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背景下的体能练习实践探究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in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月1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历时4年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修改工作已全部完成,经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于2017年底印发,并将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此次“新课标”,对高中体育专项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无疑,聚焦新课标的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在专项化教学中,提升学生运动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体能,显得尤为重要。
  1 研究目的
  1.1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在专项化教学中紧密结合发展体能
  2018年公布的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强调了学科核心素养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其中运动能力是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是人类身体活动的基础。核心素养中“运动能力”的重点是发展体能、运用技能和提高运动认知。可以看出新课标在运动能力的解释中特别强调了发展体能。面对“新课标”,如何更有效的在专项化教学模式中提升学生的体能,特别是发展学生的一般体能,亟待我们思考、实践和研究。
  1.2 提升运动能力,提高学生引体向上水平
  我们在体育专项课的教学中发现,许多专项技能水平较高,专项体能较强的学生,在做正手引体向上练习时往往只在及格水平,甚至有个别学生只能完成1至2个的情况出现。这是因为完成引体向上需要一定的背阔肌和肱二头肌基础力量,而在专项体能练习中往往较少对背阔肌有所涉及。目前,引体向上是中考体育考试选择项目之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初中以上男生必测项目,主要测试上肢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而在生活中,引体向上也能帮我们塑造优美形体、增强体质,尤其是对于手臂上肢力量,和背部线条塑造都有很多好处。因此无论从体质检测,还是从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的角度来看,提高学生引体向上水平,都有非常大的实际价值。
  1.3 提高学生体能练习的兴趣,提升练习实效性
  学生上体育课时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他们在课堂上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决定着体育知识的掌握和技能形成的实际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见到这种情况,每当体育专项课进入到体能练习环节,个别学生就开始表现出消极、散漫、叫苦叫累,并表现出对在专项课教学中要练习一般体能的不理解。我们体育教师可以从自身课堂的教学设计入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调整练习方式和方法,并让学生了解体能练习的各种实用价值,實现变“被动”为“主动”,提升练习实效性。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研究法
  研究准备阶段主要从图书馆、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的文献查阅。通过分析、梳理,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和回顾,了解己有的相关研究成果、采取的研究方法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从而明确本研究的意义及目标。
  2.2 实验法
  2.2.1 实验目的
  验证在专项化教学中运用各种体能练习方法和策略,学生的实际练习效果(以引体向上为例)。
  2.2.2 实验对象
  选修武术专项班学生,样本规模30人,分两个班(实验班和对照班)。
  2.2.3 实验假设
  (1)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差异大,(2)学生武术套路掌握方面无差异,(3)学生的体能有差异,(4)学生参与体能练习的情感、态度、情绪表现差异大。
  2.2.4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感想,听取学生意见,收取学生建议。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上戏附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学生身体素质情况调查分析
  表<1>、表<2>调查发现,通过一学年专项化背景下的体能练习,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身体素质(引体向上)均有所提升,这说明体育专项化背景下的体能练习能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然而我们在对照表中也同时发现,实验班的引体向上水平提升更快更明显,这说明在专项教学中,运用的多种练习方法和手段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2.3.2 上戏附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学生专项成绩调查分析
  2.3.3 上戏附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学生满意度调查分析
