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铜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q1983w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这个字,只从它的相上就能看出它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金属。相由心生,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也具备一颗大同的心。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它可以和铅、锡、锰、镍、铅、铁、锌、金等几乎所有金属熔合,并表现出混合后不同的优越性。它是金属里的谦谦君子,并具备了一种善利万物的美德。也正因为如此,它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和信赖。中国文明早期的各种生活用具和祭祀礼器都离不开它的承载。直到隋唐时期铁器瓷器开始横行,它才为而不恃,渐渐淡出。即便如此,人们在经济命脉的掌控上还是信赖这位长者,把铸造货币的重任交给它。而当货币开始用轻飘的纸作为原料时,它又开始在工业机械、交通设备、现代医学等不同领域体现自身的价值。
  从夏代到汉代,这两个和我们的民族称呼联系最紧密的朝代之间,有一种艺术品始终在支撑着中华民族的文明荣耀。没错,我说的就是铜器。


  中国古代铜器以青铜器为主,是由铜和锡两种金属合成,美其名曰:齐。“齐”,一说是指剂,意思是配方;二是指齐备,这里表达的是一种完美性。我们当然更愿意倾向于后者。
  当西方人用冰冷的理性之刀在石头上雕刻他们的历史和未来时,中国人却更愿意用火热的熔合之炉以铜为载体锻造着我们的当下和梦想。
  铜,这种具备最佳亲和力的金属也代表着我们文化的特性。而不同时期铜器的艺术特点变化也给我们提供了思考中国文化传承变化的一个重要依据。
  夏代铜器大多只在文献里出现他们的影子,也许是时间原因,它们才会变得神龙见首不见尾。通常我们用奇诡来概括它的艺术特点,实际上是因为它更贴近神话,我们与它之间存在着一道信仰的壁垒。
  到了商代铜器艺术已经到了成熟期,出土的大量的酒器和兵器在昭示着那个时代的奢华和不祥,就连纹饰的线条也充满峻深和劲利。
  然而,郁郁乎文哉的周代来了。那些神秘的深沉的东西正在向历史深处后退,典雅成了这个时代的主角。酒器减少而食器增多,这是神退人进的一个重要标志。春秋时期纹饰变得更加的繁复,熔铸艺术达到了顶峰,很称职地代表了那个时期的文化鼎盛状态。
  而列国器物的争相夺奇也象征着王室衰微。地域风格已经形成大体上呈现以三晋为中心的中原、以秦国为中心的西方和以楚国为中心的南方三足鼎立的格局。在制作上也出现了更多的形式和方法,如失蜡法的应用、模印法制范、镶嵌工艺都已普遍流行。到了战国,素面的铜器增多,这显然和无休止的战乱有关,人们已经无法安心与艺术。实用性打败了观赏性,不过新的价值观、风格和趣味不断的更迭和体现。并且,此时铁器已经如司马昭之心,面目狰狞,露出利齿。
  秦代铜器继承了战国时期的一些特点,又添加了就像秦始皇本人一样的恢弘霸气。只是帝国的早早夭折也导致无法形成自己更为人知的鲜明风格。也许它更多的价值也许在于为下个时期铜器的没落做了个短短的铺垫。
  没错,到了汉代,铜器艺术已经开始没落。不过在谢幕之前,它仍然勇敢地完成了它的精彩表演。也许是为了让观众更好的记住它,汉代铜器特别注重铭文的表现。虽然铭文的讹误现象严重,如缺笔者、漏补者、漏而不补者、错讹者、衍文者、讹混者、穿笔与连笔等等,但是一般都把自己的出身交代得特别清楚。它似乎在告诉世人,它在完成一个有尊严的谢幕,只是有点小激动,所以说话显得不太利索。






  在此之后,它开始退居幕后,大多时化身镜子为人们正一下衣冠,或者变成货币,供人们传来传去。而曾经的辉煌已经埋葬在泥土中,陈列在博物馆里。
  因此,当我们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去欣赏那些精美的铜器时,除了赞叹它本身散发的古雅气质,了解他背后隐藏的历史故事,并用它的厚重压制我们内心浅薄的焦虑之外,更多的是为了找寻一种向往已久的德行,以及由此才得以实现的完美大同。
  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有大量精美的国宝级铜器,如多友鼎、牛尊、日己觥、兽面纹分裆鼎、四足器等等,它们各有属于自己的传奇身世,也有一个共同的盛衰秘密。走近它们,你就能感受到它们冷却背后的火热,聆听到它们的“铜”话故事。
其他文献
先讲三个触动我的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我有一位高中时关系颇为亲密的女同学,前两年远嫁意大利米兰,先生是位意大利帅哥。有一年夏天,她和还在牙牙学语的女儿第一次跟先生去度假。度假小屋在意大利和奥地利接壤的阿尔卑斯山上,风景很美。当年,是度假小屋主人的父母创办了这间小屋,接待了同学的公公。此后,几乎每年夏天,两个家庭都会见面,这样的见面,延续了3代人。100年过去了,山还是那座山,度假小屋还是那间度假
