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联系教学实践谈谈在中小学诗歌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意识:观古今于须臾——调动审美感观;云想衣裳花想容——进入审美意境。
关键词: 中小学诗歌教学 审美意识 审美感观 审美意境
诗是美文学,是文学的精华。尤其是入选课本的诗歌,文质兼美,给我们展现了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如何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美?我认为,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应满怀诗人的激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链接他们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紧扣诗歌独有的抒情美、含蓄美、意境美和音乐美,教学中抓住审美渗透时机,对学生进行美的滋润,使学生拥有发现美的眼睛、释放美的声音及感受美的心灵,力求达到“润美细无声”的效果。下面我就联系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一、观古今于须臾——调动审美感官
人们对美食的眷恋,因为它具备了色、香、味;人们对影视的喜好,因为它调动着视觉、听觉,全方位地刺激着人的感官。诗歌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调动学生的感情,启迪学生的思维,诱发其感情共鸣。心理学认为,视觉、听觉是“与美关系最密切的感官”。所以,在对诗歌的审美感受中,视觉和听觉首先起主导作用。因此,可从如下途径去丰富学生对诗歌的视听形象。
1.精构导语,披文入境。诗歌形象性极强,教师可以用富于激情的描述,为学生提供想象的依据。教学《山居秋瞑》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秋天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洒落在山野上,月光把苍松映得青翠,月下的山泉清澈透亮。忽然,宁静的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欢声笑语,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衣回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抖动着水珠,向两边披分,呵,是顺流而下的渔舟……
像这样的导入,既描绘出诗歌的内容,又把学生带入到对优美宁静的山居生活的向往的情感中。
2.激情吟诵,体悟韵律之美。诗歌,讲究声律和谐,有极强的音乐性。教师可根据这个特点,在教学时,正确把握诗歌蕴含的感情,抑扬顿挫地引用示范,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如教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可饱含激情脱稿吟诵:“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从慷慨激昂的语调中,学生仿佛看到了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联想到了未冰封时大河滚滚滔滔的雄壮气势;想象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一派新的气象。在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胸怀豪迈中,感受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3.巧用媒体,再现意境之美。回顾教育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从孔夫子到现代,教育的每一次重大发展,教学手段的变革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成熟和网络技术的兴起,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加快了信息的传输。新兴的多媒体技术综合了视听与计算机的优势,借助现代化的声光手段、摄影技术、动画技巧、音响效果,为教学过程创造出轻松愉快的情境。制作课件时,要充分展现诗歌中各种美的因素(如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结构美),让学生获取更为直观的视觉形象。如在教《山行》一诗时,首先在多媒体屏幕上显示出一幅美丽的风景图:一条弯曲的石头小路向远处伸展,在白云深处,隐约可以看见有人住的房子,路旁有美丽的枫树林,这时正在赶路的马车停了下来,从车上走下一位诗人。接着教师就此机会发问:“诗人为什么要停下来呢?到底是什么吸引了这位诗人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笔下的《山行》。”在学生充满好奇、情绪兴奋之时转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借助音乐,调动情感。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通过音乐营造场景和氛围,使学生感到美的形象,激起美的情感。在教学《春江花月夜》一诗时,可以先给学生播放同名乐曲《春江花月夜》,在学生闭眼聆听之时,教师可适时提问,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一曲终了,学生思维活跃,有的说,他看到了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有的说,他看到了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像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也有的说,他仿佛看到了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真乃是一曲终罢情未终。
二、云想衣裳花想容——进入审美意境
中小学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词,都是一些意境优美、深入浅出的优秀作品,有的甚至是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的佳作。我们对这些古诗词的教学处理,不应仅仅是让学生能够记住这些名篇佳句,而应当让他们能够透过作品,在老师的引领指导下,欣赏到古诗文背后那令人陶醉和神往的美的意境,去感受伟大祖国那烟雨江南的风韵,长河落日的雄浑,高山流水的雅致,人面桃花的唱吟……
1.抓住“诗眼”,含英咀华。所谓诗眼,就是指作品中那些最能表现主旨,显得特别精彩精辟的字词。每个诗人所创造的优美意境,往往要通过“诗眼”来表现。有的诗眼,形象生动,传神入微,像大家比较熟悉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等等。抓住“诗眼”,就要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深入体会,从而受到启发和感染;也可以通过逆向思维,正反对比,让学生体会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假如那样写效果如何?如杜枚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这一句连用了两个“笼”字,把“笼”字换成“照”字好不好?为什么?学生展开想象,“笼”字连用,把轻烟、寒水、淡月、细沙四种景象融为一体,勾画出秦淮河朦胧冷清的景色。总之,“诗眼”是一首诗中的关键,只要我们披文入境,认真研读,自然就会感受到作者锤词炼句的功底和细致入微的观察,从中体会诗歌的含蓄美。