  表<4>调查发现,通过一学年的专项化背景下的体能练习,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都对体育专项课比较满意,同时希望能在今后的课程当中学练更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能练习,并且对体育课的兴趣均有所提升。
  3 结论与建议
  3.1 注重专项化教学背景下的单元学习活动设计,有机结合专项技能教学与体能练习
  通过问卷、谈话、行为观察等科学调查方法了解学生的体育运动参与情况和水平,掌握并不断更新学生状况资料。同时持续收集学生的课堂反馈;对体育锻炼的态度;课后自己的健身计划。了解学生对于课程的评价以及建议,根据科学的理论指导修改完善学习活动设计。在教学中依据专项特点,有机地结合专项技能、专项体能、一般体能,运用当下热门的,广受青少年们青睐的锻炼形式和方法开展多样化地体能练习,提高学生体能练习学练兴趣,提升练习效果。
  3.2 结构化体能练习,运用现代化器材,有针对性地开展练习
  3.2.1 正手引体向上的动作流程分析
  起始姿势:两手用宽握距正握(掌心向前)单杠,略宽于肩,两脚离地,两臂自然下垂伸直。
  动作过程:用手臂肌肉、背部肌肉的收缩力量曲臂,当头部接近单杠时用背部肌肉的收缩力量将身体往上拉起,当下巴超过单杠时稍作停顿,静止一秒钟,使背阔肌彻底收缩。然后逐渐放松背阔肌,让身体徐徐下降,直到回复完全下垂。
  在日常的练习中我们会发现,对于学生来说,引体向上的难点在于当手臂已经曲臂,头部到达单杠的下沿,需要用背部肌肉的收缩力量将身体往上拉起,下巴超过单杠这个环节。
  3.2.2 正手引体向上动作过程中的肌肉参与分析   正手引体向上在垂吊时,双臂竖直向上,双手略宽于肩,掌心向前,双脚离开地面,腹直肌、腹横肌、腹内外斜肌、竖脊肌等骨骼肌做等长收缩以保证脊柱处于中立位。躯干向上运动时,肱二头肌、肱肌做远固定向心收缩使肘关节屈;背阔肌、三角肌后束做近固定向心收缩使大臂在肩关节处做内收动作,此环节背阔肌收缩为引体向上动作提供主要动力,斜方肌中、下束和菱形肌做近固定向心收缩使肩胛骨下回旋动作;在躯干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关节运动方式与躯干向上运动过程相反,所有参与运动的骨骼肌做离心收缩以控制躯体下降速度。
  通过结构化的分析我们发现,在整个引体向上过程中,参与的肌肉有上肢肌肉群里的肱二头肌、肱桡肌、肱肌、三角肌,背部肌肉群里的背阔肌、斜方肌、小圆肌、大圆肌、冈下肌。搞清了引体向上动作的参与肌肉群,在练习中,我们就能更有针对性,设计对应的练习方法,让体能练习更有实效。
  3.2.3 运用现代化器材,更有趣地练习引体向上
  随着教委和教育局对学校体育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学校体育设施也更加完善和丰富,特别是近年来,各类现代化的健身器材得到了普及,如划船机、跑步机、高低下拉训练器、蹬腿多功能训练器等。
  教学器材丰富了,体育教师就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特别是在体能练习方面,各类健身器材就是我们的好帮手,不但能有效地达成训练目标,学生在锻炼时还特别有兴趣,相比校外需要付費锻炼的健身房,在学校就能用同样甚至更好的健身器材进行有效的锻炼,学生们的参与度非常高。
  学生有了兴趣,教师就成功了一半,这时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地选择器材和锻炼方法就尤为重要了。通过正手引体向上动作流程分析和动作过程中的肌肉参与分析,我的得知所需锻炼的肌肉主要是以背阔肌为主的背部肌群,所以背肌训练器和划船机是很好的选择,通过这2项器材,我们在体能练习中可以有的放矢的安排学生进行“高位下拉”、“10分钟划船”等练习,锻炼学生的背部肌肉,让学生在新奇有趣地练习中,感受到体能练习也可以是快乐的、有意思的,这样不但起到了练习的效果,说不定还能让学生爱上体能练习。
  3.3 将体能练习情境化,提高学生参与体能练习的兴趣,提升练习实效性
  教师要致力于带领学生去体会体育运动中无穷无尽的乐趣,把体育活动描述的吸引人,并且要鼓励学生去积极参与和体验。比如在体能练习中,通过情境“NBA季后赛体能集训”,让同学们进行分组,分别化身2只球队的体能教练员和队员,如何在有效的赛程休息时间内组织有效又合理的体能练习,将是季后赛获胜的关键。又或者创设情境“体能练习大赛”,通过情境中不断变化的条件,让学生在不同的条件的引导下,尝试达成各类目标,完成体能练习,这样既能获得较好的锻炼效果,又能通过情境中的分组探究举一反三,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现在的高中生都已经是00后了,他们更加富有个性化,面对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也更加宽容,有更多的选择权。与 90 后的那一代学生相比,如何将知识技能转为对他们有效的教育就又不一样了!对于他们,灌输学练不如体验教育。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也许我们体育教师可以从自身课堂的教学设计入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调整体能练习方式,寻求学生们喜爱的练习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体能练习的各种实用价值。只要学生对参加体能练习有了自主自愿的意识,就会把练习体能作为自身的需要,积极参与, 克服主客观困难,逐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和运动水平。
  (作者单位: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根植于中國传统文化的传统武术,因拳种繁杂、风格迥异而各具特色,又能兼取各家所长,以追求通达为本。在武术文化传承过程中所形成的育人理念,既有符合主流教育价值的一面,同时又因门类不同而不同。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并结合文献资料法,以马氏通备武学为研究对象,从教育改革角度论述传统武学育人理念的价值。传统武术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其育人理念源于传统并能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很多理念与我国教育理念相通。因此,教育
