣子武庚禄父,治殷遗民。封叔旦于鲁而相周,为周公。封叔振铎于曹……”周武王克商后,大封同姓和五帝先贤后裔有功之臣于各地建立诸侯国,以保周朝社稷;同时封纣王之子武庚禄父于朝歌(今河南淇县)。其中,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分别对原商朝都城朝歌形成包围之势,以监视商朝遗民,史称“三监”。
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病故,其子诵继承王位,是为成王。成王年幼,由武王的四弟周公姬旦辅助朝政。管叔鲜、蔡叔度对姬旦独揽朝政大权有戒心,就听信了流言蜚语,认为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商朝最后一个暴君纣王的儿子武庚趁机叛乱。司马迁在《史记·管蔡世家》中又说:“周公旦承成王命伐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迁之,与车十乘,徙七十人从……”蔡叔姬度被流放到郭邻。
蔡国世系
蔡国自姬度就国到蔡侯齐被楚国最后灭国,共历25侯,即蔡叔度、蔡仲胡、蔡侯伯、蔡宫侯、蔡厉侯、蔡武侯、蔡夷侯、蔡厘侯所事、蔡共侯兴、蔡戴侯、蔡宣侯楷、蔡桓侯封人、蔡哀侯献舞、蔡穆侯、蔡庄侯甲午、蔡文侯申、蔡景侯固、蔡灵侯班、蔡平侯庐、蔡悼侯东国、蔡昭侯申、蔡成侯朔、蔡声侯产、蔡元侯、蔡侯齐。
司马迁在《史记·管蔡世家》中又说:蔡叔度被流放死后,周公姬旦看在同胞兄弟的情分上,向成王进谏,让姬度的儿子胡到鲁国任卿士。胡到鲁国辅助周公之子伯禽治国有功,伯禽奏于成王“复封仲于蔡,以奉蔡祀,是为蔡伯”,称蔡仲。胡被复封的蔡国,即今上蔡县。公元前1016年,周公又正式封蔡为侯国。
蔡仲传至17代(蔡景侯二十四年,即公元前542年),蔡世子班杀其父景侯自立,是为灵侯。在此之前的近百年中楚国先后灭掉潢国、蒋国、潘国、息国、罗国、江国。此时的楚国已经很强盛,正兴兵黩武,向中原侵犯,兼并诸侯国,扩展疆土。在灭掉陈国之后,楚灵王于蔡灵侯十二年(公元前531年)诱骗蔡灵侯会宴于申(今南阳宛城),趁其酒醉,便以弑父的罪名将蔡灵侯处以磔刑,并杀了随同来的蔡国士卒70余人,随即命楚公子弃疾率兵围蔡,十一月蔡灭,封弃疾为蔡公,居蔡镇守,虎视北方。
蔡灭三年后,蔡使者朝拜吴国,向吴国献策反楚。公元前529年,弃疾和公子比、公子黑肱,率陈、蔡、许、叶之师攻楚,蔡旧臣蔡洧在楚都做内应,攻入郢都。最后弃疾得胜即位,为楚平王。为报答陈人、蔡人相助之功,平王便又封陈、蔡后人复国,迎蔡景侯的少子庐归国,是为蔡平侯。
蔡平侯复国后的都城,已非故都,而是新蔡(今河南新蔡县),故《汉书》载:“新蔡,古吕国,平侯迁至吕以近楚也,因非故都,故名新蔡。”《读史方与纪要》卷十五汝宁府上蔡县条下云:“春秋时,为楚所侵,迁于新蔡,因以此为上蔡。”又说:“新蔡县,古吕国,春秋,蔡平侯徙都于此,故曰新蔡。汉置县,晋武帝分立新蔡郡,东魏置蔡州。”
蔡平侯死,其子朱继位,但遭到东国的攻击。东国是太子友的儿子,他向楚令尹费无忌行贿,得到费无忌的支持,驱逐蔡侯朱,立东国为悼侯。蔡昭侯二十六年(公元前493年)楚国带领陈、随、许三国军队围蔡,距蔡城一里处安营扎寨,在蔡城周围修建工事,填土打起围墙,屯兵蔡城周围。蔡人只得男女列队,出城请降。蔡人同意将国迁至靠近楚国之地,求和以自安,楚才收兵。此后,吴国派大将泄庸,率兵到蔡,逼蔡东迁,蔡昭侯不得已迁入州来。州来因在上蔡的下游,故称下蔡(今安徽凤台县境)。蔡侯齐四年(公元前447年),战国七雄争霸,兼并中小诸侯国。楚国并吞了吴、越,又派兵灭蔡,蔡侯齐出奔,蔡亡。蔡国共历23代25君,计599年。
蔡氏望族
自春秋末期蔡国灭亡后,蔡姓族人除大部分留在上蔡守望故土外,部分开始向四周迁徙,主要往南迁徙,有的逃到江西,有的被迁于楚地。楚悼王时,用吴起变法,大力开发南方,在蔡甸的蔡人,被迁于高蔡(今湖南常德市),最后也为楚所灭。一部分蔡人溯沅水而上,西迁于贵州地区,遍及20多个县市,后称蔡家苗。
东汉顺帝时,蔡携任新蔡长,又举家迁于新蔡故地。据清乾隆《新蔡县志》(乾隆版)载:“蔡携,陈留圉人,蔡仲嗣封于蔡,以国氏姓,携其后也。顺帝时以司空高封新蔡长,子名衔,孙名邕。”又据《河南始祖开支蔡氏通谱世系第一图》载:蔡邕之父为蔡衔,其先祖为蔡泽,蔡泽为秦昭王时丞相,其后裔蔡义为汉昭帝时大夫,后拜丞相,封阳平侯。其四世孙,一为“蔡伦,字敬仲,汉章帝授司空,封龙亭侯,始造纸”。
东晋时济阳郡望族蔡氏,也随着南迁江东,蔡邵曾任永嘉(今浙江温州)太守,族人也于隋唐时逐渐南迁于浙江、福建、广东一带,成为现在的南方大姓。浙江《河南祖蔡氏通谱》序云:“……秦汉之时,聚而复合,合而复涣,其间四步而不可纪矣。传之唐之太宗,奏天下谱牒,退新门,进旧望,左膏粱,右寒微,合一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而蔡氏首称焉。其子孙散处四方,有迁于姑苏云间者,有迁于永州琴川者,徙于晋陵徐州者,徙于广信福州者,皆河南之派也。”