期刊
一  平湖秋月,是母亲最早抱我看西湖的地方。  在西湖边长大的孩子,骨子里荡漾着天生的浪漫,湖边五步一个古人,十步一个故事,顺理成章催生了这些小伢儿的联翩梦想,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每每中秋,故乡平湖秋月的真真幻幻,定是他们心中的思念之源。  因为景色绝伦,平湖秋月一直被圈养在历代皇家和达官贵人的深闺,蒙着一层兴亡悲欢、儿女情爱的神秘纱幔。早在唐朝,这里曾建“望湖楼”;南宋又建“望月亭”;清代,平湖秋
期刊
浣溪沙  12年前仲秋的一个午后,杭州城里的暑气尚有余威,市中心一条长长的林荫道上,树叶刚刚开始泛黄飘摇。女画家推着自行车,在前头带路,辫子一甩一甩,看身形只是中学生,背影却很“酷”(这是那一两年才开始流行的词儿),显然正刻意从学生气中挣脱出来。我在号称“故乡”的城市里毫不认路,像傻瓜一样跟在后面,说话时装出深沉的拖腔,也很刻意。  那时我20出头,学艺术史还不入门,看到所谓“策展人”风光得很,也
期刊
一  看见我了吗?  我来了,因为你在。尽管每次见你都要飞越万水千山,无论见面有多艰难,我来了。每天清晨,在不确定的纬度醒来,都会看见你,你熟悉的庭院,赐于我流溢生命的丰实,让我更多了一份亲情的念想。  看见你了。  透过缈缈云烟,隔着许多流动岁月和机场人声笑语;隔着一张张翻动的泛黄书页和西湖边鱼贯穿梭的人群……哦,你紧闭着大门,门前那块“游人止步”的木牌在告诉我,你又在修建。  几百年来因屡遭摧
期刊
近日由全球飞行影像系统的开拓者和领导者DJI大疆创新主办的天空之城360°全景摄影大赛圆满结束。  经过一个月的时间,总共搜集到2023件作品,经过组委会的筛选,选出了8组获奖作品。  此次天空之城360°全景摄影大赛除了以全景图的形式展示摄影作品,还支持VR功能展示摄影作品,让你以科技的视角穿梭现实与虚拟之间。作为一个新兴的航拍社区,成立于2014年11月的天空之城,经过短短一年半的运营,就取得
期刊
作为一名航拍爱好者,最喜欢的航线就是从北山路起飞,当你的精灵穿行过这座城市的时候,很容易就回到了 1934,或者 1870。北山路上的老洋房,高大茂密的法国梧桐树,一个转角就遇上了林徽因漫步过的湖畔。飞过这个城市,就像是一场关于时间的华丽旅行。  城市像一个巨大的容器,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装在一起。好的城市,就像一个装满惊喜的宝盒。杭州,对于我来说就是一次充满意外的美丽相遇。  第一次相见是2011
期刊
第一日 (四月九日 星期四 晴)  上午我们从尼泊尔加德满都出发,搭乘不丹皇家航空航班前往不丹王国,由此经历了一次有惊无险的飞行。贴着窗口能亲眼见到我们乘坐的飞机正贴着云雾山崖滑行,双翼距离两边参差的峭壁,似乎只有1米左右的距离。半小时后,飞机终于在这个被称为“世界上飞机最难降落的”帕罗机场降落了。出了舱口,抬眼便见周边是连绵起伏的山岭,蓝天如洗,秀云扎絮,几许微风拂面。帕罗机场是不丹唯一的机场,
期刊
在路上,一棵老枣树引起了李君放的注意,树身已经干枯了大半,枝桠稀稀落落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夕阳拉长了老树的影子却无法拉长它的岁月,李君放几乎已经断定这棵老树熬不到明年的结果期了。他叹息一声,想用手中的相机拍下来,三轮车不知道压上了什么,猛的一颠簸,他赶紧抱住相机,坐稳,然而那悲凉的美却已错过。他看了看三轮车斗里的行李,还好都在。行李中有他特意给刘增英老人买的枣糕,老人的牙齿比那老树的枝桠还稀,这个软
期刊
前两年,因为媒体的报道,欢迎流浪汉、拾荒者入内读书的杭州图书馆被誉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让全国人民看到了一个温暖的杭州。而我知道,这样的事情从来不是突然出现,它是有迹可循的一种“传统”,如同十多年前我在书店遇到的那个落魄书友,当他静静阅读,没有人会去驱赶他。十五六年前,我刚刚从杭州大学毕业,对“何去何从”“路在何方”这样的人生之惑有了更深的体会,前路迷茫,无所事事,唯一能想到的去处便是书店。文二
期刊
它底座如盘,器足饰透雕蟠龙,两条龙昂首张口咬住竹节形的柄。把柄拉扯成五节,节节正直、虚心,而节上横生的竹叶则片片清瘦如眉。长柄上端铸有3条蟠龙,托起圆润饱满,呈半球形的腹体。腹体下部雕饰蟠龙纹,底色鎏银,龙身鎏金,炉体上部浮雕4条金龙,龙首回顾,龙身从波涛中腾出。上盖雕博山,为传说中的仙山之一。点燃腹内的香料,一阵阵醉人的清香就会从峰间缝隙中散发出来,袅袅漫漫,仙气飘飘。  它的名字叫“金黄涂竹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