期刊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以地方高校肇庆学院为例,对校园体育隐性文化发展的意义、现状以及路径进行研究。主要结论:高校体育隐性文化形态主要包括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价值文化,四者共同构成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行为向导;体育制度文化是有序进行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指导,体育物质文化是高校营造体育文化氛围的前导,体育精神文化是建构学生健康体育观的主导;体育价值文化是服务和推动社会文明发展进程的引导;高校在执行体
期刊
本文采用调查法、查阅文献资料,在对某医学院校部分专业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比较、整理基础上,分析影响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因素,提出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策略,以期改善当前大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19年9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中提出要加强学生体育课程考核,不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
期刊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此背景下,网络化模式的教育教学已成为普遍的现象。加之,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更是影响了民族高校体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其中对于民族高校民族健身操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的延伸与考核方式等方面应该做出较大的改变,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以期给相关教育者提供参考。  民族高校生源的多元性和民族健身操文化的多多樣性,奠定了在民族高校广泛开展民族健身操
期刊
高职体育教学兼具职业教育的特征和高等教育的特征。在高职体育教学推进展开的过程中,教师既要以体育运动磨练学生的心智,更要适应社会对于体育人才的需求,创新教学模式,以更好的推动高职体育教学的创新性改革。现从高职体育教学创新导向下的有效定位分析入手,浅谈如何更好的推动高职体育教学的创新性改革,为学生的长远性发展有效助力。  随着高校扩招工作的不断推进及新高考改革制度的落实,当前高等教育的教学环境产生了重
期刊
为研究学生理论课堂纪律现状,并为学校的课堂纪律的改善提供帮助。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以改良提升课堂纪律为目的,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角度,对学生理论课课堂纪律的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生对课堂纪律不重视,出现早退、迟到、旷课、上课期间组队打游戏等现象,教学课堂纪律管理理念陈旧、学校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因此,要加强制度管理措施,培养学生遵守纪律意识,提高教师管理水平
期刊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仔细观察一些有多动行为倾向或多动行为的学生,他们动作行为延续性和目的性明显不足,接近于多动症,但是并不以病症的情况出现,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多动行为的学生更易出现逆反与叛逆心理,导致心理问题。课堂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站队时东张西望、摇头晃脑;做准备活动时动作不到位;在课中或者懒懒散散、目光涣散,或者呈现出一些无意识的多余动作,总之与教师的课堂要求不合拍。长此以往,不仅班级纪
期刊
湖塘桥实验小学是省篮球传统项目学校,校领导及老师致力于篮球校本课程的开发,并将篮球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列为学校课程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文通过对篮球校本课程资源、教师体验、学生获得几大方面进行分析,证实篮球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对小学生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提高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促进体质健康有明显成效。  1 湖塘桥实验小学篮球校本课程资源分析  篮球一直是我校的体育传统项目,更造就了湖塘桥
期刊
体育活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提高幼儿身体素质的主要活动方式。户外活动是体育活动中受幼儿欢迎和喜爱的实践活动,其活动场所受限制性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幼儿身心协调发展。因此,本文主要是对幼儿参与户外体育活动的问题以及策略进行研究,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发育、快乐成长。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
期刊
目的:通过对新冠疫情背景下八段锦普及应用的调研来对八段锦推广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结果:八段锦可作为“体医融合”的一项举措,可作为日常保健良法,但八段锦的社会普遍认知程度和宣传力度远远不足;结论:其推广和普及任重而道远、迫切而受益匪浅,其精简易学是其在宣传过程中的重要优势,只有抓住八段锦的优势所在,才能使全民锻炼八段锦蔚然成风。  1 调研背景  2012年,我国正式提出了
期刊