2.激发想象,展开联想。古代文学理论家将想象与联想称之为“神思”,凭借想象和联想,可以“思接千载”(超越时间)、“视通万里”(超越空间),形象是诗歌的生命,诗歌往往要把思想感情浓缩到有限的生活画面之中,使人通过画面的形象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古诗词作品,需要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对画面形象进行还原,如能理解作者是怎样凭借想象与联想来描绘生活画面,塑造人物形象,抒发思想感情,阐明人生哲理,就能更清晰地把握作品脉络,更深刻理解作品意蕴。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运用想象、联想等方法,调动情感去理解、感受、体味,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将诗人用文字描写的事物的情状在自己脑海中重现,与诗人产生强烈的共鸣,对诗歌进行“再创造”。例如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尤其是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要充分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联想相关送别诗体会离别之情。通过想象和联想学生感受到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帆影已经消逝了,只看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远方。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不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吗?诗人的心潮起伏,不正像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吗?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情味。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可以说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是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用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用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把诗人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审美教学的途径和方法远不止以上列举的这些。但无论方法和途径如何变化,它们的目标、归宿是一致的,即充分理解、欣赏古人美文之美,用以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至于哪种审美教学方法最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窃以为,最佳方法要靠执教者结合自身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创造,这样才能得心应手,达到最佳的审美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家珑,高万同主编.小学语文新视角.江苏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 中小学诗歌教学 审美意识 审美感观 审美意境
诗是美文学,是文学的精华。尤其是入选课本的诗歌,文质兼美,给我们展现了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如何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美?我认为,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应满怀诗人的激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链接他们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紧扣诗歌独有的抒情美、含蓄美、意境美和音乐美,教学中抓住审美渗透时机,对学生进行美的滋润,使学生拥有发现美的眼睛、释放美的声音及感受美的心灵,力求达到“润美细无声”的效果。下面我就联系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一、观古今于须臾——调动审美感官
人们对美食的眷恋,因为它具备了色、香、味;人们对影视的喜好,因为它调动着视觉、听觉,全方位地刺激着人的感官。诗歌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调动学生的感情,启迪学生的思维,诱发其感情共鸣。心理学认为,视觉、听觉是“与美关系最密切的感官”。所以,在对诗歌的审美感受中,视觉和听觉首先起主导作用。因此,可从如下途径去丰富学生对诗歌的视听形象。
1.精构导语,披文入境。诗歌形象性极强,教师可以用富于激情的描述,为学生提供想象的依据。教学《山居秋瞑》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秋天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洒落在山野上,月光把苍松映得青翠,月下的山泉清澈透亮。忽然,宁静的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欢声笑语,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衣回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抖动着水珠,向两边披分,呵,是顺流而下的渔舟……
像这样的导入,既描绘出诗歌的内容,又把学生带入到对优美宁静的山居生活的向往的情感中。
2.激情吟诵,体悟韵律之美。诗歌,讲究声律和谐,有极强的音乐性。教师可根据这个特点,在教学时,正确把握诗歌蕴含的感情,抑扬顿挫地引用示范,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如教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可饱含激情脱稿吟诵:“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从慷慨激昂的语调中,学生仿佛看到了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联想到了未冰封时大河滚滚滔滔的雄壮气势;想象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一派新的气象。在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胸怀豪迈中,感受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3.巧用媒体,再现意境之美。