唐朝末年,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率领万人进入福建,创建闽国,其中有蔡氏人随同。以后各朝代均有从中原向外迁徙者。自明朝开始,闽粤沿海地区蔡氏向台湾迁徙,进而远播东南亚及世界各地。自汉以后蔡氏逐步形成望族,主要有济阳、阳平、桂阳、陈留、汉阳、高平等郡望。
蔡国故城
西周蔡国都城位于今上蔡县城,目前还存有较为完好的城墙,这里方圆2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都是古遗址保护区。
《通志·都邑略》记载:“蔡本畿内之地,以蔡叔采邑。及蔡叔逆命,国除,至蔡仲始改封于汝南。”《路史·国名记》记载:“蔡,今蔡治上蔡,伯爵。”《括地志》记载:“豫州北七十里上蔡古蔡国,县西南十里有故蔡城、蔡岗,故国也。”《上蔡县志》记载:“蔡国故城址高一二丈,周围二十余里。”根据实地测量,现存不完整城墙高约4~11米,宽15~25米,最宽处为70~95米,南墙约长2700米,东墙长约2490米,北墙长约2113米,西墙长约3187米,总长10490米,有多座城门,建有瓮城,城墙外又有宽70~103米,深5~10米的壕沟环绕,保护着城内居民的安全。
蔡国故城墙系用夯土逐层筑起。夯土一般为黄色或灰黄色,夯层厚约8~14厘米。城墙中下部的夯土中,包含有仰韶、龙山、商代和西周的陶片,上部夯土层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遗物和陶片。在城的内部,居中的位置是面积120万平方米的宫殿区,坐落在一个高6~7米的高台上,四周用深沟与其他部分隔开,当时他们居住的宫殿已用筒瓦、板瓦建造,饮用人工挖掘的井水,用陶质管道排水,并建有多座冶铜和制陶作坊,使用钟、鼎、爵、尊、车马、剑戈、金币。这些事实都说明,当时蔡国人的生活已经具有了较高的水平,所居住的地方城池坚固,技术先进,文化积淀深厚。该城始建于西周初年,无愧为周朝南部的一个重要方国。春秋战国时期曾进行过加固和修复,后为楚国北方的重要军事重镇。蔡国故城直到秦汉时期还在继续沿用。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汝水》条记载:“汝南郡……汉高祖四年置,王莽改郡汝汾。是故蔡国。”今故城内外有很多两汉时的墓葬,陶器残片到处可以拾到,这证明故城的使用时期较长,影响很大。
蔡国故城南部、西南部和北部有西周的墓葬区,蔡国历代统治者及其家族成员去世后,葬在这里。蔡侯姬度墓位于故城西两公里处,周边有不少古墓群。蔡侯姬度墓高10多米,墓前有数块石碑,碑文记载了蔡侯封国的历史,字体苍劲有力;墓前有一尊大型石雕香炉,远近蔡人经常自发地前来拜谒蔡侯姬度。这里周边还有两汉时期的墓葬,地下文物颇多,村民们在田间地头耕种,修渠建房,常见砖瓦陶片和青铜器出土。蔡仲墓位于离故城约500米的东北隅,这里松柏森森,墓碑林立,历代有不少蔡氏后人和文人,赋诗题词,表达了对蔡氏先贤和蔡国历史的敬仰之情。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在故城南面和东面城壕外,先后发现几处春秋时期的古墓葬群,三次出土的随葬品,有青铜器、玉器、陶器、剑戈、金银币、漆器等数百件,其中15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属国家一级文物。有青铜鼎、青铜簋、青铜剑、青铜编钟等,现被收藏在河南省博物院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内。
朝拜故里
蔡氏自蔡仲得姓以来,历朝蔡氏代有人才出,许多文人墨客对蔡氏得姓由来、源流徙变、人文地望著述立说;年逢春祭,多有蔡氏后裔回故里祭拜于宗祠堂前,或探望老人祝福问安,或资助少年求学成才。
从1984年至今20年来,蔡姓寻根等活动不断举行,既有历史学家来实地调研进行蔡文化研讨和学术交流,又有海外蔡氏捐资兴建希望小学的慷慨之举;既有海外蔡人漂洋过海回来寻根祭祖、捐资的场面,又有国内各省蔡氏回故里联谊的镜头。
从1992年至今的十余年中,先后就有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韩国、菲律宾、台湾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人组团回来寻根祭祖、拜谒祖先。在庆祝蔡侯受封立国3050周年之际,海内外的不少蔡氏宗亲纷纷自发组团寻根谒祖。同时由世界蔡氏宗亲总会倡导的集资600多万元人民币,计划在古蔡国故城附近兴建蔡侯文化纪念馆一事,正在紧张筹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