回顾教育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从孔夫子到现代,教育的每一次重大发展,教学手段的变革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成熟和网络技术的兴起,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加快了信息的传输。新兴的多媒体技术综合了视听与计算机的优势,借助现代化的声光手段、摄影技术、动画技巧、音响效果,为教学过程创造出轻松愉快的情境。制作课件时,要充分展现诗歌中各种美的因素(如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结构美),让学生获取更为直观的视觉形象。如在教《山行》一诗时,首先在多媒体屏幕上显示出一幅美丽的风景图:一条弯曲的石头小路向远处伸展,在白云深处,隐约可以看见有人住的房子,路旁有美丽的枫树林,这时正在赶路的马车停了下来,从车上走下一位诗人。接着教师就此机会发问:“诗人为什么要停下来呢?到底是什么吸引了这位诗人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笔下的《山行》。”在学生充满好奇、情绪兴奋之时转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借助音乐,调动情感。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通过音乐营造场景和氛围,使学生感到美的形象,激起美的情感。在教学《春江花月夜》一诗时,可以先给学生播放同名乐曲《春江花月夜》,在学生闭眼聆听之时,教师可适时提问,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一曲终了,学生思维活跃,有的说,他看到了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有的说,他看到了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像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也有的说,他仿佛看到了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真乃是一曲终罢情未终。
二、云想衣裳花想容——进入审美意境
中小学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词,都是一些意境优美、深入浅出的优秀作品,有的甚至是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的佳作。我们对这些古诗词的教学处理,不应仅仅是让学生能够记住这些名篇佳句,而应当让他们能够透过作品,在老师的引领指导下,欣赏到古诗文背后那令人陶醉和神往的美的意境,去感受伟大祖国那烟雨江南的风韵,长河落日的雄浑,高山流水的雅致,人面桃花的唱吟……
1.抓住“诗眼”,含英咀华。所谓诗眼,就是指作品中那些最能表现主旨,显得特别精彩精辟的字词。每个诗人所创造的优美意境,往往要通过“诗眼”来表现。有的诗眼,形象生动,传神入微,像大家比较熟悉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等等。抓住“诗眼”,就要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深入体会,从而受到启发和感染;也可以通过逆向思维,正反对比,让学生体会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假如那样写效果如何?如杜枚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这一句连用了两个“笼”字,把“笼”字换成“照”字好不好?为什么?学生展开想象,“笼”字连用,把轻烟、寒水、淡月、细沙四种景象融为一体,勾画出秦淮河朦胧冷清的景色。总之,“诗眼”是一首诗中的关键,只要我们披文入境,认真研读,自然就会感受到作者锤词炼句的功底和细致入微的观察,从中体会诗歌的含蓄美。
2.激发想象,展开联想。古代文学理论家将想象与联想称之为“神思”,凭借想象和联想,可以“思接千载”(超越时间)、“视通万里”(超越空间),形象是诗歌的生命,诗歌往往要把思想感情浓缩到有限的生活画面之中,使人通过画面的形象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古诗词作品,需要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对画面形象进行还原,如能理解作者是怎样凭借想象与联想来描绘生活画面,塑造人物形象,抒发思想感情,阐明人生哲理,就能更清晰地把握作品脉络,更深刻理解作品意蕴。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运用想象、联想等方法,调动情感去理解、感受、体味,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将诗人用文字描写的事物的情状在自己脑海中重现,与诗人产生强烈的共鸣,对诗歌进行“再创造”。例如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尤其是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要充分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联想相关送别诗体会离别之情。通过想象和联想学生感受到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帆影已经消逝了,只看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远方。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不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吗?诗人的心潮起伏,不正像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吗?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情味。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可以说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是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用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用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把诗人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审美教学的途径和方法远不止以上列举的这些。但无论方法和途径如何变化,它们的目标、归宿是一致的,即充分理解、欣赏古人美文之美,用以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至于哪种审美教学方法最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窃以为,最佳方法要靠执教者结合自身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创造,这样才能得心应手,达到最佳的审美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家珑,高万同主编.小学语文新视角.